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网络学习:崛起、挑战与应对
34794200000014

第14章 网络学习应用

教学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建好的校园网却没人用,无疑是校园网建设的最大失败。

4.2.1 网络学习应用的有效措施

无论何人,在网络性能、带宽和资源均有保障的前提下,要有效应用网络,还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应用网络的兴趣和动机;第二是应用网络的基本技能;第三是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因此,要让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都充分使用校园网,可以从培养兴趣与激发动机、培训使用能力和提供充足的时间与机会三方面来考虑。通过合理的机制激发应用校园网络的兴趣和动机。

学校可以组织讲座和经验交流,让教师亲身体会到奇妙的、丰富多彩的网络,引起对网络的强烈好奇心和兴趣,然后因势利导,激发动机。动机是一种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是一种推动人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一种激励和指引人进行某种活动的需要。学校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不但奖励那些在教学中应用校园网的教师,还要求对日常教学的管理网络化,创造一个网络应用的气氛,从而建立起教师应用校园网的外部动机;另外通过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培训,树立起教师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即教师真正认识到校园网对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的作用,自觉将校园网应用作为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多层次培训提高应用校园网络的能力。学校一方面要对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和Internet应用的培训,通过他们带头进行应用校园网的教学科研活动,为校园网的应用发展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借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让广大教师参加普及性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所有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的教学应用中。对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信息技术课程,培养他们应用网络辅助学习能力。

通过足够的经费投入和合适的管理机制确保应用校园网络的机会和时间。学校应根据学校的情况,尽可能配备足够的计算机,并通过合理的管理机制,以便使用校园网的师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应用网络。此外,校园网应专设为师生服务的远程接入系统,教师与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使用校园网络。

4.2.2 课程整合:网络学习的新应用

大量的实验表明:即使有了合适的软件,教师对技术也比较熟悉,教师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软件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地使用技术,使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4.2.3 教育信息产业

教育信息化必将带动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

受中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所限,单纯依靠基础教育自身的力量和国家的投入来发展信息化教育是不现实的,在中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需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来共同参与。未来的方向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发挥大企业、大公司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支持一批有实力与经验的企业参与网上学校、校园网络以及网络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基础设施是各学校的校园网和一些区域性的教育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在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中,其硬件建设是基础,教学资源建设是核心,教与学的应用是目的,而校园网的管理、维护与培训是其保障。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参与校园网的系统集成和教学资源或教学软件的开发,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一批企业相继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校园网解决方案、教育教学支撑平台和管理平台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快会涌现出一批校园网应用服务的提供商,而校园网应用服务或教育信息服务是未来教育信息企业的主流。

全方位人才培训战略。权威机构指出:每5年左右,全世界的知识积累增长1倍,过去30年知识的增长量已超过前50年的总和,知识的半衰期已由过去的7~14年缩短为目前的3~5年。因此,随着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大学生、研究生在学校掌握的专业知识两三年内就可能有一半过时,如果不继续培训,不掌握新知识,就将落伍或被淘汰,人才的作用就会打折扣。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引进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比学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更新,这就需要对人才进行不间断的培训,不断创新进取,否则一部分人才将会因为得不到新知识补充的机会而流失,有一些人才将可能变为庸才,也就不可能创造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据调查显示,IT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的费用大约为员工工资的5%。技术培训也正成为培育高技术人才和网络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这就为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

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教育信息企业,首先,其产品研发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研究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包括适合西部落后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及沿海发达地区等,开发高中低档次的教育产品;其次,解决方案以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为导向,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不同地区及学校的经济投入水平建立高中低的应用模式,为不同经济基础的用户提供量身订制的校园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信息化环境建设及师资培训方案等;第三,教育信息企业应具备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学实验项目,能为用户提供专业的顾问指导;第四,教育信息企业应具备到位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包括教师培训、实验指导等。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学校需求的不只是产品,需要的是整体应用方案,因此在选择产品时除了要考虑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及售后服务,还要考虑产品供应商的方案及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学校会更加看中具备综合实力的教育信息企业,并与之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