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太平圣惠方
35878600000126

第126章

治马喉痹。颊肿咽痛。龙脑散方。 白龙脑(细研) 牛黄(细研)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马牙硝(细研) 玄参 沉香 朱砂(细研)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七片。煎至六分。去滓。入马牙硝一 治马喉痹。喉中深肿连颊。壮热。吐气数者。宜服此方。 上以马衔一具。以水三大盏。煎取一盏半。分为三服。

又方。 上以马鞭草根一握。勿令见水。截去两头。捣绞取汁。服之。

又方。 上以毡中苍耳子三七枚。烧灰。细研。以水调服之。

又方。 上以谷奴烧灰。以酒调服一钱。立效。

治马喉痹。并毒瓦斯壅塞方。 桔梗(三两去芦头锉)上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二服。

又方。 生姜(二斤取汁) 蜜(三两)上件药。以微火煎令得所。每服一合。日四五服。

又方。 上取马蔺根烧灰。细研。烧桑枝沥汁。调下一钱。

治咽喉颈外肿痛诸方

夫咽喉颈外肿痛者。由风热毒瓦斯。客于经络。肺脾壅滞。气不宣通。风毒上攻于咽喉。

搏于 治咽喉壅塞。颈颔肿痛。宜服此方。 川升麻(一两) 漏芦(半两) 木通(三分锉) 赤芍药(三分) 桑根白皮(三分锉) 川大黄(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川升麻(一两) 射干(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玄参(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咽喉颈外肿痛。黄膏方。 木鳖子(十枚) 土瓜根(一两) 黄连(半两去须) 黄 (一两锉) 栝蒌根(二两) 黄柏(一(一钱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研令匀。以生油旋调。可肿处敷之。有菜油调更佳。即再敷 又方。 山豆根 沉香 麝香 木香 黄药 川大黄上件药。等分捣细罗为散。研入麝香令匀。以水调为膏。涂贴肿处。

治咽喉颈外肿。及咽干痛方。 生黑豆黄(一合) 蜀葵心(一合)上二味。入少盐。同捣为膏。敷肿上。日三两度瘥。

又方。 牛蒡子(三两捣碎) 盐〔一(二)两〕上炒令热。熨肿上立效。

又方。 上以皂荚炙黄焦。去皮子。捣罗为末。以水调敷之。

治悬壅肿诸方

夫悬壅者。为音声之关也。喉咙者。气之所上下也。五脏六腑。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

则 治悬壅肿痛。不下饮食。宜服玄参散方。 玄参(一两) 川升麻(半两) 射干(半两)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放温。时时含咽。

治悬壅肿痛。硼砂散方。 硼砂(半两) 马牙硝(半两) 滑石(半两) 寒水石(半两) 龙脑〔半(三)钱〕白矾(三钱)上件药。研令极细。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半钱。

治悬壅肿痛。咽喉不利。胸中烦热。宜服此方。 射干(一两) 玄参(半两) 川升麻(半两) 白矾(半两) 白药(半两) 黄药(半两) 天竹黄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小弹子大。不计时候。以绵裹 又方。 射干(半两) 木鳖子(一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悬壅肿痛。咽中生垂肉及舌肿方。 干姜(炮裂锉)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上件药。等分。捣细罗为散。先开口。以铁针刺破。血出后。用药少许涂之。神效。若痒时 治悬壅垂长。咽中妨闷。白矾散方。 白矾(一两烧灰) 盐花(一两)上件药。同细研为散。以箸头。点在悬壅上。瘥。

治悬壅肿胀疼痛。铅霜散方。 铅霜(一分) 甘草(一分半生半熟捣罗为末)上件药。都研为散。每服。以绵裹半钱。含咽津。即瘥。

治悬壅卒肿方。 砂(半钱)上以绵裹。细细含咽津。即瘥。

治悬壅肿。及咽喉内有息肉方。 上以羊蹄草煮汁。热含冷吐。良。

治悬壅肿。卒长数寸。喉咙内食物不下方。 上以绵裹箸头。 盐揩之。如此二七遍效。

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诸方

夫喉咙者。为气之道路。会厌者。是音声之门户。若风邪热毒。在于脾肺。则阴阳不和。

气 治咽喉肿痛。脾肺壅毒。语声不出。宜服此方。 木通(一两锉)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菖蒲(三分) 川升麻(三分) 羚羊角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肺脾气滞。风冷所伤。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宜服此方。 桂心(一两) 木通(一两锉) 防风(一两去芦头) 射干(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桔两汤浸去皮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咽喉肿痛。声嘶不出。生姜膏方。 生姜汁(一升) 牛髓(三两) 麻油(二两) 酥(二两) 芎 (二两) 独活(一两半) 秦椒(上件药。捣罗为末。纳生姜汁中。煎至相淹濡。下髓酥油等。搅令匀。以慢火煎成膏。

每服 又方。 生姜汁(二合) 生地黄(汁五合) 桂心(末半两)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上件药。相和。熬令稠。每用不计时候。含杏核大咽津。

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宜服菖蒲丸方。 菖蒲(二两) 孔公柏(一分细研) 木通(二两锉) 皂荚(一挺长一尺者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煎鬼箭羽汤。下二十丸。

渐加 又方。 桂心(末一两) 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如膏)上件药。相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杏核大。常含一丸。细细咽津。

又方。 上以豉半升。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相继稍热服之。令有汗出瘥。

治咽喉生谷贼诸方

夫谷贼者。禾裹有短穗。而强涩者是也。误作米而食之。则令喉裹肿结不通。致风热气冲于杀人 治咽喉生谷贼肿痛方。 芸苔(半两赤色者) 大鳖子仁(半两)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马牙硝(半两) 半夏(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樱桃大。以绵裹一丸。含咽津。

治咽喉生谷贼肿痛。含化射干丸方。 射干(半两) 山柑皮(半两) 山豆根(二分) 黄药(一分) 川升麻(半两) 硝石(一分)甘上件药。捣罗为末。炼饧和丸。如樱桃大。不计时候。绵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咽喉生谷贼。若不急治。亦能杀人。宜含乳香丸方。 乳香(半分) 砂(一分) 琥珀(半两) 松脂(半两)上件药。捣研为末。化黄蜡和丸。如鸡头实大。常含一丸咽津。以瘥为度。

又方。 上以针刺破。令黑血出后。含马牙硝一小块子。咽津即瘥。

又方。 上以马牙硝细研。绵裹半钱。含化咽津。以瘥为度。

治咽喉生痈诸方

夫六腑不和。血气不调。风邪客于喉间。为寒所折。气壅而不散。故结而痈成也。凡结肿。

治咽喉中生痈疮。肿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两) 玄参(三分) 黄 (一两锉) 黄芩(三分) 络石(三分) 败酱(三分)白蔹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入川朴硝一钱。搅令匀。

治喉中有疮。唾血。不下食。宜服此方。 黄 (一两锉) 露蜂房(半两微炙) 蔷薇根(一两锉) 络石(一两) 射干(一两) 羚羊角屑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咽喉卒生痈肿。饮食不通方。 上烧秤锤令赤。纳一盏醋中令沸。沸止。饮之。

又方。 上以炊帚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以浆水调下一钱。

又方。 上以韭一把。捣熬。乘热以熨肿上。冷复易之。以醋和涂亦佳。

又方。 上以白颈地龙十四条。捣研。以涂喉外。亦治痈发喉中。

又方。 上以赤小豆一合。捣罗为末。以醋调涂之瘥。

又方。 荆木烧取沥。稍稍咽之瘥。

又方。 薏苡仁一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顿服。

治瘿初结诸方

夫瘿初结者。由人忧恚气逆。蕴蓄所成也。久饮沙石流水。毒瓦斯不散之所致也。皆是脾肺壅 治颈卒生结囊。欲成瘿。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一两锉) 海藻(一两热洗去咸水) 昆布(一两洗去咸味) 松萝(一两) 桂心(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咽喉气壅闷。渐结成瘿。宜服海藻散方。 海藻(一两洗去咸味) 贝母(二两煨微炒) 土瓜根(半两) 小麦面(半两炒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温酒调下一钱。

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宜服昆布丸方。 昆布(一两洗去咸味) 诃黎勒皮(一两) 槟榔(一两) 松萝(半两) 干姜(半两炮裂锉)桂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温酒下二十丸。

又方。 昆布(一两洗去咸味) 海藻(一两洗去咸味) 诃黎勒皮(一两) 枳壳(半两麸炒去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杏核大。常含一丸咽津。

又方。 琥珀(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炮微炒) 昆布(半两洗去咸味)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以温酒下二十丸。

又方。 槟榔(三两) 海藻(二两洗去咸) 昆布(三两洗去咸水)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