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34730300000071

第71章 储备足够的忧患意识

亡羊补牢,永远不如未雨绸缪。

在追逐财富的过程当中,虽然不一定就严重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是,起码有一点是肯定的:储备好足够的忧患意识,就可以在人为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

有钱人大都知道,财富既然让这么多人都趋之若鹜,那么,追逐它的过程必然不可能是一片坦途。财富是好东西,其实不只是犹太人这样认为。好的东西就永远不是那么容易让你得到,这似乎是人生的必然。所以财富之路上,有明显一点的沟沟坎坎,也有暗藏不露的陷阱机关。怎样躲过并不受或者少受损失?唯有储备足够的忧患意识。

赚钱,说起来似乎是具体的,但实际上它是很抽象的,譬如对于忧患的解读。

一位出租车司机在深夜的时候,躺在车里打盹。忽然,他被一阵敲车窗的声音惊醒。他以特有的职业敏感,马上醒了过来——又有活儿干了!

两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站在车外。

“这就是今晚的客人?”司机想了想,不过还是条件反射般地问:“请问去哪里?”

两个客人说了一个地名,司机猛地一震——那里可是市郊啊!离市区足足有一百多里地。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司机有点为难了。虽然是市郊,但是,因为路途远,肯定赚的钱多。不过,另一方面,现在大半夜的,目的地又远离市区,荒郊野岭的,没有警察巡逻,很容易出事儿。况且,两个小伙子所说的地点,离一个公墓实在是太近了!这让他的警戒意识油然而起。

最后,对于未知安全问题的恐惧压倒了赚钱的欲望,他拒绝了两位客人,继续睡自己的大觉。

“虽然少做一单不小的生意,但是,起码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个觉,不用害怕自己的人身安全出问题。”司机有点阿Q地这样安慰自己。

第二天,本市的新闻披露了一件惊天大案:就在离市区一百多里的公墓里,挖出一具被胡乱埋了的男尸。经勘查,该男子职业为本市出租车公司的司机。该男子的钱包、手机以及所开的出租车均被抢走。经知情人提供线索,昨晚有人见过两个很可疑的小伙子找出租车。望广大市民提供更多该案犯罪嫌疑人的线索,以协助警方破案。

司机的心怦怦乱跳几下:既为那个死去的同行惋惜,也为自己幸免于难而庆幸。

于是,他拨打110,把自己昨晚见过的那两个人的外貌特征说了一遍。

案子很快破了,但是,那位受害的司机却永远也活不过来了。

如果受害者能够多存一点忧患意识,或许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忧患,是比较具体的,是人的本能能够觉察出来的。比如一个人走在一条昏暗的小巷,前方突然出现一个黑影,这个人本能地会意识到危险的到来——不管那个黑影属于一个并不想害他的贼,还是一个蹲点很久的抢劫犯,或者根本就是一个喝醉了的路人。

但是,对于赚钱来说,很多忧患并没有这么具体。它是微观的,小到可能比一只蚂蚁还要小,甚至是抽象的。

在美国的华尔街,有很多公司。

在每个公司里,大同小异地几乎每一年都有人被提升,也有最少5%的人被要求卷铺盖卷走人。

有一家公司,雇佣了一个人专门进行人事软件的维护。这样过了十年,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公司不得不进行裁员。这时候的裁员与每年解雇5%的员工不同,是要给抚恤金的。就像极大多数其他的美国公司一样,这家公司很正规,非常守法,按照每个员工的工龄对抚恤金进行计算,并在发放前和每个被裁的员工签订合同。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但是,问题马上出现了。

在发放抚恤金的时候,公司财务部忽然发现,现金急剧减少,而按照原先的估算,是用不了这么多现金的。本来一年工龄的员工,抚恤金只有几百块美金,但是实际发放的时候,数据显示却是需要三千美金,而且工龄越长的人,得到的抚恤金越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这时公司高层找来了人事部负责人事软件的那个人。那个人不明所以,最后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这个人当初编写的程序当中,在抚恤金那一块儿有一个小小的Bug。但是,就是这只“臭虫”使得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雪上加霜。

抚恤金不发又不行,因为合同已经签了,如果不按照错误的数目发放就是违约,要赔更多的钱。

这样一来,本来就资金有点紧张的这家公司差一点申请破产,费了好大劲儿才维持下去。

而那个有“臭虫”的程序,是在十年前由专管人事软件的那个人无意中出现了一点错误编写出来的。

这个隐患一直隐藏了十年,这一次裁员的时候,公司终于发现了这个问题,否则很可能还要再呆上十年才会被发现!

隐藏在程序里的隐患,不用不知道。在赚钱方面的隐患,往往都是这样。它不会以太明显的方式显现出来,而是隐藏得很隐秘,只有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储备足够的忧患意识,才能真正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

就像巴菲特,股票升值的时候,别人高兴他忧虑。

就像李嘉诚,他说:“创业就应该做一件天塌下来都能够赚钱的事情。”

李嘉诚的话隐含的便是对忧患的考虑,“天塌下来都能够赚钱”,换句话说就是“肯定能够赚到钱”。这里必然与隐患意识的储备密不可分,因为想做到赚钱方面的“肯定”,必然也要做到关于隐患的排除或者使之影响最小化方面的“肯定”。总之,忧患意识的储备必不可少。

不光是为了减少损失,忧患意识的储备,还能够在情绪上缓解人的压力,使其勇往直前,最终取得成功。

我们经常听说很多人炒股惨败,最后选择跳楼。但是,炒股必然有成有败,如果之前做好这方面忧患的意识,那么,肯定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只要做到两点:第一,清楚地明白,炒股不光可能让自己的钱成倍成倍地增多,还有可能让投进去的钱一分不剩;第二,既然明白第一点,那么,接下来,在投资时,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有的人可能会笑了,如果照这种方法,自然是稳稳当当。但是,很多炒股的人就是想投机,想捞金。不光自己的钱全投进去,有的人还要借钱炒股。

这样就明显不理智了,这跟豪赌区别就不大了。这些人一心想通过下大本钱赚大钱,却忽略了还可能赔大钱。

万一要是赔了呢?怎么不多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忧患意识储备得更充足一些?我们必须保证在一个底线上进行运作:自己能够在失败的情况下不用跳楼。

这样一来,即使是失败了,你可能会醉个十回八回,但是你不会跳楼也不必跳楼,因为你身上还有本钱,你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因为你已经把失败作为自己计划的一部分了。

很多因为失败而跳楼的人,是因为只把成功写进了自己的计划里。而实际上,把失败写进计划里,才会在失败后懂得如何更快地爬起来。毕竟,每个人的经验都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太少了,谁也不知道自己就一定能顺顺利利地成功。

§§第十二章 从小事做起,细流也能汇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