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35244300000357

第357章

英麓興福等輝欽禪師

楚之安陸人。投鄂州洪山剃度。習楞嚴。素居講席。聞山鐸在風高。棄席往參。在舉庭前柏樹子話。問曰。座主講多般經語。此語出何典。試講遍看。師罔措。求入堂行七。七畢。在喚座主。師應諾。在曰。柏樹子而今講得麼。師赧然欲進語。在曰。錯過了也。便起身入室。師疑愈切。徧閱教典。無一辭可措。便入寮閉戶。斷絕水糓。以悟為期。在于戶外。逼拶益切。至第五日。聞板聲頓悟。疾趨方丈。在惟手舞足蹈曰。此回欺公不得也。師曰。和尚恩逾父母。求入弟子之列。一日安職陞座。師出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意旨如何。在曰。一個閒人天地間。師禮拜。山曰。你作麼生得與麼徑捷。師曰。早知龍蟠深水裏。傾湫倒嶽過多時。在曰。不要打溼老僧衲衣。師拽出首座曰。堂頭老漢。今日不著便。何不拔劒相助。首座擬對。師掌曰。又淹殺一個。拂袖歸眾。在曰。好與三十棒。師一日與石源雲相見。同時一喝。各歸本寮。僧舉問在曰。昔臨濟會下。兩堂首座。同時一喝。時有僧問臨濟。還有賓主也無。曰賓主歷然。即今二上座。同時一喝。未審還有賓主也無。在曰無。僧曰。為甚却無。在曰。不同臨濟。其僧休去。三日後。復請益前話。在曰。要會龍興賓主句。須問堂中二驢漢。僧問師。師曰。禮拜向汝道。僧禮拜。師便打。又問雲。雲曰。與我過苕箒來。僧過箒。雲亦打。僧擬進語。雲又打。僧禮拜云。好個消息。雲曰。驢漢道甚麼。堂頭若知。打折你腰。僧至晚。潛詣方丈。通所得。在命侍者。喚師與雲。不容分說。各與二十棒。趁出 住興福上堂。擊石火閃電光。貶上眉毛。錯過了也。卓拄杖下座 壬戌正月十七日。示微疾。書偈而逝。墖全身于本山之前隴(山鐸在嗣)。

撫州荊溪雨山越禪師

本郡夏氏子。因世亂。投廬山金竹坪出家。參湧蓮文。有穎悟。與以山等輝。徧參知識。及諸講肆。晚叩在于華桂。值在上堂。師問。機回虎豹趨。山嶽玉轉。神鯨奔海淵。律令斬新。即不問。臨濟綱宗。意若何。在曰。閃爍電光迷宇宙。師曰。作家宗師。天然猶在。在曰。幾家愁閉雨中門。師禮拜。又一日問。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如何是一花百億國。在豎拂子。師曰。如何是一國一釋迦。在以拂子便打。師曰。梅因雪壓方知操。誰是知恩解報恩。在曰。忤逆聞雷。師禮拜 示眾。舉徑山廣參車溪冲。每聞示誨。必垂淚刻究。一日偶拾片紙。有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之句。有省。呈冲。冲印可。即舉首眾。師頌曰。河出圖。洛出書。藍田產美玉。赤水育玄珠。仙姿不是人間種。殼裏藏身供上厨(山鐸在嗣)。

蘄水增福尼聖拙地禪師

親在最久。一日問。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今日和尚又為阿誰。在瞪目視之曰。將謂汝是個人。師便掩耳而出。在曰。三足蝦蟇飛上天。師住庵事母。二十載不出山(山鐸在嗣)。

齊安上方古輪玉禪師

本郡張氏子。投能仁祝髮。參山鐸在。發明心地。侍隨三載。在赴龍興。命師繼席華桂 圓華嚴期。僧問。華嚴服畢。千佛筵開。諸護欽崇。未審以何為驗。師曰。梅舒香噴三冬煖。曰恁麼則坐斷天下人舌頭去也。師曰。泉落空巖九夏陰。曰華峰法雨超羣表。大地蒼生盡沐恩。師曰。合取口(山鐸在嗣)。

廬山東林耳觀演禪師

禮在披緇。參四祖顯。有省。依在最久。在住東林能仁龍興。命掌院事。在一日因塵入目。問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為甚一塵不納。師曰。和尚今日一場敗缺。在曰。非公境界。師便出方丈(山鐸在嗣)。

嘉興金明晦岳旭禪師

蘄水王氏子。幼不食腥。七歲。禮萬福心剃染。參山鐸在於華桂。命看萬法歸一話。師朝夕參究。寢食無安。一晚聞鼠囓琉璃墮地。覺身如虗空。洞然無際。述偈呈在。在以師年稚。作色待之。師亦不自肯。年十九圓具。過午不食。坐不脇蓆。律身精潔。在俾為侍者。前後八載。入室次。在問。盞子撲落地。碟子成七片。汝作麼生會。師曰。百雜碎。曰意旨如何。師便喝。在曰。者喝落在甚處。師曰。劈破虗空。在舉拳曰。破得者個麼。師擬進語。在驀扭住。送至地曰。且道。者個是甚麼。速道速道。師豁然。乃曰。和尚且放某甲過。在即放起。師隨與一掌。在曰。恁麼那。師又掌。在曰。莫亂作。吾望子久矣。師珍重禮三拜。在曰。如是如是。師一日。偶閱臨濟正宗源流。至黃檗吐舌處。師忽失聲曰。嗄。黃檗老漢恁麼那。驟趨方丈。在曰。有甚麼事。師曰。事即有。恐觸忤和尚。在拈棒便打。師捉住送兩送。在震聲一喝。師唯然點首數下。在曰。識此一喝。恩大難酬。師斂手作女人拜曰。屈屈。在深肯。付偈。後南下。徧訪吳越知識。嘉禾縉紳請住金明 上堂。諸佛慧命。列祖心宗。覿面提持。一肩擔荷。撾毒鼓于機前。振洪鈞于未兆。顯出衲僧巴鼻。豁開向上重關。此猶是古人行履。未為越格超宗。大眾會麼。驀拈拄杖。卓一卓云。者裏會得。臨濟三元。洞中五位。是甚麼閒家具。若欲克復嘉猷。挽回末運。直須一踏鴻門開兩扇。雍雍佳氣樂寰區 示眾。虗玄大道體全彰。物物頭頭盡顯揚。海月湖天空濶處。珊珊翠竹裊斜陽。千門萬戶重重透。理事雙融絕較量。諸仁者。謾揣詳祖翁一片閒田地。兒孫永劫受餘殃。拈拂子畫⊙相云。大眾到者裏。也須汗流浹背始得 端節示眾。今朝五月五。月輪大如斗。照徹五須彌。舜若顛倒走。驚起桃符神。撞破帝釋口。拈拄杖旋轉曰。拄杖子。忍俊不禁。隨例打筋斗。喝云住住。不可莽鹵 示眾。十五日已前。煙迷古渡。十五日已後。月缺清池。正當十五日。青松棲白鶴。碧沼綻紅蓮。寒山子知不知。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示眾。齒上毛撐玉殿開。坐看露柱自懷胎。生兒不食人間乳。日把靈芝石上栽 示眾。若論此事。山僧實無下口處。只得向第二門。與諸人道破去也。隨搖手云。莫莫 晚參。心不是佛。造作即乖。智不是道。用修還錯。從上佛祖。歷代古錐。說心性判古今。大似挑燈白晝。龍淵者裏。不是盡法無民。葢為諸人千里尋師。不遇作家。終成廢器。入我門的。直教吐盡野狐涎。脫却鶻臭衫。換骨洗腸。少許相應。不爾則閻羅大王。不怕多知多解。莫言不道 小參。僧出叉手立。師曰。是誰使汝顛倒。僧低頭視師曰。者老漢。項上鐵枷也不知。師便歸方丈 示眾。舉車溪冲云。世界如許廣闊。為甚在山僧手裏。師曰。徑山道。雖十成。不顧通身泥水。世界既在手裏。且道。甚麼處是老漢立地處。便起身入室(山鐸在嗣)。

漢陽大別惟範琪禪師

孝感劉氏子。禮月輪老宿出家。參龍興在。在今看三不是話。有省。呈偈曰。彌天大舍暗藏形。突出山河礙眼睛。十二瓊樓都折倒。機前獨露舊時人。在問。如何是舊時人。師便喝。在曰。一喝分賓主。你者一喝。是賓是主。師曰。和尚坐。本琪立。在指露柱曰。古佛與露柱交參。是甚麼時節。師曰。今日親見和尚。在然之。師執侍五載。盡得微旨。及在示寂。同晦岳旭。至金明見東巖璨。遍參兩浙名宿。無不契機。戊午春。一錫旋楚。混跡脫白之地。不欲為人師表(山鐸在嗣)。

郢州普雲石航宗禪師

初參棲賢敬。領受心要。後謁龍興在。問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個甚麼。在打曰。雪色連天暗。空花滿地鋪。師曰。畢竟如何。在曰。邨前張大媽。削髮李尼姑。師廓然有省。呈偈曰。不是心不是佛。生鐵崑崙當宇宙。和身一拶頂門通。萬象森羅齊突兀。在豎竹篦曰。者個聻。師便喝。在便打。師掣竹篦擲地曰。和尚今日打某不得。在曰。汝信吾不欺汝耶。師禮拜 龍興小祥上堂。維那白椎畢。師曰。却被闍黎道著。便下座 康熙戊午示寂。藏骨于龍左受業墓側(山鐸在嗣)。

新安龍興大雲入禪師

廣濟余氏子。投東林。禮在披緇。一日請益曰。某欲參禪。可得否。在曰不得。師曰。誰可得耶。在指露柱曰。是他却得。師於此有省。在遷能仁龍興。師執勞不怠。及在遷化。石源雲繼席。師亦如之。雲遷二祖。請師主席。師曰。某何人。敢當此大任遂。虗方丈以待賢者。值屢歲奇荒。師怡然不以為苦。甞枵腹以食給眾。遐邇緇素。無不敬仰 眾請上堂。舉僧參和庵。庵問何處來。曰嵩山。曰曾到五乳峰麼。曰在彼過夏。庵曰聽月巖畔石。為甚大底大小底小。僧無對。庵打曰何曾到彼來。師曰。要到五乳峰麼。驀豎拂子云。盡大地人。向者裏相見(山鐸在嗣)。

黃安歸源宗如昇禪師

示眾。舉金明進。因主峰法參。進豎拂子。法便喝。進曰。從上佛祖。盡向者裏流出。你還見麼。法曰。從上佛祖。盡從者裏來。師曰。金明撩頭。主峰撩尾。父子互換。足可觀光。若是從上來事。只管在語言上卜度者多。不錯會者少(山鐸在嗣)。

新安胡心維居士

少業儒。生而端明。一日參龍興在求開示。在謂曰。公以儒而趨釋者。葢儒釋形貌難殊。其道一而心同也。其究性命。至理豈有二哉。夫學釋者此心也。學儒者此心也。堯舜與人同。亦同此心也。但各純於舊習性之所近者。朱陸之尊德性與問學。果有優劣乎。不過趣其性之近耳。葢道之總難言也。今子。有志于大道。而趨向無門。故學釋而究性命之理。以歸一貫宜矣。第此中。參須真參。悟須實悟。莫以依稀彷彿。似是而非。因循不迨。虗棄光陰。嘗見世人。立言則聖賢莫及。歷事則舉措乖張。其過。在四楞未踏地耳。予甞示徒曰。萬境俱寂。汝作麼生倚。萬境俱彰。汝作麼生消。萬苦逼身。汝作麼生遣。以此驗己勘人。方可取日新之益。知至善之道。達真常之理也。予見子懃懃懇懇。然非皮膚淺薄之學道者。所可語也。士研究二載。一晚聞城樓鼓聲。覺身心竦然。即造龍興呈解。在曰。者是心意卜度的。祇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個甚麼。士曰。穿衣喫飯。有什奇特。在曰。除却穿衣喫飯。又作麼生。士曰。皓月當空。在曰。月落後如何相見。士禮拜。在曰。何不道取一句。士一喝。在曰。喝後又如何。士曰。無毛鐵鷂過新羅。在曰。是何境界。士曰。山河大地。在曰。山崩河竭。向何處安身立命。士乃大笑。在曰。果然如是。切須保護。以偈印之 舉鴛湖用。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用曰金風吹繡水。桐葉落莓苔。士拈曰。若是英俊衲僧。腦門有葢自知。金飈一夜來。階砌梧桐葉。我意似秋雲。我心如皎月 舉南明廣。參徑山古湛。久之。一日偶拾片紙。有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之句。得悟。呈湛。湛印可。頌曰。頓絕狐疑遠探玄。劫壺空處玅難詮。而今積聚毫端上。一鼓雷音徧大千(山鐸在嗣)。

蘇州蓮花古林如禪師

上海潘氏子。母夢採蓮花。頃之結實。寤而生師。腥不入口。及冠。父母俱喪。遂矢志出家。禮惟一薙染。參二隱謐。親炙久之。次謁性空臻于法輪。後見竹庵衍于藕庵。機契。執侍五載 住金墅鎮蓮花寺。上堂。九月九日重陽節。金風颯颯飛紅葉。籬菊凌霜吐晚香。林下禪和甘抱拙。笑他世俗插茱萸。何似蓮花更饒舌。別別。太湖波底撈明月 示眾。春色紛紛花滿枝。黃鶯啼切柳垂絲。見義勇為豪氣爽。方知出格丈夫兒 上堂。今朝五月五。恰是端陽節。呪水與書符。赤口盡消滅。別艾虎龍舟最親切。蓮花更有一句子。不向諸人說。且道。甚麼句。良久云。角黍大如錐。榴花紅似血(竹庵衍嗣)。

北京興隆天乳哺禪師

睢寧孫氏子。幼習青箱。有出塵志。投方亭祝髮。詣憫忠受具。徧遊講肆。自謂。於生死關頭。無得力處。遂謁萬安。命看本來面目話。刻究三載。一早捲簾見日。有省。即南詢。見三十五員知識。末後參玅雲雄于大悲。雄曰。甚處來。師曰南方。曰南方佛法。如何商量。思曰。與和尚此間不異。曰用去作麼。師曰。也須到過。曰到巖頭麼。師曰到。曰他道。婆生七子。六個不遇知音。祇者個也不消得。便拋水中。意旨如何。師曰。貧恨一身多。曰從上古德。以何為人。師曰。殺人不用刀。雄便打。師便喝。雄曰。參堂去。依止二載。漸益奧旨 元旦上堂。元正啟祚。萬物咸亨。鳥啼花笑。山高水深。無文印子。不現而章。西來祖意。無為而成。趙老茶香喚客。金牛飯熟乎僧。頭頭成現。物物從心。香嚴擊竹。靈雲見花。乃至擎拳豎指。鼓棹搖鈴。且道。明甚麼邊事。連揮拂云。梅花片片呈祥瑞。爆竹聲聲報太平(妙雲雄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