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587

第587章

六暮簿

县主簿

【事物纪原】

主簿汉有之,后汉缪肜仕县为主簿是也。晋亦有之。至隋大业中,诸县始置主簿,掌勾稽簿籍,纠正系内非违。

【文献通考】

自汉以来,皆令长自调用。唐上辖赤县置二人,他县一人。武德初,以流外为之。高宗始以为品官,吏部选授,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纠正系内非违。

【吴兴志】

唐上县主簿一人,正九品。下管辖之司掌县之簿书。凡民租之版,出纳之会符檄之要狱讼之成总而治之,勾其事之稽违。与其财之得失,以替令治。

【杜佑通典】

后汉缪彤,字孺公。仕县为主簿。时县令被章见考吏皆畏惧自诬,而彤独证据掠考苦毒至,乃体生虫蛆,因转换五狱,涉四年,令卒以自免。宁阳主簿诣阕诉其县令之枉,六七岁不省,乃复上书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章百上,终不见省,臣岂可比诣单于以告冤乎?”帝大怒,劾以大逆,虞诩之曰:“主簿所说,乃君父之怨。百上不达,是有司之过。仇览,字季智。一名香。初为蒲亭长,有陈元者,母告其子不孝。览为陈慈孝之道,座成孝子。考成令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而不罪,得无少鹰之志耶!”览曰:“以为应鹰,不若鸾凤,涣谢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月俸资遣令入太学,其名大振。

【册府元龟】

晋颜衍,兖州曲阜人。仕梁为青州北海主簿。自卑官不畏强御,县民有豪暴者,必严刑制之,由是知名。

【兴地纪胜】

宋炳,晋人。宋武帝之在荆州,召炳为主簿,不起,竟入庐山。雅好山水,往辄忘归。图尽於室曰:吾老矣,名山不可再观,惟卧以游之。

【句容新志】

唐杨於陵达夫年十八,擢进士,调句容主簿。节度使韩刚严少许,可独奇於陵,以为贤而妻之。德宗朝,迁户部尚书,以左仆射致仕。器量方峻,进止有常,节操贤明。终始不失其正,时人尊仰之。唐章八元,睦州桐虚人。大历六年进士,真元中调句容主簿。有诗名。

【惟杨志】

唐刘肃,元和中为江都主簿,马挺江都主簿,与武进尉申堂构十八,皆有诗名。韩思彦初授监察御史,待诏弘文馆,以李义府与诸武共出为山阳丞。建州司户参军复召为御史,俄出为江都主簿。

【临江府图志】

李著,南唐时为新喻主簿,摄县事。因县民失火延烧者多,乃令民葺居字,易茅为瓦,而广其衢路,火灾由是遂息。又以俸资民浚义井,六邑民称之。

【泗州志】

顾非熊况之子。唐大中时,为盱贻簿。善诗艺文,后弃官,隐茅山。

【溧阳志】

唐康仁杰,泉州人。后主召对,授溧阳簿。性素俭,唯食公俸,门无私谒。其所进待乃儒生名士,吟终日,不少怠。

【襄阳志】

赵矜事唐举明经,调阳主簿。吴少诚反矜誓,不从叛以县来归,徙襄城主簿。赐牙绯。

【金华府志】

骆宾王,义舞乌县人。七岁能诗,调长安主簿。武后时,数上疏言事,下除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徐敬业乱,为府属,为之传檄,斥武后罪。后读至一坏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变然曰:谁为?或以宾王对。后曰:安得失此人。敬业败,宾王不知所之,有交集十卷。

【苏州府志】

萧存,字伯诚。兰陵人。梁鄱阳王恢之后,颖士之子也。亮直有父风,能文词。与韩会沈既济、梁肃:徐岱等善,淅西观察使李栖筠表荐常熟主簿。颜真卿在湖州与存及陆鸿渐等,撰韵书数百篇。建中初由殿中侍御史,四选比部郎中。

【事文类业】

唐韩为高邮主簿,使京师自负其才。有不遇之言,题客舍,他日蒋钦绪见之。曰:是子叹后时耶!唐徐浩,以文学为张说所器,调授鲁山主簿。说荐为丽正殿校理,三迁右拾遗,仍为校理。见喜雨五色鸽赋,嗟曰:“后来之英也”。唐魏谷倚,为太原主簿。与傅嘉谋,吴少徵,号北京三杰。唐颜真卿调犀浦主簿。尝送徒益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长史陆象先异之。唐李畲为汜水主簿。遇事锐,甚有声称。虽材童厮,一阅,无不知替代姓名者。累转国子司业。外史杌王建属。李景上对事,以为眉山主簿。制曰:“旌其忠尽之心,委以髯须之职。”

【事林广记】

唐张彖为华阴簿,为守令所抑。叹曰: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而拘於下位。若立身矮屋之使人抬头不得!乃弃官而去。

【太和志】

张景休父逸其名,其先洛阳人。唐末,仕西昌簿。卒因家焉。见江南野史

【五代史】

许仲宣,乾初,举进士解褐,为曹州济阴主簿。先是,县印令与簿掌,时令有嬖妾与其室争宠,令不能制,妾欲陷其主於罪,窃取印藏之,对缄如故,仲宣受之。翌日吏开将用印,但空匣,因逮捕县吏数十人。及令主簿仆厮家人击狱验问,果得於令舍灶突烟煤中。初亡失印,县吏皆恐,而仲宣晏然不为之动,既而果获印。皆伏其量。

【宋史】

《职官志》:开宝三年,诏诸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户以上,置令尉,令知主簿事。四百户以下,置簿尉主簿,兼知县中。咸平四年,王饮若言川峡县五千户以上,请并置簿,自馀仍旧,以县尉无领。从之。皇五年,诏南川县置主簿。五年,委州,义鸟、永康、武义、浦江等四县,各置主簿一员。初三兼止管尉一员,兼主簿,及商税。治平三年,省主簿以尉兼。元丰六年,添主簿一员,尉更不兼簿。自后川属及江南诸县,各增主簿。中兴后,置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书。凡县不置丞,则簿兼丞之事。凡批销必亲书押,不许用手记,仍不许差出,以妨销注。

【锦绣万花谷】

熙宁三年,提举王广渊言:一县之事,惟令佐三员,而主簿尉所职各异。苟有缪误,所职者坐视其弊而莫得禁止,欲令主簿管稽簿书,尉专管督盗依旧外县事,并令通管。从之。

【宋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