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494

第494章

孙忌潘夫人父为吏,坐法死。夫人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

梦授木龙

【夷坚志】

饶州安国寺方丈有观音塑像,民俗祈请多有神应。庆元二年七月,寓士许泗妻孙氏怀妊临产危痛万状,孙默祷观音,令其子持净油一盏点照像前。长老了祥因其油至,命灭宿灯而然所施者,为焚香启白曰:“许泗妻孙氏感孕以来。阅十三个月未得免身,彼家四壁空空,二膳不足,灯油微矣。而出于诚心,望菩萨慈悲,赐其子母团圆平善。”祝罢,许子还,孙正困卧蹋橙上恍如梦间,见白毛敝妇人往来,凡三返,最后抱一金色木龙呼与之,孙氏接受惊寤。顷刻生男,遂采梦兆,名之曰“龙孙”。此儿盖辰生,属龙云。

梦金乌食龙

【齐书】

武帝初登位,梦金翅鸟下殿食小龙子无数,乃飞上天。及明帝即位,诛高武子孙并尽,明帝名鸾故也。

梦化大龙

【孙公变圃】

郑毅夫未第时,梦浴中化为大龙,池边小儿数十,拍手为龙公来。既觉,犹见其尾曳床间,卒于安州,十年贫不克葬,滕元发为郡。一日梦毅夫来,但见轿中一白龙身首即毅夫也。元发因出俸营窆。

梦日化龙

【后魏书】

宣武帝名恪,孝文帝长子也。母曰高氏,初梦为日所逐,避于床下化为龙,绕已数匝,寤而惊悸,遂娠而生帝也。

梦月化龙

【崔鸿十六国春秋】

《后燕录》曰:慕容熙建始元年三月,太史丞梁延年,梦月化五白龙。梦中占之曰:“月,臣也。龙,君也。月化为龙,当有臣为君。”寤而告人曰:“国祚其将尽乎!”

梦马若龙

【帝王世纪】

丰公家于沛之丰沛邑之阳里,其妻梦赤马若龙戏。已而生执嘉是为太公,即太上皇也。

梦马化龙

【金楼子】

《兴王篇》:梁高祖武王生而灵异有圣德,始齐高在府,梦著履上太极殿,三人从,一人齐武,一人齐明,一人张天地图而不识意。言是太祖子弟及践祚尝与太祖密。燕谓太祖曰:“我辛苦得天下,而祚不传孙。我死龙子当得,龙子,齐武小名龙子死当属阿度。阿度,齐明小名。此后当还卿子孙。”遂至大霸。及太傅援京邑,在越城假寐,忽梦见一大人着朱衣,牵三匹马来。太傅因骑一匹腾空半天而坠,次衡阳王一马踊过屋而落,后上骑一匹因化成龙,遂飞上天,此幽赞神明吉之先见。

【南史梁本纪】

宣武王梦武帝所驭马化赤龙。

梦蛇化龙

【宋史】

董遵诲,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汉祖擢拜随州史署。遵诲尝谓太祖曰:“每见城上紫云如盖,又梦登高台,遇黑蛇约长百余尺,俄化龙飞腾东北去,雷随之,是何祥也?”太祖不对。及即位,一日便殿召见遵诲谓曰:“卿尚记往日紫云及龙化之梦乎?”遵诲再拜呼万岁。

梦神驾龙

【太平广记】

崔少玄母,梦神人绡衣驾红龙持紫函授于碧云之际,乃孕。十四月而生少玄,既生而异香袭人,端丽珠绝。

梦二龙挟体

【夷坚志】

营道士人吴沂,淳熙丙午获乡举,丁未下第,梦二龙挟其体。又梦人令更名渗,则当再获荐。至已酉春上登宝位,吴自谓且平邑一第。每语人曰:“二龙挟吾体,盖来岁龙飞策士。吾必魁天下为龙首也”。遂更名果再预选!乃居末缀,榜首盖其叔应龙而待补小补有石应龙,遂符其兆洎庚戍省试讫。吴既不偶鞅鞅成疾,还家忽具绿袍祗简服之入揖祖母,及母氏家人怪问之,答曰:“冥司请我作判官,今便赴上。”遽再拜叙别而出,径赴井旁,直坠其中而死。

梦身化龙

【宋高僧传】

释澄观,忽夜梦身化龙,矫首南台,蟠尾山北,拿攫云汉,鳞鬣辉日,化为千数小龙腾跃,盖取象乎教法支分流布也。

梦化赤龙

【吴越备史】

吴程史勤学文,穆王时西府院官滕隽。尝梦程化为赤龙,望南方而去,隽回语其梦于人曰:“吴氏事非我所测也。”及为福州始验其兆。

梦虎自杀

【太平广记】

汉景帝好游猎,见虎无便得之。乃为珍馔祭所见之虎,帝乃梦虎曰:“汝祭我,欲得我皮牙耶!我自杀,从汝取之明。”明日帝入山,果见此虎死于祭所,乃命剥取皮牙,余肉复化为虎。

梦为虎趁

【南郡新书】

武皇帝梦为虎所趁,命京兆同华格虎以进,至大中即属虎。

梦虎堕室

【江少虞类苑】

宋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将生之夕,父梦虎行月中堕其室,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

梦擒虎

【聂田祖异志】

推官侯举进士,庐州人,家产甚富。赡其父为茶商,过润州金山造浮图一所,私祷曰:“愿一儿得进士及第。”后梦擒一虎置于座下,果揆生庚申属虎,既成人治东封小科场欲就天府求荐,过寿州见陈雍秀才,盖姑表兄弟也。侯居家曰:“常得梦人授诗云:今年应未第,须待报黄精。”研其词恐未得。陈曰:“事故不可易知。”既到京就试,题曰:“大射果不捷解,寻有大科场诏下。解试圣人则物既捷解。”明年春省试,惟几成天下之务。未见榜,侯与父于石令公店中安下,钟鼓后始人行。有矣欠户者曰:“奉先院主或曰嵩山道士送蜜煎黄精与二郎及秀才,侯得之且喜符其梦,餐之,梦蔡齐状元下及第,后授真州幕。其父复梦所擒坐下虎,倏然而失去,侯亦寻卒于任所。

梦虎啮骖马

【太平御览】

秦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之,问上梦人曰:“泾水为崇。”二世乃斋望夷宫,阎乐杀之,更立子婴为王。

梦虎衔雷公

【册府元龟】

曹爽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梦二虎衔雷公。雷公如升碗放著庭中,爽恶之以问占者,灵台丞马训曰:“忧兵。”训退告其妻曰:“爽以兵亡,不出旬日。”后为司马宣王所诛。

梦为虎啮

【太平广记】

唐牛肃舅之尉晋阳也。县有人杀其妾,妾将死言曰:“吾无罪为汝所杀,必报。”后数年杀妾者夜半起,至母寝门呼曰:“适梦为虎所啮伤,至甚遂死,觉而心悸故启之。”母曰:“人言梦死者反生,梦想颠倒故也。然汝夜来未饭牛。”亟饭之。其人曰:“唯暗中见物似牛之脱也,前执之乃虎矣。”遂为所噬,其人号叫竟死。

梦虎来噬

【维扬志】

东坡知杨州,梦行山林间,为一虎来噬,方惊怖,有紫衣道士挥袖障公,叱虎使去。明日有道士投谒曰:“夜出不至惊畏否?”公咄曰:“鼠子乃敢尔,来欲杖汝脊。汝谓我不知汝子夜术耶?”道士惶骇而退。

梦吐凤凰

【太平广记】

杨雄著书,梦吐凤凰集上,顷之而灭。

【海录碎事】

《商芸小说》:杨子云梦吐白凤凰集于玄上。

梦凤从天下

【南齐书】

世祖梦凤凰从天飞下,青溪宅斋前,两翅相去十余丈,翼下有紫云气。梦凤集肩上

【南史】

梁徐陵,字孝穆,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

梦凤集手

【大业拾遗记】

大业中,有人尝梦凤鸟集手上,深以为善征,往诣萧吉占之。吉曰:“此极不祥之梦。”梦者恨之,而以为妄言。后十余日,梦者母死,遣所亲亲问吉所以。吉云:“凤鸟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所以止君手上者,手中有桐竹之象。《礼》云:“苴杖竹也,削杖桐也,是以知必有重忧耳。”

梦凤鸟上庭

【新唐书】

《张荐传》:荐祖鸟族字文成,早惠绝伦。为儿时,梦紫文大鸟五色成文止其庭,大父曰:“吾闻五色赤文凤也。紫文鸟狱,五角切鸟族食角切凤属也。若壮,殆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

梦凤集身

【唐绘】

王知远母昼寝,梦凤集身,身因有娠,后生知远。

梦凤集庭

【宋史】

《段少连传》:少连尝梦凤集其家庭寤,而生少连,及长美姿表倜傥,有识度,官至龙图直学士。

梦吞金龟

【牧竖闲谈】

刘赞,成都人,性好文字而甚迟涩。乃恳祝乾象乞少文才。一夕梦得一小金龟如钱许,文彩可爱,因便吞之。尔后大有才思,与渤海欧阳炯齐名,官职荣盛一时。因谤出为戎牧,未及上,或一日吐出一小金龟,投于水中,赞言顷尝梦中所吞之龟,今却吐出,是不祥也。不久卒。

梦龟献药方

【茅氏闻见录】

冀州士人徐蟠,因坠马伤折手足,痛甚,命医治之。其方用一活龟,既得之。是夜梦龟言曰:“吾恐能整痛,不能整骨。有奇方奉告,幸勿相害也”。蟠扣之云:“取生地黄一斤,生姜四两,捣研细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整痛后整骨,大有神效。”蟠用其法,果验。

梦玄龟张口

【任述异记】

张骏有疾,梦出游观不识其处,甘泉涌出,有一玄龟向骏张口言曰:“更九日当有嘉问好消息。”忽然而觉,自书记之,封在竹筒中,人不知也。因寝疾,经九日而死。

梦神龟

【庄子杂篇】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门规阿门,疏宋国君谥曰“元”,即宋元君也。阿,曲也,谓阿房曲室之门规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谓清江使河泊之所渔者,余且得予。”疏自从也,宰路江畔渊名。姓余名且,捕鱼之人也。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疏命,君也。召令赴朝问其所得。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疑卜之曰:“曰杀龟以卜吉。”疏心疑犹预,杀活再三,乃杀吉,遂刳龟以卜之。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疏算计前后钻之凡经七十二,算计吉曾不失中。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纲。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疏夫神智不足恃也,是故圣人之处世忘形神智虑与枯木同。其不幸将死天均其寂魄任物冥于造化,是以孔丘大圣因而议之。《文献通考》: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龟于河至于泉阳,渔者豫且举纲得而囚之,置于笼中。夜半龟来,见梦于宋元王曰:“我为江使于河而幕纲当吾路,泉阳豫且得我。我不能去,身在患中莫可告语。王有德义故来告诉。”元王惕然而悟,乃召博士卫平而问之曰:“今寡人梦见一丈夫,延颈而长头,衣玄绣之衣而乘辎车,来见梦于寡人曰:“我为江使于河而幕纲当我路,泉阳豫且得我不能去。身在患中莫可告语,王有德义故来告诉,是何物也?”卫平乃援式而起,仰天而视月之光,观斗所指定日处向,规矩为辅副以权衡,四维已定,八卦相望。视其吉凶介虫先见,乃对元王曰:“今昔壬子罕在牵牛,河水大会鬼神相谋。汉正南北江河固期,南风新至江使先来。白云壅汉万物尽留,斗柄指日使者当囚。玄服而乘辎车其名为龟。”王急使人问而求之。王曰:“善”。于是王乃使人驰而往问泉阳令曰:“渔者几何家,名谁为豫且?豫且得龟见梦于王,王故使我求之。”泉阳令乃使吏按籍视图,水上渔者五十五家,上流之庐名为豫且。泉阳令曰:“诺。”乃与使者驰而问豫且曰:“今革汝渔何得?”豫且曰:“夜半时举纲得龟。”使者曰:“今龟安在?”曰:“在笼中。”使者曰:“王知子得龟,故使我来求之。”豫且曰:“诺。”即系龟而出之笼中,献使者。使者载行,出于泉阳之门,正昼无见风雨晦暝,云盖其上五采青黄,云雨并起。风将而行入于端门,见于东厢身如流水,润泽有光,望见元王。延颈而前,三步而止,缩颈而却,复其故处。元王见而怪之,问卫平曰:“龟见寡人延颈而以何望也?缩颈而复是何当也?”卫平对曰:“龟在患中而终夕囚王有德义,使人活之。今延颈而前,以当谢也。缩颈而却,却亟去也。”元王曰:“善哉!”神至于此乎!不可久留。”趋驾送龟,忽令失期。卫平对曰:“龟,天下之宝也。先得此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生于深渊,长于黄土,知天之道,明于上古,游三千岁不出其域。安平静正,动不用力。寿蔽天地,莫知其极。与物变化,四时变色。居而自匿,伏而不食。春苍夏黄,秋白冬黑。明于阴阳,审于刑德。先知利害,察于祸福。以言而当,以战而胜。王能保之,诸侯尽服。王勿遣以安社稷。元王曰:“龟甚神灵,降于上天。陷于深渊,在患难中,以我为贤。德厚而忠信,故来告寡人。寡人若不遣也,是渔者利其肉,寡人贪其力。下为不仁,上为无德。君臣无礼,何从有福。寡人不忍,奈何勿遣。”卫平对曰:“不然。臣闻盛德不报,重寄不归。天与不受,天夺之宝。今龟周流天下,还复其所。上至苍天,下薄泥涂。还篇九州,未尝愧辱,无所稽留。今至泉阳,渔者得而囚之,王虽遣之,江河必怒。务求报仇自以为侵。因神与谋淫雨不霁,水不可治。若为枯旱,风而扬埃。蝗虫暴生,百姓失食。王行仁义,其罚必来,此无他故。其崇在龟,后虽悔之岂有及哉?王勿遣也。”于是元王向日而谢,再拜而受。择日斋戒,甲乙最良。乃刑白雉,及与骊羊以血灌龟,于坛中央以刀割之,身全不伤,脯酒礼之。横其腹肠,荆支卜这。必制其创理达于理,文相错迎使上占之,所言尽当。邦富重宝,闻于傍乡。杀牛取革,被郑之桐,草木毕分,化为甲兵。战胜攻取。莫如元王。元王之时。卫平相宋,宋最强,龟之力也。故云神至能见梦于元王,而不能自出渔者之笼,身能十言尽当,不能通使于河,还报于江。贤能令人战胜攻取,不能自解于刀锋,免剥刺之患,圣能先知亟见,而不能令卫平无言。

梦龟求生

【史记】

《龟策传》:近世江上人有得名龟者,畜置之家,因大富。与人议欲遣之,人教杀之,龟见梦曰:“送我水中,毋杀吾也。”其家终杀之,杀之后家死身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