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35244300000325

第325章

蘄州白雲象林真禪師

示眾。此事成現。迥絕遮欄。擬欲體會。早落二三。若不領略。轉自顢頇。且畢竟作麼生得瞥地去。良久曰。北斗應須面南看 上堂。本自圓成難畵描。豈于意解與情識。離諸物象峭巍巍。不涉廉纖明歷歷。佛界魔宮閒戲遊。人間天上有何及。且正恁麼時。又作麼生。千尋壁立絕遮欄。萬仞無依獨足立 晚參。時值新年十四夜。不用之乎更也者。直下若能便轉身。人人鼻孔下頭大。普請歸堂去喫茶。佛法禪道。且颺在紫雲山下 上堂。佛法省要。絕元絕妙。甚是分明。不須尋討。不離當處常湛然。擬眨眼時蹉過了 晚參。舉雪竇曰。單傳心印過犯彌天。甚人悉悉。諸禪德。委悉麼。能向這裏。端的得一回。許你親見雪竇 除夕示眾。團圞相聚地爐邊。瓦罐清泉就火煎。消遣不妨多坐坐。柴頭盡處是新年 問。釋迦未出世。達磨不西來。未審傳個什麼。師曰。南斗六北斗七。僧無語。師曰。疑殺天下人 士問。如何是萬象之中獨露底身。師曰。石敢當 問。如何是先照後用。師曰。尋蛇打草。曰如何是先用後照。師曰。拋磚引玉。曰如何是照用同時。師曰。電掣雷轟。曰如何是照用不同時。師曰。賊過張弓(鐵關能嗣)。

興國達虗上禪師

上堂。靈山提密旨。獨有迦葉親聞。少室演玅訣。惟許神光擔荷。只為機機順利。事事從心。廣開解脫門。大闡無盡藏。普天悉荷裁成。寰宇咸沾利益。大眾還會麼。展布宏猷周剎海。運籌中節只毫端 上堂。若論這個。如影相隨。動則偕行。止則共住。亘古及今。並未曾離。葢緣眾生迷妄。逐境隨人。合塵背覺。不得縱奪自由。罔知料揀。若能於垢淨聖凡。一齊抹却。灼然人境全該。卷舒自在。到這裏。一任橫身三界。獨步大方。還委悉麼。當堂慵踞坐。慧日自昭明 頌文殊三處度夏曰。園內栽花園外開。馨香飛過玉樓臺。枝頭春色從君看。嚝劫靈根未易猜 頌德山托鉢曰。折柳興思驗作家。相逢打鼓弄琶琶。只圖互唱還鄉曲。不覺清風換物華(大憬敏嗣)。

南通州崇報衍燈際禪師

上堂。舉雲門示眾曰。佛法大有。只是舌頭短。復曰長也。師曰。雲門大師。將箇舌頭壓人。較短量長。不顧傍觀者哂。際上座。近離金陵。身雖勞頓。舌頭也不出口。佛法也不壓人。只有一偈舉似。祖翁舊業苦相招。八百途程豈憚勞。豐儉隨常消歲月。何妨白水度終朝 誕日上堂。三月九。四月八。跳出母胎。著甚來由。縱現千隻手。指天指地。犇南走北。特地一場愁。將靈峰劍。當作破木杓。向陸地撈魚。中央捉兔。用力者多。見功者寡。何須與無手人撕打。無舌人撕罵。不如青松為葢。白木枕頭。臥烟霞。嘯林丘。說甚麼提策祖鞭。管甚麼光前裕後。既到知非時候。豈肯與人爭八較九。喝一喝下座 臘八小參。瞿曇老子。厭喧求靜。向深山裏。拾得顆明珠。與國中鬥富。大驚小怪。道箇一切眾生。皆有智慧德相。以妄想執著。故不能證。恁麼說話。也是平地波瀾。大眾且道。是瞿曇執著。眾生執著。檢點得出。參學事畢。如檢點不出。一坑埋却。畢竟過在甚麼處。良久曰。若論午夜一天星。那箇良宵不出現(響谷徹嗣)。

金陵萬松無退勇禪師

僧問。如何是諸佛師。師曰。萬松住老僧。而今恰四載。曰不用指東劃西。便請直指。師曰。罕逢穿耳客。多見刻舟人。僧禮拜。僧謂侍僧曰。汝會者僧意麼。侍擬議。師曰。停囚長智。便打(響谷徹嗣)。

冀州盤山了宗見禪師

上堂。佛是世間了事漢。眾生是世間未了事漢。欲得萬法總歸一。佛與眾生無二樣。識得自性本如如。亦無一法與人。看看不看。凡夫外道執邪見。丹霞燒木佛。翠微供羅漢。古人雖然作用不同。大家也須具隻眼 解制上堂。有放有收。有結有解。佛祖家風。古今舊例。千山活計。足下芒鞋。踏翻秤錘。元來是鐵。瓊苑花開萬劫春。長江水洗千秋月 上堂。朔風颯颯寒風疾。凍得毒蛇成鱉鼻。直教猛虎吞大蟲。參禪衲子齊著力。世尊拈花。達磨面壁。迦葉起舞。六祖舂碓。法輪常轉度羣迷。唯憑這箇真消息。舉拄杖曰。還會麼。今日嚴寒。歸堂少立 問。如何是學人本來面目。師曰。啞子忍痛。云一口氣不來。落在什麼處。師云。水不離波 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曰。你妄想作甚麼 李教授問。做工夫從什麼處下手。師曰。從問處下手。曰落在什麼處。師曰。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劉秀才問。如何是本來面目。師云。喜怒哀樂。曰這箇便是麼。師曰。逢人莫錯舉(大博乾嗣)。

冀州古中盤德心常禪師

上堂。曠劫來事。只在目今。目今薦得。不用別尋。若是西天問佛。東土覔祖。大似牙上安牙。土上添土。你若信得及。歸家穩坐。若信不及。更為重宣。現成公案不須疑。只在離言當下親。若向他山覔佛祖。可憐辜負本來人 上堂。性體如如廓太虗。沉沉寂寂更無餘。寒來暑往仍如是。妙用何曾在梵書 上堂。至道無難。何隘何寬。一落揀擇。便有多端。且作麼生是不揀擇的事。聻。男是男兮女是女。水是水兮山是山。遂喝一喝曰。錯 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白雲盡處是青山。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大家在這裏。曰如何是人境俱奪。師曰。權實不立。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照用並行(大博乾嗣)。

長樂石仙方谷蕙禪師

示眾。一箇無字公案。若向這裏透不得。山僧盡力下箇註脚。遂鳴指一下。眾無語。復鳴指曰。記取 小參。以拂子打圓相。會麼。呵呵大笑曰。三千里外絕誵訛(午明旭嗣)。

烟山碧雲山愚志禪師

小參。三根椽下。七尺單前。蒲團似石。脊骨如弦。壁立萬仞。豈容攀緣。猛著精彩。險若絲懸。命根忽斷。獨步大千。顧眾曰。如何是獨步大千的事。豎起竹篦曰。參 中夏上堂。火雲燄徹天。氷雪凍壓地。人生三界中。無計避寒暑。拈拄杖卓一下曰。觀音玅智力。能救世間苦。敢問。是甚麼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五陰熾盛苦求不得苦。冤增會苦。愛別離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雖遭大苦。不以為患。勞他菩薩。悲心如海。願力如山。從劫至劫。隨諸眾生。頭出頭沒。處處說法。方便權巧。接引救度。至今度不能盡。山僧只為憂人之憂。樂人之樂。畢竟如何相助。顧左右曰。良醫之門足病夫。爐鞴之所多鈍鐵。聖人不出世。祖師不西來。天下本無事。何用強安排 頌臨濟三頓棒曰。倒嶽傾湫劈面來。豈容擬議著安排。若非出格英靈漢。幾被他家棒下埋 頌趙州栢樹子曰。脫盡枝柯忘歲月。偏饒碩果待高人。一時借得東風便。放出乾坤太古春(曦崑玉嗣)。

善慶天庵達禪師

上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歇。三世諸佛恁麼說。歷代祖師恁麼說。山僧恁麼說。諸人恁麼說。且道無位真人作麼生說。千古萬古黑漫漫。填溝塞壑無人會 上堂。久參未免躊躇。後學那知端的。七穿八穴。百匝千重。不必棒喝交馳。何須殺活縱橫。百億山河全正令。漫言何處不風流 上堂。見機而作。已落第三頭。全機獨露。恁麼來者。早是不著便。勾賊破家。不妨令人疑著。若不放過。合作麼生 上堂。天高地厚。火燥水濕。撿點將來。總在者裏。眉橫眼上人人有。十箇五雙難委悉 上堂。犁耙肩上歷多年。耕遍山田與水田。累得生平心力倦。令人常憶老南泉。大眾看。山僧即今在什麼處。起身大吼一聲。下座(璞中源嗣)。

隨州智門電鋒例禪師

結制上堂。重雲凍日。鳥逸寒枝。歷歷明明。正令全舉。認影迷頭。未敢相許。正恁麼時。久參上士。用舍逢緣。後學初機。觸途成滯。驀豎拄杖。召眾曰。見麼。大鵬展翅冲霄漢。小鳥翱翔噪晚枝。卓拄杖下座 除夕上堂。以拂子作相曰。雲門餅趙州茶。信手拈來出當家。露地白牛何必煑。相看隨分納些些。置拂曰。若是俊流。也須吐却。何故。飯自喫衣自著。設遇今宵索飯錢。一喝當陽好合殺。連喝兩喝 頌女子出定曰。玉振金聲集大成。始終條理播家聲。若將律呂分高下。便見笙簧動地鳴 頌國師三喚侍者曰。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裏閒。撩倒家童睡始覺。聽來依舊隔重山 頌百丈野狐曰。春花秋月是年常。幾見紛紛話短長。爭似堦前石獅子。由他滿口颺嚴霜(晦巖熹嗣)。

人華法庵主

頌明星悟道曰。祇為貪他一粒粟。却來悞了半年糧。分明千古無人識。夜夜山頭空斷腸(繼總徹嗣)。

毗陵嚴長居士蔣鑨

字玉淵。學道讀書。俱登堂奧。闡揚二教微旨。著作等身。足跡徧天下。甞曰。會當騎白鹿雲中俯視蒼蒼九點耳。因號馭鹿翁。乃與粵東報資曠圓果。水乳契合。羅而印焉。授法名元稔 頌荊州天王寺 (寺。本南嶽正派。創於唐。毀於宋。順治間。水鑑大師。尋覔舊址重建。詳載荊州府誌)曰。赤骨翻身理舊壇。臨江一阜障狂瀾。劫灰盡淨疑無際。預讖源流孰敢干。遂復堂皇開梵宇。不辭艱鉅露毫端。從茲南嶽光明透。歷歷傳燈好諦觀 頌天王寺古鐵曰。塊然一物臥荒烟。呵護靈根幾歲年。藉得當機迎棒喝。錚錚位置法堂前 題晦山顯中興荊州天王寺碑陰曰。重開梵剎運神工。特立穹碑奠渚宮。總為師承留面目。(天王本南嶽。天皇本青原)劃然兩派不相蒙(曠圓果嗣)。

江寧李遠可居士

法名超鑑。住聚寶門內。從幼信向此事。徧參諸方。末入祇陀林介石登之室。登舉無字話。究竟果覺疑情固塞。不敢妄自穿鑿。進堂力參。至七日。聞鐘聲悟入。趨方丈質證。登曰。你大驚小怪作麼。士曰。和尚莫瞞某甲。登曰。瞞你箇甚麼。士豎起拳頭。登曰。除去拳頭。你又作麼生。士振威一喝。登首肯。而記莂焉 一日過棲霞。謁竺庵成。值成垂問曰。山僧有一蝦蟇。大眾見麼。士曰。鷂子過新羅。成曰。文殊普賢。起佛見法見。被世尊貶向二鐵圍山。你作麼生會。士掀倒禪床。一喝便出。成隨贈一偈曰。虗空撲碎死泥團。既得翻身仔細看。觸處生涯隨分足。倚天長劍逼人寒 謁天目玉林琇。琇問。臨濟喫黃檗三頓棒。意旨如何。士曰。寶劍贈與烈士。紅粉賣與佳人。琇曰。如是如是(介石登嗣)。

青墖潤空圓禪師

結制上堂。結却布袋口。乾坤皆失色。拈拄杖。卓一下曰。不出這個時節。放出露地牛。頭角天然別。復卓一下曰。也不出這個時節。一吸從教滄海乾。等閒覿露珊瑚月。看即有分。拋出當年粟棘蓬。十地三乘皆膽怯。何處下手。連喝兩喝曰。捉敗無位真人。且道是何言說。曳拄杖下座 除夕小參。爆竹城南度晚烟。千門萬戶送窮年。惟餘僧院清如許。燈影寒梅分外妍。兒童爭皷舞。野老夜燒錢。明朝淡寫春牛賦。挂向燕山作畵傳 頌世尊初生曰。獨步堂前信口誇。許多春色鳥啼花。縱然喚得春光轉。也落渠儂第二家 頌夜覩明星曰。一覺醒來剛夜半。朔風正是緊寒時。明星眼底重添翳。這段凄凉說與誰 頌女子出定曰。樹頭樹底覔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頌南泉斬猫曰。汨羅江上弔湘君。無舌波斯讀梵文。三奠酒傾憑化煉。冥衣散作楚山雲(大憬敏嗣)。

潞河仰田居士

戎超通。幼不茹葷。凡見僧必敬禮。至中年。喜與禪門衲子。談出世事。一日聞僧道。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乃尅苦參究。後徧謁諸家宗匠。惟以此事叩問。至康熈初年。造謁中盤乾。值乾上堂。曰心如木石。何須弩力。參禪意若冷灰。不用窮源覔旨。至此疑情頓發。復問。有無兩道俱不問。心空及第事如何。乾曰。一箇閒人天地間。士曰。忘家者。就路而知歸。迷祖者。轉身而見父。乾曰。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又問。歷代祖師。都在甚處。乾曰。山南嶺北。士曰。為甚不出世。乾曰。築著磕著。士遂有省。乾以從上公案徵之。士一一答對符合。乾一日喚士入室。囑以偈曰。鐵饅頭破便忘機。佛祖根源付囑伊。侍我年深無別說。傳方施藥貴臨時。至康熈己巳。年壽七十歲。春二月初二日。是日陪客。應事如常。忽揖客起坐曰。不及相陪乃入室。沐浴更衣。跏趺而坐。索筆書偈曰。七十年來牧此牛。東山西嶺任悠遊。而今識得歸真處。月印千江萬古秋。擲筆而逝(大博乾嗣)。

永福永慶源禪師

上堂。山僧久棲岩穴。拙口鈍舌。被諸檀護。推上列祖之座。有愧於先宗。事不獲已。解開布袋。擬議鷂過新羅。貶眼髑髏粉碎。沒踪跡處莫藏身。有佛處不得著脚。且道如何領會。良久曰。莫將閒學解。埋沒祖師心 佛成道日上堂。指天指地獨稱尊。又向空山學定門。六載知非方證覺。一朝冷眼露雙睛。四十九年成話墮。迄今若箇解酬恩。顧左右。喝一喝曰。口說如瘂。眼見如盲(大憬敏嗣)。

荊谿龍池虗堂偉禪師

繼席龍池。上堂。青山似畵。綠水如藍。點綴乾坤。應時變換。拈拄杖召眾曰。且道這木上座。還有變換也無。卓一下曰。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明月去還來(中明恭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