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网络江湖防骗46招
34586300000030

第30章 网络理财,赚钱不成蚀把米

你坐在电脑桌前,喝着浓香的咖啡,不经意间发现这样的广告:“我无意中发现一家证券公司,加入他们的会员后,竟然赚了××万”或者“我最近碰到一个牛人,他们每天早上会公布三只涨停股票,不看会后悔的”。看到这样充满诱惑力的广告,你心动了吗?事实上,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骗局。

10天被骗100万元

随着网友投资理财的日益火热,不少不法分子就想利用其空当,大肆进行诈骗以获取暴利,其中有些行为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骗子苏某就是将以成为网络理财VIP客户而获取高额收益为诱饵,先后两次诈骗事主张先生100余万元人民币。

20010年11月20日晚,赵先生在网上理财论坛上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称被一理财网站骗走人民币100余万元。

11月11日,张先生在互联网上发现了一个代理理财的证券公司,网页上明确有“帮您理财、高额回报、保证不赔”等字样。

张先生随即拨打了网页上的咨询电话,一个自称赵先生的业务员耐心介绍了该公司的业务,称张先生最低要汇入3.8万元,成为会员后可以帮其购买原始股、基金等普通人买不到的有价证券。张先生随后向其提供的账号内汇入了3.8万元。

自11月12日起,先后有5笔1.5万元的“收益”从王先生的账户打到张先生的账户内。在取得高额回报后,11月19日,张先生又汇入了100万元,继续委托其帮助理财。随后两天张先生发现再无“收益”返回,且对方手机关机,网站关闭,张先生意识到被骗了。

这样手段雷同的打着“理财致富”旗号的非法理财骗局案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尽管许多网友能从中吸取教训,但总体上看,网友的小心谨慎依然难敌骗子地下网行骗招数的多样化。那么,披着理财致富外衣下的网络骗局,有什么新特点能让日渐精明的网友在投资理财时仍然一再中招呢?

1.诱惑性更强

不法分子在互联网网站建立所谓“投资理财公司”,打着“网络投资理财”旗号实施诈骗案件屡见不鲜,这类网络投资理财公司通常宣称“高收益、低风险或零风险”,许诺种种诱人条件,诱骗受害者委托投资理财,达到诈骗目的。

2.涉猎领域够噱头

目前发现的骗子公司宣称自己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1)矿产,如煤矿、油田、铁矿;(2)高科技材料,如计算机软硬件、航天器所用轻金属等;(3)高商品价值自然资源,如林木、蜂胶。这些理财产品都是属于高额回报的种类,诈骗分子利用投资人缺乏证券常识又想获取高额回报的心理进行诈骗。

理财骗局,圈钱无数

随着证监会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力度不断增大,诈骗分子的伎俩也越来越隐蔽,虚拟的互联网成为了网络骗子们设置骗局的新领域。他们以承诺高额收益为诱饵,利用部分投资者企盼一夜暴富的心理,打着推荐股票或代客理财的幌子,诱骗投资者。骗子们作案的手段又有那些呢?

1.利用互联网发布广告、散布虚假信息吸引理财者

凭空捏造公司名称、地址、历史、从业人员、客户信息及反馈意见等信息,伪造公司工商执照、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以及“3.15认证站点”、“在线诚信企业”等各种备案认证资格标志,并链接入股市动态新闻,给投资者造成有实力机构的假象。

骗子苏某利用在互联网上开设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理财公司,诱骗受害者刘某在互联网上签订投资合同、支付会员费成为该公司会员。之后,刘某通过网上银行于该年7月间分4次将213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款转账给该公司提供的账户,委托他们公司代理投资买卖股票。

7月间,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4次返还14.8万元给刘某,7月19日,刘某发现“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不能登录,公司的联系电话无法联系,随即报案。

2.提供涨停股票或短线黑马

骗子多以虚假公司为平台,或者利用论坛或QQ群,甚至在知名媒体上发布广告,用“掌握内幕信息”、“提供涨停股票或短线黑马”、“保证获得30%~150%的利润”之类极具诱惑性的语言吸引投资者;以收取会员费、保密费、风险保证金等名义大肆敛财。

网络上有很多神奇的短信、博客;天天涨停的口号我们都见过,时间一般都是下午收盘后、说第二天的票、第二天你一看、嘿!还真就涨停了;从而热血上涌、小算盘哗啦啦直响“天天涨停八九天就能翻一翻”但潜意识里还是会谨慎点,而后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果真天天涨停,每天能提前看到而非马后炮,只要买入就能涨停!这下砸锅卖铁都要上了吧,一上你就上当了!

3.设立虚假理财项目诱骗网友

盗用合法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及其它金融机构的名称,拷贝合法机构简介、人员状况等信息,冒用公司标识,设立李鬼网站,制造虚假投资项目,蒙骗投资者。

正在创业中的李南跟朋友们被B公司一个叫做“私募股权”的网上项目骗了。据悉,该私募股权理财方案上说,申购者可一次性申请多股股权,每股为1000美金,折合人民币约7000元,100天封闭期内不可赎回;在这100天内,每周收益为7.5%,每个月股权红利为30%,相当诱人。然而,当100天封闭期满这些投资者想提现时,B公司“私募股权”的网站已经不存在,原来存入钱的银行账号也已被注销,此时众人才发现上当受骗,但为时已晚。

4.代理炒股,暗箱操作

这种诈骗犯罪集团要求网友把资金打入对方账户去代为炒股,这样就把这个钱财给骗走。银行理财虽然不争气,但是起码有信誉。现在出现的网络代理炒股机构并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一旦后者无法兑现甚至卷款而逃,投资人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7月,李先生在网上发现一家名叫“上海广发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的网站,该网站声称可以代理理财,而且回报率很高。许诺100%的高额利润,或者最低保证也是60%的高额回报,以这种方式先是叫这个股民打了1080元的会费。

李先生在缴了一千多元的会员后,这个投资公司为其推荐了一些股票,李先生购买后果真有一支当天涨停,这让他对该公司更加信任了。刚开始的两个星期,李先生还真收到了这家投资公司投资股票的红利。随后,李先生陆续将股市中的剩余资金全部打入该投资公司的账户,然而,打完之后,事情发生了转变。一旦打完之后,对方的网址也登陆不上了,当时所留下的联系方式,手机也无法接通,往往这些股民在这些情况下,才想到公安机关报案。

锦囊妙计:请人理财应认清资质

理财者之所以上当,很大的因素是高额回报迷失了其分辨能力。为什么骗子们会常常得手?究其主因,还是由于一些人想要“得到更多”的贪婪心理。诈骗者打着理财致富的旗号,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推销,尤其是保证高额回报为诱饵,来蛊惑投资者急于赚钱或弥补亏损的心理。

尽管各种诈骗手法花样百出,其实理财者只要掌握几招简单的识别方法,完全可以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1.不要贸然汇款

网络诈骗的交易基本都是在网络与银行之间转账完成,双方互不认识,存在很大风险。受骗者一旦将钱汇进指定账号,诈骗分子会将电话关机、网站关闭,将账户内的赃款取现。所以,投资者在理财时应认清对方的资质后投资,千万别贸然汇款。

2.注意识别汇款账号

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网站提供的汇款账户一般为私人账户。根据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给公司汇款不应进入私人账户。遇到此类情况,投资者应分外警惕。

3.注意识别宣传手段

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网站往往以“内幕信息”、“黑马”等煽动性语言信息吸引投资者注意,或者以承诺收益、保证盈利的夸大宣传来诱骗投资者。假如这种公司真的知道哪支股票能够涨停,何必还要通过收取会员费来赚钱,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所以提醒网友,千万不要相信类似的承诺,把钱轻易地掏给对方。

4.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的投资心态,不轻信道听途说,不指望一夜暴富。如果网友一直想着天上的馅饼,很有可能落入了网上的陷阱。法律规定:“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也就是说所有损失最终将由网友自己买单。请网友加强警惕,合法投资,自觉远离非法证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