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204

第204章 水心学案(下)(4)

张垓,字伯广,金华人也。师事水心,所以资给之者甚至。水心帅建康,辟为司属。先是,大愚得罪,先生弃官,追至信安,为之谋其行李。同甫之被诬,罪且不测,先生奔走经营,卒脱之。(补。)

忠文周先生端朝(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通直陈潜室先生埴(别为《木钟学案》。)

忠肃陈先生韡

陈韡,字子华,侯官人。朱、吕门人,孔硕之子也。尝从水心学,登开禧进士。贾涉开淮阃,辟为司干官。淮西告捷,先生策金人必专向安丰,而分兵缀诸郡,使卞整、张惠、李汝舟、范成进各以其兵屯庐州以待,谕曰:「金将卢鼓搥新胜于潼关,乘锐急战,当持久困之,不过十日,必遁,设伏邀击之,必可胜。」又使时青、夏全侯金人深入,以轻兵捣其巢穴,第一策也。其后金人果犯安丰,先生再如盱眙见刘,调诸军捣虚应援,皆行先生之策,遂有堂门之捷。差知真州、提点淮东刑狱,迁至仓部郎中。入对,言:「臣所陈夏、周、汉唐数君之事,如布德兆谋,任贤使能,信赏必罚,区处藩镇,不事姑息,规摹莫大于此。」盗起闽中,帅王居安属其提举四隅保甲,先生有亲丧,辞之。转运使陈汶、提举常平史弥忠告急于朝,谓非先生莫可平。起知南囗,提举汀州、邵武兵甲公事,诏兼福建路招捕使。贼急攻汀州,淮西帅曾式中调兵由泉、漳闲道入汀,击贼于顺昌,胜之。兵大合,先生亲提兵至沙县、顺昌、将乐、清流、宣化督捕,所至克捷。分兵进攻五贼营砦,平之。破潭瓦贼起之地,夷其巢穴。诛汀州叛卒,谕降连城七十二砦,汀境皆平。兼知建宁。衢州寇汪徐、来二破常山、开化,势张甚。先生命淮将李大声提兵七百,出贼不意,夜薄其砦。贼出迎战,见算子旗,惊曰:「此陈招捕军也!」皆大哭。急击之,衢寇悉平。知隆兴。赣寇陈三枪据松梓山砦,出没江、广,所至屠残。诏节制江西、广东、福建三路捕寇军马。先生奏遣将刘师直扼梅州,齐敏扼循州,自提淮西兵及亲兵捣贼巢穴。兼知赣州。斩将士之张皇贼势及掠子女货财者。齐敏、李大声所至克捷。分兵守大石堡,断贼粮道,遂破松梓山。三枪遁至兴宁就禽,斩隆兴市。初,贼跨三路数州六十砦,至是悉平。诏奖以「忠勤体国,计虑精审」。进权工部侍郎,仍知隆兴。未几,改知建康。迁权工部、刑部尚书、沿江制置大使。知潭州。召为兵部、礼部尚书兼侍读,累拜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以观文殿学士知福州。召赴阙,落致仕,充体泉观使。授福建安抚大使兼知福州。久之,提举冲佑观,力请致仕。景定二年卒,年八十三。赠少师,谥忠肃。(参史传。)

戴先生许

蔡先生仍(合传。)

戴许、蔡仍与王汶皆水心之徒也。水心尝送之序云:「戴许、蔡仍、王汶来自黄岩,从王诚叟学。」(参《水心文集》。)

少卿吴荆溪先生子良(见下《篔门人》。)

刘氏门人

学士余先生嵘

余嵘,字景瞻,龙游人,左相忠肃公端礼之幼子也。幼学于刘靖君,淳熙十四年擢第,官圣宝谟阁学士。卒,赠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忠肃在庆元,保全定策国老,平停伪学禁锢,号南渡名宰。先生接绪言而传心印,克为名卿,真西山、陈复斋尤敬重焉。(参《刘后村集》。)

附录

刘漫堂《通侍郎书》曰:「舆人之诵,在闽惟希元,在浙惟侍郎。然谓希元与人太宽,而决择或有未精;侍郎持己太严,而听受或有未广。未精则施行或误,未广则听受或偏,某莫知其言之中否。若必待知其中后言,则已晚矣!故姑言之,惟姑听而姑容之。」(补。)

(梓材谨案:谢山录《漫堂集》,此条作「通徐侍郎嵘」。以时地考之,盖即先生,而误余为徐也。)

王氏门人

尚书尤木石先生

尤,字伯晦,无锡人,文简公袤之孙也。先生端平初征为将作监主簿,后为淮西帅,以儒者守边,威惠兼济。累进工部尚书,入为翰林学士。卒年八十三,自号木石。(参《姓谱》。)

秘书薛先生蒙

薛蒙,官秘书,与尤并王诚叟门人。诚叟春秋传纪:「二子守建与括,皆为刊于学。」(参《温州府志》。)

戴先生许

蔡先生仍

王东谷先生汶(并见《水心门人》。)

篔门人(季节四传。)

少卿吴荆溪先生子良

吴子良,字明辅,号荆溪,临海人。宝庆进士,官至湖南运使、太府少卿,忤史嵩之。幼从篔学,亦曾登水心之门。篔之统,传于先生,所著有《荆溪集》。其作《隆兴府学三贤堂记》有曰:「道公溥,不可以专门私;学深远,不可以方册既。贯群圣贤之旨,可以会一身心之妙。充一身心之妙,可以补群圣贤之遗。孰为异,孰为同哉!合朱、张、吕、陆之说,溯而约之于周、张、二程;合周、张、二程之说,溯而约之于颜、曾、思、孟;合颜、曾、思、孟之说于孔子,则孔子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孔子之学,即、益、伊、仲、傅、箕、周、召之学。百圣而一人,万世而一时,尚何彼此户庭之别哉!」(修。)

谢山跋《木笔杂钞》后曰:「《木笔杂钞》二卷,诸书目皆云不知作者。愚读其书,乃水心先生弟子,故于永嘉诸公行事为详,而所严事者,则陈篔。书中有云:『予少时,好为讥切之文,篔袖以示水心,水心曰:「隽甚。」』吾乡薛象先端明当吴之时,未有吴之笔也。吴似王逢原,惜其好骂亦如之。愚考之《水心集》中,有《答吴明辅书》,乃篔表弟,当即斯人也。案:明辅,名子良,《后村集》中有其挽诗曰:『水心文印虽传嫡,青出于蓝自一家。尚意祥麟来泰畤,安知怪鹏赋长沙。忤因宫妾头无发,去为将军手汗。他日史官如立传,先书气节后辞华。』其为当时直节侍臣如此,而《宋史》不作传,可怪也。」

聘君车玉峰先生若水(别见《南湖学案》。)

孙氏家学

忠敏孙先生嵘叟

孙嵘叟,字仁则,余姚人。第进士,复中博学宏辞科。官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卒谥忠敏。着有《读易管见》。(参《绍兴府志》。)

吴氏门人(季节五传。)

承直舒阆风先生岳祥

舒岳祥,字舜侯,一字景薛,宁海人也。宝佑进士,仕终承直郎。受文法于吴荆溪,荆溪序其集,以「异禀灵识」称之。宋亡,避地四明之奉化,与戴表元相友善。所著有《史述》、《汉砭》、《补史家录》、《荪墅囗》、《避地囗》、《篆畦囗》、《蝶轩囗》、《梧竹里囗》、《三史纂言谈丛》,又有《丛续》、《丛残》、《丛隶》、(云濠案:「丛隶」当是「丛肄」之误。)《昔游录》、《深衣图说》,共二百二十卷,通曰《阆风集》,(云濠案:《永乐大典》本《阆风集》十二卷,收入《四库》。)今多不传。然自水心传于篔,以至荆溪,文胜于学,阆风则但以文着矣。(修。)

祖望谨案:荆溪序《阆风集》,以所传属之。筑阆风台,读书其上,人称阆风先生,亦有宋之遗民也。

隐君刘樗园先生庄孙

刘庄孙,字正仲,宁海人也。其父学与舒阆风齐名,亦荆溪弟子。所著有《刘黄陂集》。(云濠案:清容居士称先生有《易志》十卷、《诗传音》《旨补》二十卷、《书传》上下篇二十卷、《周官集传》二十卷、《春秋本义》二十卷,复着《论语章指》、《老子发微》、《楚辞补注音释》、《深衣考》,所为诗文曰《芳润囗》,凡五十卷,又《和陶诗》一卷。)与阆风同避地于奉化,今但存姓氏于《剡源集》而已。(补。)

(梓材谨案:《戴剡源集》《清容斋记》云:「清容从游之贤者,天台刘君正仲父,以夷惠清和之说为斋铭。」又有和刘正仲诗,自注云:「刘,号樗园。则先生又与戴户部相友善者也。又案:谢山修补学案,以先生为名惔,字正仲。考《任松乡集》《谨斋记》云:「上虞刘惔养明,故侍御史忠公之犹子也。」盖名惔者,别一人,今据清容等集以正之。)

舒氏门人(季节六传。)

户部戴剡源先生表元(别见《深宁学案》。)

林先生处恭

林处恭,临海人也。性行醇笃,受业于舒阆风。所著有《四书指掌图》,弟子极盛。水心之学,至阆风师弟后,无复存矣。(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