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太平圣惠方
35878600000092

第92章

不 治气极。肺虚。上气喘急。宜服麻黄散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桂心(半两) 五味子(三分)麦苏子(半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 治气极虚热。皮毛干焦。津液不通。四肢无力。宜服黄 散方。 黄 (二两锉) 人参(一两去芦头) 桂心(一两) 紫菀(一两洗去苗土) 杏仁(一两汤浸去焙)桑根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每 治气极。伤热则气喘。急甚则唾血。乏力。不欲饮食。口燥咽干。竹叶饮子方。 竹叶(五十片) 麦门冬(半两去心) 小麦(半合) 生地黄(半两) 地骨皮(半两) 黄(一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五分。去滓。

食后 治气极。寒伤于肺。咳嗽短气。不得息。胸中迫急。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二两) 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 紫菀(一两洗去苗土) 桂心(一两) 麻黄(一两去香(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 治气极。呼吸短气。脏虚腹胀。诃黎勒丸方。 诃黎勒(一两半煨用皮) 干姜(一两炮裂锉) 桂心(一两) 桔梗(一两去芦头) 附子(一两沉香〔二(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治气极。肺脏虚寒。腹胁胀满。呼吸短气。咳逆胸痛。四肢洒淅。皮毛干焦。肌体 羸瘦。面钟乳粉(三两) 五味子(三分) 桂心(三分) 石菖蒲(三分) 鹿角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门冬(一两半去口者微炒去汗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三十丸。空心及食

治骨极诸方

夫骨极者。主肾病也。肾应骨。骨与肾合。以冬遇风为骨痹。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则虚痛甚是骨极之候也。足少阴气绝即骨枯。少阴者肾脉也。伏行而温于骨髓。故骨髓不温。即肉不着。

日死 治骨极。头热。肢节疼痛。不得睡卧。兼不思饮食。宜服生干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一两) 白茯苓(一两) 当归(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人参(一两去芦头)车两炙微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骨极。肾虚。脚膝骨髓酸痛。宜服酸枣仁散方。 酸枣仁(八两微炒) 虎胫骨(八两涂酥炙令黄) 熟干地黄(八两) 杜仲(三两去粗皮炙令黄)上件药。细锉。以清酒一斗五升。浸经三日。曝干后入酒又浸三日。曝干。如此浸令酒尽。

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骨极。宜服强骨髓。令人充健。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 防风(二两去芦头) 黄 (二两锉) 鹿角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 当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先煎地黄汁。减一升。内前药末入汁中。次入髓。搅令匀。慢火煎如 治骨极。肢节酸疼。脚胫无力。两耳虚鸣。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 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干) 补骨脂(一两微炒)鹿茸(一两)牛子仁(一两)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 治骨极。肌体羸瘦。肾脏虚弱。腰脚无力。肢节烦疼。宜服鹿角胶丸方。 鹿角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 补骨脂(一两微炒) 石斛(一两去根锉) 熟干地黄(一两)薯干别捣为两) 酸枣两) 肉苁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三十丸。空心及晚 治骨极。肾脏劳伤。少气不足。羸瘦无力。肢节酸疼。腰脚多痛。不能久立。宜服 填骨髓。

生地黄(八斤净洗浪干捣绞取汁) 大麻仁(半斤以水研滤取汁) 牛髓(一斤) 白蜜(二斤)于银锅中熬酸枣仁两炮裂去两) 补骨脂(炙令黄锉) 菟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前地黄煎汁。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弹子大。每服。以温酒化下 治骨极。羸瘦。心神虚烦。脚膝疼痛。久立不得。宜服熟干地黄丸方。 熟干地黄(二两) 白茯苓(一两) 牛膝(一两去苗) 羚羊角屑(三分) 酸枣仁(一两微炒)分) 石斛(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十 治骨极。膝胫酸疼。肢节多痛。服虎胫骨酒方。 虎胫骨(一具涂酥炙令黄)上件药。捣碎。用米曲一依常法酿酒。二十日熟。每取一中盏。空心及晚食前。暖过服之。

治骨极实热。骨髓酸疼。宜服生地黄煎方。 生地黄汁(三升) 生天门冬汁(一升) 白蜜(半斤)上件药。相和令匀。以慢火煎如膏。每于食后。煎竹叶汤调下半匙。

治精极诸方

夫精极者。通主五脏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眼视无明。齿焦而发落。

以气六腑落。

聋行转。转 治精极。五脏六腑俱伤。虚热遍身。及骨髓烦疼。宜服天门冬散方。 天门冬(一两去心) 羚羊角屑(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黄 (一两锉) 枸杞子(一两)泽泻(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入竹沥半合。蜜一茶匙。

同 治精极。实热勇悍。多惊壮热。茯神散方。 茯神(二两) 柴胡(二两去苗) 黄 (二两锉) 远志(一两去心) 天门冬〔一(二)两去心〕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淡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精极。五脏六腑虚羸。骨节烦疼。精常漏泄。宜服此益气养神。驻颜色。调血 脉。久服令生地黄(五斤拣择好者捣绞取汁) 无灰酒(一斗与上一味于银锅中以慢火熬成膏入后药末)微黄)桑螵蛸两炮裂去皮脐)去苗)菟丝子(香(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用地黄煎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

以温 治精极。髓虚。脑中痛。胆腑寒。羌活补髓丸方。 羌活(二两) 芎 (二两) 当归(二两) 桂心(一两) 人参(三两去芦头) 酥(二合)枣肉上件药。前五味先捣罗为末。入酥以下五味和匀。于银锅内。以重汤煮之。候硬软得所。

放 治精极。及百病。虚瘠羸瘦。牛髓煎丸方。 牛髓(一斤) 羊髓(一斤) 白蜜(一斤) 酥(一斤) 枣肉(一斤以上五味同于银锅内熬令成归(一两) 牛膝(一两风(一两去芦头)丝子(一两酒浸三宿曝干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前牛髓煎中。更熬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

治精极。上焦热。下焦冷。补十二经脉。添髓养血。四时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四两去毛涂酥炙令黄) 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 野鸡胫骨(二两) 天门冬(二两去酥煎令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与羊胫髓。拌和令匀。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 治精极。填骨髓地黄煎方。 生地黄〔一(十)斤捣绞取汁〕 牛酥(一斤) 白蜜(二斤)上件药。先以慢火煎地黄汁减半。内牛酥更煎。良久。次下蜜。搅令匀。候稀稠得所。

于瓷 治精极。骨髓虚竭。补益麋茸煎方。 麋茸(五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上捣罗为末。以清酒二升。于银锅中慢火煎成膏。盛于瓷器中。每服。空腹及晚食前。

以温

治五劳六极七伤通用诸方

夫虚劳者。为五劳六极七伤是也。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

五畏苦六极者。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气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欲行动。五曰肌极。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肉。六曰精极。令人少气。翕翕内虚。五脏气不足。鬓发毛落。悲伤喜忘。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