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明史
35304400000676

第676章

唐王立,拜光恒兵部左侍郎,佐黄道周协守广信。广信破,奔怀玉山,聚众数千人自保。寻进攻衢州之开化县,兵败,殁于阵。

胡梦泰,字友蠡,广信铅山人。崇祯十年进士。除奉化知县。邑人戴澳官顺天府丞,怙势不输赋。梦泰捕治其子,其子走京师,醖澳,令劾去梦泰。澳念州民不当劾长吏,而劫于其子,姑出一疏,言天下不治由守令贪污,以阴诋梦泰。

及得旨,令指实。其子即欲讦梦泰,而澳念梦泰无可劾,乃以嘉兴推官文德翼、平遥知县王凝命实之。给事中沈迅为两人诉枉,发澳隐情。澳下诏狱,除名。梦泰声益起。

十六年夏,吏部会廷臣举天下贤能有司十人,梦泰与焉,行取入都。帝以畿辅州县残破,欲得廉能者治之,诸行取者悉出补。梦泰得唐县。京师陷,南归。

唐王时,授兵科给事中,奉使旋里。顺治三年,大兵逼城下,梦泰倾家募士,与巡抚周定仍等守城。围数月,城破,夫妇俱缢死。

定仍,南昌人。崇祯十六年进士。与万文英、胡奇伟、胡甲桂举兵保广信,唐王即以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城破,死之。

文英,亦南昌人。初为凤阳推官,以子元亨代死,得脱归。福王时,起礼部主事,丁艰不赴。唐王授为兵部员外郎,监黄道周诸军,协守广信。诸军败于铅山,文英举家赴水死。

奇伟,进贤人。历官兵部主事。唐王授为湖东副使,守广信,兵败,死之。

田桂,字秋卿,昆山人。崇祯十二年以乡试副榜贡入国学,授南昌通判。迁永州同知,以道梗改广信。至则南昌、袁州、吉安俱失。广信止疲卒千人,士民多窜徙。会黄道周以募兵至,相与议城守。已而道周败殁,势益孤,甲桂效死不去。城破被执,谕降不从,幽别室,自经死。

有毕贞士者,贵溪人,举于乡。同守广信,城破,赴水。家人救之,行至五里桥,望拜祖茔,触桥柱死。

陈泰来,字刚长,江西新昌人。崇祯四年进士。由宣城知县入为户科给事中。

十五年冬,都城戒严,泰来陈战守数策。总督赵光抃言泰来与同官荆祚永素晰边情,行间奏报,宜敕二臣参预,报可。泰来又自请假兵一万,肃清辇毂。帝壮之,即改授兵科,出视诸军战守方略,召对中左门。至军中,奏界岭失事状,劾副将柏永镇论死。以功迁吏科右给事中,乞假归。福王时,起刑科左给事中,不赴。唐王擢为太仆寺少卿,与万元吉同守赣州。再擢右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李自成败走武昌,其部下散掠新昌境,泰来大破之。初,益王起兵建昌,泰来欲从之。同邑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持不可。已而新昌破,国士出降,泰来恶之。

会上高举人曹志明等兵起。泰来与相结。十二月攻取上高、新昌、宁州,杀国士妻子,遂取万载。已而大兵逼新昌,守将出降,泰来走界埠,志明等从上高移军会之,进攻抚州,兵败皆死。

王养正,字圣功,泗州人。崇祯元年进士。授海盐知县。遭父丧,服除,起官秀水,中大计,补河南按察司照磨,累迁南康知府。计歼巨寇邓毛溪、熊高,一方赖之。福王时,进副使,分巡建昌。南都既覆,大兵下江西。巡抚旷昭弃南昌遁,走瑞州,列城望风溃。养正乃与布政夏万亨、知府王域、推官刘允浩、南昌推官史夏隆起兵拒守。阅三日,有客兵内应,城即破。养正等被执,械至南昌,与万亨等同死。其妻张氏闻之,绝粒九日而死。

万亨,字元礼,昆山人,起家举人。南昌失守,避建昌,与养正同死。妻顾、

子妇陆及一孙、一孙女先赴井死。仆婢死者复十余人。

域,字元寿,松江华亭人。举于乡,授宿州学正。流贼至,佐有司捍御有功。

屡迁工部主事,榷税芜湖。都城陷,诸榷税者多以自入。域叹曰:“君父遭非常祸,臣子反因以为利邪!”悉归之南京户部。寻由郎中迁建昌知府。城破,械至南昌,与允浩、夏隆同日死。

允浩,掖县人。夏隆,宜兴人。皆崇祯十六年进士。时同死者六人,其一人失其姓名。建昌人哀其忠,裒而瘗之,表曰:“六君子之墓”。

初,建昌南城诸生有邓思铭者,闻北都陷,集其侪数十人为庠兵,期朔望习射,学技击,为国报仇。请于有司,有司笑曰:“庠可兵邪?”众志遂懈。思铭郁郁不得志。明年,城破,死之。

建昌既破,新城知县谭梦开迎降,民潜导守关兵杀之。梦开党与民互相残,弥月不靖。唐王以邵武贡生李翔为新城知县。翔至,擒杀余党,众遂散。然民习于乱,佃人以田主征租斛大,聚数千人,噪县庭。翔潜遣义兵三百,诡称郑彩军,杀乱民。明日复斩百余级,乱乃靖。彩兵数万驻新城,畏大兵,遁入关。独监军张家玉、新城人徐伯昌与翔共守。及大兵逼,家玉亦战败入关。翔率民兵千余出城拒击。大兵从间道入城,民兵皆散,翔与伯昌皆死之。伯昌,字子期,唐王时,由举人授兵部主事,改御史者也。

时江西郡邑吏城守者,又有李时兴、高飞声。时兴,福清人,举于乡,历官袁州同知,摄府事。会城已降,时兴力城守。无何,守将蒲缨兵溃,湖广援将黄朝宣五营亦噪归。时兴度不能守,自缢于萍乡官舍,一仆亦同死。飞声,字克正,长乐人。崇祯中,由乡举授玉山知县,迁同知,气养去。唐王时,黄道周出督师,邀与偕,令摄抚州事。大兵至,遣家人怀印走谒王,而身守城死焉。

曾亨应,字子喜,临川人。父栋,广东布政使。亨应举崇祯七年进士。历官吏部文选主事。十五年秋,有诏起废,亨应以毛士龙、李右谠、乔可聘等十人上。

御史张懋爵劾其纳贿行私,亨应疏辨。懋爵三疏力攻,遂被谪去。福王立之明年,江西列城皆不守。亨应命弟和应奉父入闽,而己与艾南英、揭重熙谋城守。会永宁王慈炎招连子峒土兵数万复建昌,入抚州,寓书亨应。亨应募兵数百,与相掎角。一日,方置酒宴客,大兵至。亨应避右室,其从弟指示之,遂被执,并执其长子筠。亨应顾筠曰:“勉之,一日千秋,毋自负!”筠曰:“诺。”先受刑死。

释亨应缚,谕之降,不答,被戮。和应闻兄死,曰:“烈哉!兄为忠臣,兄子为孝子,复何憾!”既奉父入闽,又走避之肇庆,乃拜辞其父,投井死。先是,栋弟栻为蒲圻知县,栻兄益为贵州佥事,并死难,人称“曾氏五节”云。

始,亨应为懋爵所讦,朝士颇疑之。后亨应死节,而懋爵竟降李自成为直指使。

揭重熙,字祝万,临川人。崇祯十年以五经登进士,授福宁知州。福王时,擢吏部考功主事。外艰归。抚州破,与同里曾亨应先后举兵。唐王命以故官联络建昌兵,战败被劾。用大学士曾樱荐,以考功员外郎兼兵科给事中,从大学士傅冠办湖东兵事。泸溪告警,冠不能救,重熙劾解冠任,兵事遂皆委重熙。江西巡抚刘广胤战败被执,复用樱荐,擢右佥都御史,代广胤。攻抚州,不克而退。俄闻汀州失,解兵入山。永明王拜重熙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兵,召募万馀人,薄邵武,败还。

金声桓,左良玉将也,已降于大清,复乘间为乱,据南昌。大兵攻讨之,声桓死,诸军尽散,独张自盛众数万走闽。重熙入其军,约广信曹大镐并进。自盛掠邵武,战败被执。重熙走依大镐百丈霡。适大镐还军铅山,惟空营在,众就营炊食。大兵侦得之,率众至,射重熙中项,执至建宁,下之狱。重熙日呼高皇帝,祈死不得。至冬十一月,昂首受刃,颜色不改。

傅鼎铨,字维新,重熙同邑人。崇祯十三年进士。除翰林检讨。李自成陷京师,鼎铨出谒,贼败南还。唐王时,曾樱荐鼎铨,命予知府衔,赴赣州军自效,寻复其故官。赣州破,退隐山中。已,闻金声桓叛,鼎铨举兵以应。永明王命为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声桓灭,鼎铨往来自盛、大镐军。顺治八年,至广信张村,为守将所执,系南昌狱。谕之降,不从。令作书招重熙,亦不从。八月朔,乃从容就刑。

鼎铨自降流贼,为乡人非笑,尝欲求一死所。至是得死,乡人更贤鼎铨。已,重熙、大镐相继败,都昌督师余应桂亦以是岁亡,江右兵遂尽。

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以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崇祯初,起子壮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流贼犯皇陵,帝素服召对廷臣。子壮言:

“今日所急,在收人心。宜下罪己诏,激发忠义。”帝纳之。乃会诸臣,列上蠲租、清狱、使过、宥罪等十二事。帝以海内多故,思广罗贤才,下诏援《祖训》,郡王子孙文武堪任用者,得考验授职。子壮虑为民患,立陈五不可。会唐王上疏,历引前代故事,诋子壮,遂除子壮名,下之狱,坐赎徒归。久之,廷臣交荐,起故官,协理詹事府。未上,京师陷。

福王立,起礼部尚书。至芜湖,南京亦失守,乃归。唐王立福建,召相子壮。

以前议宗室事,有宿憾,辞不行。

顺治三年,汀州遘变,丁魁楚等拥立桂王子永明王由榔于肇庆。苏观生又议立唐王弟聿,子壮沮不得,退居邑之九江村。永明王授子壮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会大兵入广州,聿被执死,子壮止不行。

明年春,张家玉、陈邦彦及新会王兴、潮阳赖其肖先后起兵,子壮亦以七月起兵九江村。兵多蜒户番鬼,善战。乃与陈邦彦约共攻广州,结故指挥使杨可观等为内应。事泄,可观等死。子壮驻五羊驿,为大兵击败,走还九江村。长子上庸阵殁。会故御史麦而炫破高明,迎子壮,以故主事朱实莲摄县事。实莲,子壮邑子也。九月,大兵克高明,实莲战死。子壮、而炫俱执至广州,不降,被戮。

子壮母自缢。永明王赠子壮番禺侯,谥文忠,荫子上图锦衣卫指挥使。

而炫,字章闇,高明人。由进士历上海、安肃知县。唐王时,擢御史。

实莲,字子洁。由举人历官刑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