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太平圣惠方
35878600000029

第29章

治伤寒一日候诸方

夫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于腰脊。

主于头项。故得病一日而头项腰脊痛也。

治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头痛项强。壮热恶寒。宜服桂枝汤方。 桂枝(半两)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干姜(半两炮裂锉)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二两去根节)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二茎。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如人行五里。以稀葱粥投之。衣盖取汗。如未汗。一依前法再服。

治伤寒一日。头痛。身体百节酸疼。恶寒。宜服麻黄散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桂心(三分)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芎 (一两) 赤芍药(三分) 白术(三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如人行五六里再服。浓覆取汗。

治伤寒初患一日。宜服解肌汤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赤芍药(半两) 葛根(一两半锉) 石膏(一两半) 桂心(三分)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频服。衣盖以汗出为效。

治伤寒初得一日。壮热。头目四肢疼痛。宜服细辛散方。 细辛(一两) 赤芍药(一两) 桂心(三分) 干姜(半两炮裂锉)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热服。良久吃葱粥投之。衣盖出汗。

治伤寒一日。脉弦而数。头项腰脊痛。身热烦满。不得睡卧。宜服此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干姜(半两炮裂锉) 石膏(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豉半分。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频服。衣盖出汗。

治伤寒一日。壮热。头痛恶寒。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两去芦头) 细辛(半两)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麻黄(半两去根节)白术(半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衣盖出汗。如未汗出。即再服之。

治伤寒一日。头痛壮热。烦闷。其脉洪数。宜服人参散方。 人参(半两去芦头) 桂心(三分) 赤芍药(半两) 白术(半两) 干姜(半两炮裂锉) 麻黄〔二(三)分去根节〕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并四五服。汗出效。

治伤寒一日。头痛壮热。心神烦闷。宜服石膏饮子方。 石膏〔二(一)两捣碎〕 柴胡(半两去苗) 豉(一合微炒) 麻黄(一两去根节) 葱白(二茎) 薄荷(一分)上件药。细锉。都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二(三)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三服。

如人行三二里相续服。尽浓盖取汗。

治伤寒百邪毒瓦斯。在皮肤肌肉。宜服解肌汤方。 麻黄(半两去根节) 桑根白皮(半两锉) 赤芍药(一分) 栀子仁(一分) 前胡(一分去芦头)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桂心(一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频服。以浓衣盖出汗。

治伤寒初觉头痛。膈上痰壅。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两去芦头) 人参(一两去芦头) 细辛(半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桂心分炙微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初觉一日。头项腰脊痛。恶寒。麻黄散方。 麻黄(半两去根节) 干姜(半两炮裂锉) 葱白(三茎) 豉(一合)上件药。捣细锉。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三服。衣盖出汗。

治伤寒初得一日。壮热。头项腰脚疼痛。宜服此方。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 葛根(一两锉) 柴胡(一两去苗) 赤芍药(三分) 桂心(三分)石膏(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豉半合。椒六(二)七粒。葱白二茎。

薄荷二十叶。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服药后吃葱豉粥投之。以衣盖出汗。

治伤寒初觉。憎寒壮热。头痛口苦。宜服此方。 桂心(一两) 赤芍药(一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须臾吃葱豉粥投之。衣盖取汗。未汗即再服。

治伤寒一日。头痛项强。上连腑。壮热憎寒。体痛口苦。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一分) 麻黄(半两去根节) 干姜(半两炮裂) 葱白(四茎) 豉(半合)上件药细锉。和匀四分为二服。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之。衣盖取汗。未汗即再服。

治伤寒一日初觉。头痛恶寒。壮热。腹内热。脉洪大。宜服葛根汤方。 葛根(一两) 葱白(五茎) 豉(一合) 柴胡(半两去苗) 生姜(一两) 黄芩(半两)上件药。都细锉。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三服。如人行五里再服。衣盖取汗。

又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锉)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锉) 生姜(半两切) 葱白〔二(五)茎切〕豉(一合)上件药。都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三服。如人行五里再服。衣盖出汗。

治伤寒一日头痛。遍身壮热。时时恶寒。宜服发汗神丹丸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 赤茯苓(一两)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十丸。良久吃葱豉粥投。以衣覆取汗。未汗即再服。

治伤寒一日。壮热头痛。其背恶寒者。宜服附子汤方。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赤茯苓(半两) 赤芍药(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白术(半两) 桂心(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一日。壮热头痛。先宜煎蒴 汤。淋背发汗方。 蒴 (五两) 槐枝(三两) 柳枝(四两) 桃枝(三两) 构叶(四两) 豉(一升) 葱白(十茎)上件药。细锉。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于无风处看冷暖。淋背讫。便吃葱豉粥了。以衣盖取汗。

治伤寒初得一日。壮热头痛。宜服葱豉汤方。 葱白(三茎切) 麻黄(一两去根节锉) 豉(一合) 生姜(半两拍碎)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三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三服。频服。衣覆出汗。

治伤寒一日。服葱豉汤不得汗。宜服此方。 葛根(一两锉) 葱白(三茎切) 豉(一合)上件药。都以水二大盏。入生姜半两。同煎至一盏三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三服。频服。衣盖取汗。

治伤寒初得。一日在皮肤。头痛项强。四肢烦疼。宜用青膏方。 当归(三两) 芎 (三两) 川椒(三两去目及闭口者) 吴茱萸(三两) 白芷(三两) 附子(三两去皮脐生用) 川乌头(三两去皮脐生用) 莽草〔二(三)两〕上件药。细锉。以醇酒浸之。良久漉出。以炼成猪脂四斤。煎至药色黄。绞去滓。不计时候。以温酒服如半枣大。日三服。稍稍增之。若头项强。即摩之。

治伤寒一日。敕色。头痛颈项强直。贼风所中。宜用黄膏方。 川大黄(半两) 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 细辛(半两) 干姜(半两) 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 桂心(半两) 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心)上件药。细锉。以醋浸一宿。漉出。以腊月猪脂一斤。煎之。附子色黄即止。滤去滓。

瓷盒走注 治伤寒一日。敕色恶寒。肢节疼痛。并疗恶疮。小儿头疮。牛头马鞍疮。痈肿。 摩之皆天雄(三两去皮脐生用) 川乌头(三两去皮脐生用) 莽草(三两) 踯躅花(三两)上件药。以酒三升。浸一宿漉出。用炼了猪脂三斤。与药一处。于铜器中。文火。煎令诸药枣核

治伤寒二日候诸方

夫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肌肉。其脉络于鼻。入于目。故得病二日。

也。

治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主于肌肉。其气往来寒热。鼻干不可眠卧。面赤 身热。

桂枝(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赤芍药(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频服。汗出即愈。

治伤寒二日。头痛鼻干。面赤壮热。四肢烦疼。宜服人参汤方。 人参(三分去芦头) 诃黎勒皮(三分) 干姜〔三(一)分炮裂锉〕 桂枝(三分) 赤茯苓〔一(三)分〕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频服之。汗出瘥。

治伤寒二日。头痛发热。烦闷。宜服麻黄汤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桂心(三分) 石膏(三分) 黄芩(半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赤芍药(半两) 杏仁(二十一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频服。汗出愈。

治伤寒二日。头痛壮热。骨节烦疼。宜服解肌汤方。 干姜(一两炮裂锉) 麻黄(一两去根节) 赤芍药(三分) 黄芩(三分) 石膏(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二茎。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汗出瘥。

治伤寒二日。皮肤烦(顽)痛。项强。四肢烦疼。宜服吴茱萸散方。 吴茱萸(一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当归(一两锉微炒) 芎 (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两去目及闭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七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分为二服。频服。以衣覆取汗出瘥。

治伤寒二日。头项强。四肢烦疼。宜服荆芥散方。 荆芥(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前胡(一两) 麻黄(二两去根节)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白术(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以衣覆出汗。

治伤寒二日不解。宜服发汗白薇散方。 白薇(半两)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 贝母(三分煨令微黄)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服二钱。衣盖出汗愈。

治伤寒二日。头项四肢。烦热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两去苗) 人参(一两去芦头)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 黄芩(一两) 赤芍药(一两) 桂心(一两) 石膏(二两) 葛根(一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以衣盖取汗。如人行五里未汗再服。

治伤寒二日。心中悸而烦者。宜服建中汤方。 桂心(一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白芍药(一两) 桔梗(一两去芦头) 人参(一两去芦头) 白术(一两)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二日。头疼壮热。发表附子散方。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桂心(一两) 麻黄(一两去根节) 白术(一两)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热服。宜频服。令有汗出即瘥。

治伤寒二日。发汗立效方。 附子(半两去皮脐) 白附子(一分) 半夏〔半两(分)〕上件药。并生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衣覆出汗。

治伤寒二日。痰逆头疼。四肢壮热。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两水煮一伏时晒干) 泽泻(一两) 桂心(一两) 干姜(一分炮裂锉)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

治伤寒二日。头痛壮热。宜服走马散方。 草乌头(半两烧灰) 桂心(半两) 硫黄(半分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稍热频服。盖出汗瘥。

治伤寒二日。头痛。腰脊强硬。憎寒壮热。遍身疼痛。宜服霹雳散方。 大黑附子(一枚入急火内烧唯存心少多在临出火时便用瓷器合盖不令去却烟焰)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汗出立瘥。

治伤寒三日候诸方

夫伤寒三日者。足少阳受病。少阳者胆之经也。其脉循于胁。上于头耳。故得病三日。

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可汗而解也。

治伤寒三日不解。头痛肌肉热。宜服麻黄散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葛根(一两锉)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频服。衣盖汗出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