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穿越之媚者无疆
349800000147

第147章  入宫真相2

醒来后,先去康宁宫请了安,回来就埋头疾书,草草地拟了个简单的规准,主要说明自己的意思:沐朝初建,百废俱业,库银不多,需要节俭。令百官节俭不如从皇宫做起,而宫中最重要的便是皇后、皇后。这个规准自然将太后与许太妃例外。她可不想冒犯这两尊大神。

李丽妃前来请客,三三说明了这个饮食规则的主题思想,将自己草拟的一份,索性给了李丽妃,这可是中原的大才女,善于写文章,就让她去弄好了。她的专长是绘画,由她来设计沐朝服饰。

“皇后,吃穿你都想过了。那选秀的事呢?毓秀宫里的秀女们可望眼欲穿了。”

三月进宫,如今转眼就到了五月了,的确是该遴选一番:“丽妃是皇上身边的老人,最是知道皇上喜欢什么样的人。本宫相信你的眼光,明日你去初选,五日后复选时我再参加。”

“就臣妾一人么?”皇上的妻妾不多,若是以前的那两位还在,丽妃也轻松许多,虽然有了皇后,可皇后才接手后宫事务。

“若实在不行,请安阳长公主、寿春公主一起初选。建朝已经三年多了,可沐朝百姓穿的还是前朝的服饰,服饰的事也不能再拖了。丽妃就多担待些,我们相识那么久,还信不过你么?你去忙吧,尽快帮本宫把饮食规准拟出来。”

她善绘画,像这样绘制服饰,倒是轻车熟路。

每一套都是以三世同堂的方式表现出来,一对老夫妻、一对年轻夫妻加上一对男女童,春夏秋冬各有款式。

小荞得了安排,携了傲月宫的玉牌到上清观去看,顺道将银票送过去,上清观正在重建,是花银子的时候。

她的主张是,一切都需要时间,如果百姓觉得现在的服饰好看,自然会照着现在的样子做,并不会刻意要求百姓们马上就穿这样的款式,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内庭监将这些新饰样的册临蓦之后再推行出去。

康宁宫。

五月的天气日渐转热,太后慵懒地躺在凉榻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先皇逝后,她整日闲下来了,孩子们也有各自的事儿,偶尔故人来访,她也懒得应酬。

突然有些想念在沐州的日子,可以时常听听小曲,偶尔听听评书,日子倒也过得自在。

“启禀太后,皇后与丽妃求见!”

“宣。”

“臣妾拜见太后,吉祥安康!”

“都起来吧!”

这是两位后妃第一次同时来拜见,两人像约好似的,各自赐了座位。

“太后,臣妾和丽妃这些日子日子对宫中吃穿都定下标准规矩,您先瞧瞧,可满意,倘若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请太后指点一二。”

“德子。”

太监从二人手中接过书册,太后粗略地翻看,立即就被赵三三那本漂亮的服饰画册给吸引住了,里面的人物还真是温馨和睦,就真真的人儿。人家可是大才女赵三三,绘画于她实在太容易了。

“好漂亮的衣袍,都是你画的?”

“回太后,正是。每朝都有自己的服饰,如今宫中的服饰是从梁朝沿袭下来。梁朝服饰太过繁复,皇朝初定,也不适合百姓,所以臣妾便重新绘了新的款式。”

太后看着新鲜:“这衣裳正合身,如果包裹、系上呢?”

太多解释的话都不管用,赵三三举掌一拍,翠儿与小春子便进入大殿。

“哟,宫衣都做好了?”

“回太后,就做了这两身。你们走近些,让太后瞧瞧……”

太后抓着翠儿的衣衫,这衣裳真是不错,不像以前的那般麻烦,太后掀起衣襟里面,瞧清楚里面有回形铁钩,一挂一勾,这衣襟就不会飘看,腰间也不用系腰带,瞧着就新鲜。

“以前的服饰大多是环裹与系套,既废布料,又繁琐,用这种法子制出的衣服又干练又清爽。女子服饰,既能体现女子玲珑的身姿,又看着漂亮。以前能制两身的布料,如今做三身便绰绰有余。”“小春子身上的乃是男子服饰,服式相近,身上的腰带还是按照以前的样子,只是根据各人不同的尺寸,依旧采用勾挂的法子……”

赵三三将图册上每一种款式的喻意、名称都说了一遍:“这叫全家福,福与服谐音,最适合平常百姓,下地干活,即轻便又干练。女子的裙摆至膝盖处即可,下摆采用荷叶边,形成不齐的波浪,飘逸中不失柔美……”“因为服饰改了,所以头式也改了。”

“好,挺好”太后翻看着图册,又看看服饰,“如果推行出去,皇后也算大功一件。让哀家瞧瞧丽妃的册子……”

“可恶”李丽妃吓得赶紧跪在地上。

“太后,请勿生气,丽妃所做都是按臣妾的意思来写。你若要怪责备,就责备臣妾好了。皇朝初建,百废待兴,听说北边自入春以来,一直干旱,臣妾想……”

“皇上的饮食用度都节俭最,为什么哀家与德太妃的没写?”

还以为她不同意节俭,原来如此?

看来这太后还真真是个明事理的人儿,往后相处倒也容易了许多。

李丽妃轻声道:“此事臣妾与皇后商议,我们一致认为,太后与德太妃当年协助先皇打天下不易,身子比不得我们。所以饮食用度上就全由两宫自行作主。”

“减了皇后都改八菜一汤了,哀家就与皇后同样。至于德太妃就按丽妃的标准来吧。”太后缓缓坐直身子,脸色比以前好看了许多:“皇上身边有你们这样的皇后、嫔妃理事,真是皇朝之福,我郑氏先祖之福呀!你们俩都是哀家的好儿媳,丽妃你快起来……”

太后将册子递还二人:“丽妃跟皇上也三年多了,该有自己的孩子了?还有皇后你,得赶紧把自己的身子养好了,也替哀家多生两个孙子……”

赵三三窘得很,几条黑线从额头涌出:她又不是真皇后,这种生孩子的事就交给别人吧。

“丽妃,今年你能替太后添个孙子吧?”

“皇后,哀家是在说你呢?”怎么把话针对丽妃来。

赵三三不知如何应对:“我……我这身子怕一时半会儿也怀不了。本宫只能希望丽妃早结珠胎,替皇上生下一男半女……”

孩子,李丽妃比谁都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可那个孩子被偷之后,常与皇上在一起,却硬是没有怀上,苦药水吃了不少,硬是不管用。

“哼你们啦,后宫如今就你二人,改得日后有了三宫六院,到那时你们想怀上孩子,还得排队呢?”

只说得李丽妃悲从中来,又不便流露出来。

“启禀太后,乐坊的莺莺姑娘到了!”

又到了她该听曲的时候。

“你们都下去吧!”

“是,太后!”

两人出了康宁宫,身后是两宫的宫人。

“小宛,你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妨说出来。”

“不瞒皇后,臣妾也有怀上一男半女,可生下那怪孩子后,那个……那个就一直没来。”

她为什么会用上怪孩子几个字眼?

赵三三不愿追问别人的痛处,两人一前一后到了御花园,相携坐在凉亭里。

“当年那孩子一落地,浑身青紫,被人偷了便偷了,倘若留下也必是养不活的……这些年来,我便一直想着要替皇上生个健康的孩子,可到如今……”

三三欲握李丽妃的手腕,被她闪去,“好了,我替你瞧瞧!怀疑那不是病,而是毒。”

她的脉像极怪,阴虚亏损厉害不说,体内还有一股阴毒之气,“真是奇怪,你这会身中这种剧毒?”

“你说什么?我中了剧毒?”

“是呀?是滞毒!那个不是没来,只是被淤阻在腹部,你走起来让我瞧瞧……”

李小宛用手抚着小腹:“难怪,每月总有两天下腹隐隐作痛,我也发现自己的小腹越来越大,竟然……赵姑娘,我们相识一场,你可以解毒的法子?”

“让我想想”赵三三冥思苦想,努力在看过的医书中寻找蛛丝蚂迹,李小宛虽是没有自己的孩子,很难在阴险的后宫站稳双脚,“有了,我知道一种方子,是专治这种毒的。只是恐怕你要受些苦,因为排出滞毒阴血时,如同小产一个胎儿般痛苦。而且服药这段时间,不能再侍寝……”

“只要可以治我的病,什么苦我都愿意!”

“好!一会儿,我让小荞把方子给你送过去,你再让御医瞧瞧,看用量可曾合适。”

“多谢皇后……”

二人各自回宫,去忙自己的事务。

三三当即令小荞将两本册子一本送到内庭监的手上,着令他们快速处理。

李丽妃明白,在赵三三的心里始终唯米云轩一人,她没有加害自己的原由。可是她的阴毒为什么连太医都没有瞧出来。

可这种药又怎能乱吃,李丽妃心中还是存有顾虑,亲自召见可信的太医来瑞鹤宫瞧病,随便将那处方让他细瞧。

“娘娘,你这方子……”太医看着方子,神医大变。

“不妥吗?”

太医笑道:“回娘娘,这方子无论是用药还是用量都巧到好处。确有以毒攻毒之效,少一分没有效果,多一分损人身体,微臣想请问娘娘,这方子是从何而来?”

原来赵三三竟然懂得医术,她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她几乎什么都懂,就像是一个完人,天下间有这等完人么?怕是天上的神仙般?

“既然真可以治我病,就有劳太医替我抓药吧。”

既生宛何生三?

她李小宛有才,可赵三三的才学见识却是她远不能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赵三三会成为皇后,但今儿太后说要她替皇上生孩子的事儿上,她并不愿意,就把这些都推到了自己身上。也就是说,她的心里还记挂着米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