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爱的供养
34609300000098

第98章 女性回归,或许只是个传说

女性回归,对男人来说,只是累点苦点。

对女人来说,可能婚姻和温饱都难维持。

“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是中国幸福的基础保障”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女性研究专家张晓梅提交的2011年的两会提案,建议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并指出女性回归家庭并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更利于国家民族长久发展的智慧选择。

果真如此吗?提案一经提出,就引起各方热议,首先,社会学家李银河评价该提案,是抹杀了妇女解放的最重要成果: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劳动。

其实,让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一种解放,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职场,女性拼杀职场,又要顾家,升生两难,回归家庭又何尝不是一种解放呢?

我们先不上升到解放不解放的高度,从实际出发,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夫妻俩人,有双方父母四位老人加上孩子要照顾,压力本来就很大,如果女性回归,就算是部分,她们的工作谁来做,全换成男人?一个男人上班,去养活一家七口?

再说,女人一旦回归,窝在家里,大部分都会犯同一个毛病,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久之,与外面世界脱节,越发没有安全感,老公是唯一的救命稻草,闲时难免会臆想,老公是否有外遇,继而把跟踪调查当成工作,男人在劳累一天后,还要被盘问调查。

女性回归,对男人来说,只是累点烦点。对女人来说,却可能婚姻和温饱都难维持。

女人上不班,意味着失去展现自己魅力和价值的阵地。当丈夫在满是油烟味的妻子身上,再也寻不到可欣赏的地方,移情别恋是迟早的事,互相欣赏是爱情和婚姻的基石,一个家庭主妇,要拴住男人太难了。

当女人没有经济来源,不可避免地会失去话语权,又拴不住男人,谁来保障回归女性权益,甚至温饱呢?

就算议案提出者想得周到,在议案最后提到让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回归家庭女性的权益。可是,法律能保障回归家庭女性的权益,能守住女人的婚姻温暖的家吗。我想不能,但凡举起法律的武器时,多半是事已垂危,无法收场了。法律只是冷冰冰的标尺,令人生畏,我想,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是用不着法律来解决任何事的,有情,有爱,有温暖,足矣。

虽然女性社会角色的逐渐强化,甚至出现了“中性化”甚至“男性化”的现象,但能顶起自己的半边天,谁的天空谁作主,靠自己的努力能改变命运和生活,如果回归家庭,一切依附于男人,所有的安全感,只能寄托于法律,得随时准备着与身边最亲最爱的人对簿公堂,岂不太可怜太可悲?

如果让女性回归,男人外出劳动,挣得钱都给女人管,且永不变心,所有的女人还不乐得把双手双脚都举起来赞成啊!但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