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网络学习:崛起、挑战与应对
34794200000021

第21章 网络学习的形式

我可能在100次中有99次是从Internet拿东西,只有1次是把我的东西放上去。如果全世界很多人都有这个1%,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微软公司中国部总裁杜家滨

随着国际网络的建立和发展,网络迅速走进了教育领域。网络社会不仅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它也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作用于教育过程。有人说:“现在,电子技术、网络和全球网为人们进行通讯提供了途径。第一个充分意识到这一力量并将其与新的学习技术联系起来的国家就会在教育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正是出于这种战略性考虑,各国政府和教育界人士都为网络更好地走进教育和学习阵地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实施教育模式的转换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势。

6.1.1 授课形式

网络学习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网络学习作为一种远程教育的方式是分不开的。远程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授课与学习在时空上的分离,这种时空上的分离使得师生间的互动变为非实时,因此必然在课程设计、学习支持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简言之,网络学习的课程设计与学习支持更加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便利。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网络学习实际上分两个阶段,一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即授课;一是学习支持系统的完成,即辅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习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学习辅助性的内容。

从目前国内网络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授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多媒体课件呈现为主,一是以直播为主。

多媒体课件呈现形式。所谓多媒体课件,实际上是将教师授课的音频、视频及相关的文本材料合成为一体的电子教材。远程的学生主要依靠学习多媒体课件来掌握教学内容。目前国内多媒体课件的合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宽带课件,一种是窄带课件。宽带课件有不同的合成方式,如CSA形式和课件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是对老师的讲课内容进行实录,然后根据课程设计方案对视频内容进行后期处理,再把老师讲课的提纲文本和视频合成为课件。

宽带课件如CSA(Cyberlink Stream Author的缩写)形式的界面由三部分组成:音频、视频和文本。

屏幕分为三部分:左上角是老师的视频资料,即老师的整个授课过程;屏幕的右侧是老师讲课的提纲及重点;屏幕的左下角是具有导航功能的标题。CAS课件实际上是教师实时授课的电子再现。

根据具体学科及教学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穿插大量图片、影视片断等多媒体资料,用非线性编辑设备把各种素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学习学院开发的《红楼梦专题研究》课件就有非常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包括电视录像、电影资料、唱片、泥塑、印章等一系列相关资料,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

窄带课件放在网站上,学生通过拨号或其他上网方式浏览课件,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课件形式只保留了教师的音频资料和讲义提纲,而去掉了占用大量带宽的视频内容。窄带课件可以在公众网上点播,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增加了远程学习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方便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或者复习活动。

直播形式。多媒体课件实际上是多媒体教材。对于远程的学生来说,并不能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交流,因而教师备课很难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与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调。采用直播的形式则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这种不足,代价是其成本较高。

1995年南京大学与日本、泰国合作,启用卫星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简称MH RDS)。该系统具有多项功能:一是多媒体教学信息的传送功能。二是问题分析功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随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令学生以选择题方式按数字键作答,学生回答的结果返回到教师那里,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三是质疑应答功能。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讯设备直接向教师质疑,教师和学生可以互通问题,而且整个问答过程的声音与影像,其他卫星教室的学生都能同时收视。四是教室影像传送功能。除了传递质疑学生的影像与声音外,各地卫星教室上课的整体状况的影像也能利用地上通信线路的静态图像的形式或利用卫星以准动画形式传送至卫星中心局的授课演播室,使教师犹如直接面对学生授课,消除了空间距离的虚假感。

6.1.2 学习支持系统

师生处于分离状态是远程教育主要特征,这种分离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实现实时的交流,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这既包括课件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与现实水平出发,而且包括在实际的授课以外,还要提供大量的支持性资源,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支持性资源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以及视频会议系统或单(双)向卫星广播,这两种形式各有优缺点。

平台交互系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实现交互功能。在平台上,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课件的章节、知识点来发布相应的作业或综合性的题目。为使作业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包含普通文本,又可以包含图形、图像等,在系统中可选用Office文档作为发布作业的基本格式,教师、制作人员可把作业内容制作成相应的Office文档,然后上传文件并将作业发布出去。学生可以通过作业批阅系统提交作业,获取作业批改结果。教师则可以对作业加以批改,还可附以点评。

在时学生较多,系统的教学人员较少,角色也比较单一,导致答疑力量不足、对答疑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致使大量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回答。为解决这个问题,可在答疑和作业管理系统中设定多个教学角色,并进行一定的教学分工,尽量保证答疑和作业批改活动在有效的管理、控制下有序地进行。如可设定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助教三种教学角色,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对答疑和作业活动进行管理和监控,设定作业批改和答疑方案,设定各种教学角色在答疑活动中的权限,还可以查看助教和教师的在线答疑和作业批改活动中的工作量统计情况,并允许教学管理人员对作业批改和答疑活动做手工的调节;教师负责指导和监控助教的答疑活动,通过参与作业批改和答疑活动,他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助教主要负责批改作业、解答问题和分类整理。在设定了多种教学角色并进行教学分工后,就可以根据学生数量的不同,在答疑活动中灵活设置教学人员的数量,保证答疑的速度和质量。

很多学校的答疑活动相对封闭,比如用E-mail的方式组织答疑,学生看不到别人提的问题,同类的问题可能被反复多次提问,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一些学校的答疑活动过分开放,它们直接使用开放的论坛来解答问题,论坛上内容非常杂乱,难以区分问题和讨论,不利于组织教师解答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系统中,宜将答疑和开放性的讨论结合起来,整个答疑包含个人部分和开放部分,这样可以综合两方面的优点。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让教师回答,问题和答复会在个人问题部分呈现,同时也会发布到开放性的论坛上,在开放论坛上还允许其他的学习者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答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可以作为一种资源供其他的学习者参考和查阅,教学人员在答疑的同时可以选择常见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入库保存。入库的问题资料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可以长期利用,并且提供灵活多样的查阅和检索方式。在系统中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章节知识结构对问题进行顺序访问,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对问题资源进行关键词检索。

视频会议或双向卫星实时广播。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师生实时互动,但是比较昂贵,故不能经常性地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般可用于考前辅导或其他比较重要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