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731

第731章

【后山谈丛】:秘书丞张锷,嗜酒得奇疾,中身而分。左常苦寒。虽暑月中,袜袍绔纱绵相半。

丧女感疾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无忌族叔顺德丧息女,感疾甚。太宗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未几卒。

忧父之疾

【淮南鸿烈解】:说林训,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论语》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故曰忧之者子。

弃官侍父疾

【宋史】《颜术传》:术尝仕后晋,为河阳三城节度副使检校,左庶子,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术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术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圭刂股愈母疾

【宋史】《萧服传》:服字昭甫,庐陵人,第进士,调望江令,治以教化为本。访古迹,得王祥卧冰池,孟宗泣笋台,皆为筑亭。又刻唐县令鞫信陵文于石,俾民知所响也。已而邑人朱氏女股愈母疾,人颂传之,以为治化所致。

【金史】《温迪罕干鲁补传》:干鲁补年十五,居父丧,不饮酒食肉,庐于墓侧。母疾,股肉疗之,疾愈,诏以为护卫。

心痛知母疾

【南郡新书】:张志安,居乡闾称孝,差为里正。在县忽称母疾,急白县令。令问,志安曰,母有疾,志安亦病。适患心痛,是以知母有疾。令拘之,差人覆之,果如此说。寻奏高祖,表门闾,寻拜散骑常侍。

侍太子疾

【西汉书】《王褒传》:宣帝时,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乃归。详本传。

问妇人疾

【礼记】《坊记》: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注,嫌媚略之也,问增损而已。

家居侍疾

【续后汉书】《汜粲传》:粲子乔,以父粲阳狂不言,乃与二弟并绝人事,侍疾家庭。粲没,居丧毁瘠,服阕,亦不出里邑。后一举孝廉,八荐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

看友人疾

【世说新语】:荀臣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视士卒疾

【事文类聚】:盖宽饶为卫尉司马,躬按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致医药遇之甚恩。

曾子有疾

【论语】: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伯牛有疾

【论语】: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包曰,牛有恶疾,不欲见人。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昭王有疾

【存心录】:鲁哀公六年秋七月,楚昭王有疾,卜曰,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祭祀,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乎?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

声子有疾

【册府元龟】:褚师声子,卫大夫。卫侯为灵台于籍圃,与诸大夫饮酒焉。声子袜而登席,古者见君解袜。公怒,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足有疮疾。若见之,君将壳之。壳,欧立也。

晋侯有疾

【白氏六贴】:晋侯有疾,叔向问子产曰,寡君疾病,卜人曰,实沉台鲐为祟,敢问何神也?子产曰,实沉,参神也。台鲐,汾神也。二者不及君身。君身则出入饮食哀乐之事,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

李广遇疾

【册府元龟】:李广字弘基,范阳人也。文宣天宝初,欲以为中书郎。遇疾,资产屡空,药石无继。广雅有鉴识,度量弘远。坦乎无私,为士流所爱。岁时共赡遗之,赖以自给,竟以疾终。

韦陟卧疾

【类说】:韦陟有疾,房尚书使子弟问之。卧内悉籍茵毯,袜而登阶,侍婢皆笑。

季孙不疾

【家语】:子贡问郴学大成,孔子适,季氏康子,昼居内寝。孔子问其所疾,康子出见之。言终,孔子退。子贡问曰,季孙不疾而问诸侯,礼与?孔子曰,夫礼,君子不有大故,则不宿于外。非致齐也,非疾也。则不昼寝于内。是故夜居于外,吊之可也;昼居于内,虽问其疾可也。

庾衮无疾

【书林事类】:庾衮,字叔褒。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病,疠氛方盛,父母诸弟皆出于外,衮独不去。父母强之,衮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其间。又抚柩哀号不辍,十余旬,疾劳消渴,家人乃反。毗疾差,衮亦无疾。

称疾不行

【史记】《郑世家》:郑子,往会高渠弥,相从祭,仲称疾不行。所以然者,子自齐襄公为公子之时,尝会关相仇,及会诸侯,祭仲请子无行。子曰,齐疆而厉公居栎,即不往。是率诸侯伐,我内厉公,我不如往。往可遽必辱,且又何至是。卒行。于是祭仲恐齐并杀之,故称疾。子至,不谢齐侯。齐侯怒,遂伏甲而杀子。高渠弥亡归。

称疾不朝

【西汉书】《吴王濞传》: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吴,吴王愠曰,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是怨望,稍称疾朝。详本传。

称疾不起

【两汉蒙求】:黄琼,字世英,延熹二年,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徒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斥,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

【续后汉书】《潘济传》:济,字承明,汉昭烈领荆州,以济为治中从事。及入蜀,留典州事。孙权杀关羽,并荆土,将吏皆归附,而济独称疾。遣人以床就家与致之,济伏面著床不起,涕泣交横,哀哽不自胜。权慰劳与语,呼其字曰,承明,昔观丁父都俘也,武王以为军师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济起下地拜谢,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

【东观汉记】:王良以疾归,一岁复征至荥阳,疾笃,不任进道,乃过其友人。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良惭,自后连征辄称疾。

称疾不出

【事文类聚】:程子仪,三人翰林,意望入两府,颇不怿。称疾不出,朝士问候者继至,询之云,虚热上攻。石中立在坐,云,只消一服清凉散。意谓两府始得用青凉伞也。

称疾去职

【晋书】:邓攸为吴郡太守,称疾去职。吴人歌曰,邓侯挽不来,谢令推不去。

称疾迟留

【李翰蒙求】:晋唐彬,与王浑王济代吴。彬据冲要,为众军前驱,自巴陵污口以来,诸贼所聚,莫不震惧,倒戈肉袒。彬知孙皓将降,未至建邺二百里,称疾迟留,以示不竞。既而先至者争物,后至者争功,识者高彬此举。

称疾请留

【五代欧史】《李愚传》:魏王继岌伐蜀,军行至宝鸡,招讨判官陈又称疾请留。愚厉声曰,陈又见利则进,知难则止。今大军涉险,人心易摇,正可斩之以徇。由是军中无敢言留者。

引疾卧家

【言行龟鉴】:张公寿事高宗时,秦桧当国。言事不从,即引疾卧家。

王后称疾

【两汉蒙求】:孝平王皇后,太司马莽女也。莽即真以婴为定安公,改皇太后,号为定安公。太后时年十八矣,为人婉有节操。自刘氏废,常称疾不朝会。莽敬惮伤哀,欲嫁之。乃更号为黄皇室主,令成新公孙建世子礻象饰,将医往问疾。后大怒,笞鞭其傍侍御,因发病不肯起。莽遂不复疆也。及汉兵诛莽,燔烧未央宫,后曰,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

闭门称疾

【续后汉书】《刘巴传》:巴至益州,刘璋见之甚喜,咨访政事。璋遣法正迎昭烈,巴谏曰,备雄人民,入必为害。若使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巴闭门称疾,昭烈攻成都,令军中曰,有害巴者,诛三族。昭烈定益,巴辞谢,昭烈不责。

上封事称疾

【续后汉书】《董扶传》:永康元年,日食,诏举贤良方正之士,策问得失。左冯翊赵谦等举扶,扶以疾不克诣,遥于长安上封事,遂称疾笃,归家。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徵,再举贤良博士有道,皆不就,名称尤重。

军败称疾

【资治通鉴】:高宗永隆元年,中书令检校,鄯州都督李敬玄,军既败屡,称疾请还。上许之,既至无疾,诣中书视事。上怒,贬衡州刺史。

累表称疾

【资治通鉴】《后周纪》:枢密使王峻,性轻躁多计,数好权利,喜人附己。因见帝进用旧时将佐,心嫉之,累表称疾,求解机务,以洞帝意,帝遣左右慰勉,令视事。

恃才托疾

【东汉书】《符融传》: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恃其才智,托卧养疾,无所通接。洛中士大夫好事者,承其声名,坐门问疾,犹不得见。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藏否,以为予夺。融察其非真,乃到大学并见李膺曰,二子行业无闻,以豪杰自置。遂使公卿问疾,王臣坐门。融恐其小道破义,空誉违实,愿特察焉。二人由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旬日之间,惭叹逃去。后果为轻薄子,并以罪废。融由此益知名。

亲老托疾

【东汉书】:谢该,字文仪,仕为公车司马令。以父母老,托疾去官,欲归乡里。会荆州道断,不得去。

恶弟托疾

【晋书】:王戎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

之官辞疾

【东汉书】《杨伦传》:阳嘉二年,徵伦拜太中大夫,因出补常山。王传病不之官,诏书敕司隶催促发遣,伦乃留河内朝歌,以疾自上曰,有留死一尺,无北行一寸。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固敢有辞。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传。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遂征下廷尉,有诏原罪。

上疏辞疾

【事文类聚】:晋皇甫谧自号玄晏先生,有风痹之疾,不应辟召。后武帝下诏敦逼。谧上疏力辞曰,臣抱劳床蓐,躯半不仁,十有九载,竟不仕。

累表辞疾

【资治通鉴】:居懿宗咸通五年,岭南节度使韦宙,且知康承训所为以书,白宰相。承训亦自疑惧,累表辞疾,乃以承训为右武卫大将军分司。

辞疾不起

【新唐书】《崔胤传》:崔胤居华时,为全忠数画丑计。全忠引兵还屯河中,胤迎谒渭桥,奉觞为全忠寿,自歌以酹酒。会茂贞杀全诲等,与全忠约和。帝急召之,墨诏者四,朱札三,皆辞疾。

辞疾不入

【石林燕语】:国初贡举法未备,公卿子弟多艰于进取,盖恐其请托也。范杲鲁公之兄子,见知陶谷窦仪,皆待以甲科会。有言世禄之家,不当与寒俊争科名者,遂不敢就试。李内翰宗谔已过省,以文正为相,唱名辞疾,不敢入。亦被黜。文正罢相,方再登科。

伏羲制疾

【罗泌路史后纪】:伏羲察六气,审阴阳以赍之身。而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于是尝草治砭以制民疾,而人滋信。

赵王避疾

【两汉蒙求】:鲁丕,字叔陵,拜赵相。赵王商,尝欲避疾,便时移住学宫。丕止不听,王乃上疏自言。诏书下丕,丕奏曰,臣闻礼,诸侯梦于路寝,大夫卒于嫡室。死生有命,未有逃避之典也。学宫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王欲废塞,以广游燕,事不可听。诏从歪言,王以此惮之。管辂占疾

【续后汉书】《管辂传》:注,华城门夫人者,魏故司空涿郡卢公女也。得疾连年不差。华家时居西城下,南缠里中,三厩在其东南。辂卜当有师从东方来,自言能治。便听使之,必得其力。后无何,有南征厩驺当充甲卒来诣卢公,言能治女郎。公即表请留之,专使其子将诣华氏疗疾。初用散药,后复用丸,治寻有效,即奏除驺名,以补大医。

医生咒疾

【罗泌路史发挥】:伊尹无废立事篇。世有医生善咒疾者,语人曰,吾能易尔肠胃,更尔系络,则疾可为也。然人无肯致其身,其难信也。

石虔愈疾

【书林事类】:桓豁,字石虔,为人勇壮。时有患疟者,呼桓石虔以怖之,疾者多愈。

医和视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