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帮朋友解决一个困难,朋友便欠了你一份人情,他是定要回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家里辞退了保姆,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钱钟书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 500字的精工细作,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先生的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只要别人为他做了一点事,钱钟书一辈子都记着。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先生多年后还不忘回报。
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心思的人,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你的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黄佐临导演在当时不会想得那么远、那么功利。但后世之事却给了好施之人一份不小的回报。
王薛明是一位出版商,他平时就很注意人际关系的建立,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王薛明都不吝花销地和他们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一位与王薛明未曾谋面的作家因为急需,去向王薛明借钱,王薛明二话不说就掏出2000元。王薛明广建人脉的结果是到处都有人帮助他,他因此而得到很多高质量的稿子。后来王薛明在危急时,有很多人帮他渡过了难关。
王薛明就是用在银行存钱的方式建立他的人脉——先存再提。先存再提说来有些现实,有“利用”、“收费”的味道,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网,本来就有着这样的益处,不能光用“现实”的眼光来看;而这些人脉必成为你这一生中最珍贵的资产,在必要的时候,会对你产生莫大的效用。
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优越感。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负面的后果,也就是你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存款,正是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为他帮忙的种种好处,绝不会像射出去的箭一去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对于这种知恩图报的人,应该经常给他些帮助。
人脉往来,帮忙是互相的,切不可像做生意一样赤裸裸地充满铜臭气,一口一个“你帮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帮你”,这种忽视了感情的交住,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