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王朝4
34879000000005

第5章 群众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面对英国的武装进攻,清朝统治者时战时和,动摇妥协,最后向侵略者投降。而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则从始至终进行了英勇的自发反侵略斗争。

战争爆发前,广东人民即以实际行动支持林则徐与鸦片贩子做斗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禁烟取得重大胜利后,群众协助清水师粉碎了义律的多次武装挑衅。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战争爆发,英舰封锁珠江海口,在林则徐组织下,水上有迈蛋户、渔民五六千人编为水勇,陆上有乡勇、团练,水陆群众相互配合,打击侵略者,迫使英舰每日在海上“东飘西泊,莫定行踪”,敌人得不到粮食和淡水,只能“以布帆兜接雨水,几于不能救渴”①,处境极为困难。六月七日(7月5日),英军攻陷定海,对群众大肆屠杀淫掠。定海城内群众同仇敌忾,坚壁清野,相继内渡,以致敌军“初入定海时,简直一个人影也看不见,成千成万的人已经离城而去”②;尚留在城内的群众,目睹英军的残暴,也想方设法离城出走。英军坐困城中,只有利用汉奸、买办去采办当时军中急需的新鲜食物。对此,群众开展了捕捉汉奸买办的斗争。英军前往定海附近地区测量、掠夺,又遭到当地群众的有力袭击。八月二十日(9月15日),英舰二艘侵入浙江慈溪县海面,并派兵登岸,乡民立即迎头痛击,用长矛戳毙英兵7名,生擒4名。当天傍晚,英汽船驶至余姚县近海,陷软沙之上沉没,渔户、灶丁及兵勇纷纷赶到,生擒英军22名;其中2人因伤重致死,余众乘小舟四散。八月二十一日(9月16日),英陆军上尉安突德携印度随从到定海城郊山上测量地形,乡民用锄头击毙其随从,生擒安突德。八月三十日(9月25日),英舰三只到崇明岛抢掠粮食牲畜,乡民将其诱至稻田间,毙敌两名。由于缺乏新鲜食物和饮水,病疫在英军中日益蔓延,只五个多月,在定海登陆的3000名英军中,病亡即达400多人,入院治疗的1500多人,余下的也“完全消瘦到皮包骨”③。在群众的打击下,英军已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1841年5月),当奕山向英军投降,退出广州城之际,三元里人民掀起了抗英斗争的高潮。从四月二日至六日(5月22日至26日),英军在进攻广州城过程中,四处烧杀淫掠,“西则自新填地金利埠烧至西炮台,南则至天字码头烧至小东门,被火者不下千余家,难民提男携女号呼之声,遍于道路”。七日(27日)《广州和约》订立后,占据四方炮台和耆定炮台的英军,“于附近各乡,昼夜巡扰,抢夺耕牛,搜索衣物,淫辱妇女,发掘坟墓,祸及枯骨,种种贻害,不可胜言”④。英军的暴行,激起了爱国士绅和广大群众的强烈义愤。奕山未退出广州前,城郊各乡绅民便利用当地旧有的社学组织,“集众公盟”,准备联合抗英。四月九日(5月29日),一队英军窜到城北三元里一带,大肆淫掠,奸辱老妇,村民奋起反击,当场打死英军数人。为防止英军报复,萧冈乡举人何玉成遂柬传南海、番禺、增城诸村,各出丁壮,共同对敌。三元里附近103乡的农民、渔民、水手21232人等迅速集结,城郊东北六个社学的客家群众及打石工人,也在监生王韶光带领下,准备参加战斗,相约吹螺壳打鼓进兵,打锣收兵。四月十日(5月30日),清晨,三元里及各乡群众五六千人手持木棍、锄头、铁锹、刀矛、石锤、鸟枪,向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发起佯攻;英陆军司令卧乌古亲率侵略军出击。群众按原定计划且战且退,将英军诱人牛栏冈伏击圈。英军一到牛栏冈,早已埋伏待命的群众勇猛地发起了进攻;此时以林福祥为首的水勇500余人闻声赶来,妇女儿童也上阵助威,送水送饭。中午,雷雨大作,英军困在泥泞里,行动困难,火枪淋湿,不能发射。各乡群众乘势将英军分割包围起来,进行肉搏,英军被打得“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⑤。这一仗打死打伤英军近50人,缴获许多战利品。直到傍晚,英军才陆续撤回四方炮台。四月十一日(5月31日),清晨,三元里人民乘胜包围了四方炮台,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群众也陆续赶来,围台群众增至数万。义律、卧乌古无计可施,只得派人向广州地方政府求救,扬言如不将围台群众解散,英军“立刻扯下休战旗帜,恢复敌对行动”⑥。秉承英军意旨,广州知府余保纯偕南海知县梁星源、番禺知县张熙宇,急忙赶到围台群众中,一方面打恭作揖,诱劝群众撤离,一方面威吓士绅,称如不收兵,则600万元赎城费要由士绅负责。在清官员的威逼下,一些士绅首先动摇潜避,群众也逐渐退解,台围遂解。这次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规模较大的武装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它显示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决不屈服的英雄气概和巨大威力。

自道光二十一年七月(1841年8月)英军再次侵入闽浙地区以来,群众抗英斗争继续广泛展开。

英军侵占厦门后,晋江、惠安、南安、同安、马巷、厦门各厅县群众,纷纷自相团结,各保乡村,凡英军“水陆栖止处所,昼则寻杀无时,夜则乱石向掷”⑦,予以痛击。乡民陈氏组织群众500人,用抬枪同侵略者作战,杀伤大量敌人,使英军不敢久驻厦门,退屯鼓浪屿。

瘦西湖英国对台湾早已垂涎欲得。道光二十年六月十八日(1840年7月16日),英船即曾驶至台湾水域,被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台湾道姚莹组织清军击退。后达洪阿、姚莹招募乡勇、水勇、屯丁6000多名,协同官军防台。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1841年9月30日),英舰一艘侵入台湾基隆口,攻击中国炮台。中国守军立即发炮还击,英舰桅折索断,慌忙退出口外,触礁击碎,英兵纷纷落水;屯丁乡勇和守军共同追捕,斩首32人,生擒133人,缴获大炮10门。同年九月十三日(10月27日),英舰又至基隆,声言要夺回前次被俘英人,被壮勇和守军击退。道光二十二年一月三十日(1842年3月11日),英舰驶至大安港(今大甲溪北大甲街附近)洋面,当地渔民一面飞速通知守军,一面佯替英舰导航,将其引至暗礁使其搁浅,此时预先埋伏的兵勇突起猛攻,将英舰击破,毙敌数十,生擒49人,夺获枪炮无数。台湾军民的英勇斗争,粉碎了英军侵占台湾的阴谋。

在浙东,英军侵占定海、镇海、宁波后,四出骚扰。当地以徐保、张小火、钱大才为首组织黑水党,采取四散隐伏,神出鬼没方式,捕杀敌人。据载:英军于宁波夜巡街巷,两人先后行,“方磔格语笑,后者忽无声,回视之,已失头而仆,前者大骇,僵立若槁木,俄顷又失其头”;有时群众着英军衣冠,行于路上,“洋人近与语,遽刺杀之”;或以布自后扣其颈,使其不得出声,俟拽至僻静处,再捆之以缒出城;有时群众数十名,以长藤为环,暗伏城外墙根下,俟英军巡视城上,则“为怪声惊之,洋人偶一倚堞俯视,遽以藤环钩其头而坠”,“城上洋人谓坠者误失足,且闻其颠蹶,皆伸头下视,思援之,又尽为藤所钩致”⑧。由是,黑水党在两月之中,擒斩英军数百,“英人大恐”⑨。道光二十二年五月(1842年6月),定海三十六岙群众齐集神庙,订立盟誓,并散发告白,号召群众打击英军,焚烧敌舰船,“一次无成,二次再举;水战不胜,陆战再图;明不得手,暗可施谋”⑩,采用机动灵活方式坚持不懈地同英国侵略者战斗到底。

在江苏,英军窜入长江以后,遭到松江、无锡、江阴、瓜州、仪征等地的农民、渔民、盐民和船夫等的有力打击。当时,沿江各地和夹河各乡,绅民纷纷捐资团练义勇,计有九万余名,到处袭击敌人,焚烧船只。太仓、江阴的农民以竹竿、锄头袭击侵略者。道光二十二年六月(1842年7月),英军进攻镇江前后,习于战斗的瓜洲、仪征盐民一见夷船,即放抬枪,给敌人以极大威胁。七月九日(8月14日),英军闯入靖江骚扰,“民众哗然,齐声杀鬼,夷人惊走”。次日,英兵百余人乘杉板再犯靖江,农民们“揭竿荷锄而来,约千余人列阵圩岸上,施放抬枪。持械士兵喊以助威,乡人和之,声振林谷”。英军发炮轰击,靖江人民隐蔽在堤下和敌人相持,打死英兵十余名,又打中英船火药舱,侵略者纷纷跳水逃命,从此不敢复窥靖江。

鸦片战争期间,人民群众在东南沿海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有力说明:中国人民是有着反抗外来民族压迫的革命传统的。在伟大的中国人民面前,任何侵略者妄图灭亡中国的行为,都是徒劳的。

注释

①《圣武记》具体内容。

②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鸦片战争》第5册,第120页。

③《鸦片战争》第3册,第498页。

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修订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56页。

⑤梁廷楠《夷氛闻记》第75页。

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修订本)第344页。

⑦《鸦片战争在闽台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杜,1982年版,第360页。

⑧《鸦片战争》第4册,第382页。

⑨《鸦片战争》第4册,第382页。

⑩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研究》(资料编)第3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