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645

第645章

吾非爱汝而不诛,恐自今有危疑之地。朝廷所命,将帅皆不能入。故勹亡汝余生,了汝为我贲版币祭前史,慎无入关,自择安处,潜来取家,保无它也。

论讨叛将

【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一年,先是韦皋闻诸军讨吴少诚,无功,上言请以浑贾为元帅,统诸军。若重烦元老,则臣请以精锐万人,下巴峡,去荆楚,以翦凶逆。不然,因其请罪而赦之,罢两河诸军以休息,公私亦策之次也。若少诚一旦罪盈恶稔,为麾下所杀,则又当以其爵位授之。是除一少诚,生一少诚,为患无穷矣。

讨诛叛将

【资治通鉴】

唐宪宗元和元年,以右骁将军李演为夏绥节度使。惠琳勒兵拒之,表称将士逼臣为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严绶表请讨之,诏河东天德军合击惠琳。绶遣牙将阿跌光进及第光颜,将兵赴之。光进本出河曲步落,稽兄弟在河东军,皆以勇敢闻。辛已夏,州兵马使张承金斩惠琳,传首京师。唐宪宗元和二年,李既反。以宣州富饶,欲先取之。遣兵马使张子良、李奉仲、由少卿,将兵三千袭之。三人知必败,与牙将裴行立同谋讨之。行立,之甥也,故悉知之密谋。三将营於城外将发,召土卒谕之曰:仆射反逆,官军四集常湖。二将继死,其势己蹙。今乃欲使吾辈远取宣城,吾辈何为隋之族灭。岂若去逆效顺,转祸为福乎?众曰:许诺。即夜趋城,行立举火鼓澡应之於内,引兵趋牙门。闻子良等举兵,怒。闻行立应之,抚膺曰:吾何望矣。跣足匿要楼下。亲将李钓引挽疆三百,趋山亭欲战,行立伏兵邀斩之。举家皆哭,左右执,裹之以幕,缒於城下,械送京师。挽疆蕃落争自杀,尸相枕籍。唐元和九年,吴少阳死,元济匿丧拒命。李吉甫言於上曰:淮西非如河北,四无党援。国家常宿数十万丘以备之,劳费不可支。失今不取,后难图矣。上将讨之,张弘靖请先为少阳辍朝。赠官,遣使吊赠。待其有不顺之迹,然后加兵。上促之。遣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吊祭。元济不迎敕使,发兵四出,屠舞阳,焚叶掠鲁山襄城,关东震骇。君何不得入,而还。

【册府元龟】

韩约为安南都护。文宗太和二年,峰州刺史王升朝背叛,约发兵二千人讨,逐牧峰州。升朝及所结聚徒党,并各处置。

擒献叛将

【新唐书】

《刘知谦传》:知谦子隐为封州剌史,嗣薛王知柔伐领节度未至,而牙将卢琚叛。隐率兵奉迎知柔,直趋广州禽琚献之。於是知柔以闻,昭宗拜隐本军行司马。

不诛叛将

【马令南唐书】

《义养传》:徐温遣招讨使李涛攻越,战于临安。裨将曹筠奔于越,涛败被执。温闻,遣人语筠曰:吾用汝为将,汝军有求,吾不能给,是吾过也。赦筠妻之不诛,厚遇之。秋,越人攻毗陵,温战于无锡。筠感温前言,临阵奔归,遂败越兵。

料降贼将

【资治通鉴】

唐肃宗乾元二年,史思明引兵攻河阳。见兵於河清,欲绝光弼粮道。光弼军于野水渡,以备之。既夕,还河阳,留兵千人,使部将雍希颢守其栅。曰:贼将高庭晖、李日越、喻文景皆万人敌也,思明必使一人来却我,我且去之,汝待於此。若贼至,勿与之战。降则与之俱来。诸将莫谕其意,皆切笑之。既而思明果谓李日越曰:李光弼长於凭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汝以铁骑宵济为我取之,不得则勿返。日越将五百骑,晨至栅下。希颢阻壕休卒,吟啸相视日越,怪之问曰:司空在乎?曰:夜去矣。兵几何?曰:千人。将谁?曰:雍希颢。日越然计久之,谓其下曰:今失李光弼,得希颢而归,吾死必矣,不如降也。遂请降,希颢舆之俱见光弼,光弼厚待之,任以腹心。高庭晖闻之,亦降。或问光弼:降二将何易也?光弼曰:此人情耳。思明常恨不得野战,闻我在外,以为必可取。日越不获我,势不敢归庭。晖才勇过於日越,闻日越被宠任,必思夺之矣。

放降将

【陆游南唐书】

建隆元年春正月,大宋太祖皇帝受周禅,放江南降将三十四人来归。

骂降将

【宋史】

《本纪》:理宗实佑二年六月,利州王佐坚守孤垒。降将南永忠以兵薄城下。佐骂之。永忠流涕而退。诏奖谕佐官一秩。

不可为将

【战国策】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君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促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呜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者膏烈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将也。

竖子能为将

【史记】

《陈传》:汉高祖七年反。上自往至邯郸,问周昌曰:赵亦有壮士,可令将乎?对曰:有。见四人,四人谒。上慢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伏。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上曰:非若所知,陈反,邯郸以此皆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独邯郸中兵耳。吾胡爱四千户,封四人以尉,赵子弟皆曰:善。

程李为将

【两汉蒙求】

《李广传》:武帝即位,左右言广名将也,由是入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时亦为长乐卫尉。不识故与广俱以边太守将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水草屯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幕府省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为名将,然匈奴畏广,士卒多乐从而苦程不识。

志好为将

【续后汉书】

《曹彰传》:操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志。彰曰:好为将。操曰:为将奈何?封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当必行,罚必信。操大笑。

长当为将

【太平广记】

王粲谓子翁奴曰:汝长大当为将。应曰:仲尼三尺,意羞言伯道,况际大人严训,敢措意所剌乎?

异日为将

【太平广记】

唐杜羔子中立,少年时赡於财产,他无所采。取其与游徒利於酒天炙,其实蔑视之也。一日同送迎於城外,客有善相者,历观诸宾侣,独肯中立曰:此子异日当为将矣。一坐大笑。中立后,尚贞原公主,竟为沧州节度。初李表琢之出镇,旗竿道折,乃杀其执旗者。中立在道,亦然杖之二十。琢竟无患,而中立卒焉。岂杀之可以应其祸。出王泉子。

待此人为将

【唐语林】

裴晋公度少时,羁寓洛中。尝乘驴入皇城。上天津桥,时淮西用兵已数年矣。有二老人傍桥住立,相语公:蔡州用兵日久,徵法正困於人,未知何时得平定。忽睹裴公,惊愕而退。有仆携书囊役行,相去稍远,闻老人云:适忧蔡州未平,须待此人为将。既归,其仆白之。裴曰:见我龙锺相戏尔。其秋,东府卿荐。明年,登第及为相。请讨伐淮西,遂平。后守洛时,封客每话天津桥老人事。

自求为将

【唐新书】

《李传》:宪宗讨吴元济,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既败,以袁滋代将,复无功。求自试,宰相李逢吉亦以可用,遂检校左散骑,常侍为隋唐邓节度使。以其军初伤夷,士气未完,乃不为斥候部伍。或有言者,曰:贼方安袁公之宽,吾不欲使震而备我。乃令于军曰:天子知能忍耻政,委以抚养战,非吾事也,众信而安之。

拥旄为将

【唐李卫公集】

授王宰制王宰结发从军拥旄为将,一剑横阵万竹卞皆全。

擢守者为将

【新唐书】

《吕元膺传》:元膺,浑州东平人,拜鄂岳观察使。尝夜登城,守者不许。左君曰:中丞也。对曰:夜不可辨。乃还。明日,擢守者为大将,入拜尚书左丞度支使。

母表子为将

【资治通鉴】

《周世宗纪》:唐龙武都虞候柴克宏,再用之子也。沈默好施,母不事家产。虽典宿卫,日与宾客博奕饮酒,未尝言兵。时人以为非将帅才,至是有言克宏之不迁官者。唐主以为抚州剌史,克宏请效死行陈,其母亦表称克宏有父风,可为将。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唐主乃以克宏为右武卫将军,使将兵。

尊之为将

【尚意譬喻论策】

视上为贵贱章,尊之则为将。

置酒宴将

【五代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