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走向素生活
34737300000023

第23章  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之道

1.怎样安全使用燃气?

一是定期用肥皂水检查燃气设备接头、开关、软管、截门等部位,查看有无漏气。二是注意通风。如果通风不足,燃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人窒息,危及人的生命。三是室内燃气管线需“轻装”不要悬挂重物。燃气管道承重太多,容易损坏。也不要把燃气管线当电器地线来用,一旦燃气泄露,遇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四是厨房内不放易燃、易爆物,不要住人。五是不要私改或乱接燃气设施。近几年,楼房装修时私改乱接燃气设施的现象不少,造成了漏气等不安全问题。如果您需要改管线,要找专业施工维修人员。六是不要把燃气设施包起来。装修房子的时候,为图美观,有人把管线、燃气表包起来,这样很危险,万一发生漏气无法维修。燃气表密封包装,漏气后要发生爆炸起火。七是燃气软管要定期更换。连接燃气管道与灶具之间的软管使用太久会老化开裂,导致漏气。一般来说,燃气管线和液化气瓶上的软管只能使用三、四年,应定期更换。八是家中长期无人时,要关好截门,防止漏气造成事故。

如果已经发生燃气泄露时,要注意四点:一是要保持镇静。打开窗户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把泄露的燃气排出去,使燃气达不到爆炸的程度。二是要马上关闭燃气总截门,切断气源。三是切断电源,不使用明火。当泄露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后,遇火星马上会燃烧或爆炸,所以,此时不要开任何电器。四是立即拨打有关电话。北京地区的用户可拨打96777,由专业人员进行抢修。

2.不可轻视旧家电隐患

家用电器的使用是有一定寿命的,超过使用寿命的电器会有使用上的危险。旧电视发生爆炸、过时洗衣机漏电伤人,使用那些超长服役的家电带来的危害时有发生。那么,到底一种家电的使用寿命有多大呢?几乎每个家电产品的使用说明书都没有标注出来,因此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也应该享有了解产品使用年限的知情权。应尽快出台关于家用电器使用年限规定,以及旧家电回收处理的有关法律条文,帮助消费者认清家电进入淘汰期后可能产生的问题。只有厂家消费者和国家三方面都意识到应该科学的使用家用电器,适时淘汰旧家电这个问题,才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普通电视机的使用寿命10年至12年;热水器使用寿命5年左右;

DVD、VCD使用寿命5年左右;CRT投影电视寿命7年至10年;

冰箱的使用寿命8年至10年;洗衣机使用寿命6年至8年。

3.怎样预防电器火灾的发生?为什么家中要备灭火器?

夏天雷雨多、气温高、用电频繁,要从三个方面预防电器火灾的发生。一是降温。电视机收看三四个小时后关机半小时,待机内热量散发后再继续收看;空调器停止后间隔三分钟再重新启动。二是防潮。电视机、收录机、电脑等不能让雨水或其它液体淋到其带有散热孔的后盖上;吸尘器应尽量避免在潮湿场所使用,也不要用水洗涤其主体机身;电冰箱、空调等不能用水冲洗。三是避雷。打雷时尽可能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

随着居民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许多住户要搞装修,而时下装修的材料,又大多易燃易烧。同时,家中的电器、木制家具的也越来越多。因此,火灾隐患也相应增多。这样,安全防火当是家家相关,人人有责;而消防之事,重在预防。既如此,家中备只灭火器,应当说是预防为主的极好选择。

据消防部门权威人士介绍,1公斤重的干粉灭火机,完全可以扑灭室内发生的一般初始之火。火险发生之时,如果邻里之间,楼上楼下的居民齐心协力,把各家的灭火器汇聚起来,共同灭火,这样的自救起码对火势的形成与蔓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有报道说,上海市区已有近百万户市民家庭配备了灭火器。每只灭火器的市场价格不到50元,但每户居民只需支付10多元,其余的由政府和生产厂家的赞助来分担。花钱不多,却为居民家中添置了消防器材,让人心中有了一种安全感。

4.家庭火灾隐患有哪些,应常备哪些物品?

几乎所有的人都坚信自己的家里绝对不会发生火灾。然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数事实又表明,每年确实有许多好端端的家庭惨遭火劫。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城市火灾中,居民家庭火灾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多发于冬季。

家庭中潜在的火灾隐患有那些呢?一般说来可分为气、电、油三大类。所谓气,是指煤气、液化气;所谓电,则是电器线路和家用电器,其中又以家用电热器最危险;所谓油,是指有助动车的家庭会存有少量汽油,常使用煤油炉、酒精炉的人家,会备有火油与酒精。这些物品尽管存量较少,但其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品,除此之外,瘾君子的香烟头,直接就是“动用明火”了。

若想居家平安,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是用后随关,二是人不离开,三是临睡时、出门时,要查看一番。具体说,不论是用气还是用电,用完后一定要关闭,而且使用过程中人不能随便离开,这对使用电吹风、电水壶、电热毯、取暖器等家用电器尤为重要。所言临睡、出门要查看,也是指要看一看该关的关了没有?如果这三条基本原则你记住了,做到了,并且持之以恒养成一种习惯,那么你也就能拒火灾危险于门外,确保天天平安。

家庭防火应常备的物品有:一是家用灭火器,二是安全绳,三是手电筒,四是防烟面具。另外,还有火场逃生面具。这种面具的过滤器能有效地滤除烟气中的有毒气体,有限时间可达15分钟。面具还有一个阻燃、隔热透明头罩,能保护逃生者不受热辐射的伤害,使逃生者能从容不迫地脱离危险。

国际上功能各异的救生器材与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滑梯或滑道、逃生系统装置、绳、带、索、网。绳、带、索、网都是十分轻便、经常能看得见物品,只是略加改造成了人们高层逃生的必备救生工具。有的绳子一头系上了制动器,一头吊挂钩,使用时将挂钩吊在窗台或暖气管上,用制动器调节下滑速度。

美国研制了一种袖珍降落伞背带,附一付弹簧锁扣。使用时,将锁扣固定在物体上,套上背带下滑。日本有一种自垂救生索,它和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连在一起,绳索则安装在每个窗的外墙上框部。一旦发生火灾,只要消防控制室一动作,这些绳索便自动脱垂,在各个窗口形成一条条救生路线。还有一种高层安全降落伞,尼龙网全长120米,发生火灾时,人们将安全网的一头绑牢,钻进网口,就可顺网徐徐降至地面。除绳、带、索、网外,还有救生空气袋垫,几十平方面积有大有小,共分两层,上层压力较小,人跳在上面不会反弹出去,能起到缓冲作用,以便从三四楼跳下时安全落地。

5.遭遇火灾,如何求救?

据那些经历了火场自救的当事人说,之所以火海逃生,是因为面对火海与浓烟时保持了冷静,而后急中生智。这就表明,保持冷静是火灾突然降临时拯救生命的第一保证。做到:

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火场,千万记住,既已逃出火场,就不要再进去。

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栓在门窗档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堵住缝隙,有条件的向门窗上浇水。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被褥,勇敢地冲出去。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素语录 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

早起早睡,中午小睡,按时吃饭,定时大便,准时上班,健康娱乐,有劳有逸,定时作息。

§§第六章 素心——心气平和、事理通达

怎样让我们的五官不透支?

《道德经》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现代生活诱使近视率、干眼病。最新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率超过25%,初中生近视率达到70%,高中生近视率达到85%,且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已居世界第一位。中青年人由于用眼过度,出现视疲劳和干眼症。许多人每周盯在电脑、手机、电视上的平均时间达49小时,眼睛酸胀、疼痛、流泪、干涩。此外,乱点眼药水、光污染也是“帮凶”。为此,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时,45分钟后站起来闭闭眼,望望远处。常吃胡萝卜、南瓜、杏仁等护眼食物。家庭装修时避免光污染,少装镜子和玻璃饰品。坐地铁损听力,耳机最伤耳。2009年《美国公共卫生杂志》载文,地铁是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中,对听力损害最严重的。普通人在100分贝的噪音下暴露超过90秒,听力就会受损。而在纽约地铁中,有1/10的站台噪声超过100分贝。长时间戴耳机伤耳朵。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袁琨曾接诊过一名总戴着耳机、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的患者。有一天早上起来,这名患者突然什么都听不见了。另外,时常出入迪厅也是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

空气污染使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增长过快。鼻子变迟钝,空气污染是主要的原因。汽车尾气以及空气中的粉尘,刺激鼻腔导致鼻炎。为此,应养成少抠鼻的好习惯,外出回家后洗手时,顺带洗洗鼻子。

饮料、甜点伤牙齿。现代人爱喝饮料、常吃甜点,导致人们的牙齿损伤及口腔溃疡比几十年前更严重。

“重口味、轻营养”陷入“现代富贵病”,不少人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胃病、溃疡病等疾病。现在,国人饮食的口味一年比一年重。多数餐馆为迎合客人,注重油腻、咸、辣。此外,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过大,也导致人们的味觉“退化”。为此,尽量用蒸或煮的烹调方式,首选蒸、煮、炒类的素菜,少用爆炒煎炸烧类的肉食,并提醒厨师少放油盐。在家做饭时,自觉控制用油用盐量。尽量吃得简单,包括少工序、少分量、少佐料种类、少调味品。能生食的尽量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