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可是个超级购物逛,每次同学想去逛超市又找不到人陪的时候,找她准没错。她一到超市,立刻就兴奋起来,总能想起自己缺这个缺那个,于是买个没完,每次至少也是上百元。有时候买回来的东西放在一边也想不起来用,浪费了不少钱。
后来她也有点急,一次逛超市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领着自己上小学的孩子一起买东西。小男孩手里拿着个计算器,妈妈每放到购物篮里一件商品,就告诉他价格,他累计后把总额告诉妈妈……张琴想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后来也照做,于是手机里的计算器的功能就被充分用了起来。一开始她给自己规定,每次购物的总额都不得超过80,后来这个金额被一再缩小,现在她已经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购物计划和行为了。
为了节省开支,带上计算器逛市场,让屏幕上飞涨的数字来作抵挡诱惑的武器是个不错的方法。在一般商店里购买商品,买一件就要支付现金,看着钱出去难免心疼。超市自选再统一结账,往手推车里放东西“豪拿”中购物欲望便会大涨。带个计算器逛超市,买一个东西就用计算器加一下,这样就会知道自己不断的支出总数了,超出预算就罢手。而且这样可以自我核算,避免结账时出现多付。另外认定目标,到熟悉的超市购物,可以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减少受“诱惑”的机会,也是一种省时省钱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规定时间。逛超市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时间长了,诱惑就会深入骨髓,那时想逃也就难了。拿着名细单,直奔所需的东西,拿了扭头就走,记着在里面多呆一分钟就多一份“危险”。
逛超市的时候尽量空手进入,如要买的东西稍多,但购物篮可以盛下,就决不要去推购物车。这两样东西本是方便顾客的,但它们同时又极其艺术地为商家做着诱购、促销工作,也可以说,它们是使我们无形突破购物计划的“元凶”。
切记千万不要被赠品所诱惑。很多商家常在商品上绑一些赠品来激起主妇的购买欲。这只是商家促销的一种方式,有些商品甚至因绑了赠品后价格有一定的上升。千万不要被一些花俏但没有价值的赠品所糊弄了。
另外要避免数字误导。有些商家喜欢把商品定为类似9.9元的价格,这样常常会给人觉得便宜的错觉,看到这样的商品,要习惯性的四舍五入。比如把9.9元看成10元,虽然只有一毛钱的差价,但在价格上就不会被有觉得便宜的误导了。
另外,超市大采购也有一些省钱的小窍门,分享这些小窍门,能帮助我们很好的保护好自己的钱袋。
一、进门之前好好计划
进超市前最好先制定一个购物计划,将必买品记下来,粗略算一下价格,带上略多的钞票,然后再进超市购物。
二、打折商品三思而行
其实打折减价均是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俗话说,“只有错买,没有错卖”。尤其是食品,都有其特定的保质期。有些超市减价的食品大都快过期,如果贪图便宜过多购买,一下子又吃不完,就会有变质的危险。
三、最好使用手提篮
纤纤LADY,手无缚鸡之力。手提篮无形中从质量和体积上限制了购物的数量,何乐而不为呢?
四、别带孩子逛超市
小孩子天性爱吃爱玩。如果带小孩子去超市,往往会增加许多计划外开支。小孩子一进超市,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兴奋得不知东南西北,吃的喝的玩的——要买,增加了不该有的额外开支。
五、尽量少往超市跑
最好定期去超市,1周或半个月去一次。平时把需要购买的家庭必需品及时记下来,然后集中一次购买。逛超市次数越多,花的票子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