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701

第701章

【元史志】:上都隆兴等路杂造鞍子局,至元二十三年立。置局使、副使、直长各一员,俱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局使、副使受敕,直长受省,用从八品印。至治三年罢之。置受院提领大使各一员,直长一员,提领一员,大使一员,直长二员。鞍辔皮作军器颜料等局,在太平街西。

【应天府志】:鞍辔局,在状元坊玄真观基。初为理问所继为应天卫衙。洪武三年改今局。

【国朝诸司职掌】:鞍辔局,秩正九品,大使一员,副使二员。

皮作局

【国朝诸司职掌】:皮作局,秩九品,大使一员,副使二员。

熟皮局

【元史】《百官志》:秩从七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典史一人,司吏一人,至元六年置。掌每岁熟造野兽皮货等物。大使、副使、直长各一员,至元二十年置。

软皮局

【元史】《百官志》:上都大都貂鼠软皮局,提领所,掌内府细色银鼠野兽诸色皮货。提领二员,至元九年置,受府。二十七年给从七品印,改受省。大德十一年给从七品印,改受敕牒。至治三年,仍改受省。

牛皮局

【元史】《百官志》:牛皮局,至元十三年立,置大使一员,受府。

斜皮局

【元史】《百官志》:上都斜皮局,至元二十五年立,置大使、副使、直长各一员,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使副受敕牒。直长受省,用从八品印,至治三年罢。今置受院大使、副使各一员。

甸皮局

【经世大典】:甸皮局,至元七年初设甸皮局大使,未有印俸。十四年,始定为正七品,管匠三十馀户,隶工部。二十一年,隶大都留守司,兼少府监。岁办熟造甸皮红羊皮二千有奇。今定置大使一员。

双局

【元史】《百官志》:至元十八年立,置使、副各一员,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依元八品印,受敕,且增受省,直长二员,至治三年省之。而止设提领、副使各一员,俱受院。提领一员,副使一员。

盒钵局

【经世大典】:中统四年始置。掌成造御用系腰,提领二员。

【元史】《百官志》:盒钵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至元七年立,受府管纳色提领一员,受府。管铜局、筋局、锁儿局、桩钉局、雕木局,至元三十年置。金银器盒局,至元七年立,置使副各一员,受詹事院。三十一年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依从八品,改受敕牒,增受省。直长二员。至治三年,省之。而使副止受院。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绳局

【经世大典】:中统五年始置。提领二员,祗应司国初建。开平府宫阙,燕京 花岛上下殿宇,始置祗应司,以供备之。设大使一员,秩从五品,隶宫殿司累。置副使一员,直长三员,吏目一员,司史二人,今掌内府诸王邸第异巧工作修禳应办侍观营缮。管匠七百户,隶大都留守司,今定置大使一员,使一员,直长三员,吏目一员,司吏二人。油

漆局

【经世大典】:司属油漆局,中统元年始置,掌两都宫殿髹漆之工。提领五员,同提领一员,副提领一员。

画油局

【元史】:画油局,至元二十年立画油局。置使、副直长各一员,俱是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依从八品印,使、副各受敕,而直长受省。至治三年罢之。仍受院。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

出虫葛局

【元史】《百官志》:提举司秩从五品,提举一员,同提举一员,副提举一员,吏目一员,掌出虫葛铸造之工。至元十二年,始置局。延三年,升提举司。设今官。

车局

【经世大典】:中统五年始置,提举二员,管勾一员。

轿子局

【经世大典】:中统四年始置,掌成造御用异样木植鞍子诸物。提领一员。竹作局

【经世大典】:中统四年始置,提领二员,提控一员。

抄纸局

【国朝诸司职掌】:秩从九品,隶户部,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司吏一员。印钞局

【国朝诸司职掌】:秩从九品,隶户部,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司吏一员。

杂造局

【元史】《百官志》:至元七年立,置使副各一员,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依正八品印,受敕,增置受省,直长二员,至治三年省之,而止设受院。使副二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瑞阳志】:杂造局,在医学之后,至元二十四年创立,专掌成造进呈杂用之物。每岁解纳于内府,以备国家不时之用云。本路额造生活铁马镫二伯七十五副紫大样辔一百一十四副,心红油毡一百副,心红皮箧二十副。

【洪武毗陵志】:杂造局,元至元庚辰,以旧通判厅置杂造局。庚寅改创于晋陵县,基今不存。本朝洪武丁已。创置于武进县东街,为四县造作之所。

【苏州府志】:苏州府杂造局,本朝在卧佛寺南,洪武六年设置。

【徽州府志】:徽州元杂造局,在东北隅灵顺庙之左。岁用毛铁二千七百五十四斤,造军器手刀三百六十五把,枪头一百七十五个。上下半年起解,元末毁于兵。国朝创于永丰仓旧基。季造军器漆弓一百七十五张,腰刀三百把。其馀头盔铁甲箭支等项,随时所需,未有定额。

【严州府志】:严州府杂造局,在城东北隅秀山下,庚子年开设。置官二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岁造黑漆角弓二百六十一张,弦四百三十二条。

【金华府志】:金华府杂造局,在府治西。人甲六十九副,黑漆罗圈铁甲三十副。四色水牛皮甲三十九副,手刀一百面,枪头八十个,弓箭杂带二十五副。

【信安志】:信安府杂造局,在府治东北子城内二十步,旧系铜钱局。

【温州府志】:温州府亲造局,在府治西,即旧知隶厅。设局官二员,专门管本局人匠。排日管造军器,每季依例解发,违则有罚。详见《额造军器下》。本局设典史司吏并于局内选差。宁波府杂造局,在西北隅河利桥东,元系****籴翟仓基。至元十三年,改置杂造局。设官置吏,监造军器省解。

【嘉禾郡志】:嘉禾府杂造局,宋无。元朝局,在行用库后。设官,大使、副使各一员。元未张士诚窃,并不设官,自内附。皇朝移就府东兰桂坊内置立,设大使、副使各一员,系正从九品。

【吴兴志】:湖州杂造局,旧志所无元为军器杂造局,在府治西三里丁家丬白匕几。皇朝于归安县学南,择民居创建。岁造常课军器。

【真定志】:冀州杂造局,元初系忽都虎下摩哥所掌之局。至元十九年,札忽台以献皇太子专掌造作。置大使一员,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用从七品印,今定置受院。大使一员,受府。副使一员。

【南昌府志】:南昌府杂造局,在新建县治之东。

【南康志】:南康府星子县杂造局,在县治东。

【吉安志】:吉安府亲造局,在府治东,元朝文锦局旧基。局设大使一员。

【武昌志】:武昌府杂造局,隶承宣布政使司。

【衡州志】:衡州杂造局在府治东。

【三山志】:福州府杂造局,即宋试院旧宇。今总管府勤政堂之后。岁造常课,绣段衲袄系腰。皆在马。其工匠有定数,设局官以庀基事。

【泽州志】:泽州杂造局,在行用宝钞库西

【路州志】:路州杂造局,在平政东街南。

宝源局

【应天府志】:应天府火药局东。

【国朝诸司职掌】:宝源局秩正九品,隶工部。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宝泉局

【武昌府志】:在武昌府,隶布政使司。

泥厦局

【元史】《百官志》:泥厦局,提领八员,管勾二员,中统四年置。

上都葫芦局

【元史】《百官志》: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七年置。

净息局

【重庆府志】:净息局,委制司属官兼专催收本府城内外慢店户月额官钱。

宣德八鲁局

【元史】《百官志》:提领一员,副提领一员。河中府局

【元史】《百官志》:提领一员,副提领一员。

襄陵局

【元史】《百官志》:提领一员,副提领一员。

冀城局

【元史】《百官志》:提领一员,副提领一员。

潞州局

【元史】《百官志》:提领一员,副提领一员。

纳失失毛段二局

【元史】《百官志》:院长一员。

恩州东昌局

【元史】《百官志》:提领一员。

东市平准局

【长安志】:局在城朱雀街东市,隶大府寺。

西市平准局

【长安志】:局在长安城朱雀街西市内,隶大府寺。

造袋局

【会稽前志】:局在府治东北。

修故局

【隋书】《百官志》:卫尉寺武库署,又有修故局丞掌领匠修故甲等事。

修政局

【宋史】:提举修政局,绍兴二年,诏置修政局。令百官条具,修车马,备器械。命右相秦桧提举参知政事同领之,其下有参详官一人,侍从为之。参议官二人,检讨官四人,卿郎为之。如讲议司故事,三月而罢局。乾道二年,诏理财之要裕财为重,自今宰相可带兼制国用使参政可同知国用事。刘一止传:一止迁监察御史,时秦桧请置修政局。一止言:宣王内修政事修其外攘之政而已今之所修特簿书狱讼,官吏迁降,土木营建之务,未见所当急也。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朝事自王荆公秉政,始创制置。三司条例司,以行新法,其后蔡儋州,当国踵其故。置讲议司,儋州罢,张文忠代之。乃置政典局,不隶三省。靖康初,徐择之吴元****政。又置详议司,俄以人言罢。绍兴二年,吕元直秦会之同相,元直督军于外,会之欲夺其柄,乃置修政局,自领之。诏职事官及守令以上言省费裕国强兵息民之策。以户部待郎黄叔敖为参详官,置局如讲议司故事。曾谏议统时为尚书郎,谓会之日:宰相事无不统,何以局为?会之不听。数月,会之罢。是日慧星出,议者以为修局所讲,多刻薄之事,失人心,致天变。后五日遂罢修政局焉。

政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