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宰相传
34758400000095

第95章 正直廉洁善治朝政——杨士奇传(1)

一、供职东宫惟谨惟慎

杨士奇(1365~1444),名寓,以字行,江西泰和(今江西太和县)人。他从小死去父亲,跟随母亲嫁到罗家,后来恢复了原来的杨姓。家境很贫穷,但他努力学习,靠教授学生糊口自给。经常在湖南、湖北一带教书,其中以在湖北江夏教学馆的时间最长。建文帝初年,诏集各地儒生纂修《太祖实录》,杨士奇被推荐征用为教授。正要上任,王叔英因为他修史方面的才能荐举了他,于是,他被召人翰林院,担任编纂官。不久皇帝命支部考试评定史馆中儒生的等第,

支部尚书张之看到杨士奇写的对策,说:“这不是平常儒生所能说出的话。”于是上奏他为第一名。朝廷由此任职他为吴王府副审理,但仍然让他在实录馆里供职。明成祖朱棣即位,改任编修。后来,选入内阁,掌管机密的军国大事,几个月后提升做了侍讲。

永乐二年(1404)他被选为左中允。永乐五年升为左谕德。杨士奇办事非常谨慎,家居时间从来不谈论公事,即便是最亲密友好的人都不能从他那里听到任何事情。在成祖面前,举止动作恭敬慎重,善于回答问题,而且他说的话常常能够符合成祖的心意。有人有小的过错,常常给他掩饰过去。广东布政使徐奇带了些岭南的土特产送给朝廷的官员们,有人把他送了东西的官员名单拿给皇帝看,皇帝看到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把他召去询问。杨士奇回答说:“徐奇去广东上任的时候,群臣们作诗文赠给他送行,我正巧生病没有参加,因此没有送东西给我,现在名单上的官员是不是都接受了这些东西还不知道,而且东西很少,应当没有什么其他用意。”成祖就马上命令把礼品册焚烧。就这样,一场可能引发的大狱被杨士奇挽救了,同时,他没有在其中标榜自己的清廉,而是实事求是予以解释,也可以坚持他的品德。

永乐六年,皇帝巡幸北方,命杨士奇和蹇义、黄淮留在南京辅佐皇太子朱高炽。太子喜好文章诗词。赞善王汝玉把诗法呈献给他。杨士奇说:“殿下应当用心学习《六经》,有空闲的时候看看两汉的诏令。作诗是雕虫小技,不值得去研究,”太子认为很对,采纳了他的意见。

先前,成祖起兵的时候,汉王朱高煦多次拼死作战很有功劳,成祖答应事情成功以后把他立为太子。但成祖即位后没有立他为太子,他心怀怨恨。成祖又怜惜赵王朱高燧年纪小,对他特别宠爱。因此两王联合起来离间太子,成祖心里很有些活动。永乐九年(1411)回南京,把杨士奇召去询问太子监国的情况。士奇回答太子很恭敬,而且说:“殿下天资很高,即使有过错也一定能知道,知道以后必定改正。心地好,待人仁爱,决不会辜负陛下对国家大事的托付。”成祖听了很高兴。永乐十一年(1413)正月初一,有日蚀出现,礼部尚书吕震请求不要停罢朝贺的仪式。侍郎仪智坚持认为不可以。士奇也引用宋仁宗处理天圣年间灾异的事例极力奏辩,于是停止了朝贺。第二年,皇帝北征,杨士奇仍然辅佐太子留守南京。汉王更是变本加利说太子的坏话。皇帝回来,因为太子迎接来迟,把太子的东宫官属黄淮等人全部投入监狱。杨士奇后来才到,皇帝饶恕了他。召他询问太子的情况。杨士奇叩头说:“太子孝顺恭敬像以前一样。凡是有耽搁迟缓,都是我们臣下的罪过。”皇帝的气消了。随从皇帝的行在各大臣纷纷上奏弹劾杨士奇,认为他不应当单独得到宽恕,于是把他也关进锦衣工监狱,但不久就释放了他。

永乐十四年(1416),皇帝回到京师,对汉王夺嫡阴谋及各种不轨情状略有所闻,便问蹇义;蹇义不回答,于是又问杨士奇。他回答说;“我和蹇义都侍奉东宫太子,外人没有敢和我们两人说汉王的事的。但是两次让汉王到藩王分封的地方去,他都不肯走。现在知道陛下将要迁都北京,总是要求留守南京。只有陛下才能精细地观察他的意图。”成祖沉默着没有说话,起驾回宫了。过了几天,成祖完全知道了汉王的事情,削夺了两支隶属于他的护卫武装部队,最终把他安置到山东乐安去了。第二年提升杨士奇为翰林学士,仍然兼任原来的官职,永乐十九年(1421)改为左春坊大学士,仍旧兼翰林学士。次年又以辅导太子有过错为由,被关入锦衣卫监狱,十来天后才释放。

二、华盖学士切言敢谏

仁宗朱高炽即位做了皇帝,擢任杨士奇做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一天,皇帝在便殿,蹇义、夏原吉奏事还没有退出。仁宗望见杨士奇,就对两人说:“新任华盖学士来了,必定有正直的言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讲些什么。”杨士奇进殿后说:“皇上开恩减少岁供的诏令刚下达两天,惜薪司就传圣旨征收枣80万斤,这和前面所下的诏令是相矛盾的。”仁宗立即命令征收数字减去一半。成祖死后,按照丧服制度的规定,穿丧服的时间至二十七日期满,吕震请除丧服。杨士奇认为不可以,吕震厉声斥责他。蹇义把他们俩的意见都上报给皇帝,态度模棱两可。第二天。皇帝头戴素冠,身穿麻衣制的丧服扎着孝带出理朝政。朝廷大臣只有杨士奇和英国公张辅像他一样身着丧服。退朝以后,皇帝对左右的人说:“先帝的棺材还在停放着,做臣下的怎么能忍心说换上吉服,杨士奇坚持这一点是对的。”升他做少保,与同事杨荣、金幼孜一起被赐给刻有“绳愆纠缪”四个字的银印章,准许密封上奏事情。不久升为少傅。

当时各地藩司宁令等地方官员进京朝见,尚书李庆建议把发给军队剩余的马匹给他们,每年向他们征收马驹。杨士奇说:“朝廷选举贤能对称职的人授给官职,现在却让他们养马,是看重牲畜而轻视士人,这怎么能够向天下和后世交待呢。”皇帝答应从宫中直接发圣旨罢停这一做法,但后来没有消息了。杨士奇再次极力申述自己的意见,又没有批复。不久,皇帝到思善门,召见杨士奇说:“朕难道真的忘记了这件事?听说吕震、李庆等人都不喜欢你,朕考虑你孤立,恐怕被他们中伤,不想因为你的话而停止这件事罢了,现在有了可以说话的依据了。”随手拿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讲养马不妥当奏疏,让杨士奇起草敕文罢除牧马。杨士奇感激而叩头拜谢。群臣练习正月初一日朝拜的仪式,吕震请求用乐,杨士奇和黄淮上疏请求停止。皇帝没有回答,士奇再次上奏,在庭院里一直等到夜深,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过了一天,皇帝召见杨士奇,对他说:“吕震经常以错误的意见耽误朕的事,不是你们及时提出,将会后悔不及。”不久仁宗任命杨士奇兼兵部尚书,一起领三个职务的俸禄。但杨士奇坚辞尚书俸禄。仁宗做太子监国的时候,怀恨御史舒仲成,这时想要惩处他,杨士奇说:“陛下即位,下诏说凡是过去违背了圣旨的人都可以得到宽宥。如果惩治舒仲成,那就是诏书不讲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就像汉景帝对待卫绾那样,不是也可以吗?”于是仁宗马上停止惩治舒仲成。又有人说大理卿虞谦讲事情不缜密,仁宗很生气,把虞谦降了一级。杨士奇为他辩白冤枉,说明并无其事,使他得以恢复原来的品级。还有大理少卿弋谦因为进谏朝事得罪。杨士奇说:“弋谦是响应诏书进言的,如果给加上罪名,那么群臣以后都不敢讲话了。”皇帝立即提升弋谦做副都御史,而且发下敕文承认自己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