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明史
35304400000092

第92章

东川军民府(元东川路,属云南行省。)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一年六月废。二十六年五月复置。(西南有马鞍山,府旧治在焉。寻移治万额山之南。又西南有绛云弄山,接云南禄劝州界,下临金沙江。又东南有牛栏江,自云南寻甸府流入,至府北合金沙江。有藤索桥,在东北牛栏江上。)东北距布政司千四百里。

潼川州(元潼川府,直隶四川行省。)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郪县省入,直隶布政司。(北有涪江,南有中江流合焉。又西南有郪江,有盐井。)

西南距布政司三百里。领县七:

射洪(州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盐亭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东有涪江。又东南有射江,亦曰瀰江,亦曰梓潼水,自盐亭县流入,经县东南之独坐山,合於涪江。又东南有沈水,亦入涪江。有盐井。)

中江(州西。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西南有可蒙山、铜官山,南有赖应山、私熔山,俱产铜。东南有中江,南有郪江,有盐井。)

盐亭(州东少北。北有紫金山。南有梓潼水。东有盐亭水,自剑州南境流入,亦谓之瀰江。城东有盐井。)

遂宁(州东南。元遂宁州。明玉珍省州治小溪县入焉。洪武九年四月降州为县。东有铜盘山,又有涪江,北有郪江流入焉,谓之郪口。西有倒流溪,有盐井。)

蓬溪(州东南。元属遂宁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遂宁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徙治故城之西南。西有明月山,下为明月池。又有伏龙山,下有火井。北有蓬溪,下流合於涪江,有盐井。)

安岳(州南。洪武四年於县置普州。九年,州废。西有岳阳溪,下流合於涪江,有盐井。)

乐至(州南少西。成化元年七月置,属州。正德九年改属简州。嘉靖元年四月还属。有盐井。)

眉州(元属嘉定府路。)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仍属嘉定州。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州,直隶布政司。(东有蟆颐山,西面临江,下为蟆颐津。南有峨眉山。东有玻璃江,即大江也。南有思濛江,西南有金流江,一名难江,下流俱入大江。

东南有鱼耶镇巡检司。)北距布政司百八十里。领县三:

彭山(州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眉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东有彭亡山,亦曰平无山,俗呼为平模山。北有天社山。南有打鼻山。东北滨大江,内江自双流县流入焉,即牧马川也,合流而南,亦曰武阳江,江中有鼓楼滩。又有赤水,亦自东北流入大江。)

丹棱(州西。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眉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东南有青衣水,源出卢山县,流经此,下流至嘉定州入大江。)

青神(州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嘉定州。十三年十一月复还属。西有熊耳山,青衣水经其下。又东有大江。东南有松柏滩。东有犁头湾巡检司。)

邛州(元属嘉定府路。)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仍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复为州,直隶布政司。(西有古城山,产铁。又东南有铜官山,产铜。西有相台山,下有火井,又有盐井。南有邛水,自雅州流入,至新津县入大江。南有夹门关巡检司。西有火井坝巡检司。后移於州南二十五里。)东北距布政司三百里。

领县二:

大邑(州北少东。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邛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嘉定州。

成化十九年二月还属。西北有鹤鸣山,与崇庆州界。东有牙江,下流入邛水。)

蒲江(州东南。元省入州。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置,属嘉定府。成化十九年二月还属。南有蒲水,源出名山县,流经此,东入邛州界。西有双路巡检司。)

嘉定州(元嘉定府路。)洪武四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龙游县省入,直隶布政司。(东有三龟山。又有九顶山。大江在城东,亦曰通江。又西有阳江,即大渡河,自峨眉县流入,经城东乌尤山下,合於大江。又西南有青衣水,至城西双湖,与阳江合。东南有金石井巡检司,后废。)北距布政司二百六十里。

领县六:

峨眉(州西。西南有峨眉山,有大峨、中峨、小峨,罗目江出焉。阳江在县南,自黎州所夷界流入,与罗目江合。又西南有中镇巡检司,后徙治大围山。又

有土地关,接蛮界。)

夹江(州西北。西有青衣水,又有洪雅川,合焉。)

洪雅(州西北。元省入夹江。成化十八年五月复置。西北有青衣水。西有洪雅川。又有竹箐山巡检司。)

犍为(州东南。旧治玉津镇。今治惩非镇,洪武中徙此。东有大江。东北有四望溪流入焉。有四望溪口巡检司。又北有石马关巡检司。)

j瓮溪关、飞水关,俱洪武间置。又有大坪隘口,成化十二年八月置。)

威远(州东。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荣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泸州(元属重庆路。)洪武六年直隶四川行省。九年直隶布政司。(旧治在州东茜草坝。洪武中徙此。城西有宝山。西南有方山。大江在东,一名泸江,又名汶江,资水自州北来合焉,亦曰中江。又有泸州卫,洪武二十一年十月置於州城,成化四年四月徙於州西南之渡船铺。南有石棚镇、北有李市镇二巡检司。又有江门、水流崖、洞扫等关堡,俱成化四年四月置。又南有龙透关,崇祯间修筑。)

西北距布政司千五百五十里。领县三:

纳溪(州西南。北滨大江,城西有纳溪水,自蕃部西南流合焉。有纳溪口巡检司。南有倒马关、石虎关,俱通云南、交址路。)

江安(州西少南。北滨大江,有绵水西南流入之,谓之绵水口。又南有淯溪,又有泾滩,俱流合於绵水。有板桥巡检司。)

合江(州东少北。旧治在神臂山南。洪武初徙安乐山之麓,即今治也。又南有榕山,俗名容子山。北滨大江,西有之溪、北溪入焉,因谓之合江。又南有安乐溪,西北流入江安县。)

雅州(元属陕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以州治严道县省入,直隶布政司。(东有蔡山,一名周公山,其下有经水,一名周公水。又东南有荣水,一名长濆河,又有小溪,一名百丈河,至州界,俱合流於青衣江。北有金鸡关。东北有金沙关。)东北距布政司四百五十里。领县三:

名山(州东北。洪武十年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东北有百丈山,旁有百丈县,元属州,洪武中省。西有蒙山。南有青衣江。)

荣经(州西南。明玉珍省入严道县。洪武中复置。东北有铜山。东有邛崃山,与黎州所界,上有九折坂。西有大关山,邛崃关在焉。北有长濆河,南有周公水,并流入州界。西北有紫眼关,地接西番。又有碉门砦,亦曰和川镇,元置碉门安抚司。洪武五年设碉门百户所於此,其地兴天全界。)

芦山(州西北。元曰泸山,后省。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置,改为芦山。东有卢山,青衣水出焉。南有三江渡,其水经多功峡,下流入平羌江。西北有临关,旧曰灵关,正统初更名。有临关巡检司。又南有飞仙关。)

永宁宣抚司(元永宁路。)洪武七年为永宁长官司。八年正月升宣抚司。天启三年废,地属叙州府。(故城在西。洪武十五年迁於今治。东南有狮子山。西北有青山。南有永宁河,东北流经泸州境,入於大江。又东南有赤水河。东有鱼浮关,洪武四年置。)领长官司二。距布政司千八百里。

九姓长官司(司城西南。元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千户。洪武六年十二月改置。

天启六年改属泸州。南有通江溪,东北会於纳溪之江门峡。西南有金鹅池。)

太平长官司(元大坝军民府,洪武中废。成化四年四月改置。)

天全六番招讨司(元六番招讨司。)洪武六年十二月改置,直隶四川布政司。

二十一年二月改隶都司。(东有多功山。南有和水,一名始阳河,亦名多功河,流入雅州青衣江。又西番境内有可跋海,其下流合云南样备水,流入交址。又禁门关、紫石关亦俱在司西。又东有善所、张所、泥山、天全、思经、乐蔼、始阳、乐屋、在城、灵关凡十百户所。)东距布政司五百五十里。

松潘卫(元松州,属云南行省。)洪武初因之。十二年四月兼置松州卫。十三年八月罢卫。未几,复置卫。二十年正月罢州,改卫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二年罢军民司,止为卫。(东有雪栏山,上有关。南有红花山。西北有甘松岭。又北有大、小分水岭。西有岷江,自陕西洮州卫流经此,亦曰潘州河。又东有涪江,出小分水岭,东南流,入小河所界。北有潘州卫,洪武中,以故潘州置。二十年省入。又西有镇夷关,永乐四年七月置。又西北有流沙关。又东有望山、雪栏、风洞、黑松林、三舍、小关子关。南有西宁、归化、安化、新塘、北定、浦江六关。又有平夷关,万历十四年置。又南为镇平关。又西北有漳腊堡,洪武十一年置。)领千户所一,长官司十六,官抚司五。东南距布政司七百六十里。

小河守御千户所(宣德四年正月置。北有师家山,一名文山,山麓有文山关。

南有小河,即涪水也,东流入龙安府界,有铁索桥跨其上。)

占藏先结簇长官司、蜡匝簇长官司、白马路簇长官司、山洞簇长官司、阿昔洞簇长官司、北定簇长官司、麦匝簇长官司、者多簇长官司、牟力结簇长官司、班班簇长官司、祈命簇长官司、勒都簇长官司、包藏先结簇长官司(以上十三司,俱洪武十四年正月置。),阿用簇长官司(宣德十年五月置。),潘斡寨长官司(正统五年七月置。),别思寨长官司(宣德十年五月置。),八郎安抚司(永乐十五年二月置。),麻儿匝安抚司(宣德二年三月,以阿乐地置。),阿角寨安抚司、芒儿者安抚司(二司俱正统五年七月置。),思曩日安抚司(正统十一年七月置。)

叠溪守御军民千户所本叠溪右千户所,洪武十一年以古翼州置,属茂州卫。

二十五年改置。直隶都司。(南有排栅山。西有汶江,南有黑水流合焉,谓之翼水。又南有南桥、中桥、彻底三关,北有永镇桥关、镇平关,西有叠溪桥关,东有小关,俱洪武十一年置。)领长官司二。东南距布政司五百八十里。

叠溪长官司(所城北。)、郁即长官司(所城西。俱永乐元年正月置。)

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本黎州长官司,洪武九年七月置。十一年六月升安抚司,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四年降为千户所,直隶都司。(东北有圣钟山,下有黎州,元属陕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洪武五年省州治汉源县入州。永乐后废。西北有飞越山,两面皆接生羌界。西南有大田山,东麓为大田坝,万历二十四年立黎州土千户所於此。又东有冲天山。南有避瘴山。西北又有笋筤山。南有大渡河,即古若水。洪武十五年六月置大渡河守御千户所,后徙司城西北隅。又西南有汉水,源出飞越山之仙人洞,亦曰流沙河,下流至试剑山,入大渡河。河南即清溪关,与建昌行都司界。西有黑崖关,洪武十六年置。又有椒子关,路通长河西等处。)

东北距布政司六百九十里。

平茶洞长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洪武八年正月置,属酉阳宣抚司。十七年直隶布政司。(西有百岁山。哨溪出於其东,满溪出於其西,合流入买赛河。)北距布政司千六百七十里。

溶溪芝麻子坪长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洪武八年改置,属湖广思南宣慰司。十七年五月直隶四川布政司。

安宁宣抚司成化十三年二月置,领长官司二:

怀远长官司、宣化长官司(俱成化十三年二月,与宣抚司同置。)

酉阳宣慰司(元酉阳州,属怀德府。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洪武五年四月仍置酉阳州,兼置酉阳宣慰司,州寻废。八年正月改宣慰司为宣抚司,属四川都司。永乐十六年改属重庆卫。天启元年升为宣慰司。(东南有酉水,流合平茶水,至湖广辰州府合流於江,有宁俊江巡检司。)西北距重庆府四百九十里。领长官司三:

石耶洞长官司(司东南。元石耶军民府。洪武八年正月改为长官司。)邑梅洞长官司(司南。元佛乡洞长官司。明玉珍改邑梅沿边溪洞军民府。洪武八年正月改置。北有凯歌河,一名买赛河,自贵州平头著可司流入,东入酉阳司界。)

麻兔洞长官司(洪武八年正月置。)

石砫宣慰司(元石砫军民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洪武八年正月为宣抚司,属重庆卫。嘉靖四十二年改属夔州卫。天启元年升为宣慰司。(东有石砫山。又有三江溪,即葫芦溪之上流也。)西南距夔州府七百五十里。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元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治建昌路,属云南行省。)

洪武十五年罢宣慰司。二十七年九月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治建昌卫。)领卫五、所八、长官司四。东北距布政司千四百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