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133

第133章 陈邹诸儒学案(全氏补本)(3)

夏侯旄,字节夫,京师人。年长紫微以倍,犹及与之交。崇宁初,召任诸州教授。学制既颁,即日寻医去。后任西京幕官,罢任当改官,以举将安惇也,卒不改官,浮沈京师,至死不屈。

县令唐先生恕

唐恕,字处厚,口口人。崇宁初,知荆南县。新法既行,即致仕,不出者几三十年。

第笔

(梓材谨案:以上二传,以谢山所录《吕氏童蒙训》为之。二先生紫微并称为丈,则皆紫微前辈也。)

监岳胡定翁先生宗伋

胡宗伋,字浚明,号定翁,余姚人。童时如成人,及长,刻意于学。元符间,试礼部不第,归,教授乡里,学者多从之游。性至孝,跬步未尝忘亲。建炎之乱,士人避地明、越者,多以先生为归依。高宗御极,授房州文学,调浏阳丞。用荐,监严州比较务。最,进一官。丐祠,监南岳庙。先生操行方轨,笃于道德性命之旨,其交游子弟,非是莫取,史称为醇儒。(参《两浙名贤录》。)

迪功刘先生若川(父陶。附子充实。)

刘若川,字朝宗,始名武,字定功,庐陵人。父陶字绍先,博学有声称,于势利泊如也。先生刻意读书,当朝廷改科取士,人曰:「刘公,元佑宿学也,宜留为吾徒师。」赞助学官,师表多士,踰四十年。后补右迪功郎。致仕,为乡先生,周必大兄弟尝受业焉。子充实,通经笃行,有父风。(参《周益公集》。)

删定邓先生名世

邓名世,字符亚,临川人。天资笃实,为文长于叙事。先是,议臣禁学《春秋》及诸史者,先生独酷嗜之,试有司,屡以援《春秋》见黜。同舍又告毋藏元佑党人文集,笑曰:「是足以废吾身乎﹖」遂杜门却扫,益研究经史,考三《传》同异,往往为诸儒所未到。御史刘大中宣谕江南,得所著《春秋四谱》等书,荐之,命录其书以进,遂以布衣上殿,进《治人》、《务实》等说,上嘉纳,寻赐出身,除敕令所删定官,兼史馆校勘,时绍兴四年也。所著书又有《春秋论说》、《春秋类史》、《春秋公子谱》、《列国诸臣图》、《左氏韵语》、《国朝宰相年谱》、《古今姓氏辩证》、《皇极大衍数》、《大乐书》、《文集》,共合三百余卷。(参《姓谱》。)

(梓材谨案:厚斋尚书尝言先生「《春秋辩论》《谱说》十篇一卷,辩先儒言经传之失,考订明切」云。)

了翁家学(王、楼三传。)

龙图陈先生正汇(附子大方。)

陈正汇,忠肃之子也。忠肃在四明,遣之往浙西,过杭州,遽告变。蔡京既得其情,必欲寘之死地,又欲并以此杀忠肃。既就逮,忠肃以劲言得免,犹谪通州,故其放还谢表云:「狐突教子,素存不二之风;曾参杀人,宁免至三之惑。」又云:「海岛万里,不如无子之无忧;淮壖一身,弥觉有生之有患。」徽宗察之,仅得贷先生之死。至沙门岛上,巡检知其为名家子,招致馆下。钦宗即位,召归,而忠肃已下世,痛不及见,遂得心疾,上殿已不能对。赐以名方,擢其子大方为郎。(参《楼攻媿集》。)

(云濠谨案:先生为忠肃长子,官龙图阁直学士,志节不忝忠肃。因疾丐闲,高宗御札赐白金,以奖其行。)

御史陈默堂先生渊(别为《默堂学案》。)

了翁门人

文清吕东莱先生本中(别为《紫微学案》。)

舍人曾先生恬

监场詹先生勉(并见《上蔡学案》。)

尚书廖高峰先生刚

知州林先生宋卿

机宜李西山先生郁(并见《龟山学案》。)

中奉蒋先生璇(父浚明。)

宣奉蒋先生珫(合传。)

蒋璇、蒋珫兄弟,赠金紫光禄大夫浚明之子,忠肃弟子也。

谢山《蒋金紫园庙碑》曰:蒋氏自唐时实由天台来居奉化,已而迁鄞之湖上。金紫为丰清敏所荐士,官尚书金部员外郎,抗疏排新法被斥,将谪远州,母老,清敏力争之而免。金紫之子,中奉大夫璇、宣奉大夫珫最有名。是时陈忠肃公来鄞,金紫即遣二子事之,未几成进士,忠肃为书「连桂」二字以表其坊。中奉知江阴归,犹及与潘公良贵倡和三江亭上,其诗至今存。而宣奉以忤蔡京自劾去。师传、家学,俱为不负。(梓材案:谢山《又答葛巽斋日湖故事问目》,「中奉大夫」作「左朝议大夫」。引清容作《蒋晓墓志》有曰:「忠肃陈公,谪明绝朋。俾子允师,连桂以登。」则朝议兄弟皆尊尧弟子,金紫之世学可知矣。)

州佐张先生琪

张琪,字同美,京畿人。官卫州,陈公莹中为守,礼遇独异众人,先生感之,而不知所以独异之意。崇宁中,先生官宿州,诸贵人招致之,先生感陈公意,终不肯。盖先生之为人,贤而差弱,陈公异待之者,欲以坚其节,而先生终能自守。前辈成就人,委曲如此,教亦多术矣。

(梓材谨案:此条录自吕紫微《童蒙训》,已足为张先生小传,且足见了翁教术之多方,故列于此。)

道乡家学(荆公三传。)

州守邹先生柄

邹柄,字德久,道乡先生长子也。刚梗有父风。未冠,弃举子业,从龟山游,手葺《伊川语录》一卷。靖康初,自布衣荐除枢密院编修。疏请昭雪父冤,且言本非朝廷之意,朝奏夕可,赠官赐谥,典礼忧渥。官终给事中、台州守。

唐氏门人

文清吕东莱先生本中(别为《紫微学案》。)

定翁家学

胡沂,字周伯,定翁子。绍兴五年进士。孝宗受禅,擢殿中侍御史。言守御之利,莫若令沿边屯田,诏行其言。又言:「设武举,立武学,盖将有所用也。今除高第一二名,余皆吏部授以榷酤征商,所养非所用。愿诏大臣详议,中举者,定品格,分差边将下,准备差遣。」从之,时龙大渊、曾觌以藩邸旧恩,除知合门事,先生论其市权,请屏远方,不听。先生以言不行,请去。干道元年,召为宗正少卿,除吏部侍郎。先生奏:「《七司法》自绍兴十三年纂修成书,岁且一纪,历月阅时,不无抵牾。望令敕令所官讨论章旨,将现行之法与当革之条辑为一书,颁之中外,庶可戢吏胥之奸。」诏行之。寻进礼部尚书。上有大用意,而先生资性恬退,无所依附,数请去,遂以龙图阁学士提举兴国宫。淳熙元年,卒。谥献肃(参史传。)

定翁门人

孙先生畴(伯父子升。)

孙畴,字畴朋,余姚人。少凝远有伟志,言动遵规距。胡定翁以学行讲授闾里,伯父子升俾先生率诸季负笈依其门。尝有家问,督先生立志刚远,慕先圣,暑毋昼寝,群居起敬,忌苟同俗。且曰:「汝前报吾,『苟且学作文字』。君子无一忘敬,『苟且』何等语!后不得复尔!」先生学勇进,矜式后来。诸长者相会,曰:「万金可有,孙寿朋不易得也。」(参《沈定川集》。)

承务孙雪斋先生介(附厉德辅。)

孙介,字不朋,余姚人,烛湖先生之父也,号雪斋,封承务郎。自志其墓有曰:「四岁能离家入郡庠随兄寿朋读书,日数百言。七岁学于乡先生胡定翁。十八九始学举子赋,遽罹兄丧,伥伥无相,几不自立,因从畏友厉德辅肄业紫溪,渐渍稍胜。既冠,授书自给,益发愤自课,务为实学。受人子弟之托,不啻己子,随才指授,专事讲释,至老不倦」云。(参《楼攻媿集》。)

刘氏门人

文忠周平园先生必大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人。举进士,又中博学宏辞科,除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高宗见其文,奇之。孝宗即位,除起居郎,权给事中。以力排权幸忤旨,改福建路提刑。后除参知政事,迁枢密院使,拜左丞相,进少保、益国公。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谥文忠,祠于学。有《文集》行世。先生纯笃忠厚,能以善道其君,光、宁禅受之际,惧祸而去。其可为有立乎哉!(参史传。)

(梓材谨案:先生号平园,其《省斋稿》《胡忠简神道碑》有曰:「某自少慕公名德。隆兴初,先后入两省,中间郊居,从游几十年。」则先生尝游澹庵之门矣。)

周先生必刚

周必刚,字子栗,益公之弟也。益公谓其「仁而刚,敬而和,敏而好学,事母孝,从兄顺,与人交忠信廉逊」。卒,年三十三。(参《益公集》。)

周先生必强

周必强,字子柔,益公之弟。刚明孝友,为诗文皆惊人语。真文忠尝别其《集》曰:「假之以年,必将追骚人而与游,望圣门而力进矣!」(参《吉安府志》。)

了翁续传

宣教黄先生(别见《紫微学案》。)

献肃家学(定翁再传。)

中散胡先生拱

提举胡先生撙(并见《槐堂诸儒学案》。)

雪斋家学

判军孙烛湖先生应时(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邓氏续传

司户邹南堂先生斌(别见《槐堂诸儒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