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医学纲目
34970800000080

第80章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上四味为末,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黄、桃仁、虻虫等,不住手搅,良久出之,丸如梧子大。前一日,不晚食,五更初,温酒吞下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鸡肝虾蟆衣状。未下再作,如见鲜血即止。续以调血气药补之。此方出《千金》。(此方不可妄用。)上四方,治污血小便不利。前三方轻剂可用,后一方峻剂,须认得分晓用之。

〔丹〕吕仲年六十六岁,病伤寒得汗,热退后,脉尚洪,此洪脉作虚脉论,与人参、黄 、白术、炙甘草、当归、芍药、陈皮,数日其脉仍大,未收敛,又小便不通,小腹下妨闷,颇为所苦,但仰卧则点滴而出。予曰∶补药服之未至,前药倍加黄 、人参,大剂与服,两日小便方利。

小腹痛胀如覆碗为实。其法有二∶气壅塞于下者,用吐法以提之,血污于下者,用桃仁之类以破之。(二方并见血气条。)〔世〕治小便 。用大田螺生去壳,捣细,封脐上即通。治伤寒后,小便不通,用生姜八九块,杵碎,水十余碗,麻布五六尺同煎数沸,用桶盛,至候通手,以布频熨小腹良久,恰用红豆末一匕,江茶二匕,井花水调服,神效,小便如注。

〔《本》〕治小便难,小腹胀满。不急治,杀人。用葱白一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两处,更替熨脐下,即通。

〔《玄》〕阴阳关格,前后不通,利大便,小水自行。中有转胞之证,诸药不效,无救,则胀满闷乱而死。

予曾以甘遂末,水调敷脐下,内以甘草节汤饮之,药汁至脐,二药相反,而胞自转矣,小水来如涌泉,此救急之良法也。

〔《圣》〕治小便难,腹满闷,不急疗之,杀人。用秦艽一两去苗,以水一大盏,煎取七分,去渣,每于食前,作两服瘥。

〔世〕治小便不通,用大杏仁二十一枚,研,水调分作二服效。(杏仁、紫菀利小水解肺郁,郁解则气自降而小便去矣。)〔《千》〕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用紫菀末,以井花水,服三撮便通。小便血,五撮立止。

〔《外》〕若小便不通,数病而微肿,方取陈笔头一枚,烧为灰,和水服之。(此方未详。)经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小肠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液出焉,是属膀胱,乃肾之府也。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是言之,膀胱藏水,三焦出水。治小便不利,故刺灸法,但取三焦穴,不取膀胱也。小肠属肾肺,故东垣用清肺饮子、滋肾丸,利小便是也。

运气 小便不利有三∶其一属湿邪攻三焦。经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小腹痛肿,不得小便。又云∶水不及曰涸流,涸流之纪,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闭是也。

其二属风邪攻脾。经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病溏瘕泄水闭是也。

其三属燥热。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天气急,地气明,民病癃闭。初之气,其病小便黄赤,甚则淋。又云∶少阴司天之政,地气肃,天气明,二之气,其病淋是也。

《内经》刺灸小便不利法有五∶其一取肝。经云∶肝足厥阴之脉,所生病者癃闭。又云∶小腹满,身寒热,小便不利,取足厥阴。又云∶癃取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是也。

其二取三焦。经云∶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丸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流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足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又云∶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大络,委阳。)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当有取之二字。)是也。

其三取肾络。经云∶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病实则癃闭,取之所别也。

其四取脾。经云∶足太阴之脉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视虚实寒热陷下,而施补泻疾留灸也。

其五杂取。经云∶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 骨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则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经》〕治小便淋沥,或有血。以赤根楼葱,近根截一寸许,安脐中,上以艾灸七壮。

〔罗〕治小便淋涩不通。用盐不以多少,炒热填满病患脐中,却用艾如箸头大,灸七壮,其小便自出。

〔《摘》〕(内阴谷出《密语》)关元(八分,令病患觉淋沥三五次为度,便揉小腹,却取下穴。)三阴交(三分即透。)阴谷〔《撮》〕小便闭数不通∶阴谷(一寸五分,灸。)阴陵泉(泻之。)〔《标》〕又法 偏历〔《集》〕小便闭不通∶阴陵泉 阴谷 三阴交 气海 关元(灸三十壮,刺二寸五分。)不已,取下穴∶太溪 阴交〔东〕热淋,小便黄,腹满∶阴陵泉 关元(各二寸。) 气冲(二七壮。)石淋不得小便∶关元(三七壮。) 气门 大敦(各二七壮。)血淋∶气海 丹田(各刺灸三七壮。)小便热痛,目赤尿如血∶列缺(沿皮一寸。) 大陵 承浆(各五分。)又法∶曲骨(灸二七壮。)阴阳二陵泉(各二寸五分。)〔《甲》〕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足五里取之。溺难,痛,白浊,卒疝,少腹肿,咳逆呕吐,卒阴跳腰痛不可以俯仰,面黑,热,腹中 满,身热厥痛,行间主之。

癃遗溺,鼠鼷痛,小便难而白,期门主之。阴胞有寒,小便不利,承扶主之。

筋急身热,少腹坚肿,少腹时满,小便难,尻股寒,髀枢痛,外引季胁,内控八 ,委中主之。癃,中主之。胸满膨膨然,实则癃闭,腋下肿,虚则遗溺,脚急,兢兢然,筋急痛,不得大小便,腰痛引腹,不得俯仰,委阳主之。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厥气上头巅,满谷主之。劳痹小便赤难,前谷主之。气癃溺黄,关元及阴陵泉主之。(《千金》云∶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小便黄,气虚则遗溺,石门主之。小便难,窍中热,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会阴主之。

闭癃遗溺

闭癃分二病

〔丹〕朱郎小便淋痛,脉左大右涩,此为劳伤经血,勿作淋治,可补血行肝经滞血,自愈。

生地 当归 赤芍(各一钱) 川芎(三分) 条芩(三分) 甘梢(三分) 陈皮(五分) 木通(五分) 黄柏(二分,炒) 红花(豆大) 杜牛膝(一钱)上桃仁泥研滑石同煎,待淋病去,退滑石、桃仁、杜牛膝、木通,入川牛膝代木通,分两倍之。

金华申明叔,年逾七十,因壮年踏冷患肾气疝痛,常食苍术、乌、附等药。二十余年,疝气少止,却患小便淋痛。又十三年,其间又服朴、硝、大黄治诸淋之药,百方俱试,并无一效。至是年春,颈项带右边发一疽,延及缺盆,可尺许,不能食,淋痛愈加,必须叫号,其疮淫溃,脓血淋漓,精神困惫。时正六月,诊其脉,两手涩短,左微是弦状,轻重皆近五至。予谓此疮,皆前乌、附等药积毒所发,此淋亦因燥烈之药,凝积滞血满膀胱,况涩脉为败血,短脉为血耗。遂令于溺后视之,有物出如败脓者否?视之果然。因思之,忍痛则伤血,叫则伤气。遂先治淋,令取杜牛膝根茎叶同煎取浓汁,却煎四物汤,作大料与服,三日后,痛渐减。前所谓败脓者,至是渐少,五七日,淋病全安。此时疮亦定,盖四物能生血也。但饮食减少,疮未收敛耳。遂用参、 、当归、白术四药大剂,于瓦器熬为膏,以陈皮、半夏、缩砂、木香,煎取清汁,调膏药饮,遂能食。又一月而疮安。

一方名血余散 治血淋内崩,吐血,舌上出血,便血。

用乱发以皂角水洗浮,晒干烧灰,为末,每服二钱,以茅根、车前叶煎汤调下。

〔《斗》〕治五种淋。用苎麻根两茎打碎,水一碗半,煎半碗,顿服即通,大妙。(丹溪云∶苎根补阴行滞血。)〔《博》〕治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为末。每一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服。

气虚淋。八物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通、山栀。

仁八侄淋病,脉沉而大,此主劳苦伤血,下焦蕴结。

人参 归尾 白芍 香附(五钱) 条芩 木通(三钱) 山栀(炒,三钱半) 黄 (五分) 生甘草梢(五分)分六帖,杜牛膝汤两盏煎取一盏,食前,热饮之。

胡云六朝奉,七十余,因 后误与荆芥、大黄等药伤正气,以致恶血结聚。今则小便如淋,中满食少,以此治之。

生 (三钱) 人参(二钱) 归头 白术 陈皮(一钱)作一帖煎服。

又,生气药。

缩砂(三钱) 海金沙 红曲(二钱) 檀香(二钱) 木香 白豆蔻 丁香(一钱)分六帖,研桃仁十四枚,入生气散。

死血作淋,牛膝膏妙。但虚人能损胃,不宜食。

〔《本》〕治妇人诸般淋。苦杖根,俗呼杜牛膝,多取洗净碎之,以一合用水五盏,煎至一盏,去渣,入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

鄞县武尉耿梦得,其内人患砂石淋者十三年矣,每漩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砂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有此方啜之,一夕而愈,目所见也。

〔《千》〕用牛膝以酒煮服,治小便淋痛。《肘后方》用牛膝根茎叶,亦以酒煮服,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治妇人血结坚痛如神。盖牛膝治淋之圣药也,但虚人当用补剂,监治之耳。

〔世〕茄树散 治****有血带血线。童子小便煎茄树根汁,服之效。

〔罗〕琥珀散 治五淋沥涩痛,小便有脓血出。

琥珀(研) 海金沙(研) 没药(研) 蒲黄(各一两,研)上研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前煎萱草根汤调下,日三服。

黄明之,小便涩,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制,以茯苓琥珀汤主之。

川楝子(去核,锉炒) 甘草(生。各一钱) 人参(五分) 玄胡索(七分) 茯苓(四分) 琥珀 泽泻归梢 柴胡(各三分)上 咀,都作一服,长流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空心食前,数服大效。

〔《瑞》〕治诸般砂石淋。琥珀二钱,研细,空心用葱白头浓煎汤调下,无问诸般淋证,一二服立效。(丹溪云∶琥珀古今方用以利小便,若血少不利者,反受其渗急之苦耳。本草∶琥珀消污血极验。)〔无〕鹿角霜丸 治膏淋。

鹿角霜 白茯苓 秋石(各等分)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图》〕治石淋导水。用蝼蛄一枚,盐二两,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温酒调下一钱匕,服之即愈。

〔《灵苑》〕治五种淋疾,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及小便不通至甚者。透膈散,用硝石一两,不夹泥士,雪白者,研为末,每服二钱。诸淋各根据汤使。如劳倦虚损,小便不出,小腹急痛,葵子煎汤下,通后更须服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下。

石淋,茎内痛,尿不能出,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砂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子内,隔纸炒至纸焦为度,再研令细,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小麦汤下。卒患诸淋,并以冷水调下,并空心,先调,使药消散如水,即服之,更以汤使送下。服药未效者,服此立愈。

〔子和〕百亭刘十三之子,年六岁,病砂石淋。戴人以苦剂三涌之,以益肾散三下之,立愈。

鹿邑一阀阅之家,有子二十三岁,病膏淋三年矣,乡中医不能治,往京师遍访,多作虚损,补以温燥,灼以针艾,无少减。闻戴人侨居 东,见戴人,曰∶惑蛊之疾也,亦曰白淫,实由少腹热,非虚也,可以涌以泄。

其人以时暑,惮其法峻,不决者三日。浮屠一僧曰∶予亦有暑病,近觉头痛。戴人曰∶亦可涌,愿与君同之,毋畏之。于是涌痰三升,色如黑矾汁,内有死血,并黄绿水,又泻积秽数行,寻觉病去。方其来时,面无人色,及治毕,次日面如醉。戴人虑其暑月路远,又处数方使归,以自备云。

屈村张氏小儿,年十四岁,病约一年半矣,得之夏秋,发则小便大痛,至握其峻跳跃旋转,号呼不已。小便数日不得下,下则成砂石,大便秘涩,****脱出一二寸。诸医不能治,求治于戴人。戴人曰∶今日治,今日效,时日在辰巳间矣。以调胃承气仅一两,加牵牛头末二钱,汲河水煎之,令作三五度咽之。又服苦末丸如芥子许,六十丸。日加晡,上涌下泄,一时齐出,有脓有血,涌泄既觉定,令饮新汲水一大盏,小溲已利一二次矣。是夜凡饮新水二三十遍,病去九分,止哭一次。明日困卧如醉,自晨至暮,猛然起走,索食于母,歌笑自得,顿释所苦。继以太白散、八正散等调理,一日大瘥。恐暑天失所养,留五日而归。戴人曰∶此下焦约也,不吐不下,则下焦何以开?不令饮水,则小便何以利?大抵源清则流清也。(苦末丸未详考。)〔丹〕诸淋皆属于热,余每用黄柏滋肾丸。每百丸,用四物汤加甘草梢、杜牛膝、木通、桃仁、滑石、木香煎汤,空心吞服。兼灸三阴交,如鼓应桴,累试累效者。

〔《保》〕淋 者,凉膈散加滑石四两,茯苓一两。(凉膈散方见治发热。)〔罗〕石苇散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涩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

木通 石苇 滑石(各二两) 炙甘草 王不留行 当归(各一两) 白术 瞿麦 芍药 葵子(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小麦粥汤调下,空心服。一方加沉香、陈皮,无滑石、瞿麦、白术、木通。

〔《本》〕治心经热,小便涩,及治五淋,火府丹。

生地 木通 黄芩 甘草上为细末,炼蜜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粒,木通煎汤下。此药治淋涩,脐下满痛。

上二方,解热利小便兼补之剂。

〔无〕石燕丸治石淋,多因忧郁气注下焦,结所食咸气而成,令人小便碜痛不可忍,出砂石而后小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