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你一生的细节
34634900000121

第121章 别忽视早餐

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据国内的医学研究表明:一日三餐中,早餐最重要,因为一个人经过一夜睡眠后,体内的血糖已经消耗完,糖是保障大脑思维的主要养料能源,如果血糖不够,人便会没精神,大脑处于昏沉状态,思维和记忆也受到影响。然而,生活中很多人对早餐不大重视,经常是凑合一下了事,甚至还有人根本就不吃早餐。

早餐为什么能影响人的智力呢?医学专家指出:这是因为人脑细胞的记忆功能离不开被称为FGF(化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这一特殊物质的作用。此外,无论什么信息,如不通过“海马”(主管记忆的人脑组织结构)就别指望把记忆长期留在脑细胞里。“海马”的作用一是在餐后脑脊液内的葡萄糖浓度升高,通过第三脑室的上衣细胞释放出酸性的FGF,被神经细胞吸收后,记忆的闸门便被打开;二是早餐能促进十二指肠分泌一种叫缩胆囊素的激素,经过迷走神经和丘脑下部进入“海马”,使之活跃起来,从另一途径按下记忆的“开关”。据研究测定,人大脑中的FGF的数量在饭后半小时内便增加1000倍,1小时后激增1万倍。所以餐后2小时左右是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最佳时间。营养专家也指出:不吃早餐或低能量的早餐是不能满足学生一上午紧张的学习和活动需要的,会直接影响学生上第三、四节课的效率。除此,不吃早餐还容易发生维生素A、维生素B6、铁、钙、镁、铜和锌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小嘉在外企工作,业务繁忙,应酬也多,几乎每天都要深夜上床,直到第二天快上班了才起床,为了多睡一会儿,她只好“省略”了早餐。时间久了,小嘉常感到肠胃不适,消化不好,并伴有低血糖。

于是小嘉开始服用药物,当她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强时,她才从王医生那里得知,在早餐这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早餐是极其重要的。食物进入胃里后,当中停留4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小时为宜。要想拥有健康的消化功能,最重要的前提是吃好早餐,否则势必会破坏肠胃之间的和谐,扰乱肠胃的蠕动节奏,引起低血糖、胆结石等病症。听了王医生的解释,小嘉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早餐与午餐、晚餐一样都是正餐啊!其重要性不仅不亚于午餐和晚餐,甚至还超过午、晚餐呢!

吃早餐时,很多人为了节约时间,往往来不及将食物加热就匆匆填饱肚子,有的人愿意喝一杯冷饮、冷果汁来开胃,这些都不利于健康。常吃冷的早餐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因为人体只有保持适度体温,微循环才会正常运转,氧气、营养素及废物等的运送才能顺畅。清晨,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收缩状态,如果这时吃冰冷的食物,必定使体内各个系统血运不畅。时间一长,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胀气、便稀、皮肤越来越差、时常感冒等症状,让人的抵抗力下降。

所以,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清晨起来最好先吃点热的食物。正如古人所说:“晨起吃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因此早上第一样食物,应该是享用热稀饭、热燕麦片、热奶、热豆腐花、热豆浆、芝麻糊、山药粥或广东粥等,然后再配着吃鸡蛋、面包、点心、肉食、蔬菜、水果等。

根据营养学家的调查发现,目前还有很多人没有养成吃早餐的习惯或是吃早餐过于随意。营养学家指出,如何吃好早餐其实大有学问。营养专家特别建议,早餐有两类食物不宜多吃:一类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另一类是蛋黄、煎炸类高脂肪食物。因摄入淀粉、糖分、脂肪和胆固醇过多,消化时间长,易使血液过久地积于消化系统,造成脑部血流量减少,脑细胞缺氧,于是整个上午头脑昏昏沉沉,思维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