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穿越之媚者无疆
349800000137

第137章  战后落漠2

“从明日开始,我不想再见到你,也不想再听你说那样无情无义的话!”

丢下一句话,他愤然而去。

自己真的无情吗?

她错了,不该让米云轩做什么建功立业的事儿。与他重逢以来,就从来不曾看他握笔挥书,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给了二公子,与他一起探讨前途。

不再见她,他居然说出了如此无情的话。

心被撕裂,疼痛难忍。

三三全身心的沉浸在绘画之中,唯有绘画才能让她的心境平静。

三天了,米云轩再也没有踏入她的小院半步。郑宝珞几乎是这小院唯一的访客,陪她说说话,亦或与她聊聊天。

沐州。

沐国公郑勇接到从京城传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三子元琎夺下京师,以钦天监天择日,正月十八即将登帝。

书信中言辞闪烁,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太快了……

“浣娥,你要做皇后,你要做皇后了……元琎夺下了京师,他正在京城等着我们呢。”

她容浣娥是皇后,那许素萍也是皇后。

十年了,十年来她从未得到关于元琎的任何消息,突然传来的消息,竟是他夺下了京城。

“正月十八,正月十八……今儿什么日子?”

“回国公爷,今儿是腊月初九。”

不足一个月时间了,他必须得尽快赶过去。原本他可以在沐州称帝,可他不想这么做,他就是要在京都称帝,坐在那偌大华丽的宫寝之中。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多会儿的宝玥也得到消息了,携上女儿便到了沐国公府。

房间中,母亲与侍女们正在收拾行装。

“母亲,三哥真的夺下京城了?”

“刚才你父亲收到元琎的书信。宝玥,你的苦日子也快熬到头了,这些年来,你一直替元琎照顾三个孩子,他不会不念你的好。快收拾收拾,陪娘一起赶赴京城。”

郑勇携上沐州旧属一干人等,浩浩荡荡约莫数千人赶赴京城。

许氏坐在马车中,自己的马车里冷冷清清,容氏的马车里挤满了人儿,容氏的女儿、外孙女,还有元琎的三个儿女,喜逐颜笑。

郑元琎仿佛突然从天下掉下来,十年没消息,刚一有消息竟然是请郑勇前往京城登位。

郑元琮连写了三封书信,竟不见父亲的回音,请求父亲再出兵十万,兄弟几人联攻京城。

九公子在京城一役之后便失踪了,谁知道,他是容氏一手带大的,虽不是亲生,可他与容氏的几个儿女较为亲近。

七公子寻到五公子,小声地将父亲赶赴京城登位的消息说了一遍。

“七弟,你说父亲已经同意三哥登位为帝?”如果父亲都同意了,二哥这边不是白忙活吗?弄不好,还会以叛逆之罪被诛杀。

七公子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父亲这么做,是不想再起战事,两个都是他的儿子,也不能厚此薄彼。

三哥小时候格外调皮,时常顶撞父亲,没少被父亲鞭打。沐国府里的人都知道,三哥是挨父亲鞭打最多的人儿,十年前也是因为惹怒了父亲,父亲一怒之下说要杀了他,他便在深夜离家出走。

十年,漫长而寂寞,他竟然打下了半壁江山。没有父亲的呵护,没有父亲的庇护,便打下了半壁江山,其能力远在二哥之上。二哥虽小有成就,到底不是他一人之功,手下十之七八都是父亲的旧属。

“五哥,你我都是庶出,虽说有过战功,却不能与二哥、三哥相提并论。如今连父亲都接受了三哥登位为帝的事实,你、我可不能不识时务。想想看,连大哥、九弟都站到三哥那边,恐怕此事连父亲都无能为力了。”

五公子将嘴附到七公子耳边低语,二人当即定好,夜里就带自己的队伍离开洛阳,前往京城投奔三哥。

两人四处奔走,将有意愿离开洛阳的将领一并说动,四更时分动手,强攻出城。

郑元琮正在睡梦中,被一阵震天的喧哗声惊醒,打听之下,方知他两个亲近的兄弟携了军中将士离了洛阳。

赵三三听到消息,此事倒是她意料之中。这些天,她在怀疑郑元琎将如何处理自己与郑勇之间的关系。他若登基为帝,那他的父亲怎么办,封为太上皇,可郑勇却是一天皇帝都没做。实在有些离谱!

在给郑元琮的信中,他说得含糊其词,说元琎要登基也是她从蓝无邪口中知晓的事儿。

今夜又有两位公子带兵出城投奔郑元琎,可见大事已去。

“砰砰”院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郑宝珞大声唤道:“赵姐姐,赵姐姐快开门呀!”

小荞刚打开门,郑宝珞就窜入院内,径直奔往赵三三的闺房。

“赵姐姐,你快去书房吧?二哥与米大哥他们正准备出城拦阻五哥、七哥……”

荒唐!

五千人马出了洛阳城,再派出一万人马去拦阻,倘若此事传到京城,郑元琎便有了出兵诛杀的理由,怕是郑勇听到此事,也不会原谅郑元琮。

到了今日这个田地,郑元琮还不知退一步。

这么行事,不但害了郑元琮自己,更会累及无数无辜之人。

赵三三披衣离房,陪着郑宝珞匆匆到了书房。

房间内,晃动着四五个身影,留下来的都是郑元琮的亲信。

“二哥,赵姐姐到了!”

郑宝珞通禀时,赵三三已经愤然推开房门,走近米云轩便是重重的一记耳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竟然打他。

“你疯了?”

“米云轩,我看疯掉的那人是你?你想干什么?你想害死二公子和所有人吗?”

米云轩一脸怒容:“臭丫头,我懒得与你计较。二公子,事不宜迟……”

“啪”赵三三又是一记耳光,“多年前,你曾说我,为了虚无的荣华,灯红酒绿迷失了自己,那今日的你呢?为了可谓的建功立业,为了名利不一样迷失了自己吗?我赵三三真是瞎眼了,还以为你才高八斗,处事冷静,这等大事你可认真地想过。郑元琎离家十年,就为了一举成功,在这个关口他不会设想对手的举动吗?为什么送来的喜帖中,没有写明是他登基还是沐国公登基?如果不是他,而是沐国公登基,你们却贸然出兵,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你们都想过吗?”“那是逼子反父亲,二公子担得起这千古不孝的骂名吗?”

郑元琮闻到此处:“不可能,老三怎么可能让父亲登基为帝?”

郑宝珞看着众人,道:“二哥,从沐州传来消息。父亲收到三哥的信中,三哥确实说,请父亲去京城登基。”

赵三三道:“郑元琎为什么在给我们的喜帖中没有写明,这分明就是希望你们出兵,若是如此,他便有了诛杀你们的借口。”“二公子,该怎么做,你还是冷静地想清楚。”“泌郎,你现在跟我走,我还有好多话与你说!”

拽着米云轩的手就往书房外走去,离了郑元琮的院子,放开了他的手,呢喃地望着冷月:“还记得当年你在英帝国时骂我的那些话么?”

记得,他怎么会忘呢,字字句句用在今日的自己身上却恰到好处。

她静静地伫立在夜风中,荣辱不惊,得失不计,他竟然连她的气度都没有,对照自己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愧恨难当。

“小雪,明日我便随你远走天涯……”

“泌郎,我一直在等这句话。”

偎依在米云轩的怀中,“我们都是不擅于玩弄权术的人,既然不行,我们便远离阴谋,逍遥自在地过日子。纵观历史,有几个帝王能真正名垂千古,反倒是那些诗人名士因为他们的佳作而被人们颂读了几千年。青史留名的方式很多,你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我的丹青、你的书法,珠连璧合也可以留名……”

“小雪……”决定了要走,可心中还是忍不住觉得愧对二公子。

怀中的佳人儿低声呢喃着:“在我云游天下时,曾听一位高僧说过,当今天下有两大谋士,潜龙伏虎,潜龙乃是刘军师,伏虎便是匈奴隐士佟宏飞。你一会儿辞行的时候,可以向二公子推荐其人。曾听人说,刘军师二十年前与佟宏飞对奕,从未胜过……”

又说了许久的话,赵三三将耶律宏飞的住址、为人等诸多事如实相告。

米云轩与赵三三离去了,赶着他们的马车,带着贴身侍女小荞。

他们还是朋友,倘若郑元琮有需要的,他米云轩会随叫随到,只因赵三三索来喜欢云游天下,所以他不他得陪她去想去的地方。

临离开的时候,赵三三以一幅得意的画作相赠,作为礼物与纪念。

躺在床上,郑元琮忆起身边的兄弟投奔了郑元琎,曾经并肩作战的将军们投奔了郑元琎,连他视为朋友的米云轩也离开了。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几房妻妾惶惶不安,因为父亲临离开沐州的时候并没有带上他们。

父亲登基为帝,按理她们也是郑家的媳妇、儿女,留下话,让他们先去洛阳与郑元琮会合。

墙上的那副《牧羊图》泛出奇怪的光芒,不是茅屋前么?什么时候那羊群进了羊圈之中,连牧羊犬也乖巧地趴在篱笆墙内,静静聆听着声音。

这一发现,令郑元琮大为吃惊。小时候,曾在一本史书上看过:玉湖居士梁雪君,能让画中的羊儿会跑,人儿会动,鱼儿会游,而赵三三居然也会这手绝技。

米云轩离开的时候,向郑元琮荐举了匈奴隐士佟宏飞,传说此人才高八斗,料事如神,其才华不在刘军师之下,只因是匈奴人得了伏虎的雅号。

正月十八,郑勇在古都西京登基,改国号沐,史称沐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