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医学纲目
34970800000121

第121章

丹痤疹

〔丹〕发斑属风热。风热挟痰而作,自里而发于外,通圣散中消息,当以微汗散之,下之非理。

(防风通圣散方见颠痫门。)〔罗〕时毒疙瘩,漏芦散治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洪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一切危恶疫疠。

漏芦 升麻 大黄 黄芩(各一两) 蓝叶 玄参(各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肿热甚,加芒硝二钱半。

消毒丸治时毒疙瘩恶症。

大黄 牡蛎(烧) 白僵蚕(炒。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新水化下一丸。无时,内加桔梗、鼠粘子汤尤妙。

〔丹〕治丹发疼痛。扁竹汁服一升二合,立瘥。若未瘥,再服效。(《外台秘要》扁竹即 蓄。)内伤斑者,胃气极虚,一身之火游行于外所致,宜补以降之。尝治一中年男子,痈溃后发热干呕,背发丹 ,用诸般敷贴丹 药,及用刀于个个丹头出血,丹皆不退,后以半、陈、生姜加补剂治呕,不效。遂纯用参半两,归、术各钱半,浓煎一帖,呕止。二三帖,丹渐缓,热渐减。约五十余帖,热始除,神气始复。

运气丹 皆属火。经云∶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 是也。

〔无〕治诸肿丹毒。伏龙肝不拘多少为末,用鸡子白和敷之,日三次,甚妙。

〔涓〕治一切丹毒,金花散。

郁金 黄芩 甘草 山栀 大黄 黄连 糯米上七味等分,生为末,用蜜和水调服。

〔《本》〕治烟火丹。发从背起,或两胁及两足赤如火。景天草、真珠末一两,捣和如泥,涂之。

又方 治萤火丹从头起。慎火草捣,和苦酒涂之。

〔丹〕丹毒。蓝淀敷热即易。(《子母秘录》)〔《肘》〕丹者,恶毒之疮,五色无常。苎根三斤,水三斗煮汁,每日涂之。

〔世〕治赤丹。用黄瓜种中穣水,去子,以器贮之。用时以水涂患处。

又方 用腊雪贮器中,久化为水,以水涂赤游,妙。

〔丹〕诸丹毒肿。蚯蚓矢,水和敷之。(《圣惠方》,《外台》同。)〔《千》〕疗丹瘾疹方。酪和盐煮,以摩之手,下消。

〔丹〕治赤游风肿。荞麦苦酒调敷。(《兵部手集》)〔杨〕治热赤游丹毒。栝蒌末二大两,酽醋调涂之。

〔《外》〕凡丹走皮中浸淫,名火丹。本方取蛴螬敷之。(先刺破,敷之良。)〔《肘》〕丹者,恶毒之疮,五色无常。治之,煮栗皮有刺者,洗之佳。

〔《保》〕治金丝疮,一云红丝疮。其状如线,或如绳,巨细不一,《经》谓丹毒是也。但比烟毒不甚广阔,人患此,头上有之,下行至心则死;下有之,上行者亦然。可于疮头截经刺之出血,后嚼萍草根涂之,自安。

〔无〕丹毒自腹内生出四肢者,则易愈;自四肢入腹者,则难治。

〔丹〕人有病面上忽见红点者,多死。

丹痤疹

丹毒风丹(痛者为丹毒,痒者为风丹)

贾宅小娘风痒,黄精丸四十粒,与∶白术(七分) 枳实(炒) 黄芩(四钱)上分八帖下之,食前。

遍身风痒瘾疹,凌霄花细末,酒下一钱,立止。

鲍允中,年五十岁,风丹痒甚,腹微疼,咽不利,面身微肿,五六日不退,两寸脉滑大实,右浮大、左浮弦小。以炒芩、炒连、归、芎、芍、地、桔、草、黍粘、紫葳各一钱,防风、黄各半钱。凡五六帖而安。

〔世〕河间神佑丸。(治风丹愈而复发,或隔一月发,或隔半年一年发者,神佑丸下之,百发百中。方见水胀门。)〔丹〕一人患风丹,遍身痒,因酒得者。

浮萍(半两) 防风 黄 羌活(三钱) 当归(二钱) 干葛 麻黄(一钱) 生甘草(半钱)〔世〕治冷丹风。

防风 甘草 白僵蚕 蝉蜕 川芎 白芷 茯苓 人参 陈皮 浓朴 苍耳子 荆芥上为末,豆淋酒调二钱。

〔世〕丹痒者,用韭叶掺些盐与香油,以手摩热,于丹上揩之,立愈。(出小儿门。)治风丹。

穿山甲洗去腥,于瓦上炒过,存性。每一两,入甘草三钱为末,米饮调服。治血风疙瘩疮、 疮。

浮萍取自然汁,豆淋酒下。四物浸酒下亦得。

〔丹〕用羊蹄菜根,于生铁上以好醋磨,旋旋刮取涂患处。未瘥,更入硫黄少许,磨涂之。

(《圣惠方》)

丹痤疹

痤,小疖,世谓之热疖是也。王注云∶大如酸枣,或如豆,色赤而内有脓血也。

〔海〕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痱为疮疖也。

劳汗当风,寒薄为 ,郁乃痤。痤色赤, 内有脓血。

旋复花丸旋复花(三两) 防风 白芷 甘菊 南星 半夏 石膏 川芎 陈皮 白附子(各半两)蝎梢 僵蚕(炒。各三钱)上细末,姜糊丸桐子大。姜汤下三五十丸,食后。

丹痤疹

疹似伤寒,暴发暴消,世讹为 子者是也。疥似疹而延岁月,或干湿痒痛不一,经所谓瘾疹是也。癣亦延岁月,干而不湿,痒而不痛是也。

〔丹〕疹属热,与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亦有可下者。疹在表者,消毒饮子、防风通圣散;在里者,大柴胡汤、四顺饮子;虚者,补中益气汤,皆同伤寒施治也。

〔《圣》〕治风疹入腹,身体强,舌干燥。用蔓青子三两为末,每服温酒下一钱匕。

运气疹者有二∶一曰热。经云∶火郁之发,民病疡痱。又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复则炎暑,流火、疮疡、痱疹。又云∶少阴之复,民病痱疹是也。

二曰风。经云∶岁水不及,湿乃大行,复则大风暴发,肌肉疹发是也。

丹痤疹

〔河〕防风通圣散 治风热疮疥久不愈。(方见痫门。)〔丹〕朱院君,三十余,久患瘾疹,身痹而紫色,可与防风通圣散加牛蒡子,为极细末。每二钱,水盏半,入姜汁令辣煎,食前热饮之。

麻黄饮治上体生疮,或痒或痛,黄水浸淫,结痂堆起,延蔓于三阳之分,根窠小,带红肿,此是湿热症。

麻黄(半两,去根留节) 防风(半两) 羌活 石膏(六钱半, ) 黄芩(四钱) 滑石(一两)陈皮 紫萍(各七钱半) 鼠粘子(七钱半) 缩砂(二钱半) 苍耳草(三钱半) 苍术(半两)生甘草(三钱半) 薄荷叶(一钱半) 荆芥(二钱半)上 咀,每六钱重,水一钟半,猛火煎取六分,入好酒四五滴,去渣,热服。须得通身有汗,其疮自安。甚者,服至百服之后,看汗出到何处,若自上而下出过脚 ,其疮自愈。

〔《局》〕消毒散(丹溪云∶消毒散气,表药也。)防风(一两) 甘草(二两) 荆芥穗(三两) 黍粘子(四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

〔初虞世〕治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汤调下二钱,日二服。

〔丹〕何小官生疮,小便黄,用通圣散一钱半煎,下黄精丸。

杨三哥女生疮,午后发热,日间恶寒,形削食少。

白术(二钱) 连翘(一钱) 煎下黄精丸三十粒。

〔垣〕每风疮、大风病相似。好桑叶洗蒸一宿,日干,末,汤下二钱匕。(《经验方》)〔《圣》〕治风,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用白僵蚕少许,焙黄细研为末,酒服立瘥。

〔子和〕颖皋韩吉卿,自髀至足生湿 ,大者如钱,小者如豆,痒则搔破,水到则浸淫,状类虫行 袜。愈而复生,瘢痕成凹,十余年不瘥。戴人哂之曰∶此湿 疮也。由水湿而得,故多在足下。以舟车、浚川大下十余行,一去如扫。

〔《山》〕瘾疹入腹,亦能杀人。用蚕砂浓煎汤,洗之。

〔《衍》〕有人病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任,连脑胫脐腹及近隐处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

以苦参末一两,皂角二两,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苦参为丸如桐子大。食后温水服二十丸,次日便愈。

〔子和〕有樵夫来买苦参,欲治疥。不识药性缓急,但闻人言可治,浓煎一碗服之。须臾大吐涎一盆,三二日疥作痂矣。

〔丹〕一上散治诸般疥疮,或痛或痒,或喜汤火烘洗者。

蛇床子(一两,略炒) 雄黄(一两,另研) 硫黄(二钱半,另研) 白矾(半两)黄连(半两) 黑狗脊(一两) 寒水石(一两,另研) 斑蝥(十四个,去翅足) 吴茱萸(三钱)白胶香(一两,铜铫溶过,倾干石头上放冷,研)上为细末,香油调敷。治疥疮,先用苍耳草或羊不食草藤煎浓汤洗去疮痂,然后用前药敷,可一次愈。

小儿面疮,通面烂无全肤,脓水流漓,百药不效者,陈年腊猪油不入盐者,敷之神效。(出小儿门。)又诸般疥癣加减法∶肿多,加白芷开郁。痛多,加白芷、方解石。痒多,加枯矾。****疮,加茱萸,湿多,香油调。干痒出血多,加大黄、黄连,猪脂调。虫多,加芜荑、锡灰、槟榔、藜芦、斑蝥。红色,加黄丹。青色,加青黛。疮在上,多服通圣散。在下,多以藏用丸下。脚肿出血,加血分湿热药。

脓胞疮,治热为主。

黄芩 黄连 大黄(各三钱) 蛇床子 寒水石(二钱) 黄丹(五分) 白矾(一钱) 轻粉白芷 无名异(各少许) 木香(少许,痛者加)上为细末,麻油调涂。

又 疮药 脓窠,治热燥湿为主。虫疮如癣状,退热杀虫为主。干疥疮,开郁为主,加吴茱萸。

芜荑 黑狗脊(杀虫) 樟脑(一钱) 松香(头上多加之) 白矾 雄黄 硫黄 水银(杀虫)黄连 方解石(一分) 蛇床子(定痒杀虫)松皮灰(脓肿湿多加之)〔罗〕 茹散治疥经年不瘥。

水银(一钱) 好茶(二钱) 茹(三钱) 轻粉(少许)上为细末,每用不拘多少,麻油调涂之。

〔世〕治疥癣。以腊月猪脂,不拘多少,同生白矾、杏仁,加轻粉,捣烂擦之。(陈无择云∶杏仁、轻粉,最杀虫,甚妙。)〔《本》〕治疥,不问新久方。

白芜荑(一两) 槟榔 吴茱萸(各半两) 硫黄(二钱,另研)上为末,麻油调,抓破揩之。

〔丹〕砂疮。杀虫为主。

芜荑(二钱) 剪草(一钱) 蛇床子(三钱) 白矾(一钱,飞) 明矾(一钱) 吴茱萸(一钱)苍术 浓朴 雄黄(各半钱) 寒水石(二钱) 黄柏(二钱) 轻粉(十 )〔世〕治砂疮。山蚁窠、黄荆叶、雉鸡毛等分,烧存性,为末,香油调敷。

又方 用陈年船底灰,捣细筛过,桐油调敷立效。

又方 治砂疮,用水莴苣烧灰存性,香油调敷,立愈。水多者干敷。(水莴苣如百合状,生水边,七八月结子,又如野苏状。)〔丹〕疥癞疮。(春天发疮疥,开郁为主,不宜抓破。)白矾 吴茱萸(各二钱) 樟脑(五分) 轻粉(十 ) 寒水石(二钱半) 蛇床子(二钱)黄柏 大黄(各二钱) 硫黄(一钱) 槟榔(一个)上为末,猪脂油调搽。

治 疥湿疮,浸淫日久,痒不可忍,搔之黄水出,瘥后复发。取羊蹄根去皮,细切熟熬,以大酢和。先洗净,敷上一时,再以冷水洗之,日一敷瘥。若为末敷,尤妙。(《千金翼》)治疥。取羊蹄根,和猪脂涂上,或着盐少许即焦。(《外台秘要》)治遍身风痒,生疮疥,茵陈煎汤,浓洗立安。(《千金翼》)〔《衍》〕有人患遍身生热毒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至颈而止,粘着衣被,晓夕不得睡,痛不可忍。有下俚教以菖蒲三斗锉,日干之,舂罗为末,布席上,使病疮人恣卧其间,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衣被,又复得睡,不五七日,其疮如失,应手神验。

〔丹〕浸淫疮痛不可忍者,发寒热,刺蓟末水调敷疮上,干则易之。(《简要济众》)治疥癣满身作疮不可治者,何首乌、艾等分,以水煎令浓,于盆内洗之,甚能解痛生肌。(《博济》)〔《外》〕元希声侍郎,治卒发疥秘验方。锻石随多少和醋,浆水调涂,随手即减。一法用锻石炒红,出火气,香油调敷。

〔丹〕又方淋锻石汁洗之。(《孙真人》)〔罗〕木香散治多时不敛一切恶疮,此药能生肌肉止痛。

木香 槟榔 黄连(各半两) 白芷(三钱)以上同为细末,先洗净,每日一遍,干贴。有水出勿怪.未效又贴。

又方同上,加地骨皮为细末。先于疮口上,用温浆水洗湿,挹干后,上药治之,效不可述。

暨治下疳疮,神效。

〔丹〕诸疮癣久年者,千年韭根炒存性,末之,猪油调敷三次。(《经验》)〔《兵部手集》〕多年恶疮不瘥,或痛痒生舋烂,研马粪并齿灰敷上,不过三两遍效。武良相在蜀,足胫有疮,痛不可忍,得此方,便瘥。

〔丹〕 风疮久不瘥。烧菰蒋末以敷之。(按本草即野茭白。)〔《山》〕痱子。茨菰叶阴干为末,敷之。

〔《经》〕 患秃疮。以水研山豆根,敷疮上。患麸豆等疮,以水研山豆根,服少许。

〔丹〕 连痂痒痛。捣扁竹封,痂落即瘥。(《肘后方》)洗诸疮疥,取冬瓜藤皮煎汤妙。

(日华子。)中风,犯毒雾,栎木皮煎汤洗妙。(本草。)运气 浸淫皆属火。经云∶岁火太过,甚则身热肤浸淫是也。

〔《玉》〕手疥∶劳宫(灸) 大陵(灸)〔世〕疮疥顽癣∶绝骨 三里(各寸半,泻) 间使 解溪(各五分) 血 (三寸,泻)〔《集》〕浑身生疮疥∶曲池 合谷 三里 绝骨 行间 委中〔《甲》〕癣疥∶阳溪主之。

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全文见诸症。)〔仲〕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丹痤疹

〔丹〕癣疮。用防风通圣散去硝黄,加浮萍、皂角刺。

又方 治癣用。

浮萍(一两) 苍耳 苍术(二两) 苦参(一两半) 黄芩(半两) 香附(二两半)上为末,酒调服,或酒糊丸。

〔罗〕苦参丸治肺毒邪热生疮、生癣疥,并宜服之。

以苦参一味,为细末,粟米饮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水饮汤送下。

〔《本》〕乌头丸 治风癣妙。(方见紫白癜风。)〔罗〕何首乌散治脾肺风毒攻肿,遍身癣变成瘾疹,搔之成疮,或肩背拘急,肌肉顽痹,手足皴裂,风气上攻,头面生疮,及治紫癜、白癜、顽麻等风。

荆芥穗 蔓荆子 威灵仙 何首乌 甘草(炙) 防风 蚵 草上件各等分,捣罗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温酒调下。沸汤亦得。

〔丹〕癣在颈项间,后延上至耳成湿癣,他治不应。以芦荟一两研、甘草末半两和匀。先用温浆水洗癣,拭上敷之,神妙。(刘禹锡方。)癣疮方槿树皮不犯铜铁每二两,又芦荟三钱,白芨三钱,细研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