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34730300000073

第73章 小事中蕴藏理财真经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人认为,只有立足于大事情,才能有富贵,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就像贾尼尼,他无法在一开始就有很好的基础去做大事,于是,他只能从生活的小事中去学习。不难看出,正是他在菜场卖菜过程中,通过研究人的言行举止,练就了把握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准确判断人的本领,这为他以后投资理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贾尼尼的经历告诉我们,同样的小事情,有心人能从中学到大学问,干大事情;不动脑子的人,终生只会做一个菜农。所以,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也能做出大学问,能成为一个有钱人。

文尼从创业到成功,从小米行到大公司,一步步走过来,他被文莱的人们称为“经营之神”,但他自己却认为这一路走来没有神话。

有一年,由于文莱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大量树枝树权,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文尼想,文莱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这些废弃的树枝来制造人造纤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

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文尼开始创办文莱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大量过去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

文尼一生干过不少行业,而他无论干什么,都表现出“拣树枝梗”式的独到眼力。15岁那一年,他走出山区,挣钱帮助母亲养活一家人。他独自一个人来到文莱南部的嘉义县县城,在一家米店里打工。后来自己开起了米店。他的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生意越来越兴旺。他接着买来碾米设备,买进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

抗战胜利后,文莱的经济也开始复苏,建筑业起步最快。文尼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大发了一笔。这个一无所有的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后来,经营木材业的商家多起来,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尼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大胆决定进入塑胶业。虽然他对塑胶工业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讨教,还拜访了一些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人细致地调查,发现了别人忽略的东西。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文莱,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大优势。

1954年,他与人合作,筹借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文莱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首批产品100吨,在文莱只销出了五分之一,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文尼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样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害怕得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

精明过人的文尼,把前途看得很光明,他毅然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塑胶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

文尼当然是经过审视分析的,决不是瞎胡闹。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行情,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25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文莱的15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只是暂时的,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第二年,他又投资创办了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投放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了文尼的决策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塑胶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获得了很高的效益。从那以后,文尼塑胶粉的产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年产100吨,发展到100万吨,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进人90年代,文尼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包括15家大企业公司,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2万人,每年的营业额高达2000万人民币。

文尼一步一个脚印,一点点地做大做强,在企业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人们把他与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相比,称他为文莱的“经营之神”。

任何要成为有钱人的理财者,他都要从小事中获得做大事的经验,可以这么说,小事是做大事的基础。一个贫穷的人,最终能成为一个有钱人,比如说文尼,往往就会重视小事情中存在的大学问。因此,一个贫穷者想要富有起来,就要培养他们把握细节的能力,知道利用物与物间的相似,由这些相似现象进而探究其内在的联系,这是贫穷者富有起来的重要方法。

其实,真正锻炼人的还是小事情,因为生活中没有太多的大事可供锻炼。不忽视小事,能专心于小事,把很多小事融会贯通起来,所获得的就是能令人成功的学问。忽视小事情,往往会让人的志向好高骛远、做事眼高手低,这样,无论他多么有有钱人的潜质,也会贫穷一生。

日本家乐外贸公司的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商的接待工作。其中与她们公司有重大业务往来的是一家瑞士公司。为清楚地了解两家公司的合作项目,瑞士公司的总代理需要经常往来于东京和他们的投资地神户,而订票的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是那位小姐的了。但令那位瑞士总代理感到奇怪的是:他坐车去神户时他的座位总是在右边,而当他返回东京时,座位却都是在左边,而且每一次都是这样,从来都没有一次例外过。

一次,他终于忍不住问了这位小姐。小姐微笑着对他说:“我想外国的客人来到日本肯定都喜欢见到富士山那雄浑伟岸的身姿,所以我就给您做了这样的安排。这样您便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见到富士山了。”

瑞士总代理听到这样的话后备受感动。他认为这家日本公司的员工能够细致入微地连这样的小事都能够想到,与他们合作自然是毫无差错了。于是他决定,给这家公司增加300万元的贸易额。

从上面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事,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更好地得到成功,不要一开始就往高处看,而忘记了自己的起点。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责任。所有的富有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而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文尼也是如此,从小事做起,学到理财的本事。所以,作为一个理财者,应该学会如何对待小事,在小事中锻炼自己,天长日久,才能像文尼一样,找到属于自己成为有钱人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