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35244300000178

第178章

明州天童西巖了慧禪師

蓬州羅氏子。垂髫與群兒戲。必摶泥沙。為佛塔像。一日玉掌山祖燈。至其舍。師向之合掌。父母以師資宿契。遂令出家。燈授以般舟三昧。非其志。辭往成都。謁瓌菴照於昭覺。器之。屬令南詢。乃參浙翁琰于徑山。聞高原泉為人徑直。心慕之。往叩。適泉赴台之瑞巖。師與俱。一日泉問。山河大地。是有是無。師擬開口。泉即喝出。復以偈呈。泉曰。沒交涉。師一日偶書白楊示眾語。泉閱之。笑曰。寫字與做言句儘得。爭奈沒交涉何。師憤然。泉曰。汝緣不在此。可往見雪竇範和尚。師秉命造謁。自陳來歷。範呵曰。熟睡去。既而令充不釐務侍者。一日謂師曰。覰不透處。只在鼻尖頭。道不著處。不離唇皮上。討之則千里萬里。師抗聲曰。將謂有多少。範遷育王。師侍行。從容承稟。乃盡其要。逮範移徑山。師居第二座。自是聲動叢林。節齋趙觀文。作牧蘇州。舉師開法定慧。遷永嘉能仁。江州東林。後住天童 佛涅槃上堂。拈拄杖召眾曰。黃面瞿曇。乃竺乾猛將。以慈悲為弓矢。以智慧為戈矛。統百萬雄兵。勇不可當。布三百餘陣。勢不可敵。如是四十九年。演出五千餘卷兵書。雖流落人間。而未嘗有一字漏泄。因與生死魔軍。為冤為對。遂於跋提河邊。築一巨城。名為涅槃。于其城中。先以紫磨金軀。犒賞諸兵。令其瞻仰取足。再三撫諭。而又散以八斛四斗珍珠。其謀意無他。必欲打破生死牢關。普與盡大地眾生。共行通天活路。得到大安隱大解脫之場。而後已。豈謂二千餘載。猶未遂其志。未奏其功。山僧既知其力盡計窮。不免拔劒相助去也。以拄杖畫一畫曰。四海浪平龍睡穩。九天雲淨鶴飛高 芙蓉長老至上堂舉唐芙蓉訓訪實性大師。實性上堂。右邊拈拄杖。向左邊曰。若不是芙蓉。師兄也大難委悉。頌曰。陪盡老精神。杯盤越樣新。誰知村店酒。難勸玉樓人 舉泐潭常面壁坐。南泉至。乃撫常背。常曰。阿誰。泉曰普願。常曰如何。泉曰。也尋常。常曰。汝何多事因緣。頌曰。面壁堆危引客過。問誰那更問如何。道尋常已成多事。簡點儂家事更多 師在眾日。為亡僧訥侍者起龕。至龕前連呼訥侍者三。乃曰。三喚不譍。果然是訥頂門。放出遼天鶻 師先依妙峰於靈隱。嘗題兩廊畫壁曰。幸是十方無壁落。誰將五彩畫虗空。善財眼裏生花瞖。去却一重又一重 晚年退居幻智菴。將終誡執事已。問曰。今何時。對曰。二鼓矣。遂放身而逝。實宋理宗景定壬戌三月十一日也。壽六十五。夏四十七。

越州光孝石室輝禪師

上堂。舉城東老姥與佛同生。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回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遂以手掩面。十指掌中亦總是佛公案。頌曰。平生不願佛相逢。十指尖頭現紺容。來路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

靈隱薰禪師法嗣

杭州淨慈愚極慧禪師

參石田薰於靈隱。一日室中。舉雲門念七話。連舉十數轉。無人下語。忽有一僧。纔跨門。薰遽曰。雪峰輥毬。師侍傍聳耳而聽。豁然領悟。衝口說偈曰。雲門念七。雪峰輥毬。白蘋紅蓼。明月孤舟。薰頷之 住北禪曰。謝劒南儒藏主。雲谷慶藏主。無則珍藏主。上堂。舉白雲師祖開堂拈香。有曰。眾中衣鉢道友。有一言半句利益我者。同伸報謝。山僧乍住。二三故人。遠來相訪。又非一言半句者比。豈無片香以為供養。燒楓香是著菩提邊事。燒黃熟是著說佛說祖邊事。而今猛焫一爐。也要盡大地人知道。浙西管內嘉興府川原道地。且道。燒底是甚麼香。良久曰。不下閤 送寧禪人偈曰。心未寧時為汝安。落花小雨釀春寒。斷橋流水孤山路。楊柳絲絲拂畫欄。

杭州中竺雪屋珂禪師

上堂。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且道。衲僧知個甚麼。知道飯是米做。直饒恁麼。閻羅老子。索飯錢有日在 題初祖贊曰。一葦截流。深心叵測。梁土太平。魏邦著賊 師以宋鼎既遷。即謝寺事。金山默菴覺。雅知師。且尊其道行。時元兵下江南。覺被丞相伯顏協置幕中。從至武林。覺言於伯顏。請師住靈隱。親持請疏扣門。師抽關露半面。問曰。汝為誰。覺曰。故人某甲。師落關曰。我不識汝。葢師雖處世外。而以忠節自持。故不屑靈隱之命。後斷江恩。贊師曰。雪屋今亡四十年。高風凜凜尚依然。伯顏丞相拜牀下。不肯為渠來冷泉。

天童禮禪師法嗣

明州育王橫川如珙禪師

永嘉林氏。父崇夫。有處士名。師其季子也。孩時即不肉食。年十五。從季父沙門正則祝髮。受具戒於廣慈。初參石田薰。癡絕冲。無所入。繼登太白。謁天目禮。咨決所疑。禮舉南山筀笋東海烏賊話。師擬對。禮便打。豁然有省。親炙久之。後為斷橋所重。請師分座。復舉出世鴈山之靈巖。次遷能仁瑞光。元世祖至元癸未。被旨住育王 僧問。如何是教外別傳底句。師曰。不落元妙。曰恁麼則一超直入如來地。師曰。且緩緩 問如何是學人行履處。師曰。你適纔從甚處上來。曰如何報得四恩去。師曰。你且從適纔路下去 問如何是聞復瞖根除。師曰。一不成。二不是。曰如何是塵消覺圓淨。師曰。漏木杓破笊篱 問。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庭前栢樹子。問慶雲。曰庭前無栢樹。一等是問西來意。為甚所答不同。師曰。不是闍黎問。老僧也不知 上堂。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若一念無疑。地不能礙。若一念無愛。水不能溺。若一念無瞋火不能燒。若一念無喜風不能飄。如此即是無依道人。佛從無依生。若悟無依。佛亦無得 中秋上堂。馬祖。與百丈智藏南泉三人玩月。各呈自己見解。於月有甚交涉。月輪有圓有缺。孤光透徹。謂之月光菩薩。照破山河大地昏暗。開一切眾生心地昏暗。老僧出母胎時。正當今夜。拈却門前大案山。放你諸人東去西去 上堂。魯祖三昧最省力。纔見僧來便面壁。育王三昧更省力。纔見僧來便合掌。南山北山。如牛拽磨。脚瘦草鞋寬。地肥茄子大 上堂。妙明心印。印佛則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印法則狗銜赦書。諸候避道。印僧則個個鉢盂口向天。還有自印者麼。若能自印。則行住坐臥。一一明了 上堂。本無纖塵法礙你眼睛。何得自昧。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千聖不傳底事。只在你面前。不可錯過 上堂。先佛有頂[寧*頁]一機。祖師有末後一句。總向諸人面前拈出。破知解窠窟。截生死根株。正體獨露。妙用全真。一塵中現寶王剎。毛端上轉大法輪 開爐上堂。僧出曰。丙丁童子來求火。師曰。歸去生柴帶葉燒。乃曰。古鏡濶一丈。火爐濶一丈。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你諸人。長連牀上堊地聽 上堂。百千三昧門。百千神通門。百千妙用門。你總入不得。你為三昧礙。神通礙。妙用礙。直饒不礙。也入不得 示眾。舉唐肅宗問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國師曰。與老僧造個無縫塔。曰就師請塔樣。國師良久曰。會麼。曰不會。國師曰。吾有付法弟子躭源。却諳此事。請問之。後詔問躭源。源有頌曰。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船。瑠璃殿上無知識。師曰。無縫塔實難會。若去國師良久處會。瞎却自己眼。若去國師道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却諳此事請問之處會。瞎却自己眼。若去肅宗道就師請塔樣處會。瞎却自己眼。若去耽源四句偈裏會。瞎却自己眼 夜參。少室無門戶。如何便得通。夜深寧耐立。聽我話西東 嘗室中垂語曰。南山筀笋。東海烏賊。有僧遽掩師口曰。請和尚更道。師以手托開曰。朝看東南。暮看西北 舉黃龍三關頌曰。佛手驢脚容易見。最難道處是生緣。黃梅不是周家子。七歲傳衣便會禪 舉南泉斬貓話頌曰。一刀成兩段。釋得二僧爭。草鞋頭戴出。貓兒無再生 舉魯祖面壁頌曰。人來面壁成何事。爭得心開現本源。空劫已前諸佛子。話頭不舉自然圓 師痛宗教****。古響瘖鬱。引宗據祖。屏遏今學。崖聳標立。不隨俗好惡。其住育王能仁。皆自公選。不依阿苟榮。一日謂眾曰。病叟今年六十六。死日將至。火化好。土化好。西堂唯菴曰。山前有片荒地。師即命疊石為塔。復自銘曰。天生一穴。藏吾枯骨。骨朽成土。土能生物。結個葫蘆。挂趙州壁。永脫輪迴。超三世佛。將示寂。書訣眾語而化。世壽六十八。僧臘五十三。時至元己丑三月十八日也。奉全身[療-(日/小)+土]焉。所著有三會語錄。行世。

杭州淨慈石林行鞏禪師

初住安吉上方。遷思溪法寶。隆興黃龍。吳郡承天。後住淨慈。上堂。橫眸碧漢。萬國風清。垂手紅塵。千峰日出。纔恁麼便不恁麼。所以道。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游方。勿妄宣傳。橫按拄杖曰。佛滅二千二百單六載。沙門行鞏。今於苕霅盡頭鼓鐘清處。顯示此印。絲毫無有妄者。卓拄杖曰。謹白 上堂。山靜課花蜂股重。林空含籜笋肌明。倚闌不覺成癡兀。又得黃鸝喚一聲。思溪恁麼道。好喫拄杖六十。何故。為他不合隨聲逐色 上堂。水鄉水濶地多溼。六月花蚊[此/束]如鐵。夜半起來笑不輟。煩惱不輟作什麼。牀頭一柄扇。無端又打折 上堂。三家村裏。牛動尾巴。搖拂子曰。與者個相去多少。擲拂子曰。洎合停四長智 上堂。雪峰輥毬。禾山打鼓。祕魔擎叉。道吾作舞。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喝一喝。下座 室中垂示。盡大地是個金剛正體。向甚處著。上座。芭蕉聞雷而抽。且道是有情是無情。南屏山下壁立三關。透不過者。一錯百錯。透得過者。千難萬難。忽有不甘底出來道。既透得過。因甚麼也難去。明日來。與你仔細相看 問僧。如何是你自己。僧擬對。師便推出 舉黃龍見慈明因緣。頌曰。錯錯。戲海驪龍。冲霄俊體。老慈明無著莫。笑裏重重露栓索佛手一展日月昏。大江從此風濤惡。

嘉興府天寧冰谷衍禪師

上堂。朔風何蕭蕭吹彼巖下衣。家業久荒蕪。遊天胡不歸。人生百歲豈長保。昨日少年今已老。翻憶寒山子。十年歸不得。忘却來時道 上堂。劫石可消。恩情難斷。拍膝一下曰。蒿[打-丁+冢]青松下。年年挂紙錢 上堂。冷風疎雨做新年。寂寞寒冰古澗邊。暖閣地爐煨榾柮。送窮不用更燒錢 聖節上堂。心王安六國通。天地濶車書同。風從虎雲從龍。深惟海高惟嵩。萬靈無處參化工。但知一氣復鴻濛。

蘇州虎丘雲畊靖禪師

上堂。我若不說破。恐汝不回頭。我若說破。又恐諸人日後罵我去 上堂。山僧若真正舉揚。河步亭無汝著脚分。且抑下威光。隨汝根器。未說超宗異目。若知得虎丘山高。一百三十尺舍利塔。是隋朝建立也。許汝有個入處。甘心下劣。又爭怪得老僧 上堂。龍門無宿客。個個無退步底道理。矮疎山三千里外賣布單。跛雲門被拶脚折。汝輩只管悠悠過日 浴佛上堂。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亦不住。且道。大殿裏香湯沐浴個什麼。若也會得。手中杓子。拈放自由。其或未然。明年今日。依舊胡潑亂潑 上堂。冷如冰霜。細如米末。水不能漂。火不能熱。王母晝下雲旗翻。子規夜啼山竹裂 上堂。古人道。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還同魔說。依與離。既不可得。畢竟如何。卓拄杖曰。漁人只看絲綸上。不見蘆花對蓼紅 上堂。拈拄杖曰。雲巖看山玩水。拄杖子亦乃看山玩水。雲巖渾身病苦。拄杖子亦乃渾身病苦。雲巖脫體輕安。拄杖子亦乃脫體輕安。卓拄杖曰。擘開華嶽易。除却愛憎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