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34730300000067

第67章 提前使用未来的钱

每个人都想有钱,但有钱人比穷人少很多。是什么让两者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怎样才能拉近之间的距离?

记得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钱还没有花出去。”这就体现了我们的消费观念,在西方也颇为认同,也就是:提前使用未来的金钱。

有一位法国的老太太和一位英国的老太太在大街上相遇,法国的老太太说:“我积攒了四十年的钱,现在终于可以买得起一套大房子了。”英国的老太太说:“我住了四十年的大房子,现在终于可以偿清全部的贷款了。”

这是两个人的消费观不同,才决定了两个人幸福与否。

我们可以得知,有钱人会大致有两个模式:第一个是先积累,再去创业、投资、消费;第二个是提前使用未来的钱。

两者相比,后者会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风险可控,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法国小说家小仲马说:“当无法买鞋子之时,可以借别人的,这会比赤脚更为快一些。”商业上也需要如此,提前使用未来的钱是致富的一种谋略,有很多大人物,像富兰克林、希尔顿都是这么做的。他们有可能是“负翁”,但会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也就会很从容、淡定。而“借鸡生蛋”是一个金科玉律,想要有一个成果,就需要大胆地去尝试,大胆地当“负翁”,会因为这一份对未来的投资回归到“富翁”的康庄大道上。

罗伯特·清崎写了《富爸爸》一书,他是一个提前用未来钱的人。他通过银行贷款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房地产投资商,他说:“银行不会随便借给你一千万美元的,如果你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支付十美元,银行是愿意借给你九十美元的。”

在现在社会,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会收取本金和利息。我们就需要使用未来的钱,或者借助别人的钱挣钱。这借鸡生蛋对创业者来说,能给他们带来莫大的效益。提前使用未来的钱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买房、购车等。这是一种对明天的透支,适当的消费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为乐观。但值得一提的是,“百万负翁”、“月光族”等不是所提倡的。很多年轻人会为了某种感觉、意境,被奢侈品消费和透支的理念迷昏了头脑。在攀比、虚荣的驱动下,让自己负债累累。这些是不必要的。

针对于此,有钱人给我们提出了以下两大见解:

其一,负责有成本。贷款会有不同的利率,如果有一笔资金想用来还款,应该先把信用卡的欠债还清,再还清无担保、无抵押的欠债,最后还清房贷那些低成本的欠债。

其二,有量入为出的好习惯。要计算好短期、中期、远期的预算与开支,并很好地审视自己的还款能力,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一位企业家说:“25岁的年轻人,能够承受80%最高的负债比例,负债还款额在收入中的占比以不超过40%为好;35岁的人,能够承受70%的负债比例,负债还款额在收入中的占比以不超过60%为好;45岁的人,能够承受60%的负债比例,负债还款额在收入中的占比以不超过45%为好。在这些合理的范围之内,‘负翁’才会能得到保障。”便要在负债比例超过安全线的时候,来调整缓解压力。如更改房贷的还款方式,把多余的信用卡取消。还要留用资金为家庭备用,一般是为家庭月开支的三到六倍。当然,负债比例很高的,这个备用资金还需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