书城教材教辅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34577800000014

第14章 隋代至盛唐的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演进至隋唐,特别是唐代,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时代,它吸取了汉代与六朝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精华,倡举情采并茂、文质彬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兼容并包的气度,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后期的基本格局。

隋代文学批评由于历史的短暂,主要是继承了北朝的思想观念,比较偏向保守。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后,为了政权的稳定与思想的规范,曾采纳御史李谔的建议,大力排击当时存在的六朝文风的余绪。但思想观念相当守旧,过分倡导文学事业的政教功能,忽略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审美特性,因而势必要被唐代文学批评所取代。

唐代文学继六朝之后,又兴起了一个以近体诗的繁荣发达为标志的文学高峰。首先,唐代统治者从唐太宗开始就十分钟情于文学,这客观上促进了文人对文学技巧的精研;其次,****于隋代、完备于唐初的科举制度,对文士们学习诗赋起到了推动作用。唐代进士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策论为主,“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唐摭言》卷一)。各种讨论作诗奥秘的书籍应运而生,如虞世南的《兔园策》、《北堂书钞》,欧阳询的《艺文类聚》等。近体诗形式的精巧日甚,与此大有关系。

与此同时,周秦与两汉时代的“诗教”与“乐教”重新为唐代统治者所提倡。高祖李渊就倡导“兴化崇儒”,武德二年(619)下诏“有司于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唐太宗即位前就于“秦府开文学馆”,置杜如晦等十八学士,即位后又开弘文馆,讲论经义。贞观二年(628)下诏尊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接着又命颜师古考定六经,命孔颖达等撰定《五经正义》,综合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各派,自成一家。唐玄宗既崇老子,更重孔教,认为“宏长儒教,诱进学徒,化民成俗,率由于是”(《唐会要》卷三十五)。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序》中说:“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奠定了唐代官方诗教的基调。然而,六朝时代缘情绮靡的文学观念,以及各种文学技巧,在唐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中得以继续生长发育,甚至出现了回潮。这使得唐代的文学创作观念始终充满着复古的呼声,以制约过度生长的唯美文学思潮,保持文学的平衡发展。

唐代文化的主体士人与六朝时代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唐代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动荡的局面,建立了与汉代相同的强大的封建****帝国,国力大盛。在内部进行政治改革,消除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同时,通过科举考试,将士人笼络在自己的周围。士人一方面通过科举考试,逐渐取代世族势力对于官宦的垄断;另一方面较之六朝,对于皇权的依附明显加强。他们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皇权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两汉儒家所奠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再次成为唐代士人的精神信仰。他们自觉地将文统与道统融合在一起,对于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表示出痛切的感受与关怀,因而唐代文学的忧患江山社稷与黎民百姓的精神,明显地不同于六朝士人的以个体为重的精神风采。从陈子昂、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人身上,都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

安史之乱前后,随着大唐王朝的衰微迹象的显露与加速,一些文人,如杜甫、元结、贾至、梁肃等人倡举儒学,嗣后韩愈、柳宗元与白居易、元稹等人都重倡儒家的文学理论,掀起了一股声势巨大的复兴儒家文艺思想的高潮,这是继两汉之后又一次儒家文学批评的兴起。当然,内容已经大不同于两汉诗教了,而是吸取了六朝文学中的一些内容并加以改造与发展。

唐代末年,感伤主义的文学思潮再度兴起,类似六朝末期的追逐形式、摒弃教化的理论又成为时尚。老庄与玄学相结合,在诗学领域有所抬头,司空图的诗学融合老庄与玄学,提出不关功利,超越世俗的美学观念,折射出晚唐士人精神的变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由前期向后期转化的重要津梁。

第一节 隋代文学批评概要

〇李谔以儒家风教来改革文风的主张

〇王通复兴儒家文论的观念

隋代文学理论的重要人物为李谔(生卒年不详)。李谔是隋文帝的重要辅佐。他出于替隋初统治者建言的需要,向隋文帝提出重振儒家纲常的建议。当时隋文帝为了革除南朝的绮靡文风而大力倡导儒家文论,并以行政措施加以推动,甚至对上表华丽的刺史一级的行政官员加以惩治,以儆后人。《隋书·李谔传》记载:“谔又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提倡改革文风,力戒华靡文风。他在上书中提出:

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李谔的上书,从儒家的教化论出发,指责六朝文风背离了风教原则,魏之三祖更是开风气之先,使两汉风教荡然无存,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李谔将儒家风教作为改革文风的武器,实际上很难收到实效。

隋代文学批评的另一重要人物为隋末大儒王通(584?-618)。王通以继承孔子衣钵自居。在他的弟子依据其学说整理而成的《文中子》一书中,主动地提出复兴儒家文论的观念。该书的《天地篇》中记载王通弟子薛收称颂王通的话:“吾尝闻夫子之论诗矣,上明三纲,下达五常。”在《事君篇》中,还记载王通对他的弟子评价魏晋六朝文风:

子谓文士之行可见: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沈休文小人哉!其文冶,君子则典。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吴筠、孔珪,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碎;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或问孝绰兄弟,子曰:鄙人也,其文淫。或问湘东王兄弟,子曰:贪人也,其文繁;谢朓,浅人也,其文捷;江总,诡人也,其文虚,皆古之不利人也。子谓颜延之、王俭、任昉有君子之心焉,其文约以则。

王通批评谢灵运、沈约等人的诗作不符合儒家的风教,而颜延之、王俭、任昉等人由于“有君子之心”,因此其作品值得称道。这种出于儒家风教而对人进行评估,再及于作品的思想是很偏执的,不可能真正纠正当时的****文风。他们的文学批评观最终被初唐历史学家所取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第二节 初唐史学家的文学观

〇以齐梁文学流弊为鉴

〇情采并重,文质彬彬

〇融合南北文风的主张

初唐统治者吸取了隋代短命而亡的经验教训,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唐太宗接受了大臣令狐德棻关于修纂前朝历史的建议,指定专人修成《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史书。在这些史书中,对六朝文学的总结以及对文学基本观念的重新界定,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初唐历史学家的文艺批评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这些史书大都严厉地斥责了六朝末期文学的****,认为对六朝的衰亡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从而提醒人们对这种亡国之音要保持警醒。唐太宗的大臣魏征在《群书治要序》中,就指责六朝文人:“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骋末学之博闻,饰雕虫之小技,流宕忘反,殊途同致。”他的这些意见,被初唐史家在他们所修的史书中反复引证。可见,初唐史家都十分重视文学经纬天地、服务皇权的作用与功能。魏征在针砭六朝****文风的同时,也提出:

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隋书·文学传序》)

令狐德棻在《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中指出:“范围天地,纲纪人伦。穷神知化,称首于千古;经邦纬俗,藏用于百代。至矣哉!斯固圣人之述作也。”当然,他们对六朝文学的评价过于低下,将六朝的衰亡完全归咎于六朝文学也有欠公平。但是初唐史家强调文学对社会的作用与责任,提出唐代的文学事业要以六朝末期的文学流弊为鉴,这种观点却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初唐史家在倡言政教的同时也不废除文学的审美与抒情功能。在他们看来,文学的审美作用与政教功能是可以兼容的,文学的审美理想应该是集政教与审美为一体的产物,而不应当互相排斥;六朝与两汉的一些文人往往顾此而失彼,导致政教至上或审美至上,唐代帝国作为气魄恢弘的政权,应当吸取汉代与六朝文学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周书·王褒庾信传论》的作者令狐德棻提出:

原夫文章之作,本乎情性,覃思则变化无方,形言则条流遂广。虽诗赋与奏议异轸,铭诔与书论殊涂,而撮其指要,举其大抵,莫若以气为主,以文传意。考其殿最,定其区域,摭六经百氏之英华,探屈宋卿云之秘奥。其调也尚远,其旨也在深,其理也贵当,其辞也欲巧。然后莹金璧,播芝兰。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变。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焕乎若五色之成章,纷乎犹八音之繁会。

这一段话说明初唐史家的文学观其实融合了审美与政教两种观点,与刘勰的观点比较一致。作者提出,文学创作源出于情性范畴。应当以气为主,以文传意,既要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思想蕴涵,又要在文辞形式上兼收并蓄,以六经与屈骚为祖,同时汲取其他人的创作精华。其中的主要观点都是六朝时代曹丕、刘勰等人的思想主张。可见初唐史家对于六朝文论的汲取是十分自觉的。令狐德棻在《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中批评苏绰道:“然(苏)绰建言务存质朴,遂糠秕魏晋,宪章虞夏。虽属辞有师古之美,矫枉非适时之用。”认为苏绰开倒车的做法无济于事,也不可能真正纠正齐梁时代的****文风。

第三,初唐史家适应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需要,提出融合南北文风的主张。南北朝时期,由于历史与战争的原因,以及本身的地域与文化等因素影响,南北文风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点。南方文风受玄学浸染,文辞清丽,情感绮靡;北方文风受北地风土人情与两汉儒学余风影响,文辞厚重,情感刚健。这两种文风开始时表现为互相排斥,例如刚到北朝的庾信受到北朝文士的轻视,但后来北朝文士为南朝文坛的绮丽所折服,反而争相效仿南朝文风,失去了自己的特点,诚所谓东施效颦。因而北朝的复古派苏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南北文风可以取长补短,兼收并融。因而在南北朝后期,一些有识见的文人就看到了这一点,开始了兼融南北文风的工作,如庾信与王褒等一批由南入北的文人就在自己后期的创作中,有意识地将南方清丽细巧的情辞风格与北方豪放质朴、悲凉苍劲的文风相结合,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篇》中,从理论上提出融合南北文章风格的主张。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这些文学主张都只能停留在号召上,而未能付诸实施。到了唐代统一南北与天下后,融合南北文风的主张就正式进入了文人们的文化视野内。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魏征以一个政治家兼史学家的眼光,站在为初唐统治者服务的立场上,提出兼融南北文风长处、去其弊端的文学主张,这一段话在李延寿的《北史·文苑传》中也可以见到,说明这种认识已成为唐代史臣的共识,正是这种共识使唐代的文化建设一开始就站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三节 陈子昂的兴寄论

〇重倡汉魏风骨与正始之音

〇“兴寄论”与文学复古

尽管初唐史家与政治家等人力倡新的审美理论,但是他们毕竟是从政治学与历史学角度去立论的,于文学批评本身规律并未多谈,初唐时代的文学依然受着齐梁余风的浸染。于是一些有识见、有责任心的文人,传承了儒家的忧患精神,开始重新倡导儒家的诗学与汉魏风骨,进行唐代文学精神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陈子昂可谓是开拓者。

陈子昂(661-702),初唐著名文人与思想家。他一生坎坷不幸,早年虽中了进士,但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并不受重用。陈子昂对武则天的某些苛政并不赞同,他屡屡上书,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武则天虽然赏识他的才华,对他的上书却并不欣赏。因而陈子昂在武则天时期始终处于孤独中,著名的《登幽州台歌》与《感遇诗》就是他这种孤独心态的抒发。于是陈子昂与正始之音的代表作家阮籍的《咏怀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倡导汉魏风骨,开一代诗文革新之风气。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主要见于他的《修竹篇序》。在这篇文章中,他对六朝文学末期的****风尚作了尖锐的批评,同时提出了自己重视“兴寄”的文学主张: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陈子昂这篇文章虽然只是一篇与友人的书札,但是从其思想容量来说,却无异于唐代文学革新的宣言。

首先,信中慨叹“文章道弊五百年矣”,这是他对汉魏以来文学发展与衰变的总的概括。陈子昂对晋宋之后文学发展的估价不无偏颇之处,但重要的是他对文学之道的理解与呼唤。陈子昂慨叹看了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之后,“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他的《感遇诗》也体现了追求兴寄的风格特征。正始之音的兴寄与齐梁时代的感兴有所不同。前者重在思想感情的内在蕴涵与寄托,而后者则重在率尔所感,趋于思想感情的直观性。齐梁文学的感兴,与建安和正始年代文学中深邃沉重的人生蕴涵相去甚远,偏向于对风花雪月的吟叹。文人与帝王为了逃避末世的忧恐心理折磨,在寄情山水、低吟女色中自我陶醉,“兴”的人生蕴涵日趋消解,与士大夫的闲适麻醉情趣相融合,用由南入北的诗人庾信的话来说,是“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而“兴”的人文内涵一旦消解掉,诗歌与文学也就失去了生命创造的意义,故陈子昂指责齐梁间诗“彩丽竞繁,兴寄都绝”,是对于齐梁间诗缺少人文蕴涵的不满与指摘,在表面的复古情结中,包含着文学变革的时代要求,实际上也是对文学价值观的重新认定。

其次,陈子昂是一个诗情兴发、儒道兼修的文士,他具有豪放与修身兼重的人格追求。当他达则兼济天下时,执著于儒家的政教理想;而当他失意蹉跎时,往往寄情山水,自然感兴,从而继承了六朝陶、谢等山水诗人的人生追求。陈子昂将这种人生价值与追求融注到美学范畴中时,便概括出“兴寄说”。“兴寄说”从理论结构来说,是将个人的深沉体验与社会人生意蕴凝为一体,将建安与正始年代兴托深远、情兼雅怨的文学精神发扬光大,以适应初唐时期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生感喟与文学表达。

再次,陈子昂的“兴寄说”与两汉比兴说重在微言大义不同,它是建立在文学特有的审美规律之上的。陈子昂赞美友人的《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既有遒劲的风骨,又音律铿锵,文采华茂。这样的审美风貌,正是建安文学与正始之音情采并重、文质相扶的体貌的再现,也是初唐史家提出的代表唐初统治者对文学的审美要求的表现。中唐韩愈在《茬士》诗中称赞:“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高度评价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第四节 李白与杜甫的诗论

〇李白复兴“诗骚”精神的号召

〇李白的《古风》

〇李白的“逸兴”论

〇杜甫的“诗史”精神

〇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〇杜甫的诗“神”说和诗“兴”说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文学主张与陈子昂相同,以复兴诗教为己任。但是他所处的盛唐毕竟与陈子昂所处的初唐有所不同,在经济、政治及军事上处于兴旺发达的时期,其诗学主张也多了一些明朗的色彩。他倡导刚健向上的格调,以推动当时的文学事业。李白在《古风》(其一)中写道: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从这首著名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要求恢复《雅》、《颂》中的开明政治。同时,他也十分推崇屈原的《离骚》,在《江上吟》中慨叹:“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认为屈原之后,他的弟子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丧失了风骚精神。李白指责建安之后的文学失去了以悲为美的传统,这种思想与刘勰和钟嵘的文学批评观念十分接近。与陈子昂相比,李白要求文学彻底回到先秦的远古时代,追步《诗经》的风雅传统,以风雅之道来纠正齐梁文风与初唐文风之弊,其气魄更为恢弘。

李白与陈子昂相比,在批评齐梁文学重词采而忽略风骨的方面是一致的,但陈子昂只对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给予高度评价,对晋宋之后的文学则持否定的态度。李白则对晋宋以来文学中的一些著名诗人,如鲍照、谢灵运、谢朓、谢惠连等人的作品十分欣赏。李白虽然说过“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但是他并不否定绮丽之美。李白称道韦太守的诗: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陈子昂强调“兴寄”,而李白的“逸兴”则追求率兴而感。他将深挚的思想内容与自然的风格统一起来,认为这样才能继承风骚教化传统。在《古风》(三十五)中李白写道:“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李白无情地嘲笑那种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式的做法,称赞庄子所说的匠石运斤成风,一气呵成的创作,认为要恢复雅颂传统,首先要破除齐梁文学中过于雕琢的风格。他所称道的六朝诗人的作品,大都是指“池塘生春草”、“澄江静如练”等自然英旨。陈子昂开拓的文学关注现实人生,要求文学恢复风雅传统等主张,对李白的文学感兴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说陈子昂强调“兴”之中的寄托,因而风格难免晦涩不明朗,那么李白则强调“兴”的天真自然,不拘一格。清代诗论家翁方纲曾云:“子昂、太白皆疾梁陈之艳薄,而思复古道者。然子昂以精深复古,太白以豪放复古,必如此,乃能复古耳。”(《石洲诗话》卷一)可见,陈子昂的“兴寄”还未能完全走出比兴的模式,而李白的“逸兴”则以自己的创新继承发扬了诗骚传统与汉魏文学精神。由他的诗论,很自然地通向了盛唐诗学。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论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立论深刻,内容丰富,被人称作“千古操觚之准绳也”(史炳《杜诗琐证》),其中最著名的是《戏为六绝句》等作。

杜甫的诗论与他的诗歌创作一样,受安史之乱后国政与身世的刺激,具有很深的忧患国事、关心民生的特点。他曾称赞元结的《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两首诗,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一诗并序中说:

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感而有诗。

可见杜甫对元结的比兴讽刺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自己创作的许多诗,如著名的《三吏》、《三别》中也寓含着比兴精神。但是他又没有回到白居易、元结等人以比兴涵括诗学的老路,尤其是在对待六朝文学的评价上,他明显地超出了唐代许多人的见解,对六朝诗歌的声律与词采等形式之美还是持继承与肯定的态度。在《戏为六绝句》中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不仅对六朝的形式之美大胆汲取与借鉴,而且对六朝诗论与美学中的兴会神到之说也十分赞赏。这一点与陈子昂和李白相比,显然要宽容得多。

在六朝美学与诗论中,对神韵气力的好尚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六朝美学将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作为最高的审美层次,从创作主体来说,则倡导“应会感神”、“万趣融其神思”,即以直观感兴的态度来捕捉与表现出对象的内在精神之美。杜甫论诗,也十分重视用“神”这个概念来表现创作时精神投入、心物一体的神妙境界。这种创作境界类似于灵感境界。比如,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这样的描述: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上韦左相二十酌》)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独酌成诗》)

草书何太古,诗兴不无神。(《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游修觉寺》)

从这些诗句来看,杜甫通过自己的创作经验与体会,意识到在作诗过程中有一种天机自动的境界,它不假思索,兴会神到。杜甫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与体会,对六朝以来的诗兴说作了新的发挥。

第五节《河岳英灵集》的兴象论

〇殷璠兴象与风骨并重的诗学观

〇“文有神来,气来,情来”

李白与杜甫的兴论是陈子昂的兴寄论向盛唐之兴的转折,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则是通过“当代诗选”的形式,展示盛唐之音的成就,并且通过选本与评点的范式,正式提出了以“兴象”为范畴的盛唐诗学精神。陈子昂与李白的兴论不脱复古的外装,而殷璠的兴象论不傍古人,依据当时人的诗作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精神。

殷璠,生卒年不详,他的《河岳英灵集》为盛唐诗人名家的选本。集子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位“河岳英灵”的诗选,通过卷首序论及正文选录作品加以评论,其体制与钟嵘的《诗品》大致相似,是以诗选与作品评论的方式来阐发自己的文学观点。在序文中,殷璠仿效钟嵘的《诗品序》,率先提出自己的诗学观: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然挈瓶肤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徵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乎异端,妄为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自萧氏以还,尤增矫饰。武德初,微波尚在;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这一段话是殷璠论兴象的基本理论支架,鲜明地提出:“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神”指神气,“气”指气骨,“情”指情感内容。这三者兼提,既是对汉魏风骨的继承,更是对盛唐佳作的弘扬。“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这八个字是殷璠对齐梁诗人的批评。

在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中,有三处提到“兴象”,除了序论中提到的“都无兴象,但贵轻艳”之外,还评陶瀚的诗“既多兴象,复备风骨”,评孟浩然诗“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从这些语词来看,殷璠认为兴象与风骨等概念既可以并列,也可以互相融合,并没有下过确切的定义。但是结合殷璠对盛唐诗人的批评用语,我们可以肯定,“兴象”大约是指一种“神来、气来、情来”,即情感高昂、风力振举、精神充沛的审美格调,也是一种特定的诗歌形象。因为兴作为一种情兴,虽然有各种内容与风貌,但是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殷璠推举的盛唐诗人之作大多是这种格调的作品。如他评高适之作“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崔颢诗“风骨凛然”,而其代表作则是“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他说陶瀚诗的“既多兴象,复备风骨”,也是指入选的《出萧关怀古》“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等五言诗,展现了盛唐之诗特有的豪放汪洋、慷慨激昂的风格气骨,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殷璠除了用“兴象”说明总体的风格形象之外,还注意到用“兴”来说明不同的风格特点,因为每个诗人在缘情起兴方面,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河岳英灵集》在以兴论诗的时候,也充分顾及了不同诗人的兴发情状。如评常建诗:“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至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数句,并可称警策。”殷璠认为常建兴会时意蕴僻远,时有佳句,他的创作特点与他感兴时不同凡响的做法有关,欣赏时也要善于追寻其旨趣意蕴,不能浮光掠影,一览无余。殷璠这样评论常建的诗,显然是从诗人用兴的个性化角度去启示读者的。

值得注意的是,初唐年间陈子昂倡举兴寄说,推崇意在言外的文学形象,但是正如钟嵘《诗品序》中所说:“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兴寄弄得不好,很可能造成意思深僻,妨碍诗意的表达。而殷璠的年代,已不同于武周年间的士人蹭蹬,而是士人蹈厉发奋的年代,时代精神从游心内运趋向建功立业,兴会标举,直面世俗。而兴象范畴的提出可谓适逢其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的火光。盛唐审美范畴中体现出来的国民精神,正是时代状况的映射。

“关键概念”

正俗调风 风谣歌颂 以文传意 汉魏风骨 正始之音 兴寄 复元古 贵清真 苍茫兴有神 神来、气来、情来 兴象 气骨

“思考题”

1.隋代文学批评的特点是什么?

2.初唐史家的文学主张有哪些?

3.陈子昂“兴寄说”的针对性是什么?

4.《河岳英灵集》的诗论与盛唐之音的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书目”

(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7

(清)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周祖譔编选,隋唐五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郭绍虞,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