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育与人才(和谐教育丛书)
34951400000029

第29章 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

在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有一所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我国第一所学院。唐朝末年,战争迭起,许多学校荒废了,不少学者便来到白鹿洞教书讲学,到了南唐升元中(公元937年—942年),这里正式建为“访山国学”。时至宋初,白鹿洞扩为书院,成了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哲学家与教育家朱熹、陆象山(九渊)、王阳明等相继来此讲学。朱熹镇守南康(星子县),在视察白鹿洞遗址后,多次上书宋孝宗,几经努力,宋孝宗于1179年批准成立“白鹿洞书院”,修建大小殿宇书堂、楼榭亭台,外加莲池小池、牌额石坊。涉贯道溪,过枕流桥,抬头可见院东北的“礼圣殿”。它是书院主建筑之一,是当年学生拜谒儒家鼻祖、教育家、哲学家孔夫子的地方。门上的两块额匾为:

“学达性天”、“万世师表”。殿堂正中有唐吴道子所绘的孔子像、两旁有72弟子贤人像。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对后人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博学、审问、愤思、明辨、笃行等,教育人要多读书、多请教、多研究、多思考、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