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钙是比较安全的,很少有服用钙剂中毒的报道。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的需要量为:初生儿~6个月400毫克;7个月~3岁600毫克;3~10岁800毫克;10~13岁为1000毫克;13~16岁1200毫克;成年人800毫克;孕妇、乳母钙的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钙在人体内的贮存仓库是骨骼和牙齿,它们不仅贮存能力大,而且在体内的血钙自稳系统能够根据机体代谢水平,随时调节骨钙进入血液参与代谢,可以控制血钙水平的波动每日不超过3%。正常人主要是靠肠道来吸收钙,在最佳条件下能吸收饮食中钙含量的60%,在高钙饮食时,可通过降低吸收率来调节钙的吸收。肾脏和皮肤等排泄器官也有调节作用,当血钙水平升高时,肾脏排出的尿钙量增加,反之则减少。正是由于人体存在上述调节机制,所以,补钙不容易发生副作用。一般人群通过胃肠道每日摄入钙1000~2000毫克,并不会发生高钙血症,长期服用时,机体也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但是,在超剂量应用维生素D的情况下,肠道内的钙就会吸收过多而出现骨骼外的沉积,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维生素D中毒。个别情况下,有人口服大量钙剂时,可引起胃部不适,有人可能出现便秘、肠胀气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少数有遗传性代谢缺陷的病人,补充过多的钙有时会导致高尿钙,并可能促使肾结形成。如果采用静脉途径补充钙,则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因为静脉注射钙剂浓度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有可能会引起血钙水平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发生心律失常等生命危险。因此,在应用钙制剂期间,应该定期检测血钙、尿钙浓度,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