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是指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地方。如公园、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商店、街道、马路、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礼仪被细化为多个方面其与社会公德的内容有较大的重叠。这种重叠,在公共场所可表现得尤为明显。有成就的人一般都是文明的、有教养的人,不要因为在公共场所的一些小细节而使自己形象尽失。
(1)注重公共卫生
公共场所由于人们往来穿梭,频繁流动,所以公共环境的卫生,要依靠大家来保持。在公共场所切忌随处乱扔废弃物和随地吐痰或甩鼻涕;在影剧院,忌吃有瓜皮果壳类的食物;对有包装的小食品,也应注意包装物的处理,一般是集中包好,走出座位,扔进果皮箱;在路上骑车行进时,不要扭身向旁边随口吐痰或甩鼻涕,这不但会造成路面不清洁,还可能会飞溅到后面骑车人身上,而且自己的形象也不雅观。
(2)礼貌待人,尊老爱幼
在公共场所,人多,难免发生拥挤,应和气地请别人让点路,不应凭体力一声不响地猛冲猛挤,磕碰强行。在公共场所遇到老人、孕妇、带小孩的妇女、残疾人等体弱不便的人,更应主动让路、让座,切忌利用他们的弱点,抢座、占道。如因不慎和别人相碰撞,应相互致歉,说句“对不起”、“请原谅”等文明用语,不可怒目相视,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挤贴到别人身体上(特别是异性),如确实太拥挤,无法躲让,也应诚心道歉,别人也会因你有礼貌而谅解。
(3)遵守公德,注意法纪
一般公共场所人比较多,遵守公德是每个人应该自觉做到的。在大街上行走,人多拥挤时,应鱼贯而行,三人以上同行,忌联臂横排,阻挡他人通过,既影响交通秩序,也危及自身安全。在公共场所排队购物(票)时,一忌拥挤起哄,二忌与排在自己前面的人身体贴靠得太近,在不得已被挤贴的情况下,更忌咳嗽、吐烟、晃动。排队应按先来后到为序,自己“加塞”是失理的,助人“加塞”也是无礼的。若确有紧急情况或特殊理由,可礼貌地求得排队人的同意后,方可优先办理。办完后,还应再次向排在前面的人致谢,忌办妥后即扭头得意而去。在公共场合,因违反有关规定,受到批评或处罚时,切忌强词夺理,恶语伤人,应虚心认错,诚恳接受,才是应该的。
(4)公共场所,最好禁烟
当今世界,限制在公共场所吸烟,已成风尚。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一些大城市,都先后明文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必须遵守的。即使在中小城市无此规定的公共场所,最好也应注意克制,主动不吸或尽量少吸。吸烟时,更忌面对别人喷云吐雾,烟灰、烟头和火柴棒随意乱扔。在公共场所,不管自己是否吸烟,最好不向别人敬烟。与人共处时,如有年长者、女士们在座,应先征得他(她)们同意,方可取烟抽,但也不应认为,征得一次同意,便一支接一支、肆无忌惮地抽烟不停。
(5)举止大方,仪态优雅
公共场所是属于大家的,不是个人宅所。所以,一切举止行为,应文明大方,忌言行粗俗。如在影剧院、图书馆、公园等雅静场所,忌不停地窃窃私语,也不宜大声喧哗。如迟到入座,应客气地请别人让一让;发现自己座位已被他人坐着(可能是夫妇或恋人),要求换座时,要尽量照顾,不要以为自己有理,就以理压人,粗暴拒绝,强行驱赶对方,让对方处于被动难堪境地。与情侣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不可目无他人,有碍儒雅。
(6)衣装得体,入乡随俗
公共场所的活动空间较为宽阔,不同的公共场所,又各具特点。比如电影院、音乐厅,与去体育馆或宴会、舞会,风格就完全迥异。因此,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应注意自己的衣装是否得体。一般说,衣装要求随合、随季节、随对象的情况而定。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背,赤身露体,也不是可取的。公共场所有免费开放和收费服务的区别,如公园、图书馆与体育馆、电影院就有区别。我们应入乡随俗,注意买票入内时,应文明购票,礼貌入场。男士入场后,要主动为同来的年长者和女士寻找座位。看体育比赛,容易激动,是可以理解的,但忌吼叫,踏脚,甚至向场内投掷杂物,更不能因激动而做出攻击裁判或支持任何一方观众吵闹的事。
在公众场所,有成就的人会因保持自己优雅的风度而倍受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