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制霸三国策
3558900000038

第38章 037 蠢蠢欲动

太守府用餐的房间内,李玄和关羽张飞等几个武将喝的昏天暗地,笑声吼声叫嚷声,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这几人喝酒的房子传出去,虽然太守府如今已经扩建,但是他们的声音还是将整个太守府吵的不得安宁

这场酒一直喝到半夜才结束,最后酒桌上还清醒的就只有李玄了,像张飞太史慈这两个都喜欢喝酒的人,则是早早的就趴在桌子上不醒人事,而关羽和张辽等人也是比不过李玄的酒量纷纷败倒,这种酒精度数很低的浊酒对李玄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不管喝多少,李玄都不会喝醉,唯一不舒服的就是酒喝多了尿就多,一晚上李玄光上茅房都不知道跑了多少趟;看着醉倒的众人和一地的酒坛,李玄捏了捏自己的眉头,寻思着是不是抽时间回到他藏车的山里把车里的好酒全部搬回辽东来,本来他还想酿酒的,可是辽东的农业才刚刚开始发展,今年的粮食还没有收获,就算收获了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余粮来酿酒,要知道酿酒可是非常浪费粮食的,李玄要想在辽东酿酒也只有等两三年之后了

摇摇头把心中的思虑抛开,李玄挺着因为喝酒太多感觉十分鼓胀的肚子走到房间之外,深深的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之后就唤来腹中的侍从,将屋内几个烂醉如泥的武将抬回他们的房间,而他则是自己走回卧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李玄起得很早,自从李玄当上辽东太守之后就基本没有再睡过懒觉,辽东的琐事太多了,很多事都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必须要李玄来亲自处理才行,李玄也没有时间去偷懒睡觉,毕竟辽东几十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可都是掌握在李玄的手里,这么沉重的担子压在身上,李玄也不敢偷懒,所以他每天都起和很早,用过早餐就去书房处理公务

而张飞他们则是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床,昨天他们几个喝的实在太多了,如果没有李玄这个怪物,他们的酒量在大汉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怎奈李玄的酒量实在是深不可测,所以他们被灌得的烂醉纯属正常,他们酒醒之后就来到书房,他们知道李玄此刻肯定在书房办公,这是李玄的习惯,他们几个也是很熟悉的

“几位可是真能睡啊,要是在多睡一会,就能赶上吃晚饭了。”正在办公的李玄看到他们几个进来后,就放下手中的公务,跟张飞他们开起了玩笑

张飞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对李玄说道:“还不是都怪大哥,要不是大哥使劲给俺倒酒,俺也不至于睡到现在,大哥还嘲笑与俺,真是好不厚道。”

“就是,兄长太不实在,明知我等的酒量都不如兄长,还使劲让我们喝”太史慈也跟着张飞一起埋怨起李玄,其他几人听了张飞和太史慈的话脸上也露出一副支持的神色,李玄的酒量实在让他们望尘莫及

李玄听了张飞和太史慈的话,又看见其他几个人的脸色之后,眉毛一掀,心中十分好笑,脸上佯装不悦的说道:“哦?找子义和翼德的说法,你们昨夜喝的太多是我的不对喽?那好既然如此以后我们就实行禁酒令吧,你们以为如何啊?”

张飞几人一听李玄要禁酒,这不是要他们的命么,所以连忙摆手解释:“使不得使不得,俺哪敢怪罪大哥,都是俺酒量不如人,怎么是大哥的对手,被灌醉纯属活该”

“兄长酒量深不可测,都是我等不胜酒力,与兄长哪有关系,我们这是在佩服兄长的酒量,你们说是不是啊?”太史慈连忙拍起了李玄的马屁,而关羽他们听见太史慈的问话都是使劲的点头,脸上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深怕李玄一个不高兴就真的下了禁酒令,那要让这些都爱好饮酒的武人如何度日

李玄听了张飞和太史慈的马屁,其他几人也是很赞同他们的话,就连一向傲气的关羽和一直稳重的高顺都参与其中,李玄不禁心中大笑,看了这酒还真是武人的命根子啊,“呵呵,看看你们的样子,一个个都是带兵的将军,为了喝酒都紧张成什么样子,你们先回去洗漱一下,用过午饭之后就赶快回军营招兵去吧。”

李玄把话说完就埋头继续办公了,而几个武将则是站在那里,李玄前面说的禁酒令之事还没结果,这让他们如何能安心离去,所以他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最后还是张飞忍不住的小声问道:“大哥,那个禁酒令......”关羽等人也是装做不在意的样子,但是都竖着耳朵仔细听李玄会怎样回答

李玄被张飞一问,又看着关羽他们的动作,心中又好气又好笑,这些人竟然跟他耍起了无赖,他就笑骂道:“什么禁酒令,你们还不去收拾收拾,真想等着吃晚饭么?滚,赶快滚...”

“嘿嘿,俺就知道大哥最好,要是禁了酒那不是要俺老张的命么,俺这就滚,这就滚。”张飞一听李玄没有禁酒,立马就嘻皮赖脸的跟李玄扯了一句,然后就飞快的跑出了书房,而其余几人听了李玄的话也是放下心来,纷纷跟着张飞跑出书房

李玄看着飞快逃走的张飞等人,又想起刚才他们耍赖不肯离去的样子,不禁又轻笑了一下,随后又继续处理那些没有办完的公务

不管辽东的发展如何迅速,紧挨着辽东乌桓族素利部这一年过的很不如意,自从去年在辽东一役损失了两万骑兵之后,素利的实力可谓是一落千丈,不仅失去对其他乌桓部落的震慑力,而且由于没有抢到粮食,整个冬天素利部的生活十分艰苦,好不容易等到了开春,草原上开始长出新草,牛羊牲畜开始繁殖产仔,这才让素利部的乌桓人生活稍稍好转,但是好景不长,素利部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与他们相距不远的另一个族部落首领乌延就打起素利部的主意,这乌延的部落人数几万人,能上马征战的勇士有两万多到三万之间,在整个乌桓中属于那种中等实力的部落,本来乌延的实力根本不是素利的对手,可是自从素利在辽东败了一仗,更是折损了两万骑兵之后,素利部实力下降一了大半,就是现在的乌延部都隐隐比素利部要强盛一点,所以乌延就打起了素利的主意,这对乌延来说可是一个崛起的机会,只要他吞并了素利部,他的实力就能跻身一流大部落的地位,做出了决定之后,乌延就统率全族的乌桓勇士亲自讨伐素利部

乌延的突然袭击一开始让素利部措手不及,在又损失了大量人口之后,素利部逐渐稳住阵脚,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素利的领兵作战能力和素利的军师呼仆延的战术谋略能力,在他们二人的配合之下,素利部稳住局势之后,慢慢开始反击,素利部多次使用奇谋,让乌延部损失甚大,相比起素利这个喜欢汉人文化的首领,乌延就是一个喜欢马上征战,喜欢冲锋陷阵的典型的外族首领,乌延极度看不上汉人的奇谋轨迹,他认为真正的胜仗就是靠手中的弯刀和敌人的鲜血换来的,而乌延从来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他就凭借着自己部落的武力和喜欢用计谋的素利部缠斗起来,最终的结果还是证明了战争仅仅光靠武力远远不够的,要在有武力的同时还要使用计谋,所以乌延败了,在一次与素利部混战中,被素利派人将乌延射杀在乱军之中,乌延一死剩下的乌延部落的人只能纷纷投降,被素利划归到了他的部落当中,就这样本来还想吞并素利部落的乌延不仅没有成功,最后还落得个兵败身死,他自己的部落也被素利吞并的下场

这两个乌桓部落发生内斗征战的时候,正是辽东大量建造砖窑烧制红砖,建造乌堡的时候,李玄也没有多余的经历来关注这场争斗,所以就让素利在赢得了战争后得到了很好修生养息的时间,素利部经过和乌延一战,原本被辽东打落的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部落人口大量的增加,能征善战的骑兵也从之前的两万多人增加到了三万多人,经过战后几个月的平静发展,原乌延部的人完全融入了素利的部落当中,素利内部的局势越来越稳定

感觉到实力的大量恢复之后,素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动,一心就想发兵辽东,他要用李玄的人头祭奠去年死在辽东的两万乌桓勇士

“军师,在过一个月辽东就会开始秋收了,我决定到那时攻打辽东,一方面去抢夺我们过冬的粮草,二来是杀了那个辽东太守,为去年战死辽东的乌桓勇士报仇。”坐在宽敞的大帐内,素利问向离他不远的军师呼仆延

“大王,我看此事要从长计议才好,据探子来报,辽东今年的发展超乎常人的想象,要是凭我们全盛时期的能力,或许有可能战胜,但是我们现在的实力大减,虽然吞并了乌延部,可是还不是辽东的对手。”呼仆延听了素利的话之后,思考了一番之后就提出了他的意见

素利听了呼仆延的话顿时就心生不悦,本来素利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首领,但是经过辽东一战和战后的艰苦生活之后,素利就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在最近又吞并了乌延部让素利有些自我膨胀,所以听到呼仆延说他打不过辽东,顿时就很生气,“军师!你太高看辽东的汉人了,我看辽东的汉人还不如乌延部,想那乌延部都被我吞并,区区一个辽东我还不是手到擒来。”

“大王,你可要三思啊。万一......”对于素利的变化,呼仆延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苦苦的劝导素利

可是不等呼仆延说完,素利就严厉的打断道:“够了!没有什么万一,难道军师是被汉人吓破了胆不成?我意已决,在辽东秋收之日就是我出兵辽东之时!”

看着素利主意已定,呼仆延知道自己在劝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弄不好还会惹的素利对他心生怨念,随意他就低着头不再说话

“唉!看来只有回去好好想想办法,怎么能在日后的战争中把损失降到最低了。”退出了素利的大帐,呼仆延心里暗暗的想着,他始终不看好这次与汉人作战,只好回去多想些好计策,多保住一些部落族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