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多次下诏征召贤能,安置流民,减免田赋,赈济灾民,还一再派人到各地考察吏治,查处不法官员,并亲自审核疑案大案。由于他来自民间,“知民事之艰难”,了解“间里奸邪,吏治得失”,所以注重对地方官的任命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官员及时进行奖励和提拔。魏相、丙吉、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等都是当时的名相良吏,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等也都称职,“汉世良吏,以是(宣帝时)为盛”。宣帝对匈奴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没有乘人之危,而是以隆重的礼节和丰厚的资助接纳呼韩邪单于的归附,并帮助匈奴内部恢复秩序,保持匈奴基本独立的地位,使汉匈边界维持了60年的和平安宁。宣帝时期实现了西汉的中兴,成为与“文景之治”相似的又一个恢复和发展阶段。但宣帝对外戚的过度封赏,对宦官的任用,都为此后外戚和宦官势力的膨胀留下了伏笔。
即位的元帝(刘奭,前49~前33年在位)改变了宣帝“王霸道杂用”的策略,重用名儒学者,虽有宽政减刑、治国安邦的愿望,却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更没有打击地主豪强的势力,土地兼并更加严重,政治日益腐败。成帝(刘骜,前33~前7年在位)时外戚王氏开始控制朝政,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成帝软弱无能,只能听任外戚专政。哀帝(刘欣,前7~前1年)即位后,傅、丁二家外戚取代王氏,外戚专政的情况依然如故。哀帝重用嬖臣董贤,赏赐无度,诛杀规劝的大臣。哀帝死后,王氏外戚重新执政,9岁的平帝即位,政权实际已由王莽执掌。公元5年平帝死,据说是喝了王莽献上的椒酒。次年,王莽立二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自己摄政(称居摄)。至公元8年,王莽即皇帝位,国号新,西汉亡。
新朝的建立没有给社会带来生机,王莽的改制接连失败,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军事行动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更加速了新朝的覆灭。
最先对王莽政权发动反抗的,是受害深重的北方边民。不久,各地相继出现农民暴动。天凤四年(17年),荆州饥荒,新市(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人王匡、王凤聚集数百人于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中,各地流民纷纷投奔,数月间达到七八千人,被称为绿林军。地皇二年(21年),荆州牧率军镇压,绿林军出山迎击获胜,部众扩大到五万余人。次年绿林山瘟疫流行,绿林军分路出山,一支西入南郡(治今湖北荆州市江陵),称下江兵;一支北上南阳(治今河南南阳市),称新市兵。平林人陈牧等率众响应,称平林军,其中有西汉宗室刘玄。宗室刘绩、刘秀兄弟也组成舂陵军,与下江兵合作。绿林军为扩大影响,拥立刘玄为皇帝,恢复汉朝,称更始元年(23年)。王莽派数十万大军阻击,前锋十多万人围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刘秀说服众将坚守,自己突围求援,其后以三千援兵击毙敌军主帅。与城中合兵,取得大胜。昆阳大捷后,绿林军分兵两路,一路北上攻克洛阳,一路西入武关(今陕西商南县西南),直取长安。王莽危急,率群臣至南郊,告天大哭,有数千儒生、百姓因哭得悲哀而被封官。九月,更始军入长安,王莽逃至宫内的渐台,被暴动的民众杀死。公元24年初,更始帝由洛阳迁都长安。
另一支起义军赤眉军是由琅琊(今山东东南一带)人樊崇发动的,最初在莒县(今属山东莒)起义,在泰山、北海(今山东境内)一带活动。地皇三年(22年),王莽派廉丹等率十多万军队镇压,为在战斗中与敌军相区别,他们将眉毛涂红,因而被称为赤眉军。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东平县境)击败王莽军,杀廉丹,势力大振。更始帝在洛阳时,樊崇等曾接受了他的封号,但因受到排斥,又脱离了更始。当时赤眉军部众想返回故乡,军心不稳,为防止瓦解,樊崇等决定西攻长安。公元25年,赤眉军在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东)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而更始内部一片混乱,演变为兵变火拼。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等先后投降。
更始帝在洛阳时,派刘秀镇慰河北。刘秀收编地主武装,消灭农民起义军和敌对力量,在河北建立基地,脱离了更始帝。在赤眉与更始厮杀之际,刘秀乘机遣部将攻城略地。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部(今河北柏乡县北)南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恢复汉朝,史称东汉或后汉,刘秀死后被称为世祖光武帝。同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
建武三年(27年),赤眉军的主力在离长安东归途中向刘秀投降。同年,割据中原的梁王刘永从被刘秀包围的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县南)出逃,被部下所杀。建武四年,汉军围李宪于舒(今安徽庐江县南),至六年初攻克,李宪被俘。建武五年,刘秀的部将吴汉杀刘永之子刘纡于郯(今山东郯城县),张步杀苏茂后投降。建武六年,吴汉克朐(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俘董宪、庞萌。至此,刘永势力全部肃清。同时,割据黎丘(今湖北枝城市北)的秦丰被俘。占有武当(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的延岑和田戎等逃亡,投公孙述。割据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的彭宠被其苍头(家奴)所杀。北方大部分地区已为东汉所有。
建武五年,据有河西的窦融归附东汉,使割据陇西的隗嚣处于孤立境地,致使其向据有巴蜀的公孙述称臣,合力抗汉。建武八年,刘秀与窦融两路夹击,消灭了隗嚣的主力。建武九年正月隗嚣死,十年十月,其子隗纯降,陇西平定。建武十一年,汉军两路大军攻蜀,十二年十一月公孙述战败受伤身亡,成都降,巴蜀平,最后一个割据政权被消灭。至此,除了一些边疆地区外,全国重新统一。
光武帝(25~57年在位)实行“务用安静”(务必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政策,“以柔道行之”(实行富有弹性而灵活的政策)。他注意减轻赋税徭役,提倡节俭,放宽刑法,释放奴婢,并省郡县,精简官吏,任用良吏,打击豪强,使社会趋于安定,经济得到恢复。明帝(刘庄,57~75年在位)、章帝(刘炟,75~88年在位)、和帝(刘肇,88~105年在位)时,基本继承了光武帝的政策,同时对诸侯王加强控制,防范外戚专政,所以政治尚称清明,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在此期间,南匈奴降汉南迁,东汉初的失地收复。北匈奴被击败,西域都护府重建。
但即使是在东汉的全盛时期,也没能再造西汉的辉煌。和帝以后,东汉初就预伏着的危机很快暴露出来,而且日益严重。
光武帝是依靠地主豪强的支持才登上帝位的,特别是他故乡南阳一带的宗室、豪族,是他主要的依靠力量。东汉初,官僚豪强拥有大量土地,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他们大多凭借权势隐匿不报。户口隐漏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其中一部分就隐匿在官僚豪强名下。建武十五年(39年),光武帝下诏各州郡认真清查核实垦田数和户口登记,就是为了将被隐漏的土地和户口清查出来。但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员和豪强地主勾结起来,以“度田”为名,对农民实行苛刻的清丈,连屋前屋后的零星土地也要计算,而对豪强却百般优待庇护,百姓怨声载道。光武帝得知后,将有舞弊行为的十余名高官处死,但各地都出现了“大姓”、兵痞和“群盗”(一部分为起义农民,一部分为盗匪)的武装反抗,袭击行政机构,杀死官吏。地方政府加以追剿,军队一到就不见踪影,军队撤退后又重新集结。光武帝只能采取变通办法,“度田”不了了之。
古代青铜器连开国皇帝也无法触动豪强地主的根本利益,以后的皇帝就更无能为力了。正因为如此,东汉期间豪强地主的势力越来越大,被他们隐匿的田地和户口也越来越多,转嫁到在籍的农民头上的负担必然越来越重,而东汉的国力却越来越弱。
章帝死后,就接连出现少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秉政的局面。而少主一旦成年,就依靠宦官夺回权力,清除外戚。外戚、宦官交替擅权一次次重演,成为东汉无法摆脱的轮回,直到覆灭。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制造出一次次权力斗争,使大批文武官员和无辜平民成为牺牲品,而且导致吏治腐败,国势衰落。
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清议”之风,即评议鉴品人物。善于清议的名士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领袖,他们的贬褒左右着舆论,影响着士大夫的进退。清议起了扬清激浊、发扬正气、揭露黑暗的作用,但往往失之偏激、矫枉过正,甚至故作姿态、哗众取宠,名士中混杂了不少沽名钓誉的伪君子。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士人的太学,很自然地成为清议的中心。而当权的宦官集团是清议的主要目标。这种斗争又与朝廷的权力斗争、外戚与宦官之争交织在一起,最终演变为桓帝(刘志,146~167年在位)、灵帝(刘宏,167~189年在位)时发生的“党锢”事件。
使东汉衰落的另一个因素是民族矛盾。地方官吏对羌人的残暴统治,引起他们一次次的反抗,朝廷屡次出兵镇压,并将一部分羌人迁至陇西、陇东和关中。羌人的反抗波及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迫使朝廷将西北和关中的行政机构内迁,还强迫百姓随同迁移,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对羌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长期镇压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加剧了民族矛盾。
灵帝时,钜鹿人张角传播太平道,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其徒众迅速增加到几十万,遍布八州。中平元年(184年)二月,以黄巾为标志的起义在七州二十八郡同时爆发,并迅速得到各地响应。尽管黄巾军的主力在9个月后就被镇压下去,但余部仍在各地坚持,张鲁以“五斗米道”为基础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权在汉中存在了二十多年。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将领和地方官乘机掌握了军政权力,形成与朝廷抗衡和分裂割据的基础。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死,外戚何进联合官僚、名士,与宦官集团做了最后一场较量,结果两败俱伤。地方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协(献帝),控制朝政。关东州郡联兵讨伐,董卓挟献帝西迁长安。但董卓实际控制的范围有限,统一的东汉政权已不复存在。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王允计杀,但其旧部又杀了王允,仍控制着朝廷。不久,董卓旧将自相冲突。献帝逃出关中,依附曹操,迁都于许(今河南许昌市东)。曹操先后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刘备占有巴蜀、汉中和西南,孙权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击败曹操,从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20年,曹丕迫使献帝禅位,名义上的汉朝至此也结束了。
一般史书上将西汉的起迄时间定为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东汉则自公元25年至220年。严格地说,公元前206年刘邦自己只称汉王,统治区范围也有限,至公元前202年才称帝,至此汉朝才开始。这样算来,西汉有210年,东汉有195年,合起来共405年。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权至清朝被推翻,在这2132年间,比较长的宋朝(北宋、南宋合计,算至1276年宋廷降元)是316年,唐朝是289年,明朝是276年,清朝是267年,没有一个能超过汉朝。
如果我们翻一下《中国历史地图集》就会发现:西汉所拥有的稳定疆域基本保持到了清朝前期,尽管在边疆的局部地区有所盈缩,但主体部分并没有变化。
“汉承秦制”,但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它的制度还来不及经受时间的考验,秦朝的短命更给它的制度蒙上了一层不祥的色彩。真正使秦朝的制度得到保持、发展和完善的还是汉朝,而只有经过了汉朝四百年的检验,这些制度的适用性才得到了确认,这就是当时很多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的原因。
传世的文献资料使我们了解到,汉朝曾经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强大而富足的国度,拥有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灿烂丰富的文化。考古的发现,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书、地图、帛画和大量实物,长安和其它古城遗址,居延和河西其它地方的汉简、连云港尹湾出土的汉简、中山王墓中的金缕玉衣、南越王墓、徐州楚王墓等等,更证实了文献记载。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汉”一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名称,绝不是偶然的。
汉朝为什么会建立?为什么会延续四百年?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又为什么会走向覆灭?读了本书后,你必定会找到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