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吴梅村集
36136700000139

第139章 附录二(7)

巡抚韩公世琦请撤苏州驻防兵。(按先生有《大中丞心康韩公九月还自淮南生日为寿》诗。)《苏州府志·名宦》:韩世琦字心康,本蒲州人,明大学士爌曾孙。世琦隶旗籍,为辽人。康熙元年,由顺天巡抚移抚江南。惩前政之弊,加意拊循,日进士民,询以利弊,次第举行。崇明濒海,居民迁内地者,安辑不令失业。所弃界外田三千八百余顷,为奏免额赋万九千余石,折银万六千余两,芦课八千余两。国初年之江南吴中,特驻重兵,以防寇盗。北来军士素骄横为民患。至是世琦奏言江南宁谧,力请调回。及撤回之日,虑其扰民,与统兵者约,令严加禁戢,躬率文武将吏,往来巡视,无一人敢干令者。三年夏,濒海太仓等州县飓风大作,漂没民田庐舍万计,亲往勘实,奏蠲其税。七年,吴中大水,饿殍载途,世琦绘图入告,始得蠲赈。尝疏请减免苏、松浮粮详赋田类。事虽不行,民甚德之。居八年,以各属逋赋被议去。

子暻生。(字元朗,号西斋。康熙戊辰进士,由户部主事迁兵科给事中,入直武英殿,充书画谱纂修官。著有《西斋集》《左司笔记》《锦溪小集》。)《太仓州志》:吴骏公伟业连举十三女,而子暻始生。时唐东江孙华为名诸生,年已及强立矣,赴汤饼宴,居上坐。骏公戏曰:“是子当与君为同年。”唐意怫。后戊辰暻举礼部,唐果同榜。

《赠苏郡副守涪陵陈三石》《赠松郡司李内江王担四》《赠彭郡丞益甫》《敕赠大中大夫卢公神道碑铭》。

二年癸卯,五十五岁。

本生父约斋公卒。子暽生(字中丽,能诗,早卒)。

白溇沈公受宏受诗法于先生(见外高祖《白溇诗集》自注)。

《佥宪梁公西韩先生墓志铭》。

三年甲辰,五十六岁。

子暄生。(字少融。增监生,荐充武英殿纂修,历知寿光、寿张县,有政绩。著《花韵轩集》《退瓃诗集》。考先生三子俱侧室朱安人出。)顾西趘侍御招集虎丘,有《夜游虎丘》《顾西趘侍御同沈友圣虎丘即事》《西趘顾侍御招同沈山人友圣虎丘夜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诸诗。

《香山白马寺巨冶禅师教公塔铭》《顾母陈孺人八十寿序》。

四年乙巳,五十七岁。

《钱臣扆五十寿序》《监察御史王君慕吉墓志铭》。

五年丙午,五十八岁。

《鲁谦庵使君以云间山人陆天乙所画虞山图索歌成二十七韵》《江西巡抚韩公奏议序》《兵科给事中天愚谢公墓志铭》。

六年丁未,五十九岁。

《三月二十四日从山后过湖宿福源精舍》《二十五日偕穆苑先孙浣心叶予闻允文游石公山盘龙石梁》《寂光归云诸胜》《游石公归是夜骤雨明晨微霁同诸君天王寺看牡丹》《沈文长雨过福源寺》。

七年戊申,六十岁。

吴园次绮以书招先生,先生之吴兴。

《上巳过吴兴家园次太守招饮郡圃之爱山台座客十人同修禊事余分韵得苔字》《立夏日陪园次郡伯过孙山人太白亭落成置酒分韵得人字》《赠湖州守家园次五十韵》《修孙山人墓记》《云起楼记》《湖州岘山九贤祠碑记》《席处士允来墓志铭》《蒋母陈安人墓志铭》《灵隐具德和尚塔铭》。

编诗文集四十卷成,同里周子俶肇、王维夏昊、许九日旭、顾伊人湄校雠付梓,陈确庵瑚为之序。

御制《题吴梅村集》:梅村一卷足风流,往复搜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裁成蜀锦应惭丽,细比春蚕好更抽。寒夜短檠相对处,几多诗兴为君收。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梅村集》四十卷,国朝吴伟业撰。伟业有《绥寇纪略》,已著录。此集凡诗十八卷、诗馀二卷、文二十卷。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暮年萧瑟,论者以庾信方之。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其流播词林,仰邀睿赏,非偶然也。至于以其余技度曲倚声,亦复接迹屯田,嗣音淮海。王士秅诗称曰“白发填词吴祭酒”,亦非虚美。惟古文每参以俪偶,既异齐、梁,又非唐、宋,殊乖正格。黄宗羲尝称《梅村集》中《张南垣》《柳敬亭》二传,张言其艺而合于道,柳言其参宁南军事,比之鲁仲连之排难解纷,此等处皆失轻重,为倒却文章家架子。其纠弹颇当。盖词人之作散文,犹道学之作韵语,虽强为学步,本质终存焉。然少陵诗冠千古,而无韵之文率不可读,人各有能有不能,固不必一一求全矣。(按先生诗有程穆衡《吴诗笺》七卷、靳荣藩《吴诗集览》二十卷、吴翌凤《吴诗笺注》十八卷。)

八年己酉,六十一岁。

楚蕲卢綋为先生丙子典试所取士,来为苏松常镇参政,及门诸子属序先生诗文集。沈德潜《书梅村集后》:蓬莱宫里旧仙卿,自别青山悔远行。拟作《栩阳》离别赋,江南愁杀庾兰成。吴祖修《书梅村诗后》:梦回龙尾醒犹残,重入春明兴转阑。宣去何能如老铁,放归未许戴黄冠。悲歌自觉高官误,读史应知名士难。今日九泉逢故友,西台涕泪几时干?

附《娄东耆旧传》:梅村公得琅琊贲园,称莘庄,改构廓然堂,甫竟而卒。门人楚人卢纟玄来为苏松巡道,升堂,公母朱太淑人不时出,卢询之,公对以后楼未建,故去内舍甚遥,卢即建楼其后,翼然与堂称,斯亦非近今人所能也。思义考:王书城瑞国为士骐传云:性喜多费,兴作无虚日。然考是园不为侈,廓然堂则其长子庆长瑞庭俗呼大痴者为之。庆长性似父而汰尤甚,创廓然,既构矣,不当意立命拽毁之,再构又然,至三始成。有杨某者,度其不能继也,乃窃量堂之规模,构一楼于己宅,觊王急则购以移焉。阅二十余年,王果败,而杨亦破家,是堂及园遂为吴有,然楼犹属杨也。又几年,梅村门生某(或云粮储道卢纟玄),为买之置堂后,果称无爽,造物之幻如是。今堂与楼皆为瓦砾场矣。

九年庚戌,六十二岁。

探梅邓尉,有《梅信日雨过邓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还元阁》诗。

《京江送远图歌》《龚芝麓诗序》《吴郡唐君合葬墓志铭》《太学张君季繁墓志铭》《封征仕郎翰林院检讨端阳孙公暨邹孺人合葬墓志铭》《钱母谭太君六十寿序》。

十年辛亥,六十三岁。

《感旧赠萧明府》。

十二月二十四日,先生卒。门人顾湄撰行状。

先生元旦梦至一公府,主者王侯冠服,降阶迎揖,出片纸,非世间文字,不可识。谓先生曰:“此位属公矣。”十二月朔,复梦数人来迎,先生书期日示之。王士秅《池北偶谈》:吴骏公辛亥元旦梦上帝召为泰山府君,是岁病革,有绝命词云:“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须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时浙西僧水月年百余岁,能前知,先生病亟,始拏舟迎之。至则曰:“公元旦梦告之矣,何必更问老僧?”遂卒。

先生属疾时作令书,乃自叙事,略曰:“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难,无一境不尝辛苦,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梅村之墓’。”

先生《病中有感》词(调寄《贺新郎》):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陀解我肠千结?追往事,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诀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沈受宏《白溇集哭梅村师》:茫茫沧海劫余身,遗恨心肝抱苦辛。自迫三征蒙圣代,未轻一死为衰亲。南朝宫阙悲琼树,北极衣冠记紫宸。留得茂陵末命在,西山题墓作诗人。(四首录一)

五十二年癸巳,葬苏州郡治西南二十里西山之麓。泽州陈廷敬撰墓表。

《苏州府志》:国朝祭酒吴伟业墓在灵岩山麓(按墓在苏州府吴县玄墓山之北)。

袁简斋太史称娄东诗人,前有弇州,后有梅村。向见钱竹汀宫詹撰《弇州山人年谱》,独梅村先生年谱阙如,轼不揣固陋,谬为续貂之举。读先生诗,辄取程迓亭、靳介人、吴枚庵诸笺注,凡有年月可稽者,一一札记,厘次前后,复于泛览之下,事涉先生,编年比附。自壬辰迄己亥,八阅寒暑,橐凡十数易,辑为年谱四卷。中有家仁仲参订处,今已墓门宿草,并为标明,非敢比郭象注《庄》之例也。所恨管窥蠡测,挂漏尚多,舛讹亦不免。惟冀博雅君子,匡以不逮,幸甚。道光庚子春二月顾师轼识。

是书刻以问世三十余年矣,庚申之乱,板片尽毁。近年觅得原本,欲谋重刻,适先生裔孙子抡茂才守元见之,谋诸群从,力任剞劂,爰共相商榷、厘订一二付梓。光绪二年腊月师轼又识。