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太平圣惠方
35878600000214

第214章

又方。 桑耳(一两微炙) 牡蛎(一两烧为粉) 白矾(一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又方。 汉防己(一两) 葵子(一两) 防风(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二(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治遗尿不禁方。 上用羊肚系盛水令满。急系两头。煮烂。开。取水顿服。

又方。 鸡 (十枚炙令微黄)上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又方。 雄鸡肠(一具炙黄)上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浆水调下一钱。云向北斗服之更良。

又方。 上用小豆叶。捣取汁。空腹温服一小盏。

又方。 当归(一两锉)上以酒二大盏。煎取汁一盏。顿服。

治大便不通诸方

夫大便不通者。是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不调。热气遍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结。壅塞不通也。

治大便不通。下焦伤热闷。大黄散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槟榔(一两) 木香(半两) 川芒硝(一两)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子芩(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温服。如未通晚再服。

治肠胃积滞。大便不通。气壅上奔。宜服大戟丸方。 大戟(一两锉碎微炒)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木香(半两) 羌活(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桑根白皮(一两锉) 牵牛子(四两微炒别捣罗取末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牵牛子末。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生姜汤下二十丸。

治大便不通。脐腹妨闷。不下饮食。遍宜服此方。 乌巢子(二两) 木香(一两) 芎 (一两) 青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川大黄〔二(三)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煎葱白生姜汤下二十丸。

治大便不通。腹内壅闷。喘息促。宜服此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川芒硝(一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大麻仁(一两别研)上件药。捣罗为末。入麻仁令匀。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生姜汤下三十丸。以利为度。

治大肠结实。枳壳丸方。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川芒硝(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生姜汤下三十丸。

治干粪塞肠。症肠胀痛不通方。 毛桃花(一两湿者) 面(三两)上件药。和面作馄饨。熟煮。空腹食之。至日午后。腹中如雷鸣。当下恶物为效。

治大便不通。十日秘者方。 枣(一枚去核) 腻粉(一钱)上以腻粉。纳于枣中。和白面裹之。于火上炙令熟。碾罗为末。以煎汤调顿服之。立效 治大便旬日不通方。 鼠粪(二枚) 白胶香(半枣大)上件药。细研。入水少许。和丸如枣核大。以油涂。纳谷道中。良久便通。神妙。

又方。 腻粉(一分) 黄丹(一钱)上件药。同研令匀。每服。以粥饮调下一钱。不过三服效。

治大便秘涩不通方。 上用大麻子烂研。以米相和。煮粥食之良。

又方。 蜣螂(微炒去翅足)上捣罗为末。以热酒调下一钱。

又方。 牵牛子(二两一半微炒一半生用)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生姜汤调下二钱。良久。以热茶投。

又方。 皂荚(二挺去黑皮微炙黄)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水下三十丸。

又方。 巴豆(一枚去皮以油燥焦去心膜)上以粳米饭二十粒同研熟。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三丸。如人行十里当通。未通即再服。

又方。 上用瓜蒂五枚。捣罗为末。以绵裹。纳下部中。即通。

又方。 槟榔(半两)上捣罗为末。以童子小便一大盏。煎至六分。入葱白三寸。盖定良久。去葱顿服。

治大便难诸方

夫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

肠胃 治身有大热。热毒流于四肢。骨节急痛不可忍。腹中烦满。大便涩难。大黄饮子 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栀子仁(一两) 川升麻(一两) 枳实(一两麸炒微黄) 黄芩(一两) 生地黄(二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

空腹温服。

治五实病。大便难。宜服此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 川朴硝〔一(二)两半〕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调下三钱。以利为度。

治大便难。五脏气壅。三焦不和。热结秘涩。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赤芍药(一两)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 川芒硝(一两) 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汤下三十丸。

晚再服之。

治宿食不消。大便难。宜服此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 川芒硝(一两) 杏仁〔二(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青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汤下三十丸。晚再服之 治肠胃冷热不和。大便难秘。食饮不消。心腹妨闷。槟榔丸方。 槟榔(一两) 诃黎勒皮(一两) 柴胡(三分去苗) 桂心(一两) 草豆蔻(半两去皮) 木香七遍微炒) 治脾胃不和。常患大便坚难。宜服此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枳实(一两麸炒微黄) 大麻仁(二两别捣如膏) 赤芍药(二两)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麻仁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汤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以利为度

治大便卒不通诸方

夫大便卒不通者。由五脏气不调。阴阳偏。有虚实。三焦不和。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有肠胃 治大便卒不通。心神烦闷。坐卧不安。宜服牵牛子丸方。 牵牛子(二两微炒) 川朴硝(一两) 大麻仁(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甘遂(半两煨令黄) 木香(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汤下二十丸。

如人行十里当通。如未通。即再服。强羸人 治大便卒不通。心腹气满闷。木香丸方。 木香(一两) 槟榔(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桂心(半两) 巴豆霜(一分) 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巴豆霜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橘皮汤下三丸。未效。加至五丸。

治大肠卒不通。腹胁胀满。气上冲心膈。宜服槟榔散方。 槟榔(一两)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牵牛子(一两微炒) 桑根白皮(一两锉)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大便卒不通。气上奔心膈。宜服此方。 皂荚(一两去黑皮涂酥炙黄焦去子) 巴豆霜(一分) 阿魏(半两面裹煨令面熟为度)五灵脂(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巴豆霜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温生姜汤下五丸。良久未效。再服七丸。

治大便卒不通。气闷绝方。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川朴硝(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调下二钱。

治大便卒涩结不通方。 猪脂(一两) 葵子末(一两半)上件药相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三十丸。以通利为度。

又方。 羊蹄根(一两锉)上以水一大盏。煎取六分。去滓。温温顿服之。

又方。 大麻仁(一两)上以熟汤一大盏。研滤取汁。分为二服。

又方。 吴茱萸(五十粒生用) 栀子(十四枚) 川朴硝(一两)上以水一大盏。煎取六分。去滓。下朴硝。空心。分为三服。

治关格大小便不通诸方

夫关格者。是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不通。故为关格得营故日 治风冷气入小肠。忽痛坚急。如状大小便不通。或小肠有气结如升大。胀起。名为 关格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苦参(一两锉) 贝齿(一两烧为灰) 滑石(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煮葵根汤调下二钱。

治大小便。气壅不利。胀满。关格不通。吴茱萸丸方。 吴茱萸(一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桂心(半两) 干姜(一分炮裂锉)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当归(半两锉微炒) 赤芍药(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芎 (半两) 人参(三分去芦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姜橘皮汤下三十丸。

日三服。以通利为度。

又方。 木通(一两锉) 川朴硝(一两)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 黄芩(半两) 车前子(一两) 蘧麦花(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腹胀喘急。立效方。 水银(一分) 腻粉(一分) 滑石(一分)上件药。一处研令水银星尽。每服。以葱白汤调下一钱。

又方。 甘遂(半钱煨令黄) 贝齿(二枚烧为灰)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为三服。用暖浆水一小盏。调服立效。

又方。 胡椒(二十颗捣碎) 川朴硝(半两)上件药。先以水一大盏。煎胡椒至六分。去滓。入硝更煎一两沸。放温。顿服神效。

又方。 腻粉(一钱) 生麻油(一合)上件药相和。空腹服之。

治大小便。关格闭塞方。 上用蔓荆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通后汗出勿怪。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肚胀气筑心闷绝方。 上用乌臼树东面白皮。阴干。捣罗为末。如五七日不通。以熟水调下二钱。如急用。火上焙干为妙。

又方。 蜀葵花(一两烂捣) 麝香(半钱细研)上相和。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服之。如无花。即取根拍破用之。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经三五日方。 上用无 皂荚烧灰。细研。以粥饮调下三钱。立通。

治大小便难诸方

夫大小便难者。由冷热不调。大小肠有游气。游气在于肠间。搏于糟粕。小便不得通流。故大小便难也。诊其尺脉。滑而浮大。此为阳干于阴。其人若小腹痛满。不能尿。尿即阴中痛 治大小便难。心腹满闷。不能可遏。宜服大黄散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川芒硝(二两) 赤芍药(半两) 大麻仁(二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蘧麦(一两) 防葵(一两) 榆白皮(一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大小便利为度。

治大小便难。腹胁胀痛。气急。白术散方。 白术(一两) 牵牛子(一两微炒) 木通(一两锉)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槟榔(一两) 川朴硝(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利为度。

治大小便难。宜服此方。 木通(一两锉) 川朴硝(一两) 车前子(一两) 黄芩(一两)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治大小便难。脐腹妨闷。赤芍药丸方。 赤芍药(半两) 桂心(半两) 羌活(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 川芒硝(一两) 槟榔(一两) 大麻仁(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温水下三十丸。晚再服。

治大小便难。腹肚胀满。短气。宜服此方。 荆芥(一两) 虫(三十枚微炒)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芎 (一两) 蒲黄(一两)当归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煎生姜葱白汤下三十丸。

治大小便难。腹中有燥粪。寒热烦迫。短气。汗出腹痛。宜服此方。 葛根(一两锉) 猪膏(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葛根大黄。取汁一盏半。去滓。下猪膏。煎取一盏。分为二服 治大小便难。神效方。 木香(半两) 青黛(半两) 麻油(二合)上件药。以水一大盏。同煎令水尽。唯有油。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十里服尽。

又方。 苋实末(半两)上分二服。以新汲水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