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130

第130章 武夷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4)

(云濠谨案:《胡氏传家录》,曾、徐、杨三子所记文定答问语也。又文定次子和仲所录《庭训》亦详。)

通判王东谷先生枢

王枢,字致荣,丰城人也。学通群经,尤精《春秋》。少游胡文定公门。绍兴进士,参吉州军事。郡给军衣有滥恶者,众哗于庭,莫能制,先生正色折之,乃定。知瑞金县,改判岳州,所至每诣学宫,执经讲论。又改鼎州,茶寇络绎,道路不通,或欲焚山绝茶,或欲官自收鬻,先生定议,特为长短引之法,以便负贩,湖民赖之。卒官通判常德府。有《东谷集》。(补。)

向氏家学

通直向先生沈(见上《武夷门人》。)

叶氏门人

庄定黄先生祖舜

黄祖舜,字继道,福清人。宣和三年进士,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察授,曷若要成郡守。出判泉州,将行,疏乞于科举外访求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学,以表率诸士。其尤异者,以名闻。留为仓部郎中,权刑部侍郎兼侍读。进《论语讲义》,词义明粹,下国子监梓行。寻知枢密院。金人侵淮,大将刘锜病不能军,诸将王权、刘汜退败,高宗欲诛之。先生曰:「败军罪实难赦,然刘锜有大功于国,若闻而愤死,得无快敌心乎﹖」帝嘉纳之。卒,谥庄定。所著《论语讲义》,朱子多引用之。其它《易》、《诗》、《礼说》及《历代史义》凡数万言。(参《道南源委》。)

祖望谨案:黄继道,《宋史》有传。其所著《论语说》,沈大廉尝引之,胡五峰先生又合二家审正之。此外有《易说》、《诗国风小雅说》、《礼记说》、《列代史议》、《黄庄定集》十五卷。

(梓材谨案:先生《论语说》,其为沈氏所引者三条,已见《周许诸儒学案》。)

论语说

乡人林德肤尝云:时人称季文子三思,夫子以为不然,曰如能再可矣,何望其三乎。如三家之强,文子殆未之思也。

祖望谨案:此条胡五峰取之。

先儒谓牛指仲弓之父,非也。斥父称子,岂圣人之意。言才德之不系于世类耳!

祖望谨案:此条胡五峰取之。

「君子义以为质」四语,似属立政言。若学者,则「敬以直内」乃其本。

胡五峰曰:圣人之言无所不通,但四事诚非敬以直内不可,不必专指立政也。

「君子不施其亲」,不私于亲也。

正简叶先生颙(附兄顗。)

叶颙,字子昂,仙游人。政、宣间与兄顗徒步入京师,并隶太学博士弟子员。金人入寇,顗力战死之。先生绍兴中进士,知常州,或劝其献羡余,当得美官,先生不可。后官至宰相,识大体,抑侥幸,服食、田宅不改其旧。卒,谥正简。(参《姓谱》。)

正献陈先生俊卿

陈俊卿,字应求,莆田人。绍兴中进士,累官侍御史,劾黜秦桧党,疏言张浚忠荩。历同知枢密院事,授右仆射,以用人为己任,奖廉退,抑奔竞。后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卒,谥正献。先生孝友忠敬,得于天资。为人清严好礼,终日无惰容。虽疾病,见子孙必衣冠。胸怀坦然,遇人无少长,一以诚实。一言之出,终身可复。于外物澹然无所好,独喜观书史,疾病犹不释卷。其学一以圣贤为法,于浮屠、老子之说,未尝过而问也。(参《朱子文集》。)

尚书郑少融丙

郑丙,字少融,福州人。淳熙间吏部尚书。尝言「伪学」不宜信用。(参《道命录》。)

谢山《跋宋史郑丙列传》曰:庆元道学之禁,****于郑丙,《宋史》诋之甚峻。予夷考之,则前此丙亦清流,一自倡攻道学,遂丧名节,而一跌不可复振矣!朱子尝言:「建宁自程、郑二公至今,圣节不许僧子升堂说法,其余无敢任之者。」程公即泰之也。《桯史》:丙初登西掖,力言赏功迁职之滥,奎札奖许;又力雪陈龟年之狱。韩子师以曾觌援,将召用,丙力争之,大臣多谮为卖直,上独重之,亟迁吏书。王公谦仲方丞宗正,因进对,有「爱莫能助〞之荐。如是,虽古之名臣,何以加诸!水心亦称丙之风力。呜呼!朱、王,叶三老者,皆庆元党魁也。丙亦何心猖,晚节相背而驰乎!然《宋史》一概抹而不书,则亦非善恶不相掩之史法也。

茅堂家学(孙、程四传。)

胡季立先生大本(别见《五峰学案》。)

曾氏家学

司晨曾先生逢

曾逢,字原伯,文清长子。仕至司农卿。最以学称。(参史传。)

侍郎曾习庵先生逮(别见《震泽学案》。)

知军曾先生集(别见《廌山学案》。)

曾氏门人

仓部吕先生大器(别见《紫微学案》。)

中大陆放翁先生游(别见《荆公新学略》。)

范氏家学

帅机范先生念德(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薛氏家学

文宪薛艮斋先生季宣(别为《艮斋学案》。)

澹庵家学

承务胡先生泳

胡泳,字季永,忠简长子。六岁随忠简调新州,诗人陈元忠目为「《春秋》生」。二十四岁随忠简归庐陵,讲道家垫,兄弟怡怡如也。先生学有家法,尝读《横渠易》,至「心化在熟」,击节叹曰:「至言也!请终身诵之。」官承务郎,监江、淮总领所惠民局,兼行宫杂卖场。淳熙初,卒。(参《周益公集》。)

奉议胡先生澥

胡澥,忠简次子。官承事郎,监南岳庙,又为奉议郎、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杨诚斋称其修洁博习,能世其家。(参诚斋《荐士录》。)

澹庵门人

文节杨诚斋先生万里(别见《赵张诸儒学案》。)

文忠周平园先生必大(别见《范许诸儒学案》。)

彪氏家学

彪先生居正(别见《五峰学案》。)

武夷再传

县官张先生默

张默,字成父,竹也。魏忠献公之从孙,传《春秋》之学于胡文定公。所至作吏皆有声。见杨文节公《荐士录》。(补。)

祖望谨案:宣公亦有送其之官襄阳诗,而文节误以为魏公之从子,或传写之讹也。

(梓材谨案:文节《荐士录》本云「能传胡文定《春秋》之学」,盖得其《春秋》之传耳,非亲受学于文定,列为武夷再传可也。)

文庄曾先生渐

曾渐,字鸿甫,南城人也。绍熙中进士,累官吏部侍郎。谥文庄。详见叶水心墓志。朱子言曾渐多是禅。

宗羲案:湖南一派,如致堂之辟佛,可谓至矣。而同学多入于禅,何也﹖朱子曾举一僧语云:「今人解书,如一盏酒,被一人来添些水,那一人来又添些水,次第来添去,都淡了。」愚独以为不然。佛氏原初本是浅溥,今观其所谓如来禅者可识已。其后吾儒门中人逃至于彼,则以儒门意思说话添入其中。稍见有败阙处,随后有儒门中人为之修补增添。次第添来添去,添得浓了,以至不可穷诘。而俗儒真以为其所自得,则儒淡矣。可叹也!

祖望谨案:文定卒于绍兴八年。鸿甫得及其门,则当生于靖康以前,岂有绍熙中尚存者!岂别一人邪﹖抑或私淑之学邪﹖当俟博物者更考之。

(梓材谨案:《水心文集》有《中奉曾公墓志》云:「开禧二年卒,年四十二。」其生年当在干道元年乙酉,距文定之卒绍兴八年戊午,又二十七年,其不得受业文定可知。又案:文庄与韩侂冑同时,朱子所论,非有别人,谢山疑为私淑,当是也。)

陈氏家学

承议陈先生守

承奉陈先生定

直阁陈复斋先生宓(并见《沧洲诸儒学案》。)

茅堂续传

隐君赵江汉先生复(别见《鲁斋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