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452

第452章

二十有酒

赐 酒

【书林事类】

晋文公献楚俘于周王,赐之鬯一卣。卣,器也。,黑黍。鬯,香草,和酒以降神。册魏公九锡文曰:“是用锡君,鬯一卣。”《周礼》酒正掌酒,言逮下之恩,赐颁皆有法以行之。注法尊卑之差。酒正,凡秩酒者,以书契授之。注,秩,常也,谓老臣常受酒。《礼》:君若赐之爵,即越席而再拜稽首受。登席祭之,饮卒爵,而侯,君卒爵,然后虚爵。注,不敢先君尽之。《礼》:酒肉之赐不再拜。再,重也。不重拜,轻也。

【史记】

晋击秦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围。遂脱缪公而返,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

【南史】

《宋彭城王义康传》:义康以事出镇豫章,实幽之也。会稽长公主,于兄弟为长,帝所亲敬。上尝就主宴集,甚欢。主起再拜稽首,悲不自胜。上不晓其意,起自扶之。主曰:“车子岁暮,必不见容。特乞其命。”因恸哭,上亦流涕,指将山曰:“必无此虑,若违今誓,便是负初宁陵。”即封所饮酒赐义康,曰会稽姊饮,忆弟所饮余,今封送。车子,义康小字也。

【隋书】

《王谊传》:高宜受禅,谊奉使突厥。上喜稽旨,进封郢国公。未几,其子奉孝卒,逾年谊上表。言公主少请除服。御史大夫杨素劾之,有诏勿治。然恩礼稍薄,谊颇怨望。或告谊谋反,上令案其事。主者奏谊有不逊之言,实无反状。

上赐酒而释之。

【唐会要】

贞观十七年十一月,太宗诏曰:“天下宜赐三日。自汉魏已来,或赐牛酒,牛之为用耕稼所资。多有宰杀,深乖恻隐。其男子年七十已上,量给酒米面。”

【次柳氏旧闻】

玄宗善八分书,将命相。先以御书其姓名置案上,会太子入视,上举金瓯覆其名,以告之曰:“宰相名,汝庸能知之乎?即射中赐若卮酒也。”肃宗拜而称之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因举瓯以赐卮酒。是时,琳从愿皆有宰相望。玄宗倚为相者数矣。竟以宗族蕃盛,附寄者众,不用之。

【古今事通】

《唐书》:李嗣业入朝赐酒,玄宗前醉舞,赐采百段,金四五十物,钱十万为解酲具。《蜀杌》:潘炕使梁,梁祖饮以三十巨觥。疑其沉沔,令人俟之,乃盛服将入朝,倍以全器赐之。《王氏闻见录》:真宗饮酒三斗不乱。一日召辅臣赐饮至三斗,复进巨觥,觥退而酒出。诏贮三瓶,中礻集未饮酒,赐辅臣。明日开视不能辨。群臣问所以,帝笑曰:“古人谓酒有别肠,岂虚言哉。”《匈奴传》:匈奴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人人自趋利。

【唐】

张果数御美酒,尝云,我先克丙子岁,位侍中。有邢和璞者,善知人寿夭。师夜光者,善视鬼。帝令和璞推果生死,懵然莫知其端。帝诏果密坐,使夜光视之。不见果所在,帝谓高力士曰:“吾闻饮堇无若者,奇士也。”时天寒,因取以饮,果三进,颓然曰:“非佳酒也。”乃寝,顷视齿憔缩,顾左右取铁如意,击堕之藏带中。更出药传其断,良久已生,粲然骈洁。帝益神之。

【南唐书】

史虚白,字畏名。隐九江,乘双辕犊车,挂酒壶一酒瓢。往来匡山,元宗召见赐酒便殿,醉溺于殿陛。元宗曰:“真隐者也。”

【资治通鉴】

《后汉高祖纪》:契丹述律太后遣使,以其国中酒、馔、脯、果赐契丹主。贺平晋国,契丹主与群臣宴于永福殿。每举酒立而饮之,曰:“太后所赐,不敢坐饮。”

【三槐王氏杂录】

初贡团茶,及白羊、酒,惟见任两府方赐之。仁宗朝,及前宰臣,岁赐茶一斤,酒二壶。后以为例。

【涑水记闻】

真宗重礼杜镐,镐直龙图阁,上常因沐浴罢,饮上尊酒,封其余。遣使赐镐于阁下,镐素不饮,得赐喜饮之至尽。因动旧疾,忽僵不知人。上闻之惊,步行至阁下,自调药饮之,仍诏其子侍疾。少顷,镐稍苏,见至尊在欲起,上抚令卧。镐疾平然后入宫,方镐疾亟时,上深自咎责。以谓由已赐酒,致镐疾也。

【宋史】

《张阐传》:绍兴三十一年冬,给札侍从台谏,修具时务,阐时为工部侍郎,兼侍讲。上十事皆剀切。当时应诏数十人。惟阐,与国子司业王十朋,指陈时事,斥权幸无所回隐。明日召两人对内殿,帝大加称赏,赐酒及御书。《孝义传》:江白父卒,负土营葬。庐于墓侧,藜羹瓦芒,书夜号泣,将终制犹然。转运使以其状闻,诏赐帛二十匹,粟、麦二十石,酒十缸。

【宝濡须志】

宋主兰字廉仲,尝在讲筵,孝宗赐酒,公辞以量浅,上曰:“量随福至”。及公进酒,上又自令满斟曰:“酒逢知己饮,”君臣相得盖如此。

【金史】

《章宗纪》:承安元年七月庚辰。御紫宸殿,受诸王百官贺,赐诸王宰执酒,敕有司。以酒万尊置通衢。

赐民纵饮。

【山居新语】

至元四年,伯颜太师之子,甫十岁余,为洪城儿万户。乃邀驾同往,托以三不刺之行为辞,本为其子也,至中途有酒车百余,乘从行,其回车之兀剌赤,多无御寒之衣。致有披席者,有一小厮无帽,雪凝其首,若白头僧帽者,望见驾近,哭声震起,上亦为之堕泪。遂传命令遣之。伯颜不从,上亟命分其酒于各爱马。即各投下。及点其人数,死者给钞壹锭,存者半锭,众乃大悦。遂呼万岁而散。

【元史】

《元明善传》:明善与虞集,相得甚欢。至京师乃复不能相下,董士选自中台行省江浙,二人俱送都门外,士选下马入邸舍中、为席。出橐中肴酒同饮,曰:“复初中原人也,伯生南人,将为复初摧折。今为我饮此酒,慎勿如是。”明善受卮酒跪而酹之。起立言曰:“诚如公言。无论他日,今隙以开矣。请公再赐一卮,终身不敢忘公言。乃再饮而别,自是欢好如初。”元

【郑玉师山集谢赐酒笺】

日月重光,绍承平之正统。山林小隐,蒙征聘之殊恩。册陛出纶,青坊设醴,臣诚欣诚忭,扣头扣头,臣闻人心攸系,实惟储二之尊。德业孰先,莫如继述之重。能广君父所行之志,必得古今达孝之名。然束帛旌贤,礼仅闻于前代,而上尊致敬,事未见于东宫,何幸微臣。亲逢优渥,以岩穴孤寒之士,受朝迁稠叠之知,此盖伏遇皇太子殿下,刊德承乾,离明出震。体圣上招臣之盛意,举国家旷古之弥文。位居主鬯之崇,器非妄与,情比赐脯之厚,泽欲并施。遂使草茅,滥沾寸露,臣顾惭浅学,无补明时,拜赐多仪,分已出于侥幸。让还好爵,心始觉于和平。愿于问安侍膳之余,为致辞官就召之请,仕止进退必合义,庶几抑奔竞之风。左右前后皆正人,尚益勉端本之学。臣下请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能改斋漫录】

周庚信,谢赐酒诗云:浮蚁对春开。盖用曹子建七启,盛以翠尊,而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故杜子美赠汝阳王诗曰:“仙醴求浮蚁,江楼夜宴诗。尊蚁添相续,简院内诸公。”诗云:“蚁浮仍腊味,鸥浮已春声。”报赵王赐酒:“染王修竹园,冠盖风尘喧。行人忽枉道,直进桃花源。稚子还羞出,惊妻到闭门。始闻传上命,定是赐中樽。野炉然树叶,山杯捧竹根。风池还更暖,寒谷遂长暄。未知稻梁雁,何时报君恩。《诗渊》:蒙赐卫酒:梁庚子山金膏下帝台,玉沥在蓬莱。仙人一过饮,承得两三杯。忽逢桑叶落,正值菊花开。阮籍披衣进,王戎含笑来。从今览仙药,不假向瑶台。

【宋范太史集】

《和子瞻禁林钻院诏赐烛酒》:晨入金华暮玉堂,声容不动笔奔忙。星间忽降龙衔耀,天上重分玉醴香。是日早迩英讲读退,以风寒赐执政讲筵官御酒,是夜翰林又被烛酒之赐。欲火也寒宵宫漏永,半酣归梦蜀山长。起看绛阙银河晓,山立千官拱未央。

【唐权载之集】

《敕赐长寿酒因口号以赠》:恩沾长寿酒,归遗同心人。蒲酌共君醉,一杯千万春。

【宋葛胜仲丹阳集】

近蒙明堂,使局赐酒,元巳日与诸僚会饮城东。王君仪升先生辟谷,独不敢召,以二尊为寿。上尊沾赐自明堂,绝礼无功愧滥尝。玄晏先生闻嗜饮,青州从事敢悭藏。芳聊蔫杯铛眼,涓滴难浇归绣肠。轾举忽荒何所碍,南烹更欲强张良。”君仪见和复别为一首,因各次韵。载酒轻尘论礼堂,区区好事愧原尝。糟丘未辨陈暄老,壑谷宁容伯有藏。盎盎新香浮蚁面,陶陶暖息肋龟肠。物微意重君毋诮,炽糸丰刀泉甘器亦良。君仪再和复次韵答之。醪敷映玉浪吹香,未饷征君敢独尝。瓮下无人容借饮,壶中有客共深藏。歌呼仅可供鶁颊,酩酊那忧共腐肠。好似东皋求待诏,三升日给酿遍良。

【徐铉骑省诗】

蒙恩赐酒,奉旨令醉,进诗以谢: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臣以病戒酒多时。蜡炬乍传丹凤诏,御题初认白云谣。今宵幸识衢樽味,明日知停入阁朝。为感君恩判一醉,不烦辛苦解金貂。

【梅圣俞宛陵集】

《赐酒诗》:时颁光禄酒,花出汉宫墙。湛露承天渥,流霞落羽觞。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溺殿人谁见,终知曼倩狂。

【张舜民画墁集】

《丞相宠示白羊御酒之作》:进酒彤闱盏未乾,眷尉元老在长安。双壶犹带崤山雪,一酌能消塞北寒。好是弟兄同受赐,更邀宾客共交欢。逡巡若遇头纲品,感激方明壮士肝。前宰相在外,岁赐头纲团茶一斤,白羊酒二壶。计今受赐惟康国在京,公在长安耳。

【任希夷斯庵集】

《五日东宫赐酒肴》:重来六泛菖蒲酒,储禁黄封岁岁。遥想三宫天上宴,肯分余沥到人间。

【司马温公传家集】

《赐酒诗》:和气盈金杯,恩光湛玉觞。应知北山羽,犹怯上林霜。醇味回秋色,清都近醉乡。山茅沾雨露,誓极寸心长。

【元萨天锡诗】

《升龙观招道士谢舜咨饮柏台赐酒》:九天飞下金鸡诏,四海欢传雨露杯。百尺瑶台一壶酒,道人何事不归来。虽非天上黄封赐,终带霜台雨露香。额手太平无事日,一樽长对晚风凉。

【陈秋岩诗】

《数月无酒,蒙上位颁赐一瓶,喜而成歌》:麦曲生久别会面难,马乳风味多寒酸。洞庭春色梦不到,但觉饮是波涛干。内庭皇皇遣星使,怜我沙场雪霜苦。金尊尽倒笑颜开,熙熙犹似登春台。更入穹庐锡芳宴,似说愁城易攻战。圣恩浩荡海波深,醉里长歌望三殿。

【虞伯生诗】

《王真人眉叟,在京上都赐酒倡和》:真人燕处自高堂,远赐宫壶出上方。给传许乘飞厩马,侑尊仍有大官羊。一天雨露凉如洗,四座宾朋喜欲狂。起赋新诗夸得意,西风传送及滦阳。

【国朝顾禄诗集】

臣禄备员太常,祀事之暇,每兼内书之职。维时天寒指冻,书不成字。上命早午二膳,赐酒三爵,谨赋诗以纪之曰:赐酒味偏嘉,宫壶出内家。香凝金掌露,争映赤城霞。才薄惭无报,恩深讵有涯。从容挥翰处,字画转光华。

赐老人酒

【西汉书】

《文帝纪》:元年,民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赐民牛酒

【汉制丛录】

文帝初嗣位,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颜氏谓女子,即赐爵者之妻也。率百户共得牛酒若干。其后肃宗以凤凰鸾鸟之瑞,所赐亦然。章怀云:若是户头妻不得更称为户,此为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天下称庆,恩当普洽,所以男赐爵,女子赐牛酒。《史记索隐》亦引乐彦之说,云妇人无夫,或无子,不沾爵,故赐之。二说比颜注其义皆优。

【史记】

《封禅书》:武帝东巡海上,封泰山,诏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

【西汉书】

《昭帝纪》:始元元年秋七月,赦天下,赐民百户牛酒。《郊祀志》:元帝即位,遵旧仪,间岁正月一幸甘泉,郊泰。又东至河东,祠后土,西至雍,祠五,凡五奉泰后土之祠,亦施恩泽。时所过母出田租,赐百户牛酒。师古曰:“言有时如此不常然也。”或赐爵,赦罪人。《成帝纪》:元延四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甘露降京师,赐长安民牛酒。

【西汉博闻】

《肃宗纪》:元和二年,诏赐河南女子百户牛酒。注云:《史记·封禅书》百户牛一头,酒十石。臣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天子称庆,恩当普洽,所以男户赐爵,女子赐牛酒。

赐方朔牛酒

【古今事通】

《启颜录》:汉武帝置酒玉台,与群臣为大言小言者饮一杯。公孙丞相曰:“臣弘,骄而猛又刚毅。交牙出吻声又大,号呼万里嗷一代。”东方朔前曰:“臣请代四公。一曰,臣坐不得起,俯不得仰,迫于天地之间,愁不得长。二曰,臣月越九州,间不容止,并包天下,余于四海。三曰,欲为大衣,恐不能起,用天为表,用地为里,装以浮云,缘以四海,以日月明,往往而在。四曰,天下不足以受臣坐,四海不足以受臣唾,臣俯噎不得食,出若天外卧。”上曰:“大哉!”赐朔牛一头,酒一石。

赐平当牛酒

【西汉书】

《平当传》:当乞骸骨弗许,上使尚书谭赐养牛一,上尊酒十石。

赐丞相牛酒

【汉制丛录】

丞相以疾辞位,则遣尚书令,赐以养牛一,上尊酒十石,盖以是优之。俾养其疾,如衰帝于平当之类是已。成帝世,翟方进为相。上赐册让之,而亦有是赐。方进,即日自杀,则又异乎常典矣。

【黄山谷建章录】

《汉书》:成帝诰责丞相瞿方进,使尚书令,赐上尊酒十石,养牛一。

赐匡衡牛酒

【西汉书】

《匡衡传》:成帝时,诏匡衡专精神,近医药,强食自爱,因赐上尊酒养牛。

赐冯异牛酒

【东汉书】

光武诏冯异归家上冢,使太中大夫赉牛酒,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会焉。

赐彭城王牛酒

【东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