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段正元文集
35723600000109

第109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二)(8)

问、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今闻曰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本天地之中。以协吾身之中。是本天道以治人情。则意有不诚。物有不格。而知有不致者乎。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答、中者平也。君子执两用中。则物各得其平矣。

问、仁者人也。人心也。先天之元神也。人者身骸也。后天之人也。孟子曰、合而言之者道也。先天之仁。与后天之人。合而一体也。性命合一也。践形也。圣人也。仁人也。有后天之人。而先天非人者。是由精怪而成人身。不可与言仁也。故孔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性与天道之事。子贡之所谓不可得而闻也。命、天之所赋。有先天之命。天命之谓性也。有后天之命。俗命也。傲命也。有先后合一之命。天命也。圣人之所畏也。君子居易以俟命。立命也。不知命无以立。知命而遵。遵命而行。仁者也。若夫利者。后天之人所仰给。而易困也。困则不可以入德。不可以有为也。故夫子罕言之。虽然、人皆可以为尧舜。不知其可也。太上曰。世有由精怪而修成人身者。亦能建功立业。而魔心一发。为恶终无转机。虽至杀身亡家而不悔。有由人道而复为人者。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惟有自天诞降。归入后天。不能有善无恶。一经挫辱。悔心易萌。回首便登道岸。人其省之。由此观之。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以难也。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吾见其人矣。中人以上之人也。若中人以下之人。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答、人病不为耳。前后判若两人。栽者培之矣。(问谈录)

第六十三礼拜吾日三省新义

民国二年五月廿五日记

问、有子之聪明。胜过曾子。何以圣门一贯之传。不授於有子。独授於曾子。圣人教弟子有私心乎。

答、(白话解)圣人皆是大公无私。而有子之智识。超乎三千门徒之上。凡智识太高。多半不好学。而曾子忠实老诚。笃信夫子之道。而又好学。故孔子说参也鲁。曾子虽鲁。他能学而时习。常常以夫子之道。行住坐卧。视听言动。不须臾离也。夫子见其好学至诚。故诏之曰。吾道一以贯之。但曾子之道。只可以处常。可以对君子。有子之言。可以处变。处变是圣人之能事也。故常道传於曾子。观吾日三省一章。每日反身自问。恐有一念不能对人。乃三省也。为人谋而不忠乎。恐我今日有人托我之事。我不办到。对不住他人。吾身不安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无论是何许言。我当面承认。不失信於他人。即是诚心对人也。传不习乎。如我能教人者。有诸己然后求诸人。以身试验。误其一身犹小可。误他人则罪大。能传他人。岂不自习乎。不忠乎。不信乎。不习乎。学孔子之教。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曾子发一言。作一事。尊师重道。温故而知新。故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曾子应得一贯之传也。

(官话解其一)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诚实无伪。好学人也。得夫子先天一贯之传。每日三省其身。盖大贤之心。与人人同乐也。为人谋。代人设想。人身既得。何日共知大道。人身难得。何时共体大道。此乃天下一家。中外一人之心也。当今之世。各怀一心。所以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得传人而不先习。此三者天下人人之通弊也。果能为人谋而忠。交朋友而信。得传人而习。则由后天返还先天。人人共乐太平也。世其有此三省者乎。有则加之。无则勉之。如此之学。由贤可希圣也。

(官话解其二)曾子一生好学。兢兢业业。岂有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人而不自习之理。此是曾子现身说法。悲天悯人之心也。如人有不忠不信不习。非诚身之学也。能省此三者。先天既得。天人合一。修身切要之学也。人有忠信而加以习。虽蛮貊之邦可行。如不忠不信不习。虽州里难行。故曾子省之以警世云。

(文话解其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子志在大学。不敢自欺。己身既修。又思成人。然修己从不欺下手。而成人亦从不欺下手。下三句皆成人之事。不忠不信不习。即欺人之事。一涉於欺人。断不能成人。况欺人实以自欺。故惟恐稍有所欺。每日三省其身也。为人谋而不忠乎。为、助也。谋、用计也。忠、是尽己之心。人、兼远近之人。惟人有疏远。心每难尽。故特以忠言。忠於疏远。则亲近可知。为人谋而忠者。或人有求於我。或我自然念及於人。事事物物。代为安排。必使其万全而后已。此非爱人如己者不能。不字、是自责之词。乎字、是自问之词。此句泛以人言。则所成者甚广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及也。朋、凡同道之人。友、凡同志之人。交、往来相结也。信者、以诚实相待。内外如一。始终不二。人既同道同志。时相集会。较诸为人。而情有专注。财力以助其乏。规劝以辅其仁。则人之为我所成就者。更深切矣。传不习乎。传者、我以道传授於人。习者、一己所知所行。恐有未尽善处。时加体贴。以求至善。此句比上二句关系更大。为人谋。或有属一时之事。与朋友交。学相上下。尚可互相辨难。至若师传。人因不知不能。始来从学。则我之所传。人据为实。苟以不习者。妄为传说。上则致乱往圣之道脉。下则贻害后世之人心。曾子故以不习自省。传必本於习。得人心之同然。复天理之本然。如是以传。自然可大而可久。统三句观之。裁成於人者。至广至深。又复持久不坠。成人之道。无加於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