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647

第647章

十八漾将

必胜之将

【唐李卫公集】

《赐石雄书》:古者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人。欲立奇功,实在谋帅。

执献虏将

【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八年,吐蕃遣其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将兵十万解维州之围,西川兵掳险设伏,以待之。吐蕃至出千人挑战,虏悉众追之,伏发虏众大败,擒论莽热。士卒死者大半。维州昆明竟不下引兵还。乙亥,韦皋遣使献莽热,上赦之。

中人为将

【新唐书】

《吐突承璀传》:宪宗时,王承宗叛吐突。承璀揣帝锐征讨,因请行帝。见其果敢,自喜,谓可任。即诏承璀为行营招讨处置使,以左右神策及河中河南浙西宣歙兵从之。内寺伯宋惟澄、曹进王为馆驿使,自河南陕河阳惟澄主之,京华河中至太原进王主之。又诏内常侍刘国珍、马潮江分领易定、幽沧等州粮料使。於是谏官李、许孟容、李元素、李夷简、吕元膺、穆质、孟简独孤郁,段平仲、白居易等众对延英,谓古无中人位大帅,恐为四方笑,帝乃更为招讨宣慰便,为御通化门慰其行之。

离其亲将

【新唐书】

《王承宗传》:宪宗以德州剌史薛昌朝为保信军节度使统德。昌朝,嵩子也。与承宗故姻家,帝因欲离其亲将,故命之。诏未至承宗驰骑劫而归囚之。

药术干将

【资治通鉴】

《唐穆宗纪》:长庆三年,初翼城人郑注眇小目下视,而巧谲倾谄善揣人意。以医游四方,羁贫甚,尝以药术干徐州牙将。牙将悦之,荐於节度使李。饵其药颇验,遂有宠署为牙推。

将用法严

【资治通鉴】

唐武宗会昌肆年,秋七月辛卯,上与李德裕议以王逢将兵屯翼城。上曰:闻逢用法太严。有诸对曰:臣亦以此诘之,逢言前有白刃法不严,其谁肯进。上曰:言亦有理,卿更召而戒之。

茂元非将才

【资治通鉴】

唐武宗会昌三年,李德裕等奏: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习吏事而非将才,请以宰为河阳行营攻讨使。茂元病愈止,令镇河阳,病困亦免。他虞九月辛卯,以宰兼河阳行营攻讨使。

书生岂将才

【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三年四月庚午,义成节度使李复薨,庚辰以陕号观察使姚南仲为义成节度使,监军薛盈珍、方大会,闻之,言曰:姚大夫书生,岂将才也!判官卢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虽柔中甚刚,监军侵之必不受,军府之祸,自此始矣。遂自它道潜,道潜去南,仲果以牒请之,不遇得免,既而盈珍与南仲有隙,幕府多以罪贬有死者。

军士逐将

【唐语林】

武宁节度使康季荣不恤士,部曲噪而逐之,投于岭外,上以直金吾大将军田牟曾为徐州有政,声开延英召对再命往镇。

马赎大将

【新唐书】

《契丹传》:刘守光戌平州,契丹以万骑入,守光伪与和张饮具于野伏发,禽其大将群胡恸,愿纳马五千以赎,不许。钦德输重赂求之,乃与盟十年不敢近边。

安危系将

【资治通鉴】

《后唐庄宗纪》:初梁主遣段凝监大军於河上,敬翔李振屡请罢之。梁主曰:凝未有过。振曰:俟其有过则社稷危矣。至是凝厚赂赵张求为招讨使。翔振力争以为不可。赵张主之,竟代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於是宿将愤怒,士卒亦不服天下。兵马副元帅张宗爽言於梁主曰:臣为副元帅,虽哀朽,犹足为陛下捍御北方。改凝晚进功名,未能服人,众议,恐贻国家,深忧。敬翔曰:将帅系国安危,今国势已尔,陛下岂可尚不留意邪梁主皆不听。

命系於将

【宋史】

《田况传》:况上疏曰:夫三军之命,系於将帅,人之才有大小,智有远近,以汉祖之善将不若淮阴之益辨,况庸人乎?今徒知大众可以威敌而不思将帅之材否,此祸之大者也。

将有机略

【五代欧史】

《王晏球传》:晏球为将,有机略,善抚士卒,其击秃矮,既因败以为功而诸将皆欲乘胜取都。晏球返独不动,卒以持久弊之而已。

将有五危

【孙武子】

将有五危,必孔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上命求将

【资治通鉴】

《周世宗纪》:上谋取秦凤,求可将者。王溥荐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上命训与凤翔节度王景,客省使高唐、咎居润偕行。

问策於将

【马令南唐书】

《灭国传》:马殷对楚王,初兵力尚寡,与杨行密、成氵内、刘龚等为敌国。殷患之问策於其将高郁,郁教殷尊王仗顺,外夸邻敌,然后退修兵农。又讽殷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置邸务以卖茶,其利十倍。又铸铅铁钱以十当铜钱一。又令民自造茶,以通商旅而收其算,岁入万计,由是地大力完数要封爵。

贼剖将心

【宋史】

《忠义传》:王大寿为左翼队将,海寇王子清犯围头。守真德秀遣大寿防遏,猝与贼遇,奋前控弦毙贼十余,后无援者遂没贼,就俘,剖心祭之。

将以心为主

【金史】

《蒙古纲传》:兴定元年,纲知东平府事迁元帅左监军,久之,拜右副元帅,权恭知政事,行尚书省,奏请移军於河南,诏百官议,翰林待制抹拈阿虎德奏曰:车驾南迁,恃大河以为险,大河以东平为氵蕃篱,今乃弃之,则大河不足恃矣。兵以将为主,将以心为主,纲既欲弃之,决不可使之守矣。宜就选将士之愿守者,擢用之。

将帅贪功

【容斋随笔】

以功名为心,贪军旅之寄,此自将帅习气,虽古来贤卿大夫,未有能知止,自敛者也。廉颇既老,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致困郭开之口,终不得召。汉武帝大击匈奴,李广数自请行,上以为老不许,良久乃许之。卒有东道失军之罪。宣帝时,先零羌反。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曰:亡逾於老臣者矣。既驰至金城,图上方略虽全师制胜,而祸及其子。光武时,五溪蛮夷畔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遂用为将,果有壶头之厄。李靖为相以足疾就第,会吐谷浑寇边即往,见房乔曰:吾虽老尚堪一行。既平其国而有高甑生诬罔之事,几於不免。太宗将伐辽,召入谓曰:高簏未服,公亦有意乎?对曰:今疾虽衰,陛下诚不弃病且廖矣。帝悯其老,不许。郭子仪年八十余,犹为关内副元帅。朔方河中节度,不求退身,竟为德宗册罢。此诸公皆人杰也。犹不免此,况其下者乎?

帅当专

【容斋续笔】

《周易》:师卦:六三,师或舆尸,凶;九五,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征凶,爻意谓用兵当付一帅,苟其俦杂,然临之则凶矣。舆尸者,众主也。安庆绪既败,遁归相州,肃宗命郭汾阳、李临淮九节度致讨,以二人皆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置元帅,但以宦者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步骑六十万为史思明所挫,一战而溃。宪宗讨淮西,命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虽以韩弘为都统而身未尝至。既无统帅至。四年不克及裴度一出,才数月即成功。穆宗讨王庭凑、朱克融时,裴度镇河东亦为都招讨使。群帅如李光颜、乌重嗣皆当时名将,而翰林学士元稹意图宰相,忌度先进,与知枢密魏简相结,度每奏画军事,辄从中沮坏之,故屯守逾年,竟无成绩。正元之诛吴少诚、元和之征卢从史,皆此类也。石晋开连中为契丹所攻,中国兵力寡弱。桑维翰为宰相,一制指挥节度使十五人,虽杜重威、李守正、张颜泽辈,驽材反虏然重威为主将,杨城之战三人者尚能以身殉国,大败疆胡,耶律德光弃橐驼奔窜,仅而获免。由是观之,大将之权其不专耶?

古将不专兵

【识遗】

上古寓兵於农,无事则耕,有警则战。候国之兵各将以命卿大事则会诸侯,卿视国大小马员多少。故兵不聚而将不专,内难亦少。春秋晋作三军,某将上军,某将中军,某将下军,於是将始专兵。上之人稍失控御末大不举之,患生矣。后世惟西汉,初制近古,兵皆取之郡国,赋以丁而不以田。第郡设守一人,主政尉,一人主兵,兵随土宜取之。巴蜀三河颖川诸处出材官。以材力取。陇西天水安定诸处出骑士。以骑射取。西北轻车,东南楼船,临淄弩手,荆楚剑客,每岁八月,郡国会试,又随土宜课之。平地习车骑,山阻习材官,水泽习扑船,有事徵诸屯,所不适用则守尉贬兵属天子而将无专权,故汉将少跋扈,至命将皆出临时。通典调汉有四夷,侵轶则从中命将,如伏波楼船下濑等将军名号,咸因事立称,事毕,则省,虽卫霍高勋退奉朝请之不暇。今考文帝三年,遣灌婴击匈奴,将丞相也。武帝元光二年,遣韩安国屯马邑,将御史大夫也。文帝遣张武屯渭北,遣宗正刘礼军灞上,将九卿也。高后遣陆虑侯灶击长沙。文帝遣河内太守周亚夫军细柳,将列侯郡守也。将不专兵,所以亟拜亟罢,可诛可放,无一人负固吝权要上者,此制之善也。又汉将多选於环卫,盖其出入殿庐,人主识其材武有素,如夏侯婴以奉车将,李广以骑郎将,赵充国、甘延寿以弭林郎将,卫青霍去病以侍中将,所以汉将多良者,审而后用也。又设六郡良家,以为取将之方;山西境置羽林期门,以为蓄将之地,如京师南北二军。宫城内为南军。京城外为北军。高祖初制,亦番调郡国士为之而不远戌,至武帝始召募而更番之。法废,昭宣始远戌,而屯卫之制疏。

气者心之将

【宋黄庭坚豫章集】

《养浩堂铭》:心者气之君,气者,心之将。群之所忾。将应如响,心渊如渊,气得其养。

道心如将

【朱子语续录】

人心如卒,道心如将。

法门猛将

【百川学海】

原明答问秀老云,誉之者过其实,毁之者失其真要者,亦法门之猛将也。

盐为食将

【海录碎事】

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

禅将

【宋黄山谷外集】

送密老云:表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

中郎将

【郑樵通志】

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皆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凡四等,皆秦官无员,多至千人汉灵帝时,三署郎史二千余人皆掌门户,出充车骑,其散郎谓之外郎。故卿校尉牧守,待价於此。公车特召,贤良方正,敦朴有道高节,公府掾曹试博士者,亦充兹位,其下第白衣试博士者,皆拜郎中;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谓五官中郎将、左右郎将。郎中有事车户骑三将,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汉旧仪曰: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郎主左右户郎。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唯议郎不在直中。汉仪曰:三署郎见光禄勋,执版拜见五官,左右将执版不拜於三公。诸卿无敬。郎官故事令出钱市财用,给文书乃得出时,号曰:山郎。谓以货财为郎山者,财用所出故名。贫者或至经岁不得休沐,其豪富郎日出游戏,或行钱得善部货赂流行,转相放效。杨恽为中郎,将罢山郎,其疾病休沐,皆以法令,有过奏免,荐举其高第有行能者,多至郡守九卿,三署化之,莫不自励,宫殿之内,翕然同声,其后遂以为常,凡三署郎官,二汉并属光禄勋,光禄选三署郎有行应四科者,岁举茂才二人、四行二人,又上兼吏六人,为长治剧随缺多少,万户以上为剧县,其缺少者不选,公府亦然,故明帝时,馆陶公主为子求郎,帝不许,赐凶千万,曰:夫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人受其殃。后汉桓灵间,三署见郎七百余人,而郡国计吏多留拜为郎。太尉杨秉上疏,谏曰:先王建国顺天,制官太微、积星,名为郎位,人奉宿卫,出牧百性云云。案自近代皆谓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为尚书郎故事。且夫天有虎责郎位等星,皆在太微帝座之后,为翊卫之象则二署郎也,而世人谓之尚书郎则误矣,徵其失也,盖自梁陶藻《职官要录》以汉三署郎故事,通为尚书郎。旧有郎中,将右骑,光武中兴,悉省之。晋议郎迁为太守。山公启事曰:议郎许允宜,参广汉太守选。亦有郎中等官,其后虽有中郎将等官,而无三署郎矣。

【白氏六贴】

中郎将银章青绶。

魏晋官品云冠服如将军。

【晏元献公类要】

汉武帝置以护内驸马九,既而弃於匈奴中郎将。中兴初,班彪上言复此官以招附东胡也。苏章子五人俱为中郎将。吴孙策命张昭为抚军中郎将,委文武之事。

【西汉书】

郅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於朝堂。尝从上入上林,贾姬侧,野彘入姬侧,景帝将兵救之,都伏上前,陛下自轻宗庙太后何上还,太后闻之赐金百斤。

【杜佑通典】

汉卫绾文帝时,以戏车为中郎将。戏车谓能左石超乘也。景帝幸上林,诏绾参乘重其淳谨。

【西汉书】

《萧育传》:育为司隶校尉后,坐失大将军指免官后为中郎将,使匈奴。《司马相如传》:君长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上问相如,相如曰:冉者近蜀道易通异时,尝为郡县矣。至汉兴而罢,令诚复通为,置县愈於南夷。上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过蜀及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荣。苏武字子卿,以中郎将持节使匈奴,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以事犯单于左,秩訾知降之召武受辞,武谓惠曰: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匈奴知武不可胁,乃幽武穴中,绝不与饮。天雨雪,啮雪与毡并吞之,故得不死匈奴为。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羊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草实而食之,故节毛尽落。武帝拜张骞为中郎将,使西域。张安世长子千秋与霍光子禹俱为中郎将,将兵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击鸟桓。宣帝即位,诏曰:朕微眇时,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躬贺有孤孙霸,七岁拜为中郎将。卜式为中郎,初式不愿为郎将,上曰:吾有羊在上林,欲令子牧之。式即为郎而牧羊。岁余肥息,上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无令败群。上奇其言。

【汉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