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云栖法汇
35066300000057

第57章

(八)下院上方半为担力。半为放生。守院人宜体此意。一者好安顿担力。使得宁息。二者护持生物。上防恶鸟。下防恶兽。乃至岸有崩缺。及时报知修整。不得抛入恶水恶汁。亦不得放草太多。以上守院不行其事。退换。每晚定香一炷。不至者。记名送入山。守院不行。罚钱五十文。来宿者不依行。记名送入山。后不留宿。无事间游者不留宿。假以医病为名避懒者。记名送入山。长寿专为放生而设。护持生物同于上方。不得留人宿。留宿。罚钱三十文。二处守院人。无故出外闲游。及应赴道场者。罚钱五十文。梵村静室。专为出入往来安顿米粮一切等物。定立二人看守。当心照管。不得私自留人宿歇。及与人寄放行李。违者。罚钱五十文。天池山专为柴蔬。议立守院二人。知山一人。园头二人。管顾山场。防恐小人窃取花利。失事者。罚钱五文。不得招揽熟情闲人等宿歇摆茶。混用常住物者罚赔。违者出院。例如下院。每岁腊尽交代。听凭更换。晨昏课诵不得失时。偷懒违者。依例罚钱十文。

云栖共住规约下集

一直院事宜嘱语请解行具足人作丛林主。如无其人。姑循戒次权直。力绵者。二人共之。全无力者。纳银一两免之。力堪而求免者。纳银四两八钱免之。七十以上者径免。直年不满者。一月纳银四钱。虽当戒次。而其人素行不端。众所厌恶者。置不用。不肯依诫言立誓愿者。令照例纳银四两八钱免之。直院以后。所为悖理。谏劝不从者。众议退之别换。作一簿。前书诫文。后书逐年人名。不满年者不书。病不能满者亦书(诫文具别集)。众中凡事俱白直院。不白径行者。事小罚钱三十文。事大罚钱一百文。误事。罚已出院。而直院亦不得因而任意独专。不与耆长众执事共议。轻则罚。失事。罚已退换。本山诸寮。乃至十方堂。各宜巡行看视。及下院。亦半月查理。自己有事。可差人代。以上安坐不理。轻则罚。失事。罚已退换。事难独成。功在夹辅。以一人之闻见有限故也。今将合山大众。挨次轮日各陈其所欲言。名曰僧直。又复关系丛林大事。不可迟误者。无论僧行老幼一切人等。皆得即言无隐。不必要待轮该僧直方说。而直院人不受善言。当行不行。每一事。罚钱二十文。大事倍罚。失事。罚已出院。每半月查各房上座。如法者。设茶与善。懒惰不如法者与罚。不查。罚钱三十文。每早查直夜人勤惰。不查罚同前。失事倍罚。直院年初一起。至十二月十五日满。十六日。新旧相兼。及内外执事。共议丛林正务。至年尽夜。方始新管当事。旧管退休。

(二)额定人数

堂内外人数俱额定如左。有缺方补。妄增一人。罚银五两。

大堂四十八单。老堂十单。

堂外 直院(一)库头(四)知客(二)书记(一)典座(四)饭头(二)茶头(三)碗头(二)磨头(二)火头(五)净头(二)香灯(二)侍者(四)柴头(九)园头(六)担力(二)化饭(二)铺堂(十八)司山(二)司屋(一)印房(一)山门(一)生所(八)重用(十)轻用(三十)病堂(一)看老(一)下院(八)杂收(一)

轻用定数外。余者都入小堂。晨昏课诵。昼日止静。

依大堂行事。但晚听教学经。出堂事讫。还堂入观。

柴头。八九月请发心者助事讫。还归本执。因而添人。罚钱一千文。知客卧具等忙时请助同此。

(三)节省财费

山不得再买。买一亩。罚银三两。

屋不得再造。理实应造。众议定方可。若仍前妄自兴造者。一间罚银五两。

厨楼封锁。不得已。白众议处。辄开。罚钱五百文。

茶品即用山物炒米盐豆白果杨梅油灼之类。间或市买。止可枣栗糕饼之类。故办贵细物品者。罚钱三十文。其品以三四为常。五品为极。过五。每一品罚钱三十文。本山僧茶。分散各单。开桌罗列者。每桌罚钱五十文。施主特设不论。又单上摆茶杂话者。罚钱三十文。分散各单。不聚谈者。不论。

设斋以四果四菜为常。五果五菜为极。过五。每一品罚钱三十文。

寻常日用。二日菜。一日腐。有斋不论。凡生菜干菜干瓜干茄干羊豆干刀豆干萝卜之类皆可置办。乃至设斋。亦只用腐等常品。不必定买贵物如香菌蘑菇之类。其故为丰富者。罚钱五十文。采野菌食者。罚买菜三百斤。

轻藐黄米。必买白米者。每白米一石。罚钱三百文。凑买黄米。

过分用油酱等。计价罚钱。一倍二。

可生食物。故费柴汤煎煮者。计价罚钱。一陪五。如煮栗煮枣之类。

不得拗众粥饭。年七十以上不论。病人不论。余罚钱十文。

故不食腐渣。喂畜。及卖与养猪家者。罚豆。一陪五。僧食之余。恐成坏烂。施放生所者。不论。

茶房取面汤无度。及二板后用壶取茶归单吃者。俱罚钱十文。茶头不举同罚。身至茶房立饮者不论。七十老人并病人不论。印房不论。

夜间不得煎煮。大寒月止可作姜枣汤而已。烹炮。罚钱三十文。

善人来寺设斋者。斋佛讫。即引至禅堂佛前一礼。次两单或一礼。或问讯。次引至斋堂韦驮前一礼。两单问讯。其有许数斋僧若干员者。应为报数总记。完日回向。

烛不宜多点。夏月尤为不宜。油灯粗草单炷。细草方可用双。又不宜以贵价买木头作香。熏坏金像。反成过咎。

非期浆洗者。罚钱十文。重务不论。

穿着过分鲜好衣服者。罚钱一百文。裙幅太长者。割取作衣带。施与十方。

铜盆洗面者。夺施。一切过分精巧器皿。夺施。

浴铭云。一月八浴。丛林罕闻。乃日日浴。虽重务。恐亦过分。今姑从之。而须库房讨筹。无筹不放入浴。强浴。罚钱十文。浴头阿容不举同罚。余非重务。有故欲浴者。买筹。库房审其可否。不审滥与。每一筹罚钱十文。用筹不用钱。浴头收钱。罚钱五文。夏至起。至秋分。方日日大众普浴。停筹。

(四)出应期会本山专修净业。长期坐禅。乃法眷赴讲者多。修禅者少。专业之谓何。自今见住本山。自愿作讲师者。必其教理大明。学问该博。堪能弘法者。且在本山。为新学讲明戒律。次及净土经论。或次及切要经论。诸方有来请者。须审彼会首实为弘法利生则可。否则勿应。虽系法眷。原在外住。而赴讲期来本山说知。须审其教理学问已全备否。如其不然。则应劝止。又年未老成而作讲师者。亦应劝止。又年未老成而作施食法师者。亦应劝止。以上权应末法。当知修禅为正。

(五)暂到客众暂到三六九日。知客同外书记请问。若系求住。宜审其不可留者。即时善言辞却。不必候缺。有当留者。记名上簿。请暂回。至诵戒日来。观缺有无。缺少人多。拈阄定之。若随喜非求住者不论。如上三六九不依期问。仍前顽赖者。罚钱五百文。退换。晚止静。二板鸣。巡照人请入堂。暂到或僧或俗不曾面识者。无论高下。俱要诚心请问尊姓尊号上刹何处贵宅何处。曾与本师相会与否。不可怠慢。或有无赖之徒。又当外敬内防。不可一例轻信以致失事。

(六)外住法眷外住不守非理募化僧约。反来山中募化者。不允。相托干求檀越布施者不允。相托干求宰官书柬封条手卷诗文告示扁额等事者皆不允。外住不务修行。作世法斋会者。不往设供。作世法兴造装塑等事者。不助。外住多年迹不进山者。应来诵戒而不来者。不认法眷(凡诵戒。或半月来。或一月来。远者或三月来。或半年一年来。曾不来者。不似法眷。故不认)。在外有过应责问者。往彼善言规劝不从者。集众绝之(责问。二人同行)。来诵戒者。唱名同本山一例。晚止静。俱入堂随众。直夜人催请。虽在外住。而确守本山规约。及精勤道业者。当使人看望慰劳。贫乏应助。若年未老成。理未通达。而遽入关房者。来请问。应劝止。

(七)十方云水十方堂供圣像琉璃香烛鱼磬。安单有定位。勿乱。晚听大堂开静。轮数人出领众课诵。课诵毕。俱至本单止静。一一随禅堂规式。乃至香毕。各于本堂入观。事讫锁门(入观文。大字写贴堂前)。近午时到。候午斋。随众。近晚时到。候晚食。随众。才饭毕到者。补饭。晚到。留一宿。次日早行。天雨。待雨住。有病。待病愈(病愈以能饭为则)。舆疾至者。审其来历分明方纳。即写板帐。另作一簿记之。若十方人看病。不可久长。计日酬劳遣发。若本山看者。记善如式。其汤药等。与本山一例给与。执吝不与罚如前。众中有不守清规者。管山门人善言劝化。不听。则白众查明。跪香鸣鼓遣出。不白众。径自乱嚷乱骂者。罚钱一百文。乱打者。罚钱五百文。与十方彼此交易。或彼此互相送物者。罚钱三百文。散去时。察众中有单身老弱可虞者。方便护送。朝去暮来之辈。平常相待。有远方初到本山者。斋堂具茶汤果饼待之。乃送归单。毋得轻忽。外东净亦要灯火。及置大蒲鞋数双。散去后。管山门人打扫干净。墙垣低者。不谨慎者。以时整顿。延捱失事。山门库头罚钱一百文。

(八)众事杂式挑运米柴竹木等。立一人领众记过。出则贯珠。归则散步。领众不顾众。罚钱二十文。发梆则举众皆行。不去者纳钱。立一人记名。乱发梆者。罚钱五十文。经忏道场一概辞却。或遇启建水陆则可附行。万不得已。亦可念佛代经忏。凡遇一切处闲谈戏语者。直院库头僧直知客皆可击板三下。三次击板不止者。不散去者。即举入堂。不举同罚。彼此相骂者。先各罚钱四十文。后辩曲直。相打者。先各罚钱一百文。后辩曲直。骂打忍受不回者。与善如式。食时。香灯读食存五观铭。杂语喧乱者。铺堂人夺碗箸。不夺者罚钱二十文。管事人不查者同罚(大堂斋堂二处皆然)。浴室杂话喧嚷者。罚钱十文。浴头不举。罚钱二十文。自至锅边取菜取饭者。罚钱十文。饭头等不举同罚。非病人。非七十老人。另搬粥饭入房。不随众者。罚钱三十文。典座不尝味。罚钱十文。典座等自入库房取物不问者。罚钱十文。库头不举同罚。无事人入库房者罚同上。库头当家两不通知者。各罚钱一百文。库房不通众知。独自一人作帐者。罚钱二百文。暂到房止安僧行善友。乱安轿人工人等者。罚钱一百文。听用牌挨次差遣。填记分明。徇私不公。一事罚钱四十文。僧直举事合宜。而管事人不行。一事罚钱二十文。失事重罚。卖物人至。公府人至。非执事。群聚观看。或胡乱发言。或争竞买物。俱罚钱一百文。冬月围炉。挨班进退。乱挤者罚钱十文。常住物不问自取者。系公用。罚钱十文。若私入己者。罚钱一陪十。废坏常住物。一陪二。瞋心废坏者。一陪十。碗头洗碎。系粗率不仔细者。一陪一。原损欲碎者免陪。乱砍竹木者。一陪五。破坏风水者。一陪百。摈出。乱掘山地者。罚钱五百文。破坏风水者。罚钱一万。摈出。放债取利者。每两罚钱四百文。虽应人急。不取利息者。亦须白常住可否。不白罚同。旧有法名求改者。必本师已故。或本师是邪魔外道。或本师远在三千里外。或本师命其来改。方可。若知客糊涂开入者。罚钱五十文。失事。罚钱五百文。不得已。或为作字。在家单身来求法名。无人识熟者。亦不允。放生所半月一警策。失误。罚钱三十文。看生人挝打生物致损者。罚钱五百文。致死者。罚已摈出。不加守护。致被恶兽伤害恶人盗去者。罚钱三百文。放牧损人花利者。计数双分陪偿。土工及皮作铁作等人久留山中至于四五日者。管事人计工罚钱。乃至十日者。罚工钱三倍。免务及诸罚银。不得仍前库房乱用。其钱悦众管匙。库房收匣。库头即令书记登簿。直院面证。待作福事支用。乱用。一陪十。集众不至。罚钱十文。大集众不至。罚钱三十文。直夜人每夜察单。当举不举。罚钱十文。凡直夜。老者免。幼者亦免(老者七十。幼者十六)。帖单。直院悦众内书记同行。不得独专。独专罚钱五十文。园中种菜。其多生虫豸致伤物命者皆宜少种。可多种瓜茄刀豆羊豆豇豆芝麻等诸物。黑夜入山。罚钱五十文。腊尽行年考(式具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