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明史
35304400000098

第98章

木册长官司(元木册安抚司。明玉珍改长官司。)洪武四年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属高罗安抚司。宣德九年六月直隶施州卫。

镇南长官司(元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寻改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司。明玉珍改镇南宣抚司。)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寻废。洪武八年二月复置,属施州卫。

二十三年复废。永乐五年改置,直隶施州卫。(有酉溪。)

唐崖长官司(元唐崖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安抚司。)洪武七年四月改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直隶施州卫。(南有黔水,即清江之上源。)

永顺军民宣慰使司(元至元中,置永顺路,后改永顺保靖南渭安抚司。至大三年四月改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至正十一年四月升宣抚司,属四川行省。)洪武二年为州。十二月置永顺军民安抚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属湖广行省,寻改属都司。(西南有水溪,即酉水也,下流入沅陵县界。)领州三,长官司六。东北距布政司二千里。

南渭州(司西。元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洪武二年复置,改属。)

施溶州(司东南。元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后废。洪武二年改置,来属。)

上溪州(司西。洪武二年置)

臈惹洞长官司、麦著黄洞长官司、驴迟洞长官司、施溶溪长官司(四长官司,元俱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洪武三年改属。)

白崖洞长官司(元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洪武三年改属。)

田家洞长官司(洪武三年置。)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元保靖州,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太祖丙午年二月置保靖州军民安抚司。洪武元年九月改宣慰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直隶湖广行省,寻改属都司。(北有北河,自酉阳司流入,东入永顺司界。又有峒河,下流与卢溪县之武溪合。)领长官司二。东北距布政司千九百七十里。

五寨长官司(司南。元置,洪武七年六月因之。)

筸子坪长官司(司南。太祖甲辰年六月置竿子坪洞元帅府,后废。永乐三年七月改置。)

浙江《禹贡》扬州之域。元置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路。)又分置浙东道宣慰使司,(治庆元路。)属焉。太祖戊戌年十二月置中书分省。(治宁越府。癸卯年二月移治严州府。)丙午年十二月罢分省,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府。)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杭州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浙江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一,属州一,县七十五。(为里一万零八百九十九。)西至开化,(与江南界。)南至平阳,(与福建界。)北至太湖,(与江南界。)东至海。距南京九百里,京师三千二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二百一十三万八千二百二十五,口一千四十八万七千五百六十七。弘治四年,户一百五十万三千一百二十四,口五百三十万五千八百四十三。万历六年,户一百五十四万二千四百八,口五百一十五万三千五。

杭州府(元杭州路,属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领县九:

钱塘(倚。洪武三年四月建吴王府。十一年正月改封周王,迁河南开封府。

南有凤凰山,有秦望山。西南有灵隐山。南有钱塘江,亦曰浙江,有三源:曰新安江,出南直歙县;曰信安江,出开化县;曰东阳江,出东阳县。汇而东为钱塘江,至会稽县三江海口入海。西有西湖,源出武林泉。又北有运河,至秀水县北,而接南直运河。又有安溪,即苕溪也,自余杭县流入,下流至乌程县东北,注於太湖。)

仁和(倚。东北有皋亭山,有临平山,下有临平湖,后塞。北有北新关,成化中设户部分司於此。又有塘栖镇。)

海宁(府东少北。元海宁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南滨海,有捍海塘。西南有赭山,与萧山县龛山相对,浙江经其中,东接大海,谓之海门。东南有石墩镇巡检司,本置县东北硖石镇,后迁於此,更名。西南有赭山镇巡检司,本置县西陈桥北,寻迁赭山,更名,又迁文堂山上,仍故名。又西北有长安镇。)

富阳(府西。东有观山。西南有湖洑山。东南临富春江,即钱塘江也。西南有东梓巡检司,后废。)

余杭(府西北。西南有大涤山。西北有径山。南有苕溪,源出於潜县天目山。

东北有石濑巡检司,后废。)

临安(府西。旧治在县西西墅镇。洪武初徙於今所,本吴越衣锦军也。西有天目山,亦曰东天目,其在於潜境者为西天目。西北有南溪,即东苕溪也,源出天目山,经县南,亦曰新溪。)

於潜(府西。北有天目山,浮溪出焉。县南为紫溪,下流至桐卢县入浙江。)

新城(府西南。西有葛溪,又东北有松溪合焉,至岘口入於浙江。)

昌化(府西。东南有柳相山。南有铜坑山。西北有千顷山。西有昱岭,上有关。又西北有黄花岭,上亦有关。东南有柳溪,东流合於於潜之紫溪。又有双溪,自县治南流入柳溪。西有手甗岭巡检司,迁县西南株柳村,又迁县西湛村,又迁杨家塘,仍故名。)

严州府(元建德路,属江浙行省。)太祖戊戌年三月为建安府,寻曰建德府。

壬寅年二月改曰严州府。领县六。东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建德(倚。北有乌龙山。西有铜官山。又新安江自淳安县流入,经城南,东阳江自西南来合焉。又东北有胥溪,来入江,谓之胥口,亦曰建德江。东有管界巡检司。)

桐庐(府东北。西有富春山,一名严陵山。桐江在南,即浙江也,亦曰睦江。

自建德县流入,经富春山之钓台下,曰七里濑,又东经桐君山下,曰桐江。有桐溪自县东北流入焉,谓之桐江口,其上源即分水县之天目溪也。有桐江巡检司,后迁桐君山,又迁窄溪埠。)

淳安(府西。南有云濛山。西有都督山,又有威平洞,亦曰青溪洞,又名帮源洞。南有新安江,自南直歙县流入,亦曰青溪。西有街口、又有永平、南有港口三巡检司,后废。东有锦溪关,嘉靖中置。)

遂安(府西少南。西有武强溪,有双溪流合焉,曰三渡口,经城南,东北注於淳安之青溪。南有凤林巡检司,后废。)

寿昌(府西南。东南有岩峒山。西有寿昌溪,东北流至建德县,入新安江。

南有常乐溪,东南流至兰溪县,入东阳江。西有社田、西南有上梅二巡检司。)

分水(府东北。东有天目溪,上源即於潜县之紫溪及昌化县柳溪也,下流为桐庐县之桐溪。又东南有前溪,自淳安县流入,东流於天目溪。东有吴村巡检司,后废。)

嘉兴府(元嘉兴路,属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直隶京师。十

四年十一月改隶浙江。领县七。西南距布政司百七十五里。

嘉兴(倚。南有南湖,亦曰鸳鸯湖,流合运河。又有长水塘,西南接海宁,东北接海盐县界。又东有双溪,东出为华亭塘,南直松江府之漕舟,由此入运河。)

秀水(倚。宣德五年三月析嘉兴县地置。西有运河,北经闻家湖,达南直吴江县之运河。东北有杉青闸、又有王江泾二巡检司。)

嘉善(府东。本嘉兴县魏塘镇巡检司,宣德五年三月改为县。南有华亭塘河,东有魏塘河,东北有清风泾,皆流合焉。西北有分湖,与南直吴江县分界。又北有章练塘水,亦流合华亭塘河,达华亭县之泖湖。东北有风泾、西北有陶庄二巡检司,废。)

崇德(府西南。元崇德州。洪武二年降为县。西北有运河,自德清县流入。

东南有语溪,一名语儿中泾,又名沙渚塘。又东北有石门塘水,东南接运河,北达归安之乌镇。)

桐乡(府西少南。宣德五年三月以崇德县之凤鸣乡置。北有运河,与崇德县接界。又有烂溪,北达吴江县之莺脰湖,西达湖州府浔溪。北有皂林镇巡检司。)

平湖(府东。宣德五年三月以海盐县之当涂镇置。东南有故邑山。南有雅山,俗曰瓦山。又当湖在县治东,下流出海盐澉浦口入海。其西为市西河,自嘉兴县流入,入於当湖。其分流南出者,则由县东南乍浦入海;北出者,则由县东北芦沥浦入海。浦傍有芦沥盐场。又北有东泖,即华亭三泖之上流。东有白沙湾巡检司,治广陈墅,后迁县东南独山。又东南有乍浦镇巡检司,后迁梁庄,仍故名。)

海盐(府东南。元海盐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南有秦驻山,又有长墙山。西南有凤凰山。东北有汤山,又有独山,旧置盐场於此。东临海,有防海塘,洪武初,以石为之,南北计四千八百丈。又有东、西、南三海口,而西海口在县东北,尤冲要。东北有吕港,港口有盐场。西南有鲍郎市,有盐课司。东北有守御乍浦千户所,东南有澉浦守御千户所,俱洪武十九年十月置。城东有海口巡检司,后徙砂腰村,南有澉浦巡检司,后迁秦驻山,俱仍故名。)

湖州府(元湖州路,属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直隶京师。十四年十一月改隶浙江。领州一,县六。南距布政司百九十里。

乌程(倚。北有卞山,亦曰弁山。西南有石城山。南有岘山,本名显山。西南有铜山,一名铜岘山。北有太湖,接南直苏、常二府界。东北有大钱湖、小梅湖二口,府境群水皆於此入太湖。又西有苕溪,源自孝丰天目之阴,流经毗山下,出大钱湖口。又南有余不溪,即杭州境内之苕溪,自德清县流经府南,汇为玉湖,复东北出而汇於苕水,亦曰霅溪。东有后潘村巡检司,后迁南浔镇,仍故名。东北有大钱湖口巡检司。)

归安(倚。南有金盖山,亦名何山。又有衡山。东有升山,亦曰乌山,一名欧余山。又运河在城东,源自苕溪、余不溪二水,分流为运河,东北经南浔镇,入吴江县界,合嘉兴之运河。又南有荻塘,亦曰荻港,东北接运河。其枝流东南出乌镇,合桐乡之烂溪。又东有浔溪,即余不溪支流也,流经南浔。东南有琏市巡检司。又西南有上沃埠巡检司,后废。)

长兴(府西北。元长兴州。太祖丁酉年三月改名长官州,壬寅年复曰长兴。

洪武二年降为县。西北有顾渚山,产茶,一名西顾山,一名吴望山。东北有太湖,与南直宜兴县分中流为界。西有箬溪,下流入太湖。西南有荆溪,东南入於苕溪。

东北有皋塘、西南有四安二巡检司。又西有合溪、南有和平二巡检司,废。)

德清(府南少东。东北有敢三山。东南有运河,有余不溪,亦曰霅溪,即苕溪别名。东北有新市镇巡检司。又东有下塘巡检司,后迁五柳港口。又东有荷叶浦巡检司,废。)

武康(府西南。东有封山,一名防风山。又有禺山。西南有覆舟山。南有前溪,东北有后溪流入焉,下流入德清余不溪。)

安吉州(元安吉县。)正德元年十一月升为州。(西南有故城。洪武徙於今治。东南有白阳山,旧产锡。西有苕溪。又有龙溪,即苕溪支流。东南有独松关巡检司,又有递铺巡检司,废。)东北距府二十里。领县一:

孝丰(州西南。成化二十三年析安吉县地置,属府。正德二年改属州。南有天目山,有天目山巡检司。又西南为金石山,即天目最高处。又南有苕溪,出天目山,此为苕溪之别源。又西有松坑巡检司。)

绍兴府(元绍兴路,属浙东道宣慰司。)太祖丙午年十二月为府。领县八。

西北距布政司百三十八里。

山阴(倚。南有会稽山,其支山为云门山,又有法华山。西南为兰亭山。西北有涂山。北滨海,有三江口。三江者,一曰浙江;一曰钱清江,即浦阳江下流,其上源自浦江县流入,至县西钱清镇,曰钱清江;一曰曹娥江,即剡溪下流,其上源自嵊县流入,东折而北,经府东曹娥庙,为曹娥江,又西折而北,会钱清江、浙江而入海。又西有运河,自萧山县流入,又东南迳会稽县,又东入上虞县界。

又南有鉴湖,长十四五里,俗曰白塔洋,有若耶溪合焉。又北有白水湖,旁通运河。北有三江守御千户所,在浮山之阳,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有三江巡检司,在浮山桃松庄。又西北有白洋巡检司。)

会稽(倚。东南为会稽山,其东接宛委、秦望、天柱诸山。又东有银山、锡山,旧产银砂及锡。东南有若耶山。东有曹娥江。东南有平水溪,南合剡溪。东北有沥海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有黄家堰巡检司,寻迁沥海所西,后迁上虞县界纂风镇,仍故名。)

萧山(府西北。西南有虎爪山,东南有龛山,俱下临浙江。龛山傍有小山曰鳖子山,浙江自县西东北流,出其中,东接大海,亦曰海门。东南有峡山,钱清江经其中,复北折而东,入山阴县界。城西有运河,东接钱清江。又有湘湖。西南有渔浦巡检司。又西有西兴,亦曰西陵,往钱塘者由此渡江。)

诸暨(府西南。元诸暨州。大祖己亥年正月改诸全州。丙午年十二月降为诸暨县。西南有新城,在五指山下,太祖癸卯年,李文忠所筑。西有长山,又有五泄山。南有句乘山。又有浣江,即浦阳江,亦曰青弋江。又西南有长清关、西有阳塘关二巡检司,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