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震川先生集
35197600000073

第73章 谱 世家 (2)

吴中之归,皆宗宣公。有光之所可知者,始自湖州判官罕仁。罕仁而上十五世,至太子宾客蔼,其谱失亡。罕仁生道隆,居昆山之项瘠泾,今太仓州也。道隆生廉访使德甫,德甫生子富。子富以洪武六年,徙昆山治城之东南门。子富以下,昆山之族可得而详焉。其别者居吴县,或居太仓,或居嘉定,或居湖州。其在长洲者,居娄门,或居沙湖。在常熟者居白茆。

归氏世谱后

吾归氏之谱既亡,吾祖之高祖,始志其里居世次,而曰:「高祖罕仁,唐太子宾客蔼之十五世孙。宋末,任湖州判官。以此知吾家本于宣公,而不得其世次名讳,不可谱也。」又曰:「曾祖道隆,自号居士。祖德甫,仕河南廉访使。天下乱,失官,称提领生。考子富,洪武六年,徙昆山之东南门,此其所可考者。其它行事莫详也。」

吾祖之高祖,讳度,字彦则。少丧父,而所生母亦已先亡。事嫡母甚孝,处兄弟有恩。弱冠,坐事亡命,走西南万山中,经辰水、麻合山、乌江、紫梢、蛮峒数处,几死,常有神人护之。自播州转入丁山。丁山之神,夜来与语,其貌甚伟,曰:「吾姓褚氏。」导以如巴中。巴人以为神,相与敬爱之。居九年,赦归,时洪武三十年也。将渡江,又有戴笠者,若云江不可渡。是日大风,诸渡者尽溺死,以此独免。永乐中,以人材征,辞不就。初,高祖兄弟三人,高祖独有七子,子孙最繁衍矣。高祖治家有法,年老,益精明。每鸡鸣,子壻方巾布袍,揖而受事。及暮复命,亦如之。诸妇小有言,即曰:「兄弟所以失爱者,皆妇人之为也。」使谢过,乃已。作遗训数百言。又为书云:「吾少闻先考之言,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先考所生吾兄弟姊五人,吾遵父存日遗言,切切不能忘也。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其所以训如此,亦可以见吾归氏之纪虽不详,而家法相承之厚也。

吾祖之曾祖,讳仁,字克爱,为人刚毅,必行己之志,不为势力所怵,以高年赐冠服。吾高祖讳璇,字文美,例受承事郎。生而奇伟磊落,然自尊奉,每饭未尝不鸣鼓也。好饮酒,恒至达旦。宾客往往自失,亡去,高祖俨然无倦容。明有天下,至成化、弘治之间,休养滋息,殆百余年,号称极盛。吾归氏虽无位于朝,而居于乡者甚乐。县城东南,列第相望。宾客过从饮酒无虚日,而归氏世世为县人所服。时人为之语曰:「县官印,不如归家信。」高祖同时诸昆弟并驰骋,因为武断者,或有也。高祖与诸弟出,常乘马,行者为之避道。其后县令方豪,年少负气,士大夫多为所陵,然曰:「惟归氏得乘马,余人安可哉?」高祖殁于正德三年,有光已生三年矣。

吾曾祖讳凤,字应韶。曾祖美姿容,恂恂爱人长者。治尚书,精诵,虽奏厕不辍。成化十年,中南京乡试。北上,人有居京师者,其家寄遗以百金,曾祖中途遇掠,尽以己赀与之,竟完金以归其人。弘治二年,选调城武县知县,务休息其民。兖州太守龚弘,御吏严明,少当其意。顾独爱曾祖。然曾祖虽不喜为吏,每公退,辄掷其冠,曰:「安用此自苦?」亡何,以病免归。曾祖母林氏,世宦族。祖钟,为山东参政,有名。曾祖母归归氏,事上抚下,曲有恩礼,宗党称之。曾祖尝夜卧,闻枕间有钟鼓声。及卒,柩上有声如鹳。曾祖母未几亦卒。

有光受命于吾祖,而其述止此。时嘉靖之二十年也。+兴安伯世家+记壬午功臣

兴安伯世家

兴安伯徐祥,兴国大冶人。初为陈氏万户。至正辛丑,江州附,隶傅友德军。与从征黄梅、东胜,数有功。洪武八年,由西安护卫马军小旗,除金吾左卫百户。从征松花江、黑山、乃儿不花、搭滩里,升副千户。己卯,燕兵起,祥首议帅师夺九门。克居庸关,升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寻改左卫指挥佥事。援兵怀来,破雄县,按兵月样桥,追败大军于莫州,复败之于真定,出刘家口,破大宁,败齐尚书军于郑村坝。升指挥同知,寻升北平指挥佥事。破广昌。庚辰,克蔚州,攻大同,大战于白沟,攻济南,升指挥同知。辛巳,败长围军于雄县,败大军于夹河;大战藁城,复败之;攻顺德,至彰德,破保定西水寨,败援军。壬午,破东阿、东平、汶上,至凤阳,夺河南桥、小河坝、凤凰山,与大军战于齐眉山。败漕军于灵璧,复败大军于营寨。取泗州、盱眙。渡江,入金川门。

是岁冬,封功臣。皇帝制曰:「昔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峻德广运,格于皇天。光天之下,用集大成。亦有熊罴之士,不贰心之臣,庸作股肱心膂,左右弼成。悉视功载,懋之官赏,列爵崇报,万世有辞。皇考升遐,建文即位,自绝于天,改更成宪,屡造大愆,图任侧媚。咸刘宗亲,祸延于朕。朕不获已,以尔有众,底天之罚。咨尔都指挥使徐祥,事朕藩邸,首获奸凶。内夺九门,外攻居庸;追战莫州、真定,应援永平,走辽东兵;从下大宁,捷于坝上;白沟大战,遂取沧洲、威、深、夹河、藁城、西水、小河、灵璧,每有功能,克堪用武,辅成大勋。畴咨于众,惟良显哉!是用授尔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兴安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世承袭,乃与尔誓。除逆谋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于戏!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其益逊乃志,弘乃量,以持乃禄位。朕无忌尔功,尔亦无忘朕训。常以暇逸,思其艰难;常以富贵,思其贫贱。钦哉!惟克永世。」

永乐二年,兴安伯祥卒。孙亨嗣。十一年,亨从驾北征,至红山嘴,败瓦剌于苍崔峡。二十年,至渠列儿河、天城等地。二十一年,至阴山。二十二年,至半边山西路,奉驾南还。宣德二年,与黔国公征交趾,失利。正统九年,征兀良哈三卫。出界岭口、河北川,败贼师,多卤获。赐诰券,进封兴安侯。

兴安侯常守关中。侯弟恺,居京师。一日,天子集诸武臣及子弟驰骑,命悬本爵牙牌,夺得公者与公,夺得侯者与侯。恺直驰丰城侯,夺其牌。丰城初不觉,既而请于侯,侯顾恺解还之,人多其不竞。天顺四年,兴安武襄侯卒。子贤嗣为兴安伯。贤卒,子盛嗣。盛卒,从弟良嗣。

良祖母,故小妻也。良父既生,而其祖继娶定襄伯女。及是,郭氏之孙与良争袭,朝议以郭氏初尝适人,法不得为正嫡。良竟得袭。良年五十,犹日于大中桥受雇为人汲水,比都督府求为兴安伯嗣,乃谢其邻而去。良佥南京中军都督府事,奏请给其祖父母诰命;尚书杨一清议,以私亲不宜干大宗,不许。嘉靖癸巳,良卒,子勋嗣。乙未,勋卒。先是,贤以跛足免朝参,革去半俸。刘瑾时,革去折色二百石,才得食禄三百石,折色五百石。迄良之世,不能复也。

祥季子麟,金吾卫指挥同知。洪武末,胡【胡 原刻墨钉,依大全集校补。】骑临城。内外震恐。麟挺身出,闭午门,亦以功,世官南京。

赞曰:予至南京,尝馆于兴安伯家。观太祖、太宗所肠铁榜板榜,其于功臣训戒切矣。河山带砺之盟,宜与国长久,而当时封爵存者十二三。兴安虽式微,其世次颇可叙述云。【按诸刻及抄本叙事甲子,皆误以燕兵起为庚辰,以克蔚州为辛巳,败长围军为壬午,破东阿至入金川门为癸未,与国史皆差一年。未知为其家文字之误,先太仆仍之而未及详考欤?抑抄写者之误欤?今据国史正之。赞语,诸本各异。昆山刻本以兴安伯勋赍金入京求嗣事作结,常熟本有兴安伯死子幼门第荒凉等语,今皆不用。独从家藏抄本。】 记壬午功臣

壬午封爵之称有四:曰辅运,曰翊运,曰靖难,曰翊卫。或因或革,而三等之禄,又各自有差次。其间或袭或降,或止其身,又有不同焉。凡封爵有三十,嘉靖时存者成国、镇远、永康、武安、泰宁、保定、隆平、兴安、应城、忻城、襄城、新宁、平江,一公,六侯,六伯云。

公二靖 成国朱能 【五千二百石】 淇国丘福 【二千五百石】附旧爵增禄一辅【原封】 曹国李景隆 【加一千石】侯十有四

靖 永康徐忠【一千二百石】

武安郑亨成阳张武同安火真武城王聪泰宁陈圭保定孟善运 镇远顾成靖 靖安王忠【一千石】辅 永春王宁靖 武定郭亮【一千二百石世伯】隆平张信【一千石世伯】安平李远 世伯

思恩房宽【八百石世指挥使】伯十有四卫 云阳陈旭【一千石】武康徐理兴安徐祥应城孙岩【都指挥同知渊之子】武城赵彝信安张辅襄城李浚新宁谭忠

运 顺昌王佐【一千石世指挥使】平汪陈瑄【世指挥使】卫 新昌唐云【世指挥使】

富昌房胜【世指挥使】运 兵部尚书广恩刘才【九百石世指挥同知】忠诚茹瑺【一千石不世】附

骠骑将事都督佥事张兴骠骑将军都指挥使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