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王朝2
34866500000018

第18章 收复台湾

康熙收复台湾,使国家的版图再次完整。

收复台湾,得贤人相助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二月至十二月,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命世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等地,他亲自率师东征,驱逐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郑成功也被后世子孙称为民族英雄。但郑氏政权坚持抗清立场,占据东南沿海。郑成功病死于台湾后,世子郑经继承王位,依然盘踞台湾与清朝廷对抗。

康熙皇帝亲政以后,一心想收复台湾,但是因为“三藩”作乱,他忙于平定叛乱,所以对台湾郑氏主要采用招抚政策。但是郑经始终没有接受招抚。“三藩”之乱平定以后,康熙皇帝开始全心收台。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所起的作用最大:一个是姚启圣;一个是施琅。

破格提升姚启圣

姚启圣,字熙之,号忧庵,原为浙江会稽人,后附族人籍,隶属汉军镶红旗。康熙二年考中了举人,当了广东香山知县,不久因故被革职。“三藩”叛乱后,他投进康亲王杰书军中,屡献奇谋,康亲王很器重他,官职也从代理知县升到了布政使。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春,郑经为给清朝施加压力,以争取和谈中的有利地位,遣骁将刘国轩连败清兵,进围海澄。清朝廷驻守官吏对全局缺乏统一规划,遇事惊慌失措。康熙见他们“庸懦无才,职业不修”,便于五月初十将他们解职,通过康亲王荐举,破格提升姚启圣为福建总督。

姚启圣于六月初接任,认真贯彻康熙招抚郑经下属官兵民众谕旨,为争取投诚,特别注意对其家属及其亲族落实政策,并任用海上投诚人员。这一保护郑氏、团结海上投诚人员的政策,立即产生巨大效果。

姚启圣为了准备攻打台湾的武力,还整顿充实绿旗兵。过去“镇将各官,多以食粮兵刁一充伴当、书记、军牢等役,至临阵十不得七”。因此,他首先从直属总督之督标做起,革除了无用的兵员,新招募了一批生力军。康熙帝得知,予以表彰,认为此法很好,下令推广其他各省。

由于姚启圣采取有力措施,并与巡抚、提督、满洲将领、外省援军齐心合力,至康熙十七年九月,福建军事形势大为好转。九月二十日,姚启圣与将军赖塔、靖南王耿精忠等于漳州附近大败郑军主力,相继收复长泰、同安。此后又连败郑军于江东桥、潮沟等地,刘国轩狼狈逃回海澄。姚启圣见海澄深沟高垒,难以突然攻下,便全力开展招抚工作。他派遣漳州进士张雄赍书去厦门招抚。郑经以“海澄为厦门门户,不肯让还”。姚启圣于十月又遣泉州绅士黄志美赍书再次往厦门劝谕。郑经仍执前辞,拒不受抚。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四月,姚启圣先后接到台湾傅为霖、廖康方密禀,郑经已于本年正月二十八日病故;其长子监国郑克藏也于三十日被绞死;年仅十二岁的次子郑克爽即延平王位,现在台湾岛内人心浮动,可以乘机武力收复。姚启圣根据秘报上书康熙皇帝要求发兵收复台湾。可是,姚启圣的建议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反对者中,竟包括闽海前线最高军事长官都统宁海将军喇哈达;而内阁学土李光地却坚决支持武力收复台湾。李光地是福建安溪人,他曾以在籍官蜡丸密封向康熙上平闽之策,因此深得康熙信任。他当上内阁学士后,积极推荐施琅。

放权给施琅

施琅,福建晋江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部下骁将,顺治二年十一月,随郑芝龙降清。因坚决不从郑成功抗清,他的父亲、兄弟和儿子都被郑成功所杀。康熙元年,被提拔为福建水师提督。他自幼生长海上,深悉水性及郑氏情形,一贯主张以武力围剿郑氏,攻取台湾。曾经于康熙初年上书,要求武力收复台湾,但是鉴于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他的建议被否决,并且裁撤福建水师提督,战船也被尽数烧毁,海上投诚官兵到外省垦荒,授施琅为内大臣,编入汉军镶黄旗,留于京师。

姚启圣上任之初也曾一再上疏保举施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但是因为他的长子施齐(化名工世泽)、族侄施亥都还在郑经手下当官,朝廷不太放心,所以迟迟未予任用。后经姚启圣核实施齐、施亥因“擒郑逆献厦门以报本朝”,于康熙十九年二月被杀,两家七十三口同时遇难。施琅这才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康熙二十年七月,李光地再次推荐施琅,康熙皇帝也深感原来的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难当重任,便采纳李光地的建议,以施琅替换万正色。

康熙皇帝启用施琅之后,放手使用,大力支持。施琅为了能在征剿过程中加强与皇帝的联系,题请吴启爵“随征台湾”,兵部不准。康熙特批:“吴启爵在京不过一侍卫,有何用处?若发往福建,依施琅所请行”。施琅任内大臣十余年,深知吴启爵受皇帝信任,请他随征,无异于身边大臣。后来吴启爵在关键时刻往来于福建与北京,呈报前线情况,传达皇帝指示,对统一台湾起了重要作用。

施琅吸取前三四年间进军台湾失利的教训,为防止总督和水师提督之间彼此掣肘,极为重视专征大权。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二月初一,施琅上《密陈专征疏》,再次要求康熙为自己颁发专征台湾之敕谕,康熙皇帝考虑到自己远在北京,对前敌的形势不熟悉,于是放权给施琅,让他总管攻台的军事作战;总督姚启圣负责管理政务;李光地负责管理钱粮后勤。这样,三个人分工明确,便于随机应变,处理各种事务。

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经过几次大战,台湾军队放弃抵抗,郑克爽宣布投降。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八月十一施琅率官兵前往台湾受降。郑克爽闻讯,坐小船出鹿耳门迎接,并亲率刘国轩、冯锡范等重要文武官员,齐集海边,列队恭迎王师,然后会见于天妃宫。

施琅领兵登陆以后,禁止军兵骚扰百姓,维护社会秩序。十八日,郑克爽等剃发,施琅当众宣读皇帝赦诏。郑克爽等遥向北京叩头谢恩。从此,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与大陆重新统一。

施琅入台之后,不负康熙的期望,未对郑氏进行报复,却前往郑成功的庙宇行告祭之礼。他知道郑成功在台湾官兵心目中的地位。在台湾政权变换、人心浮动的时刻,这一举动,对于安定郑氏官兵的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无疑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果。

捷报传到北京后,康熙精神异常振奋。将收到捷报那天所穿的衣物赐给施琅,并赐五律一首,写道:

岛屿全军人,沧溟一战收。

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

上将能宦力,奇功本伐谋。

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为甲立功,曾封伏波将军。康熙称赞施琅智勇双全,建立奇功,可与马援齐名,流芳百世,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爵位。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十二月,郑克爽等奉旨进京。康熙对原台湾的官员都给与封赏,让他们在朝中为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对郑成功子女的态度,他不但认为郑成功、郑经并非“乱臣贼子”,命将其父子灵柩归葬南安,还亲自赠送了一副对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挽念郑成功收复中华故土的不朽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