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真
圣人
【孔子家语】
孔子谓哀公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始终,协庶品之自然,明并日月,化行若神,睹之而不识其神,此则圣人也。
【曾子】
《天圆章》:倮虫之精曰圣人。
【白虎通】
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礼别名记》曰: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圣人未没时,宁知其圣乎?曰:知之。《论语》曰:太宰问子贡曰:夫子圣者欤?孔子曰:太宰知我乎;圣人亦自知圣乎?曰:知之。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何以知帝王圣人也?《易》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又曰:圣人作《易》也。又曰: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文俱言作,明皆圣人也。《论语》曰: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何以言禹汤圣人?《论语》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与舜比方巍巍,知禹汤圣人。《春秋传》曰:汤以圣德,故放桀;何以言文王、武王、周公皆圣人?《诗》曰:文王受命。非圣不能受命。《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汤武与文王比方。《孝经》曰:则周公其人也。下言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何以言皋陶圣人也?《以自篇》曰:若稽古皋陶圣人,而能为舜陈道,朕言惠可底行。又旁施象刑惟明。又圣人皆有表异《传》:伏羲禄衔连珠,唯大目鼻龙。伏作《易》八卦以应枢。黄帝颜得天匡阳,上法中宿,取象文昌。颛顼戴午,是谓清明,发节移度,盖象招摇。帝喾骈齿,上法月参,康度成纪,取理阴阳。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历象日月,璇玑玉衔。舜重瞳子,是谓玄景,上应摄提,以象三光。《礼》曰:禹耳三漏,是谓大通。兴利除害,决河疏江;皋陶鸟啄,是谓至诚。决狱明白,察于人情;汤臂三肘,是谓柳翼。攘去不义,万民蕃息;文王四乳,是谓至仁,天下所归,百姓所亲;武王望羊,是谓摄阳,盱目陈兵,天下富昌;周公背偻,是谓强俊,成就周道,辅于幼主;孔子宇反,是谓尼甫。立德泽所,与藏元通注。圣人所以能独见前,与神通精者,盖天所生也。又《议礼乐篇》圣人之道有文质。
【易】
九五飞龙在天。《疏》:圣人以龙德居天位。乾卦元亨利正,《疏》:是以圣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正。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疏》:此亦同类相感应也。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同上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疏》::圣人设教感动人心,使变恶从善,然后天下和平。咸卦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注》:言得其所常,故能长久。《疏》:圣人应变随时,得其久长之道,所以能光宅天下,使万物从化而成也。常卦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注》:神则无形者也,不见圣人使百姓而百姓自服也。《疏》:刑罚当理,故人服也。豫卦圣人养贤以及万民。《疏》:圣人但养贤人使治众,众皆获安。顺卦圣人设卦以观象。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绩而拟诸形容,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夫《易》云云: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注》:洗濯万物之心。《疏》:万物有疑则卜之,是荡其疑心。行善得吉,行恶遇凶,是荡其恶心也。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并同上圣人之情,见乎辞。《注》: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故曰情也。《疏》:辞则言其圣人所用之情。系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注:夫有用则有所宝,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疏》:言圣人大可宝爱者,在于位耳。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圣人易之以宫室,圣人易之书契。天地设位,圣人成能。《注》:圣人乘天地之正,故万物各成其能。《疏》:圣人因天地所生之性各成其能。并同上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说卦》:离也者,明也。圣人南面而德天下,响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礼记】
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文王世子》圣人至德。《礼器》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同上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疏》:圣人为教象,须法四时而通也。以日星为纪。《疏》:敬授民时,是法日星为纲纪也。月以为量,《疏》:天之运行,每三十日为一月,而圣人制教,亦随人之才分,是法月为教之限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并《礼运》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疏》:圣人参拟于天地以修治政教也。故圣人耐音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疏》:皆感义怀德而归之。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并同上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乐记》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同上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大传》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祭义》清明在躬,气志如神。注:谓圣人也。《孔子闲居》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中庸》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注:言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百世俟圣人而不惑。并同上圣人制之以道《乡饮酒义》圣人之制作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劝勉,愧耻,以行其言。《表记》
【孝经】
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序》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圣治章》
【论语】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子张》
【孔子家语】
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五刑》圣人之化,太上以德教,而以礼齐之。《五帝德》
【河图】
黄帝曰:凡人生一日,天帝赐算三万六千,又赐纪二千,圣人得三万六千七百二十,凡人得三万六千,一纪主一岁,圣人加七百二十。
【大公六韬】
圣人体天。
【老子】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圣人之治虚其心。三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及至圣人,蹩为仁,醻为义,而天下始疑矣。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七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牍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无为而成。四十七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圣人直而不肆,光而不曜。五十八章圣人欲不欲,学不学,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圣人无为,故无欲。同上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七十章圣人被褐怀玉,七十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左传】
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成六年文子曰: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注》:骄亢则忧患生也。成十六年
【曾子】
《天圆章》:是故圣人为天地主,为山河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
【文子】
圣人法,始不可见,终不可及,令出如流。圣人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知九窍四支之宜,而游乎精神之和。
【尸子】
圣人之身犹日也。夫日圆尺,光盈天地,圣人之身小,其所烛远矣。圣人正己而四方治,故曰天地之大府。
【关尹子】
《三极篇》:极者,尊圣人也。圣人之治天下,不我贤愚,故因人之贤而贤之,因人之愚而愚之;不我是非,故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知古今之大同,故或先古,或先今;知内外之大同,故或先内,或先外;天下之物无得以累之,故本之以谦;天下之物无得以外之,故含之以虚;天下之物无得以难之,故行之以易;天下之物无得以窒之,故变之以权。以此中天下,可以制礼;以此和天下,可以作乐;以此公天下,可以理财;以此周天下,可以御侮;以此因天下,可以立法;以此观天下,可以制器。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归功于圣人,圣人任功于天下,所以尧舜汤之治天下,天下皆曰自然。天无不覆,有生有杀,而天无爱恶;地无不载,有贵有贱,而地无彼此;日无不照,有妍有丑,而日无厚薄。圣人之治天下亦然。故圣人之道如天,圣人之德如地,圣人之用如日。圣人之道天命,非圣人能自道;圣人之德时符,非圣人能自德;圣人之事人为;非圣人能自事。是以圣人不有道,不有德,不有事。圣人知我无我,故同之以仁;知事无我,故权之以义;知心无我,故戒之以礼;知识无我,故照之以智;知言无我,故守之以信。圣人之道,或以仁为仁,或以义为仁,或以礼以智以信为仁。仁义礼知信各兼五者,圣人一之不胶,天下名之不得。弗以行观圣人,道无迹;勿以言观圣人,道无言;勿以能观圣人,道无为;勿以貌观圣人,道无形。行虽至卓,不离高下;言虽至工,不离是非;能虽至神,不离巧拙;貌虽至殊,不离妍丑。圣人假此以示天下,明此乃见圣人。圣人师蜂立君臣,师蛛立网罟,师拱鼠制礼,师战蚁置兵。众人师贤人,贤人师圣人,圣人师万物。惟圣人同万物,所以无我。圣人之于众人,饮食衣服同也,屋室舟车同也,贵贱贫富同也。众人每同圣人,圣人每同众人。彼仰其高,侈其大者,其然乎?其不然乎?圣人曰道,观天地人物皆吾道。倡和之,始终之,青黄之,卵翼之,不爱道,不弃物,不尊君,不贱小人。贤人曰物,物又不同。旦旦又去之,旦旦兴之,长之,短之,直之,方之,是为物易者也。殊不知圣人鄙杂厕别分居,所以为人,不以此为己。鱼欲异群,鱼舍水跃岸即死;虎欲异群,虎舍山入市则擒;圣人不异众人,时物不能拘耳。道无作,以道应世者是事非道;道无方,以道寓物者是物非道。圣人竟不能出道以示人,如钟鼓然,如钟鼓然,圣人之言则然。如舟车然,如舟车然,圣人之行则然。惟莫能然,所以退天下之言;惟莫能知,所以夺天下之智。蛆食蛇,蛇食龟,龟食蛆,互相食也。圣人之言亦然。言有无之弊,言有无之弊,又言非有非无去无之弊,又言去非无非有之弊,言如引锯然。惟善圣者不留一言。若龙,若蛟,若蛇,若龟,若鱼,若蛤,龙皆能之。蛟,蛟而已,不能为龙,亦不能为蛇,为龟,为鱼,为蛤。圣人龙之,贤人蛟之。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芒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浑乎洋乎?游太初乎?时金已,时玉已,时粪已,时土已,时翔物,时逐物,时山物,时渊物,端乎权乎?狂乎愚乎?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然;有思心,则声迟迟然;有怨心,则声回回然;有慕心,则声奕奕然。所谓悲思怨慕者非乎?非竹非丝,非相得之心符之手符之物,人之有道者莫不中道。圣人以有言有为有思者,所以同乎人,未尝言未尝思者所以异乎人。利害心愈明则亲不睦;贤愚心愈明则友不交;是非心愈明则事不成;好丑心愈明则物不契。是以圣人浑之。世之愚拙者,妄援圣人之愚拙者自解,殊不知圣人时愚时明,时拙时巧。以圣师圣者贤人,以贤师圣者圣人。盖以圣师圣者,徇绩而忘道;以贤师圣者,反绩而合道。贤人赴上而不见下,众人赴下而不见上,圣人道乎上下,惟其宜之。岂曰离贤人众人别有圣人也哉!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牡者驰,牝者逐;雄者鸣,雌者应。是以圣人制言行而贤人拘之。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鳖行;道虽丝纷,事则棋布。所谓圣人之道者,胡然孑孑尔,胡然彻彻尔,胡然忧忧尔,胡然戚戚尔。惟其编俾万物,而无一物能俾之,故能贵万物。云之卷舒,禽之飞翔,皆在于虚空中,所以变化不穷。圣人之道则然。
【子思子】
悬子问子思曰:“吾闻同声者相求,同志者相好,子之先君夫子,见于子产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夫子圣人,是谓圣道事仁爱乎?吾未喻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言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舍,妇女舍珠,巷哭三日,笙竽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奚故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所不及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昌以无德。’季孙曰:‘善。’”悬子曰:“其然。夫子适周见苌弘,言终退,苌弘语刘文公曰:‘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其状河目而隆颡,是黄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其长九尺有六寸,是成汤之容体也。’”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