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封建社会,读书—中举—当官,是飞黄腾达的路子,当官就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选拔官吏必须经过考试制度,分科举士,即“科举”考试分级,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一甲”三人,称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通称为“状元”,第二三名通称“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象征意义重于实际意义。殿试结束,按照科甲排名,新进士将获在京城或地方上做官的权利。
明初,为了网罗人才,稳定天下人心,朱元璋重开科举考试。洪武十七年正式颁布科举章程。洪武十八年定下考官人数,主考官2人,同考官8人,其他又有会试提调官、收掌试卷官、弥封官、誊录官等等,体制十分完备。当然,开科取士,以举子的文章成绩好坏为标准。
但是,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却一反常例,搞了一个“南北榜”事件,以“地区”取士。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由一场考场骚乱引起的。
洪武三十年的三月五日,是三年一次的“会试”放榜的日子。这天,黄榜一开,人群大哗。原来上榜之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未取。顿时引起骚乱。南京城里,落第的举子成群结队涌向礼部,要求对质。“皇家警察”锦衣卫赶来镇压。街头巷尾贴满了指责主考官偏袒同乡,必有隐情的传单。一场考场骚乱竟发展成了南北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对此十分重视,立即召见会试主考剂三吾了解详情,方知本次科考并无舞弊现象,南北举子成绩属实,南方举子的成绩确实比北方举子高。但是,为了安定人心,朱元璋要求特录几位北方举子,竟遭到了剂三吾的拒绝。一怒之下,朱元璋把剂三吾赶出宫城,把前主考白信蹈停了职,并下令对考卷复审。北方举子们闻之,大呼万岁。会试复审成了人人关注的头等大事。
四月十三日,朱元璋亲临奉天殿,听取复试结果,六部九卿官员与原主考人一起进宫听旨。主持复审的翰林院侍讲张信当众评点几位北方举子的试卷。他先说这些试卷有可取之处,但后来突然语锋一转,把话题引到这榜评卷问题上来,说北方卷确实不如南方卷,考官绝无偏袒之事……朱元璋闻言大怒,当即指责官员们互相包庇,是将水平不高的卷子送交皇上阅,并宣布,以前结果一概无效,自己亲自复审。事情闹大了,这些主考之人被缉拿下狱,严加拷问,他们的家人也受到了酷刑,结果,他们竟被指称与十几年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有牵连,全被处死。
五月初,朝廷宣布复审结果,新选 61 名贡士全部为北方人,南方人则无一人入选。史称“南北榜”。
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洪熙元年设立南北卷制,南卷取60%,北卷取40%,宣德、正统年间,南北各让出5个名额给中原地区,以取得地区间的平衡。从此以后,明代科考就不是纯粹以成绩取士了,而是按地区取士,并形成了制度,相沿不变。
这次“南北榜”事件,表面上看是朱元璋亲手制造的一起冤假错案,许多正直无辜的官员惨死在专制皇权之下,朱元璋应该是个残暴的昏君了。但是,综观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从大局出发,朱元璋此举是用心良苦的。
其一,朱元璋采取极端措施平息北方知识分子的不平,是为了维护国家政局的安定。因为,当时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北方一直处在元朝政府统治之下,民不聊生,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而南方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南北相比,差距很大,这是客观存在。朝廷选拔官吏,如果简单地以文章好坏取士,势必造成南方人当官越来越多,而北方人则永无出头之日,这不但影响北方落后地区的发展,也将引起北方人的不满,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按地区取士,则会缩短地区差距,化解这些矛盾,有利于朝廷的统治。
其二,北方地区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北方原来是元代的政治中心,当时是明代的军事要地。明初之时,北方士人迟迟不愿依附明朝,对朝廷持观望徘徊态度,因此,用科举收服北方士人之心是当务之急,而张信等人眼光短浅,就事论事,体会不到“圣意”,难免成了牺牲品。
朱元璋不以成绩取士,绝不是简单的科举制度的改革,而是血淋淋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